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草醛对樟子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柏习 张学利 +2 位作者 刘淑玲 郝春英 王叶红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33,52,共3页
为了了解土壤中香草醛等酚类有毒化感物质对樟子松种子和幼苗的影响,文中采用不同浓度的香草醛溶液对樟子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樟子松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香草醛溶液对樟子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产生了影响,而且表现为... 为了了解土壤中香草醛等酚类有毒化感物质对樟子松种子和幼苗的影响,文中采用不同浓度的香草醛溶液对樟子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樟子松幼苗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香草醛溶液对樟子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产生了影响,而且表现为低促高抑的效应,其中香草醛浓度为10mmol.L-1的溶液对樟子松胚根和幼茎生长的抑制作用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醛溶液 樟子松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利用模式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柏习 张学利 +3 位作者 刘亚萍 周凤艳 郝春英 韩辉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了4种不同的改良利用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以流动风沙土作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风沙土经过各种措施改良后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了很... 为了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选择了4种不同的改良利用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以流动风沙土作为对照,对不同模式下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风沙土经过各种措施改良后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风沙土三相比例更加趋于协调。不同利用模式对风沙土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是阔叶树模式好于苜蓿改土模式,苜蓿改土模式好于灌木林模式,灌木林模式好于针叶树模式。各模式土壤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与流沙比较呈降低趋势,且HA/F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风沙土 改良利用模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风沙土改良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柏习 刘亚萍 +3 位作者 孙晓辉 韩辉 周凤艳 郝春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该文通过对辽西北风沙土经过3种绿肥改良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及对在改良的地块上栽植平榛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变小、总孔隙度增大、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通气度均有所提高;土壤养分... 该文通过对辽西北风沙土经过3种绿肥改良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及对在改良的地块上栽植平榛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土壤容重变小、总孔隙度增大、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和通气度均有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大幅提高,栽植的平榛长势良好,产量可观,经济效益显著,这种改良利用模式为辽西北风沙区土壤改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 风沙土 改良利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矿质营养循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柏习 韩辉 +2 位作者 张学利 尤国春 杨树军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6-19,共4页
该文以林龄为32 a的樟子松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内K、P、Mg、Zn、Cu、Fe、Mn等矿质元素2010-2011年通过降雨输入、地表径流输出以及积累、留存、淋溶、归还、吸收等循环过程。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林林分矿质元素的... 该文以林龄为32 a的樟子松林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林内K、P、Mg、Zn、Cu、Fe、Mn等矿质元素2010-2011年通过降雨输入、地表径流输出以及积累、留存、淋溶、归还、吸收等循环过程。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林林分矿质元素的收入大于支出,呈盈余状态。但林分的生产力却比较低,生物生产量仅为2.604 t·hm-2·a-1,原因可能是樟子松林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率较低。同时林分的归还量少,林分矿质元素循环效率低。建议采取人工措施调控樟子松林,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樟子松 人工林 矿质元素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沙地樟子松人工纯林地力衰退与持续发展的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柏习 孟鹏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3期86-87,共2页
人工林的地力衰退已经成为当今林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纯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了维持地力,实现樟子松人工林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辽宁 沙地 樟子松 人工林 地力衰退 可持续发展 原因分析 针阔混交林 经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不同固沙植被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柏习 刘亚萍 +4 位作者 孙晓辉 郝春英 杨树军 周凤艳 韩辉 《辽宁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7-30,共4页
该文以章古台沙地不同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研究了在不同固沙地植被群落发展过程中,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透水性、养分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具有明显的结皮层(Ac)和腐殖质层(A)... 该文以章古台沙地不同固沙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以流动沙地为对照,研究了在不同固沙地植被群落发展过程中,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持水量、透水性、养分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具有明显的结皮层(Ac)和腐殖质层(A),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好的改善,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土壤持水性和渗透性能均有所提高。此外,改善的程度一般灌木固沙区较乔木区好,阔叶林、针阔混交比针叶林好,表层好于下层。有机质、全N等养分有很大的提高,全P、全K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 植被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柏习 郝春英 +2 位作者 徐树堂 刘亚萍 孙晓辉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从容器苗营养土的配制、苗木的选择、整地方法、造林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的育苗及造林技术。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苗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玉米秸秆还田覆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柏习 郝春英 +2 位作者 董晓文 董波 吴晓文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5期1-2,23,共3页
为了研究辽西地区玉米秸秆还田覆膜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的试验。试验设计为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对照为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对照比较都有明显提高,而... 为了研究辽西地区玉米秸秆还田覆膜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的试验。试验设计为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对照为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对照比较都有明显提高,而且除了600 kg.hm-2还田处理外,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同一个处理土壤各层次之间的含水量多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且总体趋势表现为表层含水量低于中下层。但综合来看,还田量12 000 kg.hm-2效果最佳,适合在当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地区 玉米秸秆还田 覆膜 土壤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壤化验分析过程中尤为注意的环节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柏习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通过多年实验室工作的经验,以及参阅了多方面的资料,着重从4个方面提出了土壤化验分析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供土壤化验分析人员参考,提高土壤化验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 土壤化验 分析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彰武松与樟子松苗木抗旱生理特性比较 被引量:34
10
作者 孟鹏 李玉灵 +3 位作者 张柏习 张学利 雷泽勇 宋晓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6-63,共8页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4年生彰武松、樟子松苗木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形态指标和叶片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Chl)、脯氨酸(Pro)含量和叶片含水率(LWC)5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彰武松总干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4年生彰武松、樟子松苗木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形态指标和叶片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叶绿素(Chl)、脯氨酸(Pro)含量和叶片含水率(LWC)5项抗旱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彰武松总干质量、根干质量、茎干质量和根茎比等4个指标都显著高于樟子松,而单片针叶面积显著小于樟子松,针叶厚度略大。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彰武松的MDA含量都小于樟子松,CAT活性、Pro含量都高于樟子松。轻度干旱区〔(40%田间持水量(FMC)〕樟子松叶片中MDA,CAT和Pro含量较对照区(100%FMC)均呈现上升趋势,在中度干旱区(30%FMC)这3个指标继续明显升高,在重度干旱区(20%FMC)它们达到最大值;而轻度干旱区中彰武松叶片的这3个生理指标反而低于对照区,在中度干旱区它们才开始增大,尤其是CAT含量较对照区显著增加,这些指标也在重度干旱区中达到了最大值。这表明彰武松幼苗在更低的土壤含水率下才表现出胁迫伤害,并且在开始受到胁迫伤害时就迅速提高保护酶(CAT)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Pro),实现对干旱胁迫较强的忍耐性和较好的适应性。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彰武松Chl含量和LWC均大于樟子松,这2个指标在同一树种中的变化趋势也相同,大小排序均为:对照区>轻度干旱区>中度干旱区>重度干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彰武松 樟子松 抗旱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辽西北风沙区林农间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11
作者 张柏习 刘晓峰 刘亚萍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2期68-69,共2页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该地区林农间作方式普遍,但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间作模式和耕作方式,大部分林地树木的保存率很低且引起了土壤二次风蚀。本文在对彰武县、昌图县的林农间作现状进行的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该地区林农间作方式普遍,但是由于存在不合理的间作模式和耕作方式,大部分林地树木的保存率很低且引起了土壤二次风蚀。本文在对彰武县、昌图县的林农间作现状进行的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九点林农间作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风沙区 林农间作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类型对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凤艳 郝春英 +2 位作者 张柏习 魏鹏华 刘艳华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 为探讨不同植被类型与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我国辽西北沙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容重、土壤养分、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8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油松纯林>弃耕地>樟子松林>山杏林>榆树疏林>松杨混交林>杨树纯林;沙地经过人工固定后土壤的养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磷、全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雨季,针叶树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农业弃耕地在7月份和10月份中土壤表层含水量较高,山杏林地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均表现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辉 白雪峰 +3 位作者 徐贵军 张柏习 尤国春 商胜才 《辽宁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8-11,14,共5页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规律,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选择林龄为32 a、密度为404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利用2 a(2010、2011)的观测结果,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降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内降水量、树干茎流... 为揭示樟子松人工林水量平衡规律,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选择林龄为32 a、密度为404株/hm2的樟子松人工林,利用2 a(2010、2011)的观测结果,采用水量平衡方法对樟子松人工林的降水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人工林内降水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为422.7、0.8、28.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93.6%、0.2%、6.2%。樟子松蒸腾耗水量、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土壤贮水量变化量分别为116.1、287.3、20.1 mm,占同期降水量的25.7%、63.6%、4.5%;樟子松蒸腾耗水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28.8%,枯落物+林下植被+土壤蒸散量占林地内蒸散量的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 樟子松 人工林 章古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皂角不同种源耐盐碱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树军 张柏习 张学利 《防护林科技》 2008年第2期7-8,14,共3页
采用模拟盐碱生境的方法,选择引种生长表现好、保存率较高的12个美国皂角种源进行盐碱胁迫处理,调查各种源被害症状,测定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外渗电导率。结果表明:6、16、17、21号种源耐盐碱能力相对较强,可在中度盐碱地造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美国皂角 种源 耐盐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古台沙地降水变化及干燥度指数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辉 白雪峰 +3 位作者 张柏习 刘长全 李军林 张才厚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1983—2010年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章古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69.4 mm,最大值689.2 mm,最小值285.9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7月最高。降水量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子,是当地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28年来... 通过对章古台地区1983—2010年间气象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章古台地区年平均降水量469.4 mm,最大值689.2 mm,最小值285.9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7月最高。降水量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子,是当地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28年来,章古台地区de Martonne干燥度指数区间16.7~43.1,平均值28.2;Kira干燥度指数区间2.8~7.1,平均值4.6;谢氏干燥度指数区间0.8~2.1,平均值1.3;de Martonne干燥度指数和Kira干燥度指数有降低趋势,谢氏干燥度指数有升高趋势,当地气候有变干旱、变恶劣的趋势。根据3种干燥度表达值,章古台地区是典型的亚湿润干旱区,半湿润成分偏多,半干旱成分偏少。当地植被建设和生态修复应向草甸草原、森林草原、疏林草原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古台 降水量 干燥度 植被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密度下樟子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辉 张柏习 +3 位作者 张素清 孙海红 安宇宁 于致龙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以章古台35年生樟子松2种密度人工林的生物群落调查为基础,对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分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草本层均大于灌木层;810株·hm-2林分和... 以章古台35年生樟子松2种密度人工林的生物群落调查为基础,对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分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草本层均大于灌木层;810株·hm-2林分和404株·hm-2林分相比较,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前者大于后者,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前者远大于后者,均匀度指数两者相当,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前者稍高于后者。林分内灌木物种种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原有植被的种类,2种密度林分固沙林均呈现出乔木灌木复层林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郝春英 张柏习 +2 位作者 韩辉 刘亚萍 孙晓辉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4期4-5,8,共3页
通过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区对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樟子松林分不论密度大小,雨季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明显高于春季;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有所不同,春季试验... 通过在辽宁省章古台试验区对沙地不同密度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樟子松林分不论密度大小,雨季土壤含水量整体上明显高于春季;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林土壤水分含量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有所不同,春季试验地各层土壤的含水量从上到下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北试验地0~60cm层次土壤含水量下降的比较明显,南试验地在60~100cm层次间出现了急剧下降的情况;雨季0~40cm土层间,试验地土壤水分含量都呈上升趋势,40~150cm这几个层次间,试验地土壤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在40~100cm的层次上2试验地下降的幅度都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土壤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晓辉 张柏习 刘亚萍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6期74-74,83,共2页
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土壤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提出了提高土壤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度4项措施: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减少偶然误差;消除系统误差;注意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的应用。
关键词 土壤化验 分析结果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充分认识矿区土地的退化及生态治理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亚萍 张柏习 +1 位作者 孙晓辉 郝春英 《防护林科技》 2010年第2期68-69,共2页
针对矿区土地的现状,指出了矿区土地退化的几种表现及其危害,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关键词 土地退化 土壤结构 土壤成分 生态恢复 耐受型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彰武沙区异常恶劣气候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辉 王国晨 +4 位作者 白雪峰 张柏习 李军林 张才厚 商胜才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6期95-97,共3页
彰武沙区主要的异常恶劣气候是风蚀沙害、干旱、低温。文章阐述了恶劣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状况,总结了植被恢复应对恶劣气候的对策。
关键词 章古台 恶劣气候 植被恢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