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铁某A型车辆牵引电机服役能力评估研究
1
作者 张枝森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5期56-61,共6页
为实现上海地铁某A型车辆延期服役至45年的总体目标,针对其牵引电机开展服役寿命评估研究。以该地铁车辆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包括状态检查、机械结构寿命评估和绝缘寿命评估的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牵引电机总体状态良好,无重... 为实现上海地铁某A型车辆延期服役至45年的总体目标,针对其牵引电机开展服役寿命评估研究。以该地铁车辆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提出包括状态检查、机械结构寿命评估和绝缘寿命评估的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牵引电机总体状态良好,无重大风险隐患;机械结构寿命和绝缘寿命均能满足车辆预期延期服役年限的要求;所采用的评估技术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操作性,可为后续牵引电机评估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绕组端部注胶防护、驱动端轴承更换为性能更优的陶瓷轴承或在轴承上增加导流环的改进建议,并建议对牵引电机开展定期维护保养、持续监测等措施,增加其在延期服役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牵引电机 机械结构寿命 绝缘寿命 服役能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 7910—2019标准的地铁车辆车体焊缝裂纹安全寿命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朝 张枝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17,共6页
[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焊接裂纹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裂纹安全评估方法,这对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BS 7910—2019中失效评估图和断裂力学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焊缝裂纹的安全寿命评估模型,... [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铝合金车体焊接裂纹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裂纹安全评估方法,这对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BS 7910—2019中失效评估图和断裂力学理论,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铝合金车体焊缝裂纹的安全寿命评估模型,并以上海轨道交通01A01型列车TC(带司机室拖车)牵引梁的10 mm焊缝表面裂纹为评估对象,进行铝合金车体焊缝裂纹安全寿命评估实践。[结果及结论]该车车体焊缝裂纹尺寸处于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安全临界裂纹尺寸为45.8 mm,剩余安全寿命为3.8年。对该裂纹可采取每半年检查1次的维保策略,在列车退役前不必进行其他修复措施。评估模型已考虑到车体结构及载荷的复杂性,采取的保守估计方法能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做到定量预测。评估模型可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对裂纹状态管控红线的划定具有重要价值。建议在列车大修时,对车体进行全面的状态评估,包括车体探伤、材料分析、载荷数据收集,为后续裂纹安全寿命评估积累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车体 焊缝裂纹 失效评估 断裂力学 安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研究
3
作者 丁亚琦 吕晟 +3 位作者 王子晗 张枝森 刘伟渭 沈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 [目的]基于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列车轮对实测数据,研究轮对磨耗规律,建立轮对轮缘厚度和轮径磨耗模型,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方法]对轮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消除数据误差;采用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方法建立轮缘厚度和轮径的磨耗模型,并以磨耗速率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拟合标准差作为该模型的评价指标,评估轮缘厚度及轮径磨耗模型的准确性;分别针对1701次和1721次列车进行轮对磨耗模型验证。[结果及结论]1701次和1721次列车轮对轮缘厚度磨耗速率4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以及真实值与误差拟合曲线之间误差值的6次拟合曲线的拟合标准差均接近于零,验证了该车辆轮对磨耗模型的准确性,能够精确预测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同一车型不同列车及同一列车不同位置的轮对磨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轮对 磨耗模型 拟合标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轮踏面对轮缘异常磨耗的影响与分析
4
作者 胡雅婷 张枝森 +2 位作者 宗志祥 葛亦凡 吕晟 《智慧轨道交通》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针对上海地铁车辆车轮轮缘异常磨耗的问题,以3、4号线列车为例,进行了车轮踏面换型跟踪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车轮踏面下,车轮各参数值的磨耗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LM踏面下的轮缘厚度磨耗值明显小于DIN5573踏面,LM踏面能进一步降低轮缘磨... 针对上海地铁车辆车轮轮缘异常磨耗的问题,以3、4号线列车为例,进行了车轮踏面换型跟踪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车轮踏面下,车轮各参数值的磨耗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LM踏面下的轮缘厚度磨耗值明显小于DIN5573踏面,LM踏面能进一步降低轮缘磨耗。但由于LM踏面接触应力高于DIN5573踏面,因此4号线LM踏面出现了微裂纹情况,但微裂纹深度较浅,未形成踏面剥离,不会影响运营安全以及后期的镟修工作。此研究对列车减少轮缘磨耗以及后期车轮镟修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缘磨耗 换型 踏面 车轮镟修 微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环境对合金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何柏林 张枝森 +1 位作者 谢学涛 封亚明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51-57,共7页
疲劳断裂涉及到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冶金工程等领域,其中对关键部件材料在特定环境下承受低应力、高周期变栽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疲劳均是在疲劳循环周次小于1矿次,属低周或高周疲劳范畴。近年来材料的超高周... 疲劳断裂涉及到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海洋工程、冶金工程等领域,其中对关键部件材料在特定环境下承受低应力、高周期变栽作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疲劳均是在疲劳循环周次小于1矿次,属低周或高周疲劳范畴。近年来材料的超高周疲劳研究表明,很多金属材料在10^7周次以上仍然发生疲劳断裂,不存在疲劳极限,用10^7的条件疲劳极限对长寿命构件进行无限寿命设计并不安全。本文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学者对合金在特定加载环境(温度与介质)下超高周行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环境 温度 合金 超高周疲劳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车辆延寿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枝森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7-41,共5页
为了保障列车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营,降低列车总体运维成本,开展车辆寿命评估以支撑其后续使用决策是十分必要的。探讨了整车状态评估的总体流程,探讨了车体和转向架状态、机械部件状态、电气部件状态、线缆状态的具体评估方法,并提出了... 为了保障列车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营,降低列车总体运维成本,开展车辆寿命评估以支撑其后续使用决策是十分必要的。探讨了整车状态评估的总体流程,探讨了车体和转向架状态、机械部件状态、电气部件状态、线缆状态的具体评估方法,并提出了制定车辆延寿改造方案的总体原则。所提出的评估方法可为其他使用寿命到限车辆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也为车辆退行更新处置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辆 寿命评估 延寿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用SMA490BW钢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影霞 丁江灏 +2 位作者 谢学涛 张枝森 何柏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焊接试样,采用冲击电流为1.5A、冲击时间分别为5,10,15或20min的超声冲击、低温热处理、机械打磨(磨平焊缝余高、打磨焊趾)的处理方法,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超声疲劳试验,对比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 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焊接试样,采用冲击电流为1.5A、冲击时间分别为5,10,15或20min的超声冲击、低温热处理、机械打磨(磨平焊缝余高、打磨焊趾)的处理方法,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超声疲劳试验,对比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素单独作用时对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分析焊接接头超声冲击前后的裂纹萌生位置变化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或机械打磨后,焊接试样的疲劳寿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磨平焊缝余高对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最为显著,较原始焊接试样其疲劳寿命可提高约86.4倍;改善应力集中、细化表层晶粒、引入残余压应力对延长焊接接头寿命的贡献比分别约为59%,28%和13%;焊态及冲击态试样的疲劳裂纹大多萌生于焊趾表面,部分冲击态试样的裂纹转而从表面的机械加工的缺陷处萌生,少数从材料内部缺陷处萌生并扩展至断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热处理 机械打磨 超高周疲劳 残余应力 晶粒细化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和机械打磨提高SMA490BW钢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何柏林 张枝森 +2 位作者 谢学涛 金辉 李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提高转向架焊接构架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分别采用不同冲击参数和冲击方式下的超声冲击和机械打磨,处理动车组转向架用SMA490BW钢的焊接接头,并利用超声疲劳试验系统测试处理前后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通过残余应力测试、... 为提高转向架焊接构架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分别采用不同冲击参数和冲击方式下的超声冲击和机械打磨,处理动车组转向架用SMA490BW钢的焊接接头,并利用超声疲劳试验系统测试处理前后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通过残余应力测试、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观察,分析用超声冲击和机械打磨提高SMA490BW钢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在330 MPa应力条件下原始焊态接头的平均疲劳寿命约为0.252×107周次,经机械打磨后疲劳寿命可提高至1.232×107周次,提高约5倍;在2.0A冲击电流下对焊趾及焊根处进行20min的局部超声冲击后,其疲劳寿命可达4.978×107周次,提高约20倍;残余压应力的引入、表层晶粒的细化和焊趾外形的修整是焊接接头疲劳性能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焊接接头经过超声冲击强化后,疲劳裂纹的萌生位置可能从焊趾或焊根处转移到材料表面其他缺陷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 焊接接头 超高周疲劳 超声冲击 机械打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490BW钢对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的机理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柏林 金辉 +2 位作者 张枝森 谢学涛 丁江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8-2014,共7页
通过设计对比试验系统地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素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对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得出占据主导作用的因素。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探究对接接头冲击前后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或机械... 通过设计对比试验系统地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素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对接接头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得出占据主导作用的因素。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探究对接接头冲击前后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或机械打磨处理后,试样的疲劳寿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将焊缝余高彻底磨平对接头疲劳寿命的增益效果最为显著,其疲劳寿命相比原始对接接头可提高近百倍。改善应力集中、细化表层晶粒、引入残余压应力对对接接头延寿的贡献占比分别约为58%、29%和13%。对接接头的疲劳失效大多始于焊趾表面,经超声冲击处理后,疲劳裂纹源可能由材料表面转向内部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UIT) 高周疲劳 残余应力 晶粒细化 应力集中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