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阮海燕
李丽英
+2 位作者
张木馨
郑翼
何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926,共10页
背景血栓栓塞(TE)事件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重要并发症。目前针对HCM患者TE事件的风险预测,仅国外学者构建了两个模型:HCM Risk-CVA及French HCM score,然而,现有研究发现HCM Risk-CVA模型对于中国HCM患者的临床价值较为有限。目的本...
背景血栓栓塞(TE)事件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重要并发症。目前针对HCM患者TE事件的风险预测,仅国外学者构建了两个模型:HCM Risk-CVA及French HCM score,然而,现有研究发现HCM Risk-CVA模型对于中国HCM患者的临床价值较为有限。目的本研究拟构建适合中国HCM患者的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537例HCM患者的病例资料。本研究通过电话随访或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患者就诊记录,每6~12个月随访1次,直至出现终点事件或死亡或研究拟定的评估日期(2019-12-31),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合性TE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自助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37例患者中,2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最终纳入51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1.3,6.2)年,随访过程中42例(8.18%)发生TE事件,年发病率为2.10%[95%CI(1.47%,2.73%)]。根据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年龄、既往TE事件、心房颤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5)。根据回归系数进行权重后,分别赋值构建SAAE score评分模型,即:S=既往脑卒中(stroke)等TE事件,A=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年龄(age),E=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内部验证提示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为0.773[95%CI(0.688,0.858)],校准斜率为1.006;同时,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对1、3、5年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790、0.799及0.735,校准能力较好。此外,SAAE score在合并/不合并心房颤动的人群中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669[95%CI(0.548,0.791)]及0.647[95%CI(0.498,0.795)],校准能力也较好;同时,在此两类人群中,该模型对1、3、5年TE事件也具有一定价值的区分及校准能力。对于整体人群、合并/不合并心房颤动人群,根据SAAE score进行高危、中危及低危分层后,均可较好区分TE事件的发生。对于整体人群,SAAE score对于TE的区分优于HCM Risk-CVA模型(P=0.013)。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提示在不同预测时间点(1、3、5年),SAAE score的净获益均优于HCM Risk-CVA。结论本研究在中国HCM患者中构建了针对TE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即SAAE score,该模型可较好地对HCM患者进行TE事件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血栓栓塞
卒中
心房颤动
年龄
射血分数
评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阮海燕
李丽英
张木馨
郑翼
何森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心内科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7-926,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22YFS01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00299)。
文摘
背景血栓栓塞(TE)事件是肥厚型心肌病(HCM)的重要并发症。目前针对HCM患者TE事件的风险预测,仅国外学者构建了两个模型:HCM Risk-CVA及French HCM score,然而,现有研究发现HCM Risk-CVA模型对于中国HCM患者的临床价值较为有限。目的本研究拟构建适合中国HCM患者的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0—2018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537例HCM患者的病例资料。本研究通过电话随访或电子病历系统查询患者就诊记录,每6~12个月随访1次,直至出现终点事件或死亡或研究拟定的评估日期(2019-12-31),终点事件定义为复合性TE事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自助重抽样的方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37例患者中,2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数据缺失,最终纳入513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2(1.3,6.2)年,随访过程中42例(8.18%)发生TE事件,年发病率为2.10%[95%CI(1.47%,2.73%)]。根据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TE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最终纳入年龄、既往TE事件、心房颤动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5)。根据回归系数进行权重后,分别赋值构建SAAE score评分模型,即:S=既往脑卒中(stroke)等TE事件,A=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年龄(age),E=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内部验证提示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为0.773[95%CI(0.688,0.858)],校准斜率为1.006;同时,SAAE score在整体人群中对1、3、5年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790、0.799及0.735,校准能力较好。此外,SAAE score在合并/不合并心房颤动的人群中区分TE事件的Harrell’s C-指数分别为0.669[95%CI(0.548,0.791)]及0.647[95%CI(0.498,0.795)],校准能力也较好;同时,在此两类人群中,该模型对1、3、5年TE事件也具有一定价值的区分及校准能力。对于整体人群、合并/不合并心房颤动人群,根据SAAE score进行高危、中危及低危分层后,均可较好区分TE事件的发生。对于整体人群,SAAE score对于TE的区分优于HCM Risk-CVA模型(P=0.013)。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提示在不同预测时间点(1、3、5年),SAAE score的净获益均优于HCM Risk-CVA。结论本研究在中国HCM患者中构建了针对TE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即SAAE score,该模型可较好地对HCM患者进行TE事件风险分层。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血栓栓塞
卒中
心房颤动
年龄
射血分数
评分模型
Keywords
Cardiomyopathy,hypertrophic
Thromboembolism
Stroke
Atrial fibrillation
Age
Ejection fraction
Score models
分类号
R542.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阮海燕
李丽英
张木馨
郑翼
何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