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海藻糖脱腥液对白鲢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朝敏 徐永霞 +3 位作者 姜程程 密更 汤轶伟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21-324,337,共5页
研究比较了茶多酚、海藻糖以及茶多酚-海藻糖脱腥液对白鲢鱼肉的脱腥效果,并选用脱腥效果最好的茶多酚-海藻糖复合脱腥液应用于白鲢鱼肉的冷藏保鲜。通过感官评价、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分析,研究复合脱腥液处理对白鲢鱼块在0℃贮藏过程中... 研究比较了茶多酚、海藻糖以及茶多酚-海藻糖脱腥液对白鲢鱼肉的脱腥效果,并选用脱腥效果最好的茶多酚-海藻糖复合脱腥液应用于白鲢鱼肉的冷藏保鲜。通过感官评价、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分析,研究复合脱腥液处理对白鲢鱼块在0℃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脱腥液处理能有效抑制白鲢鱼块冷藏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减缓鱼肉TVB-N值、TBA值和p H的升高,延缓鱼肉感官评分、硬度和咀嚼度的下降,能够延长白鲢鱼块的货架期6 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 脱腥 冷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冷藏鲈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永霞 刘滢 +3 位作者 张朝敏 张德福 李颖畅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0、100、200、300 MPa,保压处理10 min)对鲈鱼冷藏过程中感官、p H值、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的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和咀嚼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白度逐渐升高,p H值先下降后上升,... 研究了不同超高压条件(0、100、200、300 MPa,保压处理10 min)对鲈鱼冷藏过程中感官、p H值、白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肉的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和咀嚼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白度逐渐升高,p H值先下降后上升,而持水性先上升后下降。超高压处理可显著提高鱼肉的硬度和咀嚼度(P<0.01),同时提高了鱼肉的p H值和持水能力,增加了白度,200 MPa处理组的细菌总数低于对照组和其他2个处理组。此外,300 MPa的超高压处理对鲈鱼鱼肉品质的影响最大。综合感官和理化测定结果可知,超高压在改善鲈鱼肉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超高压 冷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鲆冷藏过程中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永霞 张朝敏 +4 位作者 赵佳美 仪淑敏 朱文慧 励建荣 李钰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9-224,共6页
为研究牙鲆不同贮藏阶段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特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牙鲆4℃冷藏条件下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藏牙鲆肌肉中共检测... 为研究牙鲆不同贮藏阶段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特征,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牙鲆4℃冷藏条件下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藏牙鲆肌肉中共检测出66种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包括醛、醇、酮、烃、酯和胺类化合物等。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牙鲆肌肉的特征风味物质组成不同,其中贮藏初期以醛、酮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第0天和第3天时鱼肉样品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是己醛、壬醛、苯甲醛、2-壬酮、2-乙基己醇、1-戊烯-3-醇等;贮藏后期以胺类化合物为主,在贮藏12d时鱼肉样品的特征风味物质主要是甲基乙胺、N-己基甲胺、十九胺等。聚类分析发现,不同贮藏阶段鱼肉样品的风味轮廓可各自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挥发性物质 SPME-GC-MS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冷藏大菱鲆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永霞 张朝敏 +3 位作者 张颖 李学鹏 孙宏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0-174,共5页
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下大菱鲆样品的挥发性气体变化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载荷分析(LA)和聚类分析(CA),并结合细菌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的冷藏大菱鲆新鲜度判... 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下大菱鲆样品的挥发性气体变化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载荷分析(LA)和聚类分析(CA),并结合细菌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的冷藏大菱鲆新鲜度判别方法。结果表明: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载荷分析和聚类分析能很好地区分大菱鲆0℃与4℃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气味变化,气味发生变化的时间拐点分别是贮藏20 d和16 d;电子鼻分析结果与细菌菌落总数和TVB-N值变化预测的货架期终点基本一致。因此电子鼻技术可以用来判别大菱鲆冷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冷藏 新鲜度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冻和冷藏对牙鲆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永霞 张朝敏 +3 位作者 赵佳美 李学鹏 米红波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1,346,共6页
以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为指标,研究了微冻(-2℃)和冷藏(4℃)对牙鲆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牙鲆鱼的感官品质显著下降(p<0.01),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K值均呈显著... 以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为指标,研究了微冻(-2℃)和冷藏(4℃)对牙鲆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牙鲆鱼的感官品质显著下降(p<0.01),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且微冻贮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低于冷藏;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和粘聚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p H与贮藏时间及其他理化指标(TBA除外)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感官评分、TVB-N值及菌落总数等指标得出牙鲆在4℃和-2℃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9 d和12 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冷藏 微冻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大菱鲆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永霞 刘滢 +3 位作者 姜程程 张朝敏 仪淑敏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197,共5页
通过测定大菱鲆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贮藏20d时已达腐败阶段。利用电子鼻检测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气味差异,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 通过测定大菱鲆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贮藏20d时已达腐败阶段。利用电子鼻检测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气味差异,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新鲜及腐败鱼肉整体风味的区分快速、灵敏,其分析结果与常规新鲜度评价指标的变化致;采用GC-MS法在新鲜及腐败鱼肉中分别检测出27及2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烃类和胺类化合物等,其中醛类、酮类和醇类物质在新鲜鱼肉中的含量较高,而胺类物质在腐败鱼肉中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糖对白鲢鱼脱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永霞 姜程程 +3 位作者 张朝敏 钟克利 蔡路昀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36,共5页
采用海藻糖溶液对白鲢鱼进行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白鲢鱼脱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藻糖溶液脱腥的适宜条件为,海藻糖浓度4.5%、柠檬酸浓度0.43%、浸泡时间38 min。... 采用海藻糖溶液对白鲢鱼进行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白鲢鱼脱腥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海藻糖溶液脱腥的适宜条件为,海藻糖浓度4.5%、柠檬酸浓度0.43%、浸泡时间38 min。经脱腥处理后白鲢鱼肉的营养成分基本得以保存。脱腥后白鲢鱼肉的硬度、胶着度和咀嚼度下降较明显,其他质构指标(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鱼 脱腥 海藻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永霞 姜程程 +3 位作者 张朝敏 吕艳芳 朱丹实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08-311,315,共5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以鱼肉中8种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参照对象,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g鱼肉中加入6mL饱和氯化钠溶液(0.36g/mL),用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于5...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以鱼肉中8种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参照对象,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2g鱼肉中加入6mL饱和氯化钠溶液(0.36g/mL),用50/30μm DVB/CAR/PDMS的萃取头于50℃下萃取50min能够达到较好的萃取效果;在此条件下提取带鱼肉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0种化合物,其中醛类、醇类、芳香族和烯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45.11%、17.47%、14.49%和13.99%,为带鱼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助剂在苹果炭疽叶枯病化学防控中的减药增效作用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安泰 张朝敏 +3 位作者 李紫腾 曹克强 孟祥龙 胡同乐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4-290,319,共8页
有机硅助剂具有低毒、易降解的特性,可提高农药的药液展布性和渗透性。本研究分别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和田间试验评价了2种有机硅助剂对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减药增效作用。室内离体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浓度减半的... 有机硅助剂具有低毒、易降解的特性,可提高农药的药液展布性和渗透性。本研究分别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法和田间试验评价了2种有机硅助剂对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减药增效作用。室内离体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浓度减半的处理以及模拟雨水冲刷处理均导致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防效显著下降;而添加了有机硅助剂后,2种处理的防效显著提高,并且恢复到与正常施药量相同的水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杀菌剂浓度减半后防效显著下降;而施用有机硅助剂后,浓度减半的吡唑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防效显著高于不施用有机硅的处理。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硅助剂可以在减少化学农药实际用量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防效,这对于化学农药的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助剂 苹果炭疽叶枯病 减药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贮藏期间风味劣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0
作者 尹一鸣 徐永霞 +4 位作者 张朝敏 李学鹏 李秋莹 谢晶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69-274,共6页
水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新鲜水产品通常具有令人愉快的风味,但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新鲜度的下降,风味组成发生变化,水产品特有的风味变淡,腥臭味逐渐增强,风味品质劣变。该文综述了鱼类等水产... 水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新鲜水产品通常具有令人愉快的风味,但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新鲜度的下降,风味组成发生变化,水产品特有的风味变淡,腥臭味逐渐增强,风味品质劣变。该文综述了鱼类等水产品的风味组成特征及贮藏期间风味劣变机理,重点阐述了蛋白质、脂质及微生物作用对水产品贮藏期间风味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水产品贮藏期间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风味 劣变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糟续[米查]回活醋酸发酵生产陈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景丽 闫裕峰 +10 位作者 梁楷 张朝敏 郎繁繁 麻金花 张旭姣 杨文飞 夏瑶瑶 郝静凤 赵彦淳 武耀文 田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9,共6页
为了提高醋糟及醋醅的利用率,开辟醋糟利用的新途径,在食醋酿造传统工艺基础上,在拌醅阶段多加入醋糟和麸曲,进行醋酸发酵,分析醋酸发酵结束后醅酸及醋液的变化。以醋糟添加量、麸曲添加量、堆积时间及火醅接种量为评价因素,通过响应面... 为了提高醋糟及醋醅的利用率,开辟醋糟利用的新途径,在食醋酿造传统工艺基础上,在拌醅阶段多加入醋糟和麸曲,进行醋酸发酵,分析醋酸发酵结束后醅酸及醋液的变化。以醋糟添加量、麸曲添加量、堆积时间及火醅接种量为评价因素,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酿醋工艺参数为麸皮添加量5.1%,堆积时间23.8 h,醋糟添加量为89%,在此工艺条件下,确定了顶火时间3 d,顶火温度44.5℃,醋酸发酵周期10 d,醋酸发酵结束后醅酸含量的平均值为(4.520±0.023)g/100 g,淋醋后所得半成品醋,与传统工艺酿制所得的半成品醋相比,氨基酸态氮提高8.78%,还原糖提高11.22%,出品率提高了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醋 醋糟 麸曲 醋酸发酵 工艺优化 醅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分子包埋协同喷雾干燥生产山西老陈醋粉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景丽 田莉 +3 位作者 武耀文 梁楷 郎繁繁 张朝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1,共4页
以山西老陈醋为原料,与浓缩山楂汁、沙棘汁混合成配料液杀菌,添加β-环状糊精对配料液进行微胶囊分子包埋,加入麦芽糊精作为干燥助剂,与丁香粉和肉桂粉以及酵母提取物进行复配,喷雾干燥后收集醋粉进行包装。分别以总酸、醋粉得率和水分... 以山西老陈醋为原料,与浓缩山楂汁、沙棘汁混合成配料液杀菌,添加β-环状糊精对配料液进行微胶囊分子包埋,加入麦芽糊精作为干燥助剂,与丁香粉和肉桂粉以及酵母提取物进行复配,喷雾干燥后收集醋粉进行包装。分别以总酸、醋粉得率和水分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试验得出生产山西老陈醋粉的工艺参数为浓缩山楂汁添加量12.5%,浓缩沙棘汁添加量6.5%,酵母提取物添加量0.75%,β-环状糊精添加量20%,麦芽糊精添加量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Bx,进料速率100 kg/h,进风温度16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山西老陈醋粉水分含量为6.74%,总酸为6.61 g/100 m L,醋粉得率为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粉 微胶囊 水分含量 总酸 醋粉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叶部病害发生的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
13
作者 张朝敏 《山西农经》 2019年第3期114-114,共1页
苹果的营养价值较高,在我国的种植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在苹果的生长过程中,叶部经常会出现病害,对其健康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要研究苹果叶部的主要病害,探索其规律,为病害的防治提供有效对策,保证苹果健康生长。
关键词 苹果 叶部 病害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老陈醋催陈澄清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夏瑶瑶 麻金花 +10 位作者 闫裕峰 田莉 武耀文 郎繁繁 梁楷 周景丽 张朝敏 郝静凤 张旭姣 杨文飞 赵彦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9-94,共6页
新酿的老陈醋有刺激味、口感欠柔和、香气较淡薄,同时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沉淀产生,影响老陈醋的感官指标。为了改善新醋的口感,使醋液澄清,可使用活性炭处理老陈醋,对3种活性炭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得到了老陈醋催陈澄清的... 新酿的老陈醋有刺激味、口感欠柔和、香气较淡薄,同时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沉淀产生,影响老陈醋的感官指标。为了改善新醋的口感,使醋液澄清,可使用活性炭处理老陈醋,对3种活性炭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得到了老陈醋催陈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活性炭用量1‰,澄清时间4.2 h,澄清温度29℃,处理后老陈醋的总酯含量为3.86 g/100 mL,透光率为69.80%,醋液体态均一、清亮、香气纯正、口感绵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老陈醋 催陈澄清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