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唱与合奏——论《星空与半棵树》的写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普然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①)是2023年中国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也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写作的代表性文本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具有10余年跨度的中国乡村现实进行了绵密细致深入肌理和骨髓的刻画。没有回... 陈彦的长篇小说《星空与半棵树》^(①)是2023年中国乡土小说的重要收获,也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写作的代表性文本之一。这部长篇小说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对具有10余年跨度的中国乡村现实进行了绵密细致深入肌理和骨髓的刻画。没有回避,没有粉饰,也绝不进行简单粗暴的揭露与批判,小说文本既有写实的扎实,又有诗性的飘逸,内容的丰饶与空间的辽阔无疑使其具有了当代乡村史诗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写作 直面现实 重要收获 揭露与批判 小说文本 简单粗暴 陈彦 中国乡土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底管道抛石加固过程的DEM-SPH耦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圆 张普然 +1 位作者 刘璐 季顺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63,共9页
水底管道的抛石加固过程是典型的颗粒-流体耦合问题。采用DEM-SPH耦合方法模拟颗粒-流体系统,其中离散元方法(DEM)用于模拟落石,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用于模拟流体。通过三维Voronoi切割算法生成不规则形状的多面体,并基于闵可... 水底管道的抛石加固过程是典型的颗粒-流体耦合问题。采用DEM-SPH耦合方法模拟颗粒-流体系统,其中离散元方法(DEM)用于模拟落石,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SPH)用于模拟流体。通过三维Voronoi切割算法生成不规则形状的多面体,并基于闵可夫斯基原理构造扩展多面体形态的落石单元。通过SPH的边界排斥力模型计算颗粒与流体间的作用力,从而建立DEM-SPH耦合方法。采用该方法模拟溃坝与楔形块入水的过程,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及其他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验证了SPH与DEM-SPH耦合方法的合理性。建立锥形结构模拟卸料斗和水底管道,采用DEM-SPH耦合方法模拟落石通过卸料斗入水并与水底管道相互作用的过程,确定了落石和水对管道的作用力,并分析了卸料斗静止与运动时的落石堆积情况。以上研究表明,DEM-SPH方法可有效模拟颗粒材料、水利工程结构的相互作用,可进一步应用于水下抛石过程的结构和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SPH耦合 离散元方法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扩展多面体 抛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脊形成过程的离散元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红日 张普然 +1 位作者 刘璐 季顺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0-639,共10页
冰脊对极地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的冰载荷设计及冰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几何形态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为研究冰脊的几何形态,本文基于Voronoi切割算法构造扩展多面体海冰单元,并使其相互冻结形成平整冰;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海冰在相... 冰脊对极地船舶及海洋工程结构的冰载荷设计及冰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几何形态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为研究冰脊的几何形态,本文基于Voronoi切割算法构造扩展多面体海冰单元,并使其相互冻结形成平整冰;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海冰在相向运动时挤压形成冰脊的动力过程,统计分析脊帆高度、龙骨宽度、龙骨深度、龙骨水平倾角等主要几何参数,并确定这些几何参数间的对应关系。将离散元模拟结果同冰脊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以验证扩展多面体离散元方法模拟冰脊形成过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冰厚、冰速、海冰强度等因素对冰脊形态的影响。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冰脊形成过程及几何特性的数值分析可为深入开展冰脊的形成机理及其对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冰载荷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脊 离散元方法 扩展多面体 Voronoi切割算法 龙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