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原料和工艺对岩茯茶中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秦丽娟 李云飞 +2 位作者 田双红 张晨禹 沈程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288-297,共10页
目的 探明岩茯茶的制作原料和工艺对其真菌群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4种武夷岩茶作为原料,分别经过传统茯砖茶工艺、高压汽蒸渥堆、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处理等工艺进行加工。通过真菌ITS2区域测序技术,对不同原料和工艺处理下岩茯茶的真... 目的 探明岩茯茶的制作原料和工艺对其真菌群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4种武夷岩茶作为原料,分别经过传统茯砖茶工艺、高压汽蒸渥堆、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处理等工艺进行加工。通过真菌ITS2区域测序技术,对不同原料和工艺处理下岩茯茶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表征。结果 通过ITS测序表明,岩茯茶样品中共检测出3个门、12个纲、24个目、36个科、43个属和51个种,其中子囊菌门为绝对优势门、散囊菌属为绝对优势属;在大部分样品中散囊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高达97%以上,是岩茯茶中的优势菌属;不同原料和工艺会对岩茯茶中真菌群落的数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优势菌群—散囊菌属的影响不大,而对其他真菌群落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茶叶的感官品质。结论 不同原料和工艺影响真菌群落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茯砖茶中的物质转变。本研究为今后岩茯茶生产的原料和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并为砖茶类产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了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岩茯茶 真菌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嵘 张晨禹 冯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f QRS)波相对于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f QRS波及病理性Q波不同,分为无f QR... 目的探讨碎裂QRS(f QRS)波相对于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4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心电图f QRS波及病理性Q波不同,分为无f QRS波及Q波组(A组)、有Q波无f QRS波组(B组)、有f QRS波无Q波组(C组)、有f RQS波及Q波组(D组)。比较四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和D组的Ⅲ级、ⅣA级、ⅣB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f QRS波是心电图检查有利的线索,是预测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可靠标志,是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碎裂QRS波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岩茶原料加工岩茯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双红 郭嘉凤 +3 位作者 张晨禹 王铭涵 朱旗 沈程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42-248,共7页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明,高压汽蒸渥堆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ZFG)茶多酚含量与未经处理直接按照茯砖茶工艺压制的岩茯茶(F)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压汽蒸渥堆处理的岩茯茶(ZF)、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FG)、ZFG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与F之间均未存在显著差异;F与ZF在儿茶素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与F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上存在显著差异,F与ZFG在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F与其他三种处理茶样的茶氨酸(Theanine)及亮氨酸(Ieu)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岩茯茶成品茶可显著改善武夷岩茶的滋味口感,使之更醇和,鲜爽,为探究武夷岩茶加工成茯砖茶成品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岩茯茶 感官审评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endin-4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晨禹 潘谢添 +2 位作者 胡健强 王婷婷 高好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出生1~3d的SD大鼠乳鼠心脏,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并培养其心肌细胞,通过对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拟缺血再灌注。实验共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取出生1~3d的SD大鼠乳鼠心脏,采用差速贴壁法分离并培养其心肌细胞,通过对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模拟缺血再灌注。实验共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H/R组;C组:缺氧预处理组,先缺氧20 min后复氧20 min,然后进行H/R;D组:GLP-1激动剂组,Exendin-4预处理之后进行H/R;E组:GLP-1拮抗剂组,Exendin-4+Exendin-(9-39)预处理之后进行H/R。各组于复氧后,使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损伤程度。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培养液中LDH漏出量显著增加,细胞上清液中SOD活性明显降低且MDA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较,C组和D组存活率明显增加,培养液中LDH漏出量显著减少,细胞中SOD活性明显升高且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给予GLP-1拮抗剂后显著降低其保护作用。结论 Exendin-4通过GLP-1R依赖机制减少缺氧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进而保护心肌细胞,表明GLP-1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缺氧/复氧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十三五”进展及“十四五”发展方向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基强 张晨禹 +1 位作者 马建强 陈亮 《中国茶叶》 2021年第9期42-49,76,共9页
简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茶树资源收集保存、茶树起源驯化、优异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树种质资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为... 简要总结了"十三五"期间茶树资源收集保存、茶树起源驯化、优异资源的鉴定评价、优异基因发掘和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茶树种质资源领域的发展方向,为茶树种质资源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十三五” 进展 “十四五”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茶树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铭涵 丁玎 +4 位作者 张晨禹 高羲之 陈建姣 唐瀚 沈程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91,共14页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干旱已成为限制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干旱胁迫下不同茶树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相对较少。以黄金茶1号(HJC-1)、壶瓶山8号(HPS-8)和壶瓶山15号(HPS-15)等10个茶树品种(系)的一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干旱已成为限制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干旱胁迫下不同茶树的生理生化响应研究相对较少。以黄金茶1号(HJC-1)、壶瓶山8号(HPS-8)和壶瓶山15号(HPS-15)等10个茶树品种(系)的一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对持续性干旱胁迫处理下茶树幼苗的表型、叶片结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其叶长、叶宽缩短,叶片数减少,侧根数增多,植株矮化;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且叶绿素a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001)。10个茶树品种(系)在干旱胁迫下均受到光抑制,与对照组相比,Fo、Fv/Fm和Fv/Fo值减少,而Fm值增大。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干旱胁迫下与正常水分环境相比有所增加,除湘农1号(XN-1)外,其他品种(系)的增加量均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耐旱性隶属函数值法比较得出,茶树HPS-8、湘农18号(XN-18)、湘农9803号(XN-9803)、湘农9810号(XN-9810)和湘农9809号(XN-9809)的抗旱能力较弱,HJC-1、HPS-15、XN-1、湘农9802号(XN-9802)和壶瓶山20号(HPS-20)的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胁迫作用 叶绿素荧光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遮阴及复光条件下茶树根系的生理响应及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焦海珍 邵陈禹 +4 位作者 陈建姣 张晨禹 陈佳豪 李云飞 沈程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遮阴是改善夏秋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关于遮阴对茶树鲜叶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湘妃翠和金萱在95%遮阴处理0、4、12 d及复光4 d的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阴... 遮阴是改善夏秋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关于遮阴对茶树鲜叶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湘妃翠和金萱在95%遮阴处理0、4、12 d及复光4 d的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持续12 d,茶树新发吸收根与一级侧根数增加,复光后4 d下降,根系活力变化趋势与此一致;遮阴后湘妃翠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复光后4 d湘妃翠和金萱可溶性糖分别显著上升5.82%和8.04%。重度遮阴4 d,两个品种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高;遮阴12 d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PX活性较高,而复光后APX活性显著高于未遮阴。以上研究说明,茶树根系通过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渗透调节,增强根系活力以吸收和运输养分,并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来响应重度遮阴环境。遮光率为95%的遮阴环境下,金萱更耐阴,而复光可能对茶树的根系造成一定程度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遮阴 根系活力 抗氧化酶 根系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白化茶树mSNP标记开发及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浩然 张晨禹 +5 位作者 龚洋 叶圆圆 陈杰丹 陈亮 刘丁丁 马春雷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9,共13页
为探究白化茶树遗传变异信息及mSNP液相芯片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可行性,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对18份白化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可将18份白化茶树资源分为3类,且基本呈现出具... 为探究白化茶树遗传变异信息及mSNP液相芯片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可行性,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对18份白化茶树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水平的SNP标记可将18份白化茶树资源分为3类,且基本呈现出具有亲缘关系或地理位置接近的资源聚在一起的趋势;对重测序数据进行功能注释后发现,在18份白化茶树资源中存在17 056个共有非同义突变基因,其中14个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中存在98个错义突变位点。随后,基于前期获得的基因组变异信息开发了一套包含59个mSNP、222个SNP位点的液相芯片,利用该液相芯片检测13份茶树资源的基因型信息。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度在92%~98%,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则在84%以下,表明该芯片可对18份白化茶树资源进行准确鉴别,研究结果可为mSNP液相芯片在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mSNP分子标记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 遗传多样性 全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白化果皮超微结构观察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汤榕津 刘浩然 +6 位作者 刘丁丁 张晨禹 龚洋 叶圆圆 陈杰丹 陈亮 马春雷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9-790,共12页
茶树白化果皮是茶树白化突变体中的稀有材料,目前还未有文献记载。以中茶129为对照,对云白1号白化果皮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两份材料的果皮、种子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茶129的绿色果皮相比,白化果皮细胞内的质体结构严重... 茶树白化果皮是茶树白化突变体中的稀有材料,目前还未有文献记载。以中茶129为对照,对云白1号白化果皮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同时对两份材料的果皮、种子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与中茶129的绿色果皮相比,白化果皮细胞内的质体结构严重损坏,无法进一步发育形成叶绿体;富集分析表明,果皮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通路中,说明在云白1号果皮中,叶绿体发育缺陷导致光合作用及其推进的碳代谢和氮代谢相关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此外,两份材料的种子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脂质降解通路中,表明云白1号种子的碳协调分配方式不同于中茶129,这可能有助于维持白化果实种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相关结果可为深入研究茶树果实白化现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果皮 白化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