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服务中心大局 扎实记录国家记忆——2022年中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发展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加小双 姚静 +1 位作者 张晨文 王春蕾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25,共2页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质量关系到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蓝图,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高质量的档案事业,特别是高质量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质量关系到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蓝图,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高质量的档案事业,特别是高质量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2022年全国档案事业继续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大局任务,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多种形式履职尽责。本文聚焦2022年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际,总结主要成绩、剖析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事业 中国式现代化 建设蓝图 对策建议 高质量发展 历史进程 聚焦服务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遗产档案的产生背景、内涵及保护实践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晨文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0,35,共5页
基于工业遗产档案概念的产生背景及相关概念整合与推演,对工业遗产档案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展开系统梳理,认为工业遗产档案是指工业时期工业生产实践或相关活动中形成的,能综合、典型地反映近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对城市和社会有保存价值,... 基于工业遗产档案概念的产生背景及相关概念整合与推演,对工业遗产档案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展开系统梳理,认为工业遗产档案是指工业时期工业生产实践或相关活动中形成的,能综合、典型地反映近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对城市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包含文字记录、地图和其他制图材料、照片、电影、录音等的原始记录。基于以上研究,追踪国内外涉及工业遗产档案实践活动,以形成工业遗产档案的要素框架,归纳工业遗产保护主体多元、主体间关系密切、合作方式多样、保护内容逐步拓展、征集逐渐成为主导、保存地分散且独立、以目的为导向拓展利用方式等特点,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工业遗产档案 档案规范 保护方式 保护内容 档案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型知识管理课程英文教学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加小双 张晨文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68,共9页
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应用于知识管理课程英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知识管理英文教学效果,也有助于为知识管理类课程英文教学实践提供更具实用性和通用性的参考。文章首先从现有文献和实践调研中系统梳理知识管理课程英文... 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应用于知识管理课程英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知识管理英文教学效果,也有助于为知识管理类课程英文教学实践提供更具实用性和通用性的参考。文章首先从现有文献和实践调研中系统梳理知识管理课程英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而基于普遍问题尝试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核等5个维度提出任务驱动教学设计;接着以“知识资产管理”课程实践为例,采用行动研究法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知识管理类课程英文教学中的应用实效,并针对教学反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用以优化原教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 知识管理 专业课英文教学 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馆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的意义与途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晨文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0,共4页
当前,积极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理念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档案馆的内在职责,是档案馆提升贡献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提升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竞争优势的需要,也是世界档案馆发展的重要趋势。... 当前,积极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理念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开展公民终身教育服务是档案馆的内在职责,是档案馆提升贡献力和影响力的需要,是提升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部门竞争优势的需要,也是世界档案馆发展的重要趋势。档案馆应从通过丰富终身教育资源和教育课程、馆校合作提高教职人员素质、推动终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民接受终身教育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四个方面来推进公民终身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公民终身教育 教育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教育者对项目制数字人文教育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何思源 张晨文 +1 位作者 嘎拉森 裴俊良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7,共11页
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起亟需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文章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数字记忆厚重人才培养计划”的个案研究,参照教育的内部结构要素理论,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编码的方式分析数据,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起亟需与之相匹配的教育体系。文章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数字记忆厚重人才培养计划”的个案研究,参照教育的内部结构要素理论,运用深度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编码的方式分析数据,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4个维度探究受教育者对项目制数字人文教育的认知态度,构建项目制数字人文教育整体框架,据此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的匹配、外在环境等方面揭示受教育者认知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数字人文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人文教育 认知态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