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经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病椎间固定在治疗腰椎结核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优势,为临床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猪脊柱标本(T12~L5)16具,模拟体外(L2~L3)腰椎结核骨质破坏模型,通过随机...目的探究经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病椎间固定在治疗腰椎结核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优势,为临床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猪脊柱标本(T12~L5)16具,模拟体外(L2~L3)腰椎结核骨质破坏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具,分别予以短节段(病椎椎弓根钉)固定(A组)、短节段(病椎CBT钉)固定(B组),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固定(C组)、病椎间CBT螺钉固定(D组)。各组每具标本依次进行完整状态(状态1)和L2~L3脊柱结核造模植骨融合并内固定状态(状态2)下的生物力学测试。将各标本装载到脊柱三维运动机上,分别施予2N·m、2.5N·m、1N·m、3N·m纯力矩,记录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4个方向上的活动度,比较并分析各组活动度。结果A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8.47±1.76)°、(7.01±1.10)°、(5.03±0.92)°和(4.48±0.41)°;(4.78±0.07)°、(2.91±0.16)°、(2.66±0.09)°和(2.23±0.05)°;B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7.32±0.75)°、(5.35±0.69)°、(3.44±0.51)°和(3.36±1.02)°;(3.51±0.29)°、(1.74±0.04)°、(1.53±0.31)°和(1.23±0.08)°;C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10.01±0.39)°、(9.05±0.25)°、(7.42±1.06)°和(6.92±1.15)°;(7.21±0.17)°、(5.07±0.02)°、(5.12±0.74)°和(4.58±0.01)°;D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9.20±1.37)°、(7.38±0.88)°、(6.89±1.22)°和(6.00±0.52)°;(6.06±0.16)°、(3.99±0.02)°、(3.85±0.08)°和(3.47±0.10)°。各固定模式组状态2的活动度均较状态1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t值分别为4.531、5.346、6.008、4.149,P值分别为0.020、0.013、0.009、0.025;B组t值分别为9.481、16.181、11.814、4.769,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0.018;C组t值分别为4.349、8.002、4.473、4.800,P值分别为0.022、0.004、0.021、0.017;D组t值分别为5.041、4.146、12.232、10.583,P值分别为0.015、0.025、0.001、0.002)。结论4组固定模式状态2均比状态1有更强的力学支持,CBT螺钉病椎间固定不但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而且可在采用相同的固定节段时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固定节段。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的老...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CBT组和传统组,所有患者均按照ERAS管理。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患者为CBT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95±5.30)岁;平均骨密度T值(-2.34±0.46);单节段椎体破坏30例,两节段椎体破坏8例;并发糖尿病12例,并发高血压16例,并发肺结核27例。2019年1—6月为传统组,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75±5.02)岁;平均骨密度T值(-2.22±0.40);单节段椎体破坏34例,两节段椎体破坏6例;并发糖尿病13例,并发高血压15例,并发肺结核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BT组手术时间[(231.34±8.57)min]、术中出血量[(483.34±58.90)ml]、术后24h VAS评分[(4.11±0.83)分]、术后卧床时间[(7.32±1.85)d]、住院时间[(21.82±4.57)d]均低于传统组[(246.98±11.81)min]、[(517.48±37.16)ml]、[(5.10±1.06)分]、[(8.33±1.62)d]、[(24.38±3.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4、-3.077、-4.601、-2.567、-2.863,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0.012、0.005)。CB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χ^(2)=0.949,P=0.330)。结论CBT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ERAS产生了积极影响,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展开更多
复杂网络社区挖掘作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重叠社区检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社区发现方法将所有节点精确地划分到每一个子类中,形成非重叠划分.但硬划分方法较难处理含有不确定信息和噪声信息的复杂情况.而目前采用网络嵌入的方法进行重...复杂网络社区挖掘作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重叠社区检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社区发现方法将所有节点精确地划分到每一个子类中,形成非重叠划分.但硬划分方法较难处理含有不确定信息和噪声信息的复杂情况.而目前采用网络嵌入的方法进行重叠社区发现的研究较少,针对社区漂移和边界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粗糙粒化的网络嵌入社区发现方法.通过网络嵌入获得融合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节点表示,并将相似的节点映射到距离相近的低维连续的向量空间.然后,结合粗糙粒化的思想,考虑网络结构和节点上的多层次信息来处理社区边界上的不确定性区域,最终生成重叠社区.在网络公开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的实验结果都表明,提出的粗糙粒化的网络嵌入(network embedding based on rough granulation,RGNE)社区发现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网络的社区发现问题.最后,对影响实验效果的参数设置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经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病椎间固定在治疗腰椎结核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其优势,为临床固定方式的选择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取猪脊柱标本(T12~L5)16具,模拟体外(L2~L3)腰椎结核骨质破坏模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4具,分别予以短节段(病椎椎弓根钉)固定(A组)、短节段(病椎CBT钉)固定(B组),病椎间椎弓根螺钉固定(C组)、病椎间CBT螺钉固定(D组)。各组每具标本依次进行完整状态(状态1)和L2~L3脊柱结核造模植骨融合并内固定状态(状态2)下的生物力学测试。将各标本装载到脊柱三维运动机上,分别施予2N·m、2.5N·m、1N·m、3N·m纯力矩,记录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4个方向上的活动度,比较并分析各组活动度。结果A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8.47±1.76)°、(7.01±1.10)°、(5.03±0.92)°和(4.48±0.41)°;(4.78±0.07)°、(2.91±0.16)°、(2.66±0.09)°和(2.23±0.05)°;B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7.32±0.75)°、(5.35±0.69)°、(3.44±0.51)°和(3.36±1.02)°;(3.51±0.29)°、(1.74±0.04)°、(1.53±0.31)°和(1.23±0.08)°;C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10.01±0.39)°、(9.05±0.25)°、(7.42±1.06)°和(6.92±1.15)°;(7.21±0.17)°、(5.07±0.02)°、(5.12±0.74)°和(4.58±0.01)°;D组在状态1和状态2模式下前屈、后伸、侧弯、扭转运动的活动度分别为(9.20±1.37)°、(7.38±0.88)°、(6.89±1.22)°和(6.00±0.52)°;(6.06±0.16)°、(3.99±0.02)°、(3.85±0.08)°和(3.47±0.10)°。各固定模式组状态2的活动度均较状态1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t值分别为4.531、5.346、6.008、4.149,P值分别为0.020、0.013、0.009、0.025;B组t值分别为9.481、16.181、11.814、4.769,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0.018;C组t值分别为4.349、8.002、4.473、4.800,P值分别为0.022、0.004、0.021、0.017;D组t值分别为5.041、4.146、12.232、10.583,P值分别为0.015、0.025、0.001、0.002)。结论4组固定模式状态2均比状态1有更强的力学支持,CBT螺钉病椎间固定不但可以提供足够的力学稳定,而且可在采用相同的固定节段时提供更强的稳定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固定节段。
文摘目的探讨皮质骨轨迹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内固定不同分为CBT组和传统组,所有患者均按照ERAS管理。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患者为CBT组,共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95±5.30)岁;平均骨密度T值(-2.34±0.46);单节段椎体破坏30例,两节段椎体破坏8例;并发糖尿病12例,并发高血压16例,并发肺结核27例。2019年1—6月为传统组,共40例,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3.75±5.02)岁;平均骨密度T值(-2.22±0.40);单节段椎体破坏34例,两节段椎体破坏6例;并发糖尿病13例,并发高血压15例,并发肺结核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 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BT组手术时间[(231.34±8.57)min]、术中出血量[(483.34±58.90)ml]、术后24h VAS评分[(4.11±0.83)分]、术后卧床时间[(7.32±1.85)d]、住院时间[(21.82±4.57)d]均低于传统组[(246.98±11.81)min]、[(517.48±37.16)ml]、[(5.10±1.06)分]、[(8.33±1.62)d]、[(24.38±3.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4、-3.077、-4.601、-2.567、-2.863,P值分别为0.000、0.003、0.000、0.012、0.005)。CBT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χ^(2)=0.949,P=0.330)。结论CBT螺钉内固定对老年腰椎结核患者ERAS产生了积极影响,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加速患者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文摘复杂网络社区挖掘作为近年的研究热点,重叠社区检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社区发现方法将所有节点精确地划分到每一个子类中,形成非重叠划分.但硬划分方法较难处理含有不确定信息和噪声信息的复杂情况.而目前采用网络嵌入的方法进行重叠社区发现的研究较少,针对社区漂移和边界不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粗糙粒化的网络嵌入社区发现方法.通过网络嵌入获得融合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的节点表示,并将相似的节点映射到距离相近的低维连续的向量空间.然后,结合粗糙粒化的思想,考虑网络结构和节点上的多层次信息来处理社区边界上的不确定性区域,最终生成重叠社区.在网络公开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的实验结果都表明,提出的粗糙粒化的网络嵌入(network embedding based on rough granulation,RGNE)社区发现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并可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网络的社区发现问题.最后,对影响实验效果的参数设置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