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分布特征及光谱信息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晓艳 殷芳 +2 位作者 王兆华 赵鑫喆 刘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7,共9页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 为了解山东省小麦种植类型及品质特征分布现状,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44个县127个小麦样品进行抽样调查与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胶东地区的小麦在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较高的情况下,平均产量也最高,为771.90 kg/667 m^(2),鲁西南地区的小麦产量最低。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分析结果显示,胶东地区在产量较高的基础上,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指标均较低;鲁西南、鲁西北地区虽然产量相对低,但前者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最高;后者的面筋指数和面团稳定时间最高。通过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小麦的品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小麦品种济麦22、济麦44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3.38%、14.30%,湿面筋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90%、31.98%;光谱反射率在不同光谱范围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济麦44明显低于济麦22。同一品种小麦在不同生态区品质表现有差异,济麦22在各生态区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而济麦44的稳定性略低于济麦22,说明济麦44受生长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期待本研究结果可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布局、收储流通、加工利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生态区 小麦 品质 光谱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食盐处理对沙葱花酱腌制品质及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张彤 张东 +2 位作者 张晓艳 杨忠仁 张凤兰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5,共9页
为明确不同浓度食盐腌制对沙葱花酱的影响,以新鲜沙葱花为材料,分别采用5%、10%、15%浓度的食盐进行腌制,研究腌制过程中沙葱花酱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亚硝酸盐、灰分、还原糖、淀粉、粗蛋白含量等营养指标以及质构、水分活... 为明确不同浓度食盐腌制对沙葱花酱的影响,以新鲜沙葱花为材料,分别采用5%、10%、15%浓度的食盐进行腌制,研究腌制过程中沙葱花酱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亚硝酸盐、灰分、还原糖、淀粉、粗蛋白含量等营养指标以及质构、水分活度和色差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葱花酱经低盐化处理后,10%食盐浓度处理下沙葱花酱感官评分最高;各食盐浓度处理下沙葱花酱营养物质有所损失;理化性质中10%食盐浓度处理下的沙葱花酱硬度、黏附性、黏力、咀嚼性和回复性在3种浓度下最大,5%和10%食盐浓度处理颜色变化较稳定。综合感官评价、理化性质和营养指标测定后,低盐化处理后沙葱花酱营养物质损失较少,10%食盐浓度处理下沙葱花酱质构均匀性符合感官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 花酱 低盐加工 营养品质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及哺乳期银屑病患者生物制剂治疗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3
作者 李宗阳 谷峥 +3 位作者 王慧静 方雨诗 李姿 张晓艳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5-552,共8页
目的 基于既往文献报道的系统回顾及定量分析,评估生物制剂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银屑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文献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建库以来至2023年6月27日收... 目的 基于既往文献报道的系统回顾及定量分析,评估生物制剂用于妊娠期及哺乳期银屑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文献数据库M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建库以来至2023年6月27日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病例系列的质量评价工具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遵循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优先报告条目(PRISMA)指南,选取妊娠前3个月内、妊娠期或哺乳期暴露于生物制剂的银屑病患者的妊娠或哺乳结局的研究报告进行系统评价。汇总分析其妊娠及暴露特征,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汇总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54项研究,包括1177例女性患者1206次暴露于生物制剂的妊娠。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多数暴露仅限于妊娠早期,汇总自然流产率、选择性流产率、总死亡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先天异常发生率均与一般人群相近(P>0.05),哺乳期用药未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导致的不良妊娠结局未见明显增加,对新生儿健康及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影响。但目前相关安全性数据有限,仍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银屑病、生物制剂以及妊娠/哺乳结局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妊娠期 哺乳期 生物制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艳 殷芳 +1 位作者 杨丽萍 王兆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7-746,共10页
基于2001-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法,分析了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表明,近20年来,山东省花生生产呈“两减一增”局面,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33... 基于2001-2020年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法,分析了山东省花生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花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表明,近20年来,山东省花生生产呈“两减一增”局面,面积和产量分别下降33.00%和22.34%、单产增加15.93%;花生生产区域向以临沂为中心的鲁西南地区和烟台、威海、青岛所处的胶东东部地区集中;20年中有4年花生面积贡献率大于单产贡献率,有16年小于单产贡献率。研究发现,鲁东和鲁西南地区经济作物面积占比减少,是导致山东省花生种植面积下降的直接影响因素;山东花生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降低,特别是近年来的“断崖式”下跌,是导致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国内外贸易市场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也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花生生产特征 地域格局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2000—2023年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及影响
5
作者 张立凯 巩法江 +4 位作者 张晓艳 徐刚 环海军 刘岩 谭德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为揭示鲁中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的历年各类气象灾害信息,研究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及其带来的经济影响,根据淄博市2000—2023年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运用统计法和趋势分析法,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在这一时期内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类型、空... 为揭示鲁中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的历年各类气象灾害信息,研究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及其带来的经济影响,根据淄博市2000—2023年农业气象灾害资料,运用统计法和趋势分析法,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在这一时期内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类型、空间分布、趋势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3年研究区共记录到461次农业气象灾害,涵盖15种不同类型,主要包括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其中干旱和冰雹的发生频率较高。(2)空间分布上,沂源县、博山区、淄川区、高青县等地灾害发生较频繁,其中,沂源县和高青县在多种灾害类型中受灾面积较大,其农业生产对气象灾害较为敏感。(3)经济影响方面,暴雨洪涝、冰雹、大风和低温冷害是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灾害类型,其中,暴雨洪涝造成的损失较大,累计约12×10^(4)万元,其他主要灾害类型的累计经济损失在10×10^(4)万元范围内。(4)气象灾害总体上呈曲折下降的年度变化趋势,且呈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9月。研究区部分地区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对干旱、冰雹等灾害进行针对性防治。本文为农业气象更好服务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 冰雹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锋 赵鑫喆 +4 位作者 殷芳 杨萍 郭征华 张惠莉 张晓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3-804,共12页
为给山东省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比较优势测算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191.54万hm^(2)下降到2022年的21.496万hm^(... 为给山东省大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比较优势测算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大豆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191.54万hm^(2)下降到2022年的21.496万hm^(2),降幅达88.78%,自2000年以来,降幅为53.09%;大豆总产量从1949年的93.4万t下降到2022年的58.10万t,降幅为37.79%,自2000年以来,降幅为44.43%;山东省大豆单产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2022年,单产增幅为163.01%,高出全国76.06%。山东大豆种植区域,由主要分布在除了滨州的沿海地市及菏泽、枣庄和临沂、济宁等地市,向鲁中地区转移,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减少、大豆生产的人工成本较高、净利润为负值且低于同期作物。山东省在具有生产大豆的优势背景下,也存在大豆种植收益比较低、产品竞争力弱、单产水平提高难度加大等挑战,文中最后提出了山东省发展大豆产业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大豆生产特征 地域格局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病毒复合侵染“玛莎莉”甘薯的鉴定和分析
7
作者 张晓艳 刘玉珊 +4 位作者 朱文莉 唐洪杰 袁鑫 闫煜鑫 孙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141-144,148,共5页
以山东省临沂市4个“玛莎莉”甘薯样品为材料,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和RT-PCR检测,研究侵染“玛莎莉”甘薯的病毒种类,旨在为甘薯的脱毒种苗繁育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临沂市的“玛莎莉”甘薯叶片主要表现为花叶、皱缩等,转录... 以山东省临沂市4个“玛莎莉”甘薯样品为材料,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和RT-PCR检测,研究侵染“玛莎莉”甘薯的病毒种类,旨在为甘薯的脱毒种苗繁育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临沂市的“玛莎莉”甘薯叶片主要表现为花叶、皱缩等,转录组和RT-PCR检测分析并鉴定到6种已知病毒,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卷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C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C,SPVC)和甘薯2号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2,SPV2)。经鉴定,3个样品中均含有6种病毒,1个样品中含有4种病毒,RT-PCR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基于CP基因全长的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的SPFMV分离物属于RC株系,SPLCV、SPV2和SPVC与中国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SPVG与CH1亲缘关系最近,而SPLV分离物之间差异比较大。该研究结果将为“玛莎莉”甘薯田间防控和脱毒技术体系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 复合侵染 转录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杰 张晓艳 +1 位作者 严旭 孙宇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5-148,157,共5页
为明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汉麻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指标、干物质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盛花末期,F_(1)(90%化肥+10%生物有机肥)、F_(2... 为明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汉麻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叶用汉麻生长指标、干物质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至盛花末期,F_(1)(90%化肥+10%生物有机肥)、F_(2)(80%化肥+20%生物有机肥)和F 3(70%化肥+30%生物有机肥)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叶面积、根茎叶干物质重及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 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比CK(不施肥)、CK_(1)(化肥)、CK_(2)(生物有机肥)提高0.09%~404.83%;现蕾期至盛花末期,随着配施生物有机肥量的增加,汉麻的生长指标、根茎叶干重、光合相关指标及花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_(2)比F_(1)、F 3提高2.02%~81.82%;盛花末期,F_(1),F_(2)和F_(3)的花叶产量比CK、CK_(1)、CK_(2)提高4.89%~216.07%,且F_(2)比F_(1)、F_(3)提高20.48%~36.98%。综合分析表明80%化肥(360 kg/hm^(2))配施20%(990 kg/hm^(2))生物有机肥促进了花叶用汉麻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生物有机肥 光合特性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抑溃煎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平衡、应激反应及肠黏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晓坤 郭喜军 张晓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05-1911,共7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抑溃煎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平衡、应激反应及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PF级别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浊解毒抑溃煎低、中、高剂量(1.25、2.5、5 kg·L^(-1))组及阳性药美沙拉嗪(0.05 kg·L^(-1)...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抑溃煎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Th2平衡、应激反应及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PF级别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化浊解毒抑溃煎低、中、高剂量(1.25、2.5、5 kg·L^(-1))组及阳性药美沙拉嗪(0.05 kg·L^(-1))组,共6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ELISA法检测TNF-α、IL-8、IL-13、IL-10、IFN-γ及IL-4水平;相关试剂盒检测SOD、MDA及GSH-Px水平;HE染色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形态并计算评分;TUNEL法检测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肠组织NF-B、TLR4、MyD88、Bcl-2及Bax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化浊解毒抑溃煎组TNF-α、IL-8、IL-13、MDA、IFN-γ、病理评分、肠上皮细胞凋亡率、NF-B、TLR4、MyD88及Bax水平降低(P<0.05),IL-10、IL-4、SOD、GSH-Px、Bcl-2水平升高(P<0.05)。结论化浊解毒抑溃煎可明显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促使Th1/Th2平衡,并发挥肠黏膜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B/TLR4/MyD88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化浊解毒抑溃煎 应激反应 肠黏膜 辅助性T细胞 NF-B/TLR4/MyD88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施用量对汉麻农艺性状及纤维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严旭 边境 +3 位作者 张晓艳 李学海 孙宇峰 韩承伟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为探究在氮肥磷肥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梯度的钾肥施用量对汉麻的生长发育及纤维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钾肥施用量,明确钾肥在汉麻种植上的应用潜力,为汉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合理的施钾依据。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的化肥投放量,其中氮肥... 为探究在氮肥磷肥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梯度的钾肥施用量对汉麻的生长发育及纤维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的钾肥施用量,明确钾肥在汉麻种植上的应用潜力,为汉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合理的施钾依据。试验共设置了6个处理的化肥投放量,其中氮肥和磷肥投放量不变,探究不同钾肥用量对汉麻的纤维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钾肥施用量对汉麻有显著的影响,对汉麻的植株高度、茎粗、根系长度、全麻率、干物质重、纤维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钾肥施用量为64.29 kg/hm^(2),配施尿素75.41 kg/hm^(2),过磷酸钙117.07 kg/hm^(2)时,汉麻的农艺性状如株高、茎粗、根长、全麻率等均优于其他处理,纤维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钾施用量 农艺性状 全麻率 纤维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赤霉素对汉麻生长、光合特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李学海 边境 +3 位作者 曹焜 王晓楠 张晓艳 高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33-37,共5页
为探究适宜汉麻生长发育的外源赤霉素浓度,以纤维用汉麻品种火麻一号为试验材料,15个盆栽为1个处理,种植盆栽35 d后,喷施1次不同浓度[CK(0 mg/mL)、G1(25 mg/mL)、G2(50 mg/mL)、G3(75 mg/mL)、G4(100 mg/mL)]的外源赤霉素,测定喷施后... 为探究适宜汉麻生长发育的外源赤霉素浓度,以纤维用汉麻品种火麻一号为试验材料,15个盆栽为1个处理,种植盆栽35 d后,喷施1次不同浓度[CK(0 mg/mL)、G1(25 mg/mL)、G2(50 mg/mL)、G3(75 mg/mL)、G4(100 mg/mL)]的外源赤霉素,测定喷施后汉麻的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净光合速率(Pn)等光合特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指标,以及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G2处理对汉麻生长指标的促进效果最佳,雌株株高、茎粗、工艺长度较CK分别增加26.98%、16.94%、43.40%,雄株株高、茎粗、工艺长度较CK增加14.31%、20.53%、20.69%,原茎和干茎单株重较CK增加37.76%、37.92%;光合特性方面,G2处理下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SPAD值的数值较高,较CK增加60.06%、58.49%、40.39%、15.51%,胞间CO_(2)浓度(Ci)较CK减少20.22%;抗氧化指标方面,G3处理汉麻的SOD活性最高,较CK增加69.98%,G2处理汉麻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脯氨酸最高,较CK增加100%、45.38%、84.02%,G2处理汉麻的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较CK减少68.04%、46.88%;G2处理汉麻的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较CK增加76.86%、66.88%。综上,外源喷施赤霉素可促进汉麻植株生长,提高其叶片的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以延缓衰老,提高抗性,同时提高叶片的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以G2(50 mg/mL)处理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 外源赤霉素 生长指标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SWOT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潘潘 李首涵 +1 位作者 杨萍 张晓艳 《农业工程》 2024年第7期121-125,共5页
为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提供改进建议和科学支撑,利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判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 为更加科学、高效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提供改进建议和科学支撑,利用SWOT分析法对山东省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郓城县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劣势、机遇与威胁,判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整县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投资标准低、缺乏管护资金、农田用电同质不同价及耕地进出平衡对接困难等劣势和威胁。针对上述劣势和威胁,提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财政资金投资密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合理优化布局结构、推进农业灌溉用电价格改革、统筹耕地进出平衡指标、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资产管理和基础设施管护制度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整县域建设 SWOT 土地资源管理 郓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Haloxylo nammodendron(C.A.Mey)Bunge)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晓艳 褚建民 +4 位作者 孟平 姚增旺 王鹤松 李得禄 姜生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25-1536,共12页
利用Grainer热扩散式探针法(TDP)连续测定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生长季梭梭树干液流,并同步测定外界环境因子。研究了6—11月份不同直径梭梭树干液流日、季变化及其与外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月份的递增,不同直径梭梭树干液... 利用Grainer热扩散式探针法(TDP)连续测定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生长季梭梭树干液流,并同步测定外界环境因子。研究了6—11月份不同直径梭梭树干液流日、季变化及其与外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随月份的递增,不同直径梭梭树干液流通量(SV)晴天日变化波峰区逐渐缩减。并且在6—8月份,不同直径SV均表现出明显的"宽峰型"现象,且晴天SV明显高于阴、雨天;(2)随季节变化,不同直径梭梭SV波动性较大,直径越大其波动性越高;而梭梭SV未表现出随直径增大液流通量越大的现象;(3)6—11月梭梭树干耗水量先增后降,7月达最高峰,且直径越大,梭梭总耗水量越大;(4)梭梭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相关程度受不同天气、时间尺度的影响较大,晴天相关性略高于阴、雨天。空气温度、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梭梭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0—100cm土层以上0—250cm根幅区土壤水分对树干液流影响最显著。(5)同比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生长季(5—10月)总耗水量458—1044kg以及日均耗水量1.8—6.4kg/d,整个生长季(6—11月)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梭梭的总耗水量495—1232kg、日均耗水量为2.0—8.3 kg/d,两者耗水量近似。利用TDP技术测定梭梭耗水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气象因子 土壤水分 树干液流 热扩散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张晓艳 王挺 陈火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命名实体识别是文本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础,已经逐步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基于规则、统计、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及成果,都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发展,促进了自然语言研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本文回顾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 命名实体识别是文本信息处理的重要基础,已经逐步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基于规则、统计、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及成果,都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发展,促进了自然语言研究与应用的紧密结合。本文回顾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主要的方法和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实体 自然语言处理 文本信息处理 关键技术 基于规则 研究方法 机器学习 紧密结合 发展过程 识别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晓艳 杜吉到 +3 位作者 郑殿峰 宋春艳 陆旺 宋丽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100,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在5种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R5期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日积累量以及阶段积...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在5种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R5期叶面积指数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上部;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日积累量以及阶段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干物质阶段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干物质日积累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单位面积株重、茎重、叶重、叶柄重及荚重均随着密度增加呈增加的趋势,R5期干物重主要集中在冠层中下部,并随着密度的增加干物重的重心有上移的趋势;随种植密度增加,群体内单株的荚数、粒数和粒重逐渐减少。种植密度对叶面指数、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杂交苏丹草产量饲用品质及再生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晓艳 董树亭 +2 位作者 刘锋 吴正峰 叶梅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94-99,共6页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氮肥对杂交苏丹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及再生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苏丹草干物质总产量氮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N4处理最高,相同的施氮量分次施用比一次性施用增产效果好。氮肥处理粗蛋白(CP)含量均高于对...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氮肥对杂交苏丹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及再生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苏丹草干物质总产量氮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N4处理最高,相同的施氮量分次施用比一次性施用增产效果好。氮肥处理粗蛋白(CP)含量均高于对照,头茬草CP含量最高,随收获次数增加,CP含量降低,分次施肥处理施氮量增加,CP含量降低。对照处理粗灰分(CA)含量最高,随收获次数增加CA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升高。杂交苏丹草5大营养成分产量均是N4处理最高,对照最低,CP产量顺序是N4>N1>N2>N3>N0,3次收获的粗脂肪(EE)、CA、ADF、NFE总产量,均是肥料分次施用比一次性施用的处理高。各氮肥处理总能量(GE)均高于对照,其中N4处理最高,其次是N2处理,分次施肥的处理有利于总能量的增加。再生系数表现为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处理高于一次性施用的处理,N4处理可使杂交苏丹草再生系数达到最大。比较发现,生产上采用N4(600 kg/hm2,底肥∶追肥=1∶2)处理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苏丹草 氮肥 产量 饲用品质 再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盐胁迫对地梢瓜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晓艳 杨忠仁 +4 位作者 郝丽珍 张凤兰 郑清岭 郭霏 翟学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6-1174,共9页
以地梢瓜种子为试料,研究不同温度(5~45℃)及不同浓度NaCl胁迫(0~300mmol·L^(-1))对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各萌发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高或过低均显著抑制种子正常萌发,萌发最适... 以地梢瓜种子为试料,研究不同温度(5~45℃)及不同浓度NaCl胁迫(0~300mmol·L^(-1))对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各萌发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过高或过低均显著抑制种子正常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5℃,在5℃和35℃条件下种子恢复萌发率均达95%以上。(2)随着NaCl浓度升高,种子萌发率、萌发势、活力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相对盐害率呈增加趋势,且在300mmol·L^(-1)NaCl时萌发受到完全抑制;种子根系活力仅在高浓度NaCl(>150mmol·L^(-1))下受到显著抑制;种子在解除盐胁迫后可一定程度恢复萌发,但最终依然受到盐胁迫的显著抑制,且盐浓度越高抑制越严重,其耐盐适宜浓度为65.25mmol·L^(-1)。(3)种子萌发率与盐胁迫下POD、APX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相应O_2~生成速率、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活力指数与盐胁迫下CA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地梢瓜种子萌发受到NaCl胁迫的显著抑制,保护酶POD与APX在盐胁迫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主要抗氧化作用;地梢瓜适于在中度盐渍土中萌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梢瓜 温度 NACL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饲用作物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晓艳 董树亭 +2 位作者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44-1348,共5页
对3种类型饲用作物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农大10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鲜、干物质产量以皖草2号最高,墨西哥玉米其次,农大108最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叶片是干物质产量构成的主体,对农大108茎秆是主体。皖草2... 对3种类型饲用作物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农大10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鲜、干物质产量以皖草2号最高,墨西哥玉米其次,农大108最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叶片是干物质产量构成的主体,对农大108茎秆是主体。皖草2号粗蛋白(CP)、无氮浸出物(NFE)、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粗灰分(CA)5大养分产量均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和农大108,其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低于墨西哥玉米高于农大108。皖草2号总能量(GE)极显著高于墨西哥玉米和农大108,分别高出1 448.024×106J.hm-2和2 339.687×106J.hm-2。农大108干物质和粗蛋白降解率最高,分别为57.880%和12.424%。墨西哥玉米粗纤维的降解率显著高于皖草2号,但它们的干物质和粗蛋白降解率差异不显著。3种类型饲用作物营养价值差异来自其生物学特性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作物 类型 营养成分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 被引量:53
19
作者 张晓艳 李浩鹏 崔晓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03-1907,共5页
利用石墨粉根据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并进一步还原得到石墨烯。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和石墨烯为起始材料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和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可见光以及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分解水制... 利用石墨粉根据Hummers氧化法制得氧化石墨,并进一步还原得到石墨烯。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和石墨烯为起始材料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和石墨烯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可见光以及可见光条件下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光照射下,TiO2/石墨烯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8.6μmol.h-1,远大于同条件下商业P25的产氢速率(4.5μmol.h-1),光解水产氢活性提高了近2倍;可见光下光照3 h,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量约为0.2μ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氧化钛 光解水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晓艳 郑殿峰 +2 位作者 冯乃杰 李建英 杜吉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单株叶片氮素、可溶性蛋白、淀粉及蔗糖积累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低密度与高密度群体间差距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群体单株叶片氮素、可溶性蛋白、淀粉及蔗糖积累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低密度与高密度群体间差距显著;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大豆子粒中蛋白质的含量有所上升,脂肪的含量有所下降;各生育时期氮素、可溶性蛋白、淀粉和蔗糖积累量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群体内单株的荚数、粒数、粒重逐渐减少。在密度36万株/hm2时,群体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碳氮代谢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