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照射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抗性诱导机理,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剂量分别为3.5、7.0、10.5 k J/m2的UV-C(280 nm)进行照射,常温条件下放置2 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以不经UV-C照射直接接种灰...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照射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抗性诱导机理,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剂量分别为3.5、7.0、10.5 k J/m2的UV-C(280 nm)进行照射,常温条件下放置2 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以不经UV-C照射直接接种灰葡萄孢菌的果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照射剂量为3.5 k J/m2和7.0 k J/m2的UV-C照射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生率,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其中照射剂量为7.0 k J/m2 UV-C处理的效果更好;而照射剂量为10.5 k J/m2的UV-C照射处理在接种后贮藏前期对病害有抑制作用,后期却加快病害发展。3.5 k J/m2和7.0 k J/m2 UV-C处理能诱导苹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抵御酶活性的提高,诱导酚类物质的合成,进而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其中7.0 k J/m2 UV-C处理诱导效果更明显,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10.5 k J/m2 UV-C照射仅在接种后前期诱导POD、PPO、PAL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迅速上升,提高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但对β-1,3-葡聚糖酶活性没有诱导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将两组患儿出院时与出院1年后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以及哮喘控制效果(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及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有利于提高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照射对苹果采后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抗性诱导机理,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剂量分别为3.5、7.0、10.5 k J/m2的UV-C(280 nm)进行照射,常温条件下放置2 d后接种灰葡萄孢菌,以不经UV-C照射直接接种灰葡萄孢菌的果实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照射剂量为3.5 k J/m2和7.0 k J/m2的UV-C照射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生率,抑制病斑直径的扩展(P<0.01),其中照射剂量为7.0 k J/m2 UV-C处理的效果更好;而照射剂量为10.5 k J/m2的UV-C照射处理在接种后贮藏前期对病害有抑制作用,后期却加快病害发展。3.5 k J/m2和7.0 k J/m2 UV-C处理能诱导苹果果实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抵御酶活性的提高,诱导酚类物质的合成,进而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其中7.0 k J/m2 UV-C处理诱导效果更明显,与对照差异显著(P<0.01)。10.5 k J/m2 UV-C照射仅在接种后前期诱导POD、PPO、PAL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迅速上升,提高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但对β-1,3-葡聚糖酶活性没有诱导作用。
文摘目的探讨院外延续管理对接受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过敏性哮喘患儿1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施院外延续管理。将两组患儿出院时与出院1年后患儿及其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以及哮喘控制效果(children asthma control test,C-AC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哮喘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患儿遵医行为及哮喘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及其家长(P<0.05)。结论院外延续管理有利于提高特异性免疫疗法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