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大直径公铁隧道小角度交叉下隧道变形与结构受力研究
1
作者 胡凯 张旗 +2 位作者 朱航凯 张晓平 毛升 《公路交通技术》 2025年第3期115-125,133,共12页
针对超大直径公路和铁路隧道小角度交叉段隧道变形与结构受力不明的问题,依托金塘海底铁路隧道和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金塘海底公路隧道工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下穿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公路隧道与... 针对超大直径公路和铁路隧道小角度交叉段隧道变形与结构受力不明的问题,依托金塘海底铁路隧道和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金塘海底公路隧道工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下穿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公路隧道与铁路隧道交叉段,当下部铁路隧道位于弱风化凝灰岩时,围岩质量较好,隧道受力较为稳定,上部公路隧道开挖对铁路隧道竖向变形与管片受力的影响均较小;2)当铁路隧道位于土层时,其结构发生了竖直与水平变形,隧道整体呈向上变形趋势,上下隧道正交点处变形值最大,随着距正交点距离的增加,下部铁路隧道向上变形值逐渐减小,上部隧道开挖顺序对下部铁路隧道向上变形值影响较小;3)下部铁路隧道无论位于岩体层还是土质层,上部公路隧道开挖施工条件下,下部铁路隧道管片压应力值均未超过C6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隧道管片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 公路隧道 铁路隧道 隧道交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再制造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改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平 刘勇斌 +3 位作者 张春瑜 李馨芳 王红武 刘泉声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2-414,共13页
为提升再制造敞开式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脱困能力,以大凉山1号隧道平导为例,通过工程实践对比分析再制造TBM防卡机改造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主驱动、支护系统和刀盘扩挖系统的防卡机改造方案。工程实践表明:1)通过更换主驱动减速机,再... 为提升再制造敞开式TBM在软岩隧道中的防卡机脱困能力,以大凉山1号隧道平导为例,通过工程实践对比分析再制造TBM防卡机改造的必要性,提出针对主驱动、支护系统和刀盘扩挖系统的防卡机改造方案。工程实践表明:1)通过更换主驱动减速机,再制造TBM的额定转矩和脱困转矩可提高38%;2)护盾和管棚钻机的改造可实现利用护盾导向孔快速施作超前管棚,一体化齿圈可确保管棚钻机和应急喷射混凝土设备的快速移动和准确定位,形成以护盾、锚杆、钢筋排、应急喷射混凝土和钢拱架相结合的连续封闭支护体系;3)提出边滚刀外移和预留扩挖刀箱的扩挖方案,结合主驱动抬升技术可满足再制造TBM在软弱围岩洞段长距离连续扩挖掘进的需求。通过软弱围岩洞段防卡机处置案例及其整体应用效果,验证了上述防卡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TBM 再制造 防卡机 结构改造 软岩 公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病毒感染对阿尔兹海默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茜 许金珂 +1 位作者 侯林 张晓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9-73,共5页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AD已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AD发病机制与淀粉样蛋白β过度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多因素疾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也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之一,AD已成为全球健康和社会护理的主要挑战。研究发现AD发病机制与淀粉样蛋白β过度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形成神经元纤维缠结、突触丢失、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的发生与发展存在一定关联。传染性病毒感染可通过神经炎症、淀粉样蛋白β和氧化应激等途径促进AD的发病进程。本文综述了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的共性因素及二者的关系,并以单纯疱疹病毒1型等典型传染性病毒为例,阐述其对AD发病的影响,探讨传染性病毒感染与AD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为AD的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病毒 共性因素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敞开式TBM前置式超前钻探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在首台国产再制造TBM上的应用
4
作者 苟承志 刘勇斌 +2 位作者 张晓平 李馨芳 刘丙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4-843,共10页
为解决传统敞开式TBM在进行超前管棚注浆加固时存在管棚倾角过大、支护范围不足等问题,依托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工程,提出一种适用于敞开式TBM的前置式超前钻探注浆加固技术。对首台国产再制造TBM的护盾结构、多功能齿圈和管棚钻机等... 为解决传统敞开式TBM在进行超前管棚注浆加固时存在管棚倾角过大、支护范围不足等问题,依托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工程,提出一种适用于敞开式TBM的前置式超前钻探注浆加固技术。对首台国产再制造TBM的护盾结构、多功能齿圈和管棚钻机等进行针对性改造,开展原位超前钻探及注浆加固试验,验证该技术方案应用于软弱地层超前注浆加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1)数字化管棚钻机能够有效识别各钻孔工序并划分地层岩性;2)相较于常规直接钻孔方式,在小角度条件下取芯开孔方式的钻孔效率提高50%,成孔效果更好;3)相较于传统后置式超前管棚,前置式超前管棚倾角更小(仅4°),注浆加固范围更大。该技术在大凉山1号隧道工程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TBM 超前钻探 注浆加固 TBM改造 钻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应用与制造工艺进展
5
作者 毛吉烜 张晓平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了借鉴和参考国外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研制与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了其在商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进展,详细论述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经历的从早期探索到成熟应用,再到未来展望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介绍国外三家航空发动机OEM厂商所采用的三... 为了借鉴和参考国外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研制与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了其在商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进展,详细论述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经历的从早期探索到成熟应用,再到未来展望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介绍国外三家航空发动机OEM厂商所采用的三种核心制造技术——即预浸料手工铺放结合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3D-WOVEN结构与RTM成型工艺以及预浸料自动铺丝结合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并对比分析这三种预制体制造工艺的特点。本文全面展现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生产工艺、制造要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事实表明,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已成为现代商用航空发动机的显著特征,并且是先进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国内研制单位应积极吸收国外积累的研制经验,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深入挖掘并实践更多的材料体系与工艺工程细节,以期早日实现国产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应用拓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航空发动机 复合材料 风扇叶片 应用进展 制造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计算及分析
6
作者 李明珂 许金 +2 位作者 张逸超 张晓平 韩正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2,共8页
PWM谐波电流是引起电机高频振动的主要原因,准确且快速的PWM谐波电流计算是分析电机高频振动的关键。为此,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电磁场特性,提出了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解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直线感应电机在高频激励下的电磁场特... PWM谐波电流是引起电机高频振动的主要原因,准确且快速的PWM谐波电流计算是分析电机高频振动的关键。为此,针对直线感应电机电磁场特性,提出了多相直线感应电机PWM谐波电流解析计算方法。首先,根据直线感应电机在高频激励下的电磁场特性建立高频等效电路拓扑;其次,建立直线感应电机的二维电磁场模型,并基于能量法计算高频等效电路参数;再次,分析了PWM谐波电流与绕组电流相位、谐波电流阶次以及谐波电流频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静态堵驻实验,验证了计算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相比于有限元方法,该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时间成本,适用于电机优化设计阶段,且同样适用于旋转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PWM谐波电流 电磁场模型 高频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反应釜法提取蓝莓风味物质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7
作者 罗佳兴 金桂勇 +3 位作者 艾丹 牛洋洋 张晓平 席高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1,共5页
采用水热反应釜法提取蓝莓风味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蓝莓提取物得率和风味物质总含量计算出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蓝莓风味物质提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气味活度值(OAV)分... 采用水热反应釜法提取蓝莓风味物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蓝莓提取物得率和风味物质总含量计算出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蓝莓风味物质提取工艺;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风味物质成分含量,并对其进行气味活度值(OAV)分析和评吸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70℃、提取时间170 min、液料比4∶1(mL/g),在此条件下提取的蓝莓风味物质的综合评分为100.23,风味物质总含量为57.52μg/g,得率为24.94%。风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蓝莓风味物质中共鉴定出17种风味成分,其中关键风味物质成分有7种,分别是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丁香酚、香草酸甲酯、月桂醇、棕榈酸、香草酸乙酯和亚油酸乙酯。评吸试验发现,在加热卷烟中加入蓝莓提取物能有效提升其香气特征,改善烟气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反应釜法 蓝莓提取物 成分分析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层黑土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晓平 李文凤 +4 位作者 梁爱珍 申艳 方华军 Craig F.Drury 杨学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58-864,共7页
为探索免耕与常规耕作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001年秋开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免耕、秋翻和垄作耕作方式下的不同轮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玉米和大豆的田间作业次数比垄作、秋翻的作业次数分别减少3~6次。不同... 为探索免耕与常规耕作下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2001年秋开始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免耕、秋翻和垄作耕作方式下的不同轮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玉米和大豆的田间作业次数比垄作、秋翻的作业次数分别减少3~6次。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直到2006年才逐渐显现出来,垄作玉米年均产量最高,为10136kg·hm^-2,比产量最低的免耕玉米连作高12.3%,但几种耕作方式间玉米和大豆年均产量均无显著差异。按农业生产成本排序,玉米为秋翻〉免耕〉垄作,大豆为秋翻〉垄作〉免耕。按经济效益排序,玉米为垄作轮作〉免耕轮作〉秋翻轮作〉免耕连作〉秋翻连作,大豆为免耕轮作〉垄作轮作〉秋翻轮作。除玉米连作外,免耕不会降低作物产量,其中免耕玉米-大豆轮作可获得与常规耕作相当的玉米产量和较高的大豆产量。从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来看,免耕处理在人工和农机上的生产费用比其他处理少,且免耕轮作的经济效益明显大于秋翻,但长期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和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连作 玉米-大豆轮作 产量 经济效益 免耕 常规耕作 黑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燕麦蛋白制备ACE抑制肽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晓平 赵世锋 +3 位作者 蒋琼 董银卯 刘永国 任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193,共5页
本研究以燕麦蛋白为原料,分别选用Alcalase、Neutrase和Protamex进行单独或联合水解,经活性炭YD-303脱色、大孔吸附树脂DA-201CⅡ脱盐及分级纯化、SephadexG-25凝胶色谱柱进一步分离,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 本研究以燕麦蛋白为原料,分别选用Alcalase、Neutrase和Protamex进行单独或联合水解,经活性炭YD-303脱色、大孔吸附树脂DA-201CⅡ脱盐及分级纯化、SephadexG-25凝胶色谱柱进一步分离,以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结果表明:单酶反应时,Alcalase水解2h所获得的产物对ACE的抑制率可达85.40%;YD-303处理燕麦蛋白酶解液脱色最优工艺为添加量1.5%(W/V)、pH3.5、温度40℃、脱色时间75min。利用75%乙醇洗脱大孔吸附树脂DA-201CⅡ所获得的组分ACE抑制活性最高,其经SephadexG-25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四个分离组分,第四组分的ACE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酶解 ACE抑制肽 脱色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土样变形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晓平 吴顺川 +1 位作者 张志增 胡波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00-1204,1209,共6页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型试验,对含软弱夹层试样的强度和破坏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以及不同夹层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型试验,对含软弱夹层试样的强度和破坏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以及不同夹层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通过位移矢量场分析了破坏发展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一般围压条件下试样沿软弱夹层滑动破坏,但在某特定围压下,软弱夹层的存在并不起主要控制作用;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随软弱夹层颗粒的摩擦系数和法向接触刚度的减小而下降,当颗粒法向接触刚度趋近0时,试样加载初始阶段呈现塑性流变特征;夹层颗粒的切向接触刚度只有低于某一特定值时才会使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降低。通过分析,得到了土体颗粒细观参数和宏观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并对土体软弱夹层力学性质和渐进破坏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夹层 细观参数 颗粒流 数值模拟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处理对采后猕猴桃贮藏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晓平 任小林 +3 位作者 任亚梅 王小会 孙芳娟 白景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O处理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NO处理可以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果实的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使果实中丙二醛(MDA)及H2O2含量低于对照,本试验以1.0μmol/LNO处...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NO处理对猕猴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NO处理可以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果实的呼吸峰值,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同时使果实中丙二醛(MDA)及H2O2含量低于对照,本试验以1.0μmol/LNO处理的效果较好。处理后的果实叶绿素降解速率比对照慢,尤其是在贮藏第四周后效果明显。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pH值的影响,对照与处理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猕猴桃 贮藏性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元模拟抗滑桩的折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晓平 王思敬 +1 位作者 王幼明 韩庚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1-278,共8页
如何将抗滑结构折算为二维模型,是二维离散元模拟边坡加固计算的首要问题。针对抗滑桩,根据"弹性桩"的位移和内力计算公式,通过推导变换,得出桩身位移xy、转角?y与EI呈负相关,与桩身受力大小正相关;桩身任意点处的弯矩和剪力... 如何将抗滑结构折算为二维模型,是二维离散元模拟边坡加固计算的首要问题。针对抗滑桩,根据"弹性桩"的位移和内力计算公式,通过推导变换,得出桩身位移xy、转角?y与EI呈负相关,与桩身受力大小正相关;桩身任意点处的弯矩和剪力与EI无关,只与桩身受力大小正相关。该规律在"刚性桩"条件下进行推理同样成立。利用这一规律,将间距为d的抗滑桩EI折算为实际的1/d,进行二维计算,能得到与实际相同的桩身位移和转角;二维计算的桩身应力值乘以d,得到实际的桩身应力值。对EI折算的不同折算组合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E或I各单独折算或EI均进行折算,能得到相同的桩身应力和变形。最后,对张石高速公路类土质边坡抗滑桩进行实例计算,折算后的抗滑桩能够计算出与实际规律相符的桩身应力和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离散元 PFC^2D 数值模拟 二维折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土壤中硒的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41
13
作者 张晓平 张玉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58-562,共5页
关键词 土壤 西藏 含量 分布 地球化学 水平变化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导流底孔弧形闸门泄洪振动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平 张林让 吴杰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从优化闸门结构形式入手,进一步研究了闸门的减振措施。对闸门优化方案的1/20全水弹性模型进行了流激振动试验,检验优化方案的减振效果,并评估了其方案对闸门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闸门的优化方案使减振效果十分显著,可供其他... 从优化闸门结构形式入手,进一步研究了闸门的减振措施。对闸门优化方案的1/20全水弹性模型进行了流激振动试验,检验优化方案的减振效果,并评估了其方案对闸门动力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闸门的优化方案使减振效果十分显著,可供其他类似的潜孔式闸门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底孔 弧形闸门 泄洪振动 控制 水弹性模型 三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钾材料加固土遗址耐风蚀颗粒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晓平 王思敬 +1 位作者 李黎 王彦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65-3471,共7页
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受风化、风蚀等破坏严重,大量土质文物亟待加固抢修。加固后土遗址的各耐环境因素及加固机制研究是土遗址加固的理论基础。首次引入颗粒元程序PFC,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间平行连接强度,对硅酸钾(简称PS)加固前后的土样... 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受风化、风蚀等破坏严重,大量土质文物亟待加固抢修。加固后土遗址的各耐环境因素及加固机制研究是土遗址加固的理论基础。首次引入颗粒元程序PFC,通过改变模型中颗粒间平行连接强度,对硅酸钾(简称PS)加固前后的土样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实际土样颗粒粒径和密度的前提下,拟合了生土PS加固前后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并将拟合后的颗粒元模型应用于风蚀模拟。通过随机生成挟沙风颗粒,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土体,模拟挟沙风的吹蚀作用。挟沙风颗粒数与循环步数成正比例,因此,可以用挟沙风颗粒数来代表吹蚀时间的长短。挟沙风颗粒的速度则代表挟沙风风速。模拟结果表明,在20 m/s的挟沙风吹蚀作用下,风蚀程度随吹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未加固土样的风蚀程度增幅度远大于加固土样;同样吹蚀时间条件下,加固土样的抗风蚀强度明显高于未加固土样。这些模拟结论与风洞试验结果的统计规律一致。本研究拟合的颗粒流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PS加固机制研究及耐风蚀、雨蚀、冻融等诸环境影响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风蚀 挟沙风 颗粒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鹅掌楸不同季节扦插特征比较 被引量:30
16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 在春季和夏季分别进行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X×L.tulipifera扦插试验,对不同季节扦插生根所需时间、顶芽的作用、平均生根数及愈伤组织生长状况等特征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过程及生物学特性表现不同:春季扦插生根所需时间(60~80d)较夏季长(20~30d);夏季扦插顶芽的作用较春季明显;春插时,"假活"现象严重,而夏插时插条容易出现腐烂现象;春插时,不定根数多数稳定在3~4条,较夏插少,而夏插时不同插条上不定根数变化较大,常达到10条以上;春插时,愈伤组织较夏季产生的少,夏插时,有部分插条只产生愈伤组织而不生根,春插时则很少见。因此,在不同的季节扦插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扦插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 杂种鹅掌楸 扦插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夫拉纤维增强弧形体挠性接管平衡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平 何琳 周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73,91,共5页
采用网格分析理论,研究纤维缠绕直挠性接管加压膨胀成形的弧形管的纤维缠绕角;根据弹性薄壳无矩理论,建立弧形管的平衡方程,提出弧形管的平衡角的计算方法;分析弧形管的平衡性,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存在合适的直管缠绕角度,使得... 采用网格分析理论,研究纤维缠绕直挠性接管加压膨胀成形的弧形管的纤维缠绕角;根据弹性薄壳无矩理论,建立弧形管的平衡方程,提出弧形管的平衡角的计算方法;分析弧形管的平衡性,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存在合适的直管缠绕角度,使得弧形管受压下轴向伸缩量足够小,满足平衡性要求。研究结果为弧形体挠性接管设计与施工中的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 弧形管 平衡性 MSC.M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和聚丙烯纤维对超早强灌浆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晓平 孙长征 +1 位作者 赵同峰 陈谦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0,共5页
介绍了石膏、聚丙烯纤维对超早强灌浆料流动度、终凝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的掺入可以改善超早强灌浆料的力学强度性能,在石膏掺量为5%时,超早强灌浆料的水化速度较快,硬化浆体微膨胀,结构致密,力学强度... 介绍了石膏、聚丙烯纤维对超早强灌浆料流动度、终凝时间、抗压和抗折强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的掺入可以改善超早强灌浆料的力学强度性能,在石膏掺量为5%时,超早强灌浆料的水化速度较快,硬化浆体微膨胀,结构致密,力学强度等综合指标最好;聚丙烯纤维掺量在0.1%以内时,其力学强度和抗裂性随其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掺量>0.15%时,力学强度开始降低。聚丙烯纤维长度在9mm以内,其抗折强度与纤维长度呈正相关;长度超过12mm,增强效果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石膏 聚丙烯纤维 超早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强灌浆料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平 孙长征 +1 位作者 赵同峰 陈谦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5,37,共4页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超早强耐火灌浆料在不同温度下燃烧30min后的残余强度,分析超早强灌浆料的耐高温机理。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例为1∶7时,超早强灌浆料的经济效益好,在1 000℃高温燃烧3... 通过研究不同比例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超早强耐火灌浆料在不同温度下燃烧30min后的残余强度,分析超早强灌浆料的耐高温机理。结果表明,铝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例为1∶7时,超早强灌浆料的经济效益好,在1 000℃高温燃烧30min后,残留54.7%的抗压强度。超早强灌浆料的残留抗压强度与温度有较好的拟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料 耐火性能 水泥 测强曲线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WSN目标功率影响的信号强度差LSSVR定位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晓平 刘桂雄 何学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4-1419,共6页
针对目标发射功率变化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目标定位问题,分析了无线信道衰减特性,探讨目标功率无关的信号强度差特征提取方法,结合WSN信息交换与处理过程,提出能消除WSN目标功率变化影响的信号强度差LSSVR建模定位方法(TL—L... 针对目标发射功率变化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目标定位问题,分析了无线信道衰减特性,探讨目标功率无关的信号强度差特征提取方法,结合WSN信息交换与处理过程,提出能消除WSN目标功率变化影响的信号强度差LSSVR建模定位方法(TL—LMSD),该方法利用不同探测节点平均信号强度差构造特征向量,通过LSSVR回归建模获得表征特征向量与目标坐标映射关系的LSSVR模型,将各节点目标信号强度测量值的差值所构造特征向量输入LSSVR模型可实现目标定位.基于CC2430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平台证明TL-LMSD方法目标定位均方根误差RMSE比MLE方法可减小29%~37%;TL—LMSD方法在LSSVR建模、无需重新建模2种情况下的目标定位耗时分别约为0.4s、0.04s.这表明TL-LMSD方法能显著减小信号强度值变化对目标定位结果的影响,提高目标定位准确度,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目标定位 信号强度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