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凋落物及表层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显松
姚健
+2 位作者
薛建辉
吴永波
刘成刚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以贵州省溶岩区4种人工林(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为对象,对其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凋落物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持水量呈现桤木林>...
以贵州省溶岩区4种人工林(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为对象,对其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凋落物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持水量呈现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模型,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模型。人工林土壤持水量的大小关系为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饱和含水时相对自由水面蒸发率桤木林为68.12%,刺槐林为76.84%,杜仲林为73.70%,滇柏林为80.41%。在环境一致条件下,滇柏林与其他3种人工林相比凋落物水分损失较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表层土壤
水源涵养功能
溶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卢晓强
杨德超
张显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78-81,85,共5页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的郁闭度、林木株数以及林地的坡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将影响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8个因素归并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其更新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地区
侧柏人工林
天然更新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显松
方升佐
+1 位作者
杨德超
吕志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为例,针对影响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阐述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立地条件,提出了灌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的...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为例,针对影响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阐述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立地条件,提出了灌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造林的技术思路、主要技术措施和造林模式,并对所构建的植被恢复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恢复
技术措施
造林模式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兆鹏
张显松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为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创新性和关键性作用,优化提高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效能,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应用迈向新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
为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创新性和关键性作用,优化提高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效能,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应用迈向新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一些前沿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智能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凋落物及表层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显松
姚健
薛建辉
吴永波
刘成刚
机构
贵州省普定县林业局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b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D03A0303)
文摘
以贵州省溶岩区4种人工林(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为对象,对其凋落物及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人工林凋落物储量的大小顺序为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持水量呈现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指数函数模型,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模型。人工林土壤持水量的大小关系为桤木林>杜仲林>刺槐林>滇柏林。凋落物饱和含水时相对自由水面蒸发率桤木林为68.12%,刺槐林为76.84%,杜仲林为73.70%,滇柏林为80.41%。在环境一致条件下,滇柏林与其他3种人工林相比凋落物水分损失较易。
关键词
人工林
凋落物
表层土壤
水源涵养功能
溶岩区
Keywords
plantation
litter
surface soil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Karst region
分类号
S718.5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卢晓强
杨德超
张显松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普定县林业局
出处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78-81,85,共5页
基金
喀斯特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技术试验示范(2003-055-L55)
文摘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的郁闭度、林木株数以及林地的坡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将影响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8个因素归并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其更新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关键词
贵州
喀斯特地区
侧柏人工林
天然更新
因子分析法
Keywords
Guizhou
karst area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rtificial forest
natural regeneration
factor analysis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显松
方升佐
杨德超
吕志英
机构
贵州普定县林业局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2期71-74,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科技研究项目(编号:2003-054-L54)
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编号:[2005]54)
文摘
以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效果为例,针对影响林业发展的障碍性因子,阐述了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按立地条件,提出了灌木林地、疏林地的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及荒山荒地和退耕还林地的人工造林的技术思路、主要技术措施和造林模式,并对所构建的植被恢复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恢复
技术措施
造林模式
应用效果
分类号
S754.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郑兆鹏
张显松
机构
福建省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出处
《福建交通科技》
202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基金
福建省交通运输数据资源汇聚工程(一期)项目(项目编号:闽发改网数字函〔2017〕19号)。
文摘
为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创新性和关键性作用,优化提高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效能,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应用迈向新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并重点分析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一些前沿性应用。
关键词
ITS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智能交通
分类号
U495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地区人工林凋落物及表层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张显松
姚健
薛建辉
吴永波
刘成刚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卢晓强
杨德超
张显松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模式与应用
张显松
方升佐
杨德超
吕志英
《林业科技开发》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前景分析
郑兆鹏
张显松
《福建交通科技》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