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应用动态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思考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志伟 戴若彬 +3 位作者 张星冉 文越 陈妹 李佳艺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103,共18页
在环境功能质量提升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膜法污水处理发展面临高标准和绿色低耗处理的双重挑战。如何突破现有膜技术水通量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瓶颈,降低膜技术/工艺能耗与碳排放,支撑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可持续发展,是亟需关注和思... 在环境功能质量提升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膜法污水处理发展面临高标准和绿色低耗处理的双重挑战。如何突破现有膜技术水通量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瓶颈,降低膜技术/工艺能耗与碳排放,支撑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未来可持续发展,是亟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膜法污水处理在膜分离过程原理、抗污染膜材料制备、膜工艺创新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步向材料设计精准化、膜界面功能化、工艺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围绕高性能膜材料制备、膜技术/工艺的功能拓展、膜的可持续利用以及膜工艺绿色低耗发展等4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对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未来多目标需求背景下,膜法污水处理技术应向多功能拓展、选择性分离、定制化分离与绿色化发展等方向迈进,以实现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高标准处理 可持续发展 膜材料 功能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及制备条件对聚偏氟乙烯微滤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妹 张星冉 +1 位作者 王志伟 吴志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二氧化硅(n Si O_2)复合微滤膜,研究了n Si O_2投加量、制膜过程中的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对复合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实验、接触角测量、孔隙率、清水通量等,分别对不同膜的微观...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二氧化硅(n Si O_2)复合微滤膜,研究了n Si O_2投加量、制膜过程中的搅拌转速和搅拌时间对复合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死端过滤实验、接触角测量、孔隙率、清水通量等,分别对不同膜的微观结构、抗污染能力、表面亲水性、分离性能进行了联合表征。结果表明,n Si O_2的引入能有效改善膜的抗污染性能,以n Si O_2的质量分数为0.05%为最佳;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大,膜亲水性能、分离性能均有所提高,当搅拌转速为800 r/min、搅拌时间以4 d时,膜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 相转化法 膜污染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的抗污染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彦睿 张星冉 李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956-5968,共13页
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但膜污染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抗污染膜材料实现节能降耗是目前膜法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层层自组装作为一种膜表面改性技术,具有组装材料丰富、适用场景广泛、制备条件温... 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但膜污染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抗污染膜材料实现节能降耗是目前膜法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层层自组装作为一种膜表面改性技术,具有组装材料丰富、适用场景广泛、制备条件温和、分子水平结构可控等特点,已被应用于抗污染膜材料的研制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层层自组装技术的水处理用抗污染膜的研究进展,在阐释层层自组装技术应用于膜污染控制机制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基膜的选择和处理、抗污染组装单元的种类和复合方式、组装层数、制备方法对膜抗污染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该技术实现膜污染控制的构筑设计和发展方向,如组装过程机制挖掘、制膜工艺优化、制膜成本降低、长期稳定性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抗污染膜 层层自组装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聚偏氟乙烯膜抗污染性能及其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微生物的潜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广 虞雪晴 +3 位作者 张厚强 裘湛 张星冉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744,共8页
将季铵盐(QAC)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运用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评估了其抗污染性能,探讨了厌氧微生物在QAC/PVDF膜上短期暴露时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QAC/PVDF膜在AnMBR中清洗周期较长,说明QAC/PVDF膜可延缓AnMBR的膜污染形... 将季铵盐(QAC)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运用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评估了其抗污染性能,探讨了厌氧微生物在QAC/PVDF膜上短期暴露时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QAC/PVDF膜在AnMBR中清洗周期较长,说明QAC/PVDF膜可延缓AnMBR的膜污染形成;将厌氧微生物短期暴露于QAC/PVDF膜的环境中,QAC/PVDF膜对厌氧生物处理相关酶活性影响较小,不会引起厌氧微生物细胞破损或产甲烷性能下降。但随着直接接触的QAC浓度上升,厌氧微生物细胞破损比例上升,相关酶活性和产甲烷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季铵盐 膜污染 膜材料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纳米碳片复合微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果雨 张星冉 王志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4-27,共4页
利用碳化活化法成功制备二维纳米碳片,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纳米碳片-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微滤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碳片的微观结构和元素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纳米碳片投加量对复合膜的膜面电性、透水性、亲水性、抗污染能力的影响... 利用碳化活化法成功制备二维纳米碳片,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纳米碳片-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微滤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碳片的微观结构和元素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纳米碳片投加量对复合膜的膜面电性、透水性、亲水性、抗污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片呈不规则的二维片状结构,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及丰富的亲水基团;纳米碳片的引入对复合膜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均有提升,在优化投加量条件下(质量分数0.05%),清水通量可达2 607L/(m^(2)·h),是未添加纳米碳片的4倍;经过简单物理清洗后通量恢复率为85.6%,显示出良好的长期抗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膜制备 纳米碳片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