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细粒锡石涡流强化浮选及CF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昱谦 李晓恒 +3 位作者 孙志新 韩鑫定 张明青 闫小康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提高微细粒锡石矿物的浮选回收效果,采用基于湍流涡调控技术的新型涡流浮选装置对微细粒锡石(d50=16.45μm)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考察了涡流发生器结构及矿浆循环量对微细粒锡石浮选的影响。通过涡流矿化管内部流场CFD数值模拟,分析了... 为提高微细粒锡石矿物的浮选回收效果,采用基于湍流涡调控技术的新型涡流浮选装置对微细粒锡石(d50=16.45μm)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考察了涡流发生器结构及矿浆循环量对微细粒锡石浮选的影响。通过涡流矿化管内部流场CFD数值模拟,分析了涡流矿化改善微细粒浮选效果的原因。浮选实验表明,使用矩形涡流发生器诱导方式且在循环量0.6 m3/h(Re=21 220)时锡石的回收率为92.96%,精矿锡品位为3.32%。在获得精矿锡品位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回收率相较于光管提高了25.73个百分点;CFD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内置矩形涡流发生器的矿化管内平均湍流耗散率和平均湍流动能最高,分别是光管的13.01倍和7.03倍,碰撞概率从1.07%提高到2.32%,矩形涡流发生器能显著改善矿化管的湍流环境,增大了微细颗粒-气泡的碰撞概率,从而起到强化微细粒锡石浮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微细粒 浮选 涡流发生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中Ca^(2+)在黏土矿物表面的作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1 位作者 单爱琴 刘汉湖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7-641,共5页
为了深刻认识煤泥水中Ca2+同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用Ca2+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分别同高岭土和蒙脱土作用,测定黏土作用前后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证实了在pH=5.0溶液中Ca2+在黏土表面以静电形式吸附... 为了深刻认识煤泥水中Ca2+同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用Ca2+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分别同高岭土和蒙脱土作用,测定黏土作用前后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证实了在pH=5.0溶液中Ca2+在黏土表面以静电形式吸附;在pH=11.0溶液中Ca2+以Ca(OH)2沉淀和静电形式吸附;此外,在pH=8.0以上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一羟基络合吸附形式.提出了Ca2+沉淀吸附和一羟基络合吸附的吸附过程模式;黏土颗粒表面的Ca(OH)2沉淀使颗粒间形成的非选择性“静电桥”是影响沉降和浮选效果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CA^2+ 黏土矿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硬度对煤泥水中煤和高岭石颗粒分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王永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58-1062,共5页
利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了2种硬度条件下煤和高岭石组成的煤泥水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包括范德华作用能、静电作用能与界面极化作用能与颗粒间距的势能曲线,并进行了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质硬度为1.0 mmol/L时,煤颗粒之间、高... 利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了2种硬度条件下煤和高岭石组成的煤泥水中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包括范德华作用能、静电作用能与界面极化作用能与颗粒间距的势能曲线,并进行了沉降试验.结果表明:当水质硬度为1.0 mmol/L时,煤颗粒之间、高岭石颗粒之间以及煤与高岭石颗粒之间都不凝聚而处于悬浮态;当水质硬度为10.0 mmol/L时,煤颗粒之间最易凝聚,其次是煤颗粒和高岭石颗粒凝聚,剩余的高岭石颗粒始终不凝聚而分散悬浮于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硬度 高岭石 分散 扩展的DL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中主要金属离子的溶液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1 位作者 周晓华 李小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对煤泥水水质普查和溶液化学特征分析得出 ,煤泥水正常的 pH值范围为 7 0~ 8 5 ,在煤泥水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主要有钙、镁、钾、钠金属离子 ,钙离子是黏土颗粒表面吸附的主要离子。溶液化学计算表明 ,虽然黏土颗粒界面区域钙离子的Ks... 对煤泥水水质普查和溶液化学特征分析得出 ,煤泥水正常的 pH值范围为 7 0~ 8 5 ,在煤泥水中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主要有钙、镁、钾、钠金属离子 ,钙离子是黏土颗粒表面吸附的主要离子。溶液化学计算表明 ,虽然黏土颗粒界面区域钙离子的Ksp ,s小于溶液中Ksp,但由于ci,s小于pHs 所对应的形成沉淀的最小浓度 ,因此钙离子在黏土颗粒表面不能以表面沉淀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金属离子 钙离子 溶液化学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变质程度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王永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2-104,共3页
利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了长焰煤、气煤和贫瘦煤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颗粒在水中的相互作用能,分析了变质程度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变质程度越高,颗粒之间静电排斥能越小,疏水吸引能越大,所以贫瘦煤颗粒之间最易凝聚,气... 利用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了长焰煤、气煤和贫瘦煤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颗粒在水中的相互作用能,分析了变质程度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变质程度越高,颗粒之间静电排斥能越小,疏水吸引能越大,所以贫瘦煤颗粒之间最易凝聚,气煤次之,长焰煤最不易凝聚,即煤泥水所含煤颗粒变质程度越高,越易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变质程度 沉降性能 扩展的DL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桩振动传播规律现场实测研究
6
作者 王健成 张明青 +1 位作者 程慧媛 程琴辉 《低温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15-19,共5页
为探明挤密桩施工在成孔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文中开展了施工机械附近地表竖向加速度的现场实测,从实测结果的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的变化特性对振动特性及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实测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大,振动加速度幅值... 为探明挤密桩施工在成孔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特性及传播衰减规律,文中开展了施工机械附近地表竖向加速度的现场实测,从实测结果的时域和频域两方面的变化特性对振动特性及衰减规律进行研究。实测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大,振动加速度幅值急剧减小,且振动主频分布在20~50 Hz范围内,满足国际标准频率范围,但随着距离的增加,主峰频率所对应的加速度逐渐减少。此外,随着锤击次数的增加,土体的振动加速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在0~10 m范围内振动加速度呈线性衰减,10 m后衰减速率放缓。此研究可为挤密桩施工过程中振动传播规律的分析及振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减少施工振动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密桩 振动传播 冲击荷载 主峰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黏土行为视角认识煤泥水沉降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明青 刘颀 宋灿灿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44-49,共6页
黏土颗粒在煤泥水中是不稳定的,其颗粒粒度分布、表面水化膜厚度、电动电位分布等参数都会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变化,从而导致黏土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形式发生变化,黏土颗粒与煤颗粒之间相互作用也随之改变,最终表现为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变化和... 黏土颗粒在煤泥水中是不稳定的,其颗粒粒度分布、表面水化膜厚度、电动电位分布等参数都会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变化,从而导致黏土颗粒之间相互作用形式发生变化,黏土颗粒与煤颗粒之间相互作用也随之改变,最终表现为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变化和差异。文章以煤泥水中有代表性的黏土矿物—高岭石和蒙脱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煤中黏土矿物在水中性质和行为的变化特征,从黏土行为视角总结了国内外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认识和研究历程,并展望了煤泥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沉降 黏土矿物 沉降性能 膨胀抑制 罩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选萤石矿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周晓华 刘炯天 +2 位作者 王永田 张明青 张敏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49,58,共3页
介绍了旋流 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 ,并将其用于甘肃某地萤石矿石浮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法可获得CaF2 含量大于 98%的优质萤石矿粉 ;与常规浮选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 ,采用一粗二精流程即可达到浮选目标 。
关键词 萤石矿 浮选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磨矿粒度 旋流分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难沉降煤泥水澄清药剂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永田 张明青 刘炯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16-2120,共5页
通过难沉降煤泥水絮凝试验及相关分析,其结果表明,絮体分形维数与上清液浊度和浑液面平均沉速均显著相关,因此可作为反映絮凝沉降效果的指标。试验研究了K+、Na+、Ca2+三种离子对絮体分形维数和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离子对分形... 通过难沉降煤泥水絮凝试验及相关分析,其结果表明,絮体分形维数与上清液浊度和浑液面平均沉速均显著相关,因此可作为反映絮凝沉降效果的指标。试验研究了K+、Na+、Ca2+三种离子对絮体分形维数和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离子对分形维数的影响趋势均为随离子浓度增加,分形维数先增加后降低,3种离子对应絮体的最大分形维数分别为2.01、1.94和2.41。在此基础上,利用氯化钙作凝聚剂,考察了单独使用长链絮凝剂、凝聚剂配合长链絮凝剂、凝聚剂与短链絮凝剂配合长链絮凝剂3种药剂制度对煤泥水絮体分形维数和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制度的最大分形维数分别为2.18、2.41和2.63,3种药剂配合使用的絮凝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难沉降煤泥水 药剂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浮选萤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晓华 宋晓娟 +3 位作者 刘炯天 曹亦俊 张明青 张敏 《矿冶》 CAS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并利用该设备对柿竹园钨粗选尾矿矿石进行了萤石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浮选方法可获得CaF2含量大于96%的优质萤石矿物。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与常规浮选基本相... 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和原理,并利用该设备对柿竹园钨粗选尾矿矿石进行了萤石浮选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浮选方法可获得CaF2含量大于96%的优质萤石矿物。利用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在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与常规浮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一粗三精流程即可达到常规浮选机一粗八精的浮选目标,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利用浮选柱回收萤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 浮选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性质及特点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肖宁伟 张明青 曹亦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79,93,共4页
以神东某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难沉降煤泥水的离子组成、煤泥粒度和矿物组成及颗粒电动电位,并从循环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煤泥水的沉降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煤泥水水质硬度低、煤泥颗粒粒度细、粘土矿物质含量高、颗粒表... 以神东某选煤厂难沉降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难沉降煤泥水的离子组成、煤泥粒度和矿物组成及颗粒电动电位,并从循环系统的角度分析了煤泥水的沉降特点。分析结果表明,煤泥水水质硬度低、煤泥颗粒粒度细、粘土矿物质含量高、颗粒表面电负性强是造成煤泥水难以沉降的原因,粘土矿物的存在不仅能够使煤泥水分散体系稳定存在,而且具有自身强化机制,这是造成煤泥水难沉降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沉降 煤泥水 离子组成 粒度分析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系统水质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邹文杰 张志军 张明青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75,共5页
电导率和水质硬度是反映煤泥水系统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加入凝聚剂后煤泥水系统水质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分别考察了单点一次性加入凝聚剂和单点连续添加两种凝聚剂方式下煤泥水系统多个检测点的水质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同... 电导率和水质硬度是反映煤泥水系统水质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研究加入凝聚剂后煤泥水系统水质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分别考察了单点一次性加入凝聚剂和单点连续添加两种凝聚剂方式下煤泥水系统多个检测点的水质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了各个检测点水质硬度和电导率指标的异同。试验证明: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具有一定规律,且受凝聚剂的添加方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系统 凝聚剂 添加方式 水质硬度 电导率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和Zn^(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艳 唐琳 +2 位作者 张明青 张鹏 邵淋飞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54-57,共4页
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以及Pb2+、Zn2+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 min和60 min达到吸附平衡;随着pH值的上升和EP... 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以及Pb2+、Zn2+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 min和60 min达到吸附平衡;随着pH值的上升和EPS投加量的增加,去除率先上升后下降,当pH为6时,对应Pb2+和Zn2+去除率最大分别为52.17%和39.83%;当Pb2+、Zn2+共存时EPS对Pb2+、Zn2+去除率均有所降低,且胞外聚合物对Pb2+的选择吸附性强于Z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胞外聚合物 吸附 PB2+ Z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山煤泥中黄铁矿显微赋存特征对浮选脱硫的影响
14
作者 周晓华 赵朝勋 +1 位作者 张明青 刘炯天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共2页
从煤泥中黄铁矿的种类、粒度等方面对黄铁矿的可选性作了讨论与分析 。
关键词 煤泥 黄铁矿 赋存特征 脱硫 浮选 可选性 种类 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章安 曾艳 +2 位作者 张明青 张鹏 邵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455-20457,20494,共4页
[目的]研究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不同初始金属浓度以及Pb2+、Zn2+、Cu2+3种金属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 [目的]研究曝气池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Pb2+、Zn2+、Cu2+的吸附能力。[方法]以曝气池活性污泥提取的胞外聚合物(EPS)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时间、pH、EPS投加量、不同初始金属浓度以及Pb2+、Zn2+、Cu2+3种金属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其吸附Pb2+、Zn2+、Cu2+的规律。[结果]吸附时间对EPS吸附Pb2+、Zn2+、Cu2+的影响均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不断增加,分别在30、60和20 min处达到吸附平衡。pH对其的影响均表现为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去除率先上升后又下降,当pH=6时,去除率均达最大,分别为52.17%、39.83%和65.45%,之后去除率均随pH的升高先下降后上升。随着EPS投加量增加,Pb2+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其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Zn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减少,而Cu2+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均逐渐增加。随着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EPS对Pb2+、Zn2+、Cu2+的吸附量均逐渐增加,而去除率均逐渐减小。3种金属离子共存时,EPS对Pb2+的去除率随着EPS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Zn2+的去除率是逐渐降低的,Cu2+的去除率先降低后上升,当EPS投加量>17 ml后,Cu2+的去除率远远高于Pb2+和Zn2+。[结论]该研究为含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胞外聚合物 吸附 PB2+ Zn2+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化抑制对煤矸石-水体系沉降性能影响分析
16
作者 陈翌昱 张明青 +2 位作者 于伟 杨畅 马泽坤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297-300,共4页
以钙离子为泥化抑制剂,以含膨胀型黏土的煤矸石-水分散体系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抑制和非抑制2种情况下其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相同量CaCl_2·2H_2O,抑制体系澄清界面先快速下降而后逐渐稳定;非抑制体系中澄清界面下降缓慢,... 以钙离子为泥化抑制剂,以含膨胀型黏土的煤矸石-水分散体系为对象,对比研究了抑制和非抑制2种情况下其沉降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相同量CaCl_2·2H_2O,抑制体系澄清界面先快速下降而后逐渐稳定;非抑制体系中澄清界面下降缓慢,其沉降性能较抑制体系显著恶化。流变学特性分析表明:抑制条件下体系悬浮部分为牛顿流体,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显示黏土单元晶层保持紧密的面-面结合形成独立的颗粒物,离散悬浮于体系中;非抑制条件下体系悬浮部分为塑性流体,剪切速率100 s^(-1)时黏度为47.9 mPa·s,远高于抑制体系黏度14.5 mPa·s。其中黏土单元晶层通过边-面、面-面等结合形成整体"网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黏土 煤矸石 沉降性能 泥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纹盘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莉 常林瑞 +2 位作者 孙振兴 李云玲 张明青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采自山东长岛和辽宁大连海域的两个自然群体皱纹盘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16个随机引物在两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79个位点,其中,长岛和大连群体中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88和91个,两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49·16%和50·... 对采自山东长岛和辽宁大连海域的两个自然群体皱纹盘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析。16个随机引物在两群体中共检测到了179个位点,其中,长岛和大连群体中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88和91个,两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49·16%和50·84%;Shannon′s多样性指数(H0)分别为0·2496和0·2668。有70%以上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显示两群体内均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长岛和大连的皱纹盘鲍群体已出现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遗传多样性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蜇的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振兴 张明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3-494,共2页
海蜇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也是人们喜爱的水产食品。概述了海蜇的生态习性、生活史、摄食与生长等生物学特性,并介绍了海蜇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以及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海蜇 生物学特性 人工育苗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网格与J积分计算精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爱菊 王威强 +1 位作者 王久青 张明青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4期361-368,共8页
研究了二维J积分弹塑性有限元法辐射状网格划分时网格密度、畸形单元等对中心贯穿裂纹及缺口试样J积分值计算精度的影响。推荐选用80左右单元的网格计算平面问题典型试样的J积分,说明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非常短的机时,个别畸形单... 研究了二维J积分弹塑性有限元法辐射状网格划分时网格密度、畸形单元等对中心贯穿裂纹及缺口试样J积分值计算精度的影响。推荐选用80左右单元的网格计算平面问题典型试样的J积分,说明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非常短的机时,个别畸形单元的出现对J积分计算影响甚微等优点。并指出划分网格时应避免大钝角和狭长阿格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积分 有限元 精度 网格 弹塑性 断裂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洛州畜群畜种结构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伟苍 鲍林 +2 位作者 芦光珍 才让当智 张明青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果洛州 畜群 畜种结构 生产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