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污泥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超 关娇娇 +1 位作者 张明栋 马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吉化剩余污泥和辽河浮渣两种典型含油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吸附剂。吉化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JA)的方法是以ZnCl_2溶液为活化剂,浓度0.5 mol/L,热解温度550℃,热解停留时间2 h;辽河浮渣制备吸附剂(LA)的方法为直接热解,热解温度650℃,热... 以吉化剩余污泥和辽河浮渣两种典型含油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吸附剂。吉化剩余污泥制备吸附剂(JA)的方法是以ZnCl_2溶液为活化剂,浓度0.5 mol/L,热解温度550℃,热解停留时间2 h;辽河浮渣制备吸附剂(LA)的方法为直接热解,热解温度650℃,热解停留时间2 h。结果表明:制备的两种吸附剂微观表面粗糙,呈不规则的多孔结构,并以中孔为主;JA和LA两种吸附剂的碘吸附值分别达到451.22 mg/g和376.48 mg/g,且对采油污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强于木质活性炭,处理后的采油污水COD、石油类含量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吸附剂 吸附特性 吸附能力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渣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及与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的效果
2
作者 汤超 关娇娇 +1 位作者 任雯 张明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浮渣吸附剂,并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浮渣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表面粗糙并呈不规则的多孔结构,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静态吸附结果显示其对油田污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可到91.51%和87.13%,大于木质... 以含油浮渣为原料制备浮渣吸附剂,并研究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浮渣吸附剂碳元素含量高,表面粗糙并呈不规则的多孔结构,孔径分布以中孔为主;静态吸附结果显示其对油田污水中COD和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可到91.51%和87.13%,大于木质活性炭;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其对油田污水中COD的饱和吸附量大于木质活性炭。吸附剂的再生结果表明其一次再生和二次再生后对油田污水中COD和石油类吸附效果始终优于同等条件下再生的木质活性炭。浮渣吸附剂与聚合氯化铝联合使用后处理的油田污水COD和石油类浓度分别降为37.63mg/L和2.183mg/L,达到了《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中规定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渣 浮渣吸附剂 再生性能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钢筋混凝土落地槽施工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栋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年第2期44-45,共2页
钢筋混凝土落地槽使用寿命长,施工质量易于控制、防渗效果好、安全运行保证率高、维护费用低,该种结构型式广泛运用于灌区渠道改造中。结合西电工程渠道改造实践,阐述了其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落地槽 施工工艺 西岔电灌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实现废弃水基钻井液再生利用的电化学吸附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谢水祥 任雯 +5 位作者 乔川 仝坤 孙静文 张明栋 刘晓辉 张哲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0,共5页
现有的固、液分离技术及设备均难以去除钻井液中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有害固相及超细微颗粒,钻井现场多采用无害化处理后填埋的方式处置,不仅资源化利用率偏低,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风险。为此,提出了采用电化学吸附法对废弃水基钻井液进... 现有的固、液分离技术及设备均难以去除钻井液中粒径小于等于10μm的有害固相及超细微颗粒,钻井现场多采用无害化处理后填埋的方式处置,不仅资源化利用率偏低,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风险。为此,提出了采用电化学吸附法对废弃水基钻井液进行再生处理的技术思路:首先通过室内实验,在电吸附电极上施加电压,研究电压、吸附时间、膨润土浓度、极板间距及无机盐浓度对电吸附效果的影响;然后分别考察了4种常用无机盐(NaCl、KCl、CaCl_2、Na_2CO_3)在不同浓度下的电吸附极板对模拟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吸附能力;最后在确定最佳电吸附条件的基础上,以国内某油田废弃聚磺钻井液为样品,验证其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电化学吸附法通过吸附去除水基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实现了废弃水基钻井液的再生,提高了钻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后期钻井废弃物的处理量及成本;(2)含5%膨润土、2 g/LNaCl的模拟废弃钻井液最佳电吸附条件为吸附电压36 V、吸附时间5 min、极板间距5 cm;(3)上述样品经电化学吸附法处理后,1~10μm粒径劣质固相的去除率超过90%,表明该方法对于去除废弃聚磺钻井液中的劣质固相具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水基钻井液 电化学吸附法 劣质固相 超细微颗粒 去除率 再生回用 资源化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深基坑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工程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明栋 张明智 《城市勘测》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系统阐述了紧邻深基坑的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通过在紧邻地铁的一侧布设水位孔和测斜管分别获得地下水位情况、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情况,引入光纤光栅技术在地铁隧道内部建立地铁结构沉降、位移、重点部位的管片的变化... 系统阐述了紧邻深基坑的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监测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通过在紧邻地铁的一侧布设水位孔和测斜管分别获得地下水位情况、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情况,引入光纤光栅技术在地铁隧道内部建立地铁结构沉降、位移、重点部位的管片的变化情况以及重点部位的轨道高差变化情况的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从而建立起从外到内、人工和自动化结合的监测体系,这对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监测 地铁变形监测 自动化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耦合低温干化处理脱水油泥 被引量:6
6
作者 仝坤 谢加才 +2 位作者 聂凡 李慧敏 张明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3-159,共7页
含油污水在储存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水油泥(以下简称油泥),由于其具有高含水率,处置前通常采用热法进行干化预处理,但该方法却存在着油气回收困难、二次污染大、能耗高等缺点。为了给油泥干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开展了水... 含油污水在储存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脱水油泥(以下简称油泥),由于其具有高含水率,处置前通常采用热法进行干化预处理,但该方法却存在着油气回收困难、二次污染大、能耗高等缺点。为了给油泥干化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开展了水热法预处理油泥实验——首先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速度150 r/min;然后在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固定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油泥黏度、粒度和形貌的影响,分析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油品回收率、沥青质去除率及水热处理对后续低温干化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水热处理前后油泥中油的高温模拟蒸馏馏分回收率、无机物组成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泥的黏度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度降低,粒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表面形态随温度的升高而平滑致密;②水热处理不仅可以使油泥中的有机物发生分解反应,而且还可以使由活泼元素构成的无机物发生溶解;③水热处理后油泥干化速率高、干化时间短、干化后油泥松散。结论认为,较之于直接热干化,水热法耦合低温干化可节能42.44%,并且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回收42.3%的高品质油、去除72.3%的沥青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油泥 水热法 调质脱稳 低温干化 节能 高温模拟蒸馏 干化速率 高品质油回收 沥青质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电磁加热脱附可行性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静文 刘光全 +1 位作者 张明栋 刘晓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油基钻屑含有大量的矿物油、乳化剂等化学药剂,成分复杂、处理困难,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环保难题。为此,设计了一套油基钻屑电磁加热脱附处理设备,并进行了现场小试试验。通过检测电磁加热设备热脱附处理后的钻屑残渣含油率,分... 油基钻屑含有大量的矿物油、乳化剂等化学药剂,成分复杂、处理困难,是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环保难题。为此,设计了一套油基钻屑电磁加热脱附处理设备,并进行了现场小试试验。通过检测电磁加热设备热脱附处理后的钻屑残渣含油率,分析试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对设备处理油基钻屑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验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温度、负荷、时间。结果表明:1该电磁加热脱附处理设备对于油基钻屑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残渣含油率低于1%;2该设备适用范围广,可同时处理钻井过程中产生的编织袋、防渗塑料布等其他含油废物;3处理固控系统振动筛出渣(物料A)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75℃、进料负荷15 L/h、时间45 min;4处理固控系统离心机出渣(物料B)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0℃、进料负荷20 L/h、时间50 min;5电磁加热脱附炉内部温度的波动不受设定温度的影响,对不同负荷的物料也均能保证内部温度的稳定,具有稳定的控制温度能力和良好的保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油基钻屑 油基钻井液 固体废弃物处理 电磁加热 热脱附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载波通讯下5G车联网信号全域覆盖方法
8
作者 张明栋 王蔚 +2 位作者 李明洋 谢伟栋 毛媛媛 《信息技术》 2023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前的信号全域覆盖方法覆盖范围过小,存在较大的覆盖盲区,穿透能力较弱,为此,提出基于电力载波通讯技术的5G车联网信号全域覆盖方法。结合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和5G信号,将5G信号转换成电力载波信号;采用数据链路模式,降低信号传输的时延,... 目前的信号全域覆盖方法覆盖范围过小,存在较大的覆盖盲区,穿透能力较弱,为此,提出基于电力载波通讯技术的5G车联网信号全域覆盖方法。结合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和5G信号,将5G信号转换成电力载波信号;采用数据链路模式,降低信号传输的时延,保证信号的传输效率;利用5G信号接收器收集5G网络数据,通过5G信号转换器实现载波信号的转换和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信号覆盖面积较大,可以在楼宇和地下室等覆盖盲区实现覆盖,覆盖穿透力达到了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载波 5G通讯技术 车联网信号 全域覆盖 数据链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调质脱稳高含水油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仝坤 谢加才 +3 位作者 谢水祥 任雯 刘晓辉 张明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5-160,共6页
页岩气开发、油气田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油泥,其黏度大、比阻高、稳定性强,处理处置的瓶颈在于脱水效果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质脱稳。为此,在分析高含水油泥的来源、物化性质、特点、对生产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危害等基... 页岩气开发、油气田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含水油泥,其黏度大、比阻高、稳定性强,处理处置的瓶颈在于脱水效果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调质脱稳。为此,在分析高含水油泥的来源、物化性质、特点、对生产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危害等基础上,介绍了高含水油泥的基本性质和调质脱稳技术的研究进展,回顾了化学法调质脱稳的技术原理、研究实例,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泥脱水处理前应先进行调质脱稳处理以提高脱水效果;②影响高含水油泥脱稳的主要因素是多相乳化体系、油泥中有机物的性质和含量、无机质的主要成分、Cl-和pH值等;③实现高含水油泥的调质脱稳的原理是破坏其多相乳化体系,建议根据油泥的物质组成及性质、后续处理处置工艺与要求、处理剂的性质等因素确定适宜的方法;④选择的组合工艺既要实现高含水油泥的脱稳,又要尽可能回收矿物油且不增加油泥的质量,可采用不同化学法组合、化学法与物理法(超声、微波等)协同处理,或采用油泥调节器、油水分离器等高效分离设备强化调质脱稳,以提高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泥 调质脱稳 多相乳化体系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电解质 絮凝 微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中碳分离回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邓皓 王蓉沙 +3 位作者 任雯 张明栋 刘晓辉 孙静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45-147,1,共3页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危险废物,它的处理和应用是石油石化企业生产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以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去除热解残渣中碳以外的其他物质,使回收碳纯度达到95%以上。经分析可知,... 含油污泥热解残渣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危险废物,它的处理和应用是石油石化企业生产领域急需解决的难题。以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去除热解残渣中碳以外的其他物质,使回收碳纯度达到95%以上。经分析可知,热解残渣中碳质量分数高达35%~50%,有较高的分离回收价值。该技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回收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残渣 灰分 碳分离回收 碳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再生废弃水基钻井液作用机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水祥 任雯 +5 位作者 李兴春 汤超 仝坤 孙静文 张明栋 刘晓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145,共7页
电吸附对废弃水基钻井液中的微小劣质固相具有选择性去除作用,能有效提高处理后钻井液的性能和回用率,但有关作用机理尚未明确。为此,采用激光粒度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分析设备对实验材料进行表征,结合废弃... 电吸附对废弃水基钻井液中的微小劣质固相具有选择性去除作用,能有效提高处理后钻井液的性能和回用率,但有关作用机理尚未明确。为此,采用激光粒度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等分析设备对实验材料进行表征,结合废弃钻井液的特性,研究了电吸附法再生处理废弃钻井液时固相颗粒吸附的主要作用力、电吸附对固相颗粒的吸附范围及选择性、极板表面电荷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等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固相颗粒吸附主要依靠电场力的作用,极板材料本身的表面特性对于废弃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的吸附作用影响有限;②极板材料在废弃钻井液中时,其表面天然带负电荷,但不会影响电吸附的处理效果;③电吸附对废弃钻井液中粒度小于10μm的钻屑吸附效果好,而对粒度在0.1μm以下的固相颗粒吸附有限;④预处理后的废弃钻井液和电吸附分离出的固相颗粒的矿物种类和成分相同,电吸附对固相颗粒的类型没有选择性。结论认为,电吸附再生废弃水基钻井液是电吸附与微弱电解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电极板捕获、粘附、包被悬浮着的固相颗粒的同时,正极发生的微弱电解反应使废弃钻井液中的大分子聚合物部分氧化断链,促使劣质固相含量和黏度均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水基钻井液 再生处理 电吸附 机理 选择性 降黏度 固相颗粒 粒度 电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瓦级激光光闸的热效应分析及处理
12
作者 李志杰 孔庆庆 +4 位作者 张明栋 金子蘅 卞殷旭 沈华 朱日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激光光闸可以将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单束激光通过多通道输出,实现激光器的“一机多用”,是现代化激光智能制造的关键性器件。由于光闸承载功率高达上万瓦,其耦合系统极易产生热效应,影响光闸使用性能。为解决万瓦级激光光闸热效应有效控制... 激光光闸可以将光纤激光器输出的单束激光通过多通道输出,实现激光器的“一机多用”,是现代化激光智能制造的关键性器件。由于光闸承载功率高达上万瓦,其耦合系统极易产生热效应,影响光闸使用性能。为解决万瓦级激光光闸热效应有效控制的难题,保证光闸的高效耦合与高质量光束输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了光闸耦合系统的热效应物理机制,并提出一种基于水循环绕流冷却对光闸耦合系统进行热量管控的新方法。通过万瓦激光下的一系列实验验证,表明文中提出的热效应处理方法保证下,高功率激光光闸能长时间承载万瓦级功率,并保持98%以上的耦合效率,同时抑制了系统的热像差,保证了光闸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稳定性。该研究为高功率激光系统的热效应分析及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闸 热效应 有限元分析 绕流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循环利用电吸附处理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任雯 刘晓辉 +3 位作者 李盛林 王飞 仝坤 张明栋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共6页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环保要求的提高,钻井过程中逐步推广应用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但仍产生大量的废弃钻井液。为了提高水基钻井液的循环利用率,分析了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总固相含量和微小劣质固相含量,提出了去除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环保要求的提高,钻井过程中逐步推广应用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但仍产生大量的废弃钻井液。为了提高水基钻井液的循环利用率,分析了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总固相含量和微小劣质固相含量,提出了去除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中劣质固相的电吸附处理方法,具有不添加化学药剂、选择性去除微小劣质固相和不破坏钻井液中原有有效成分等优点。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经过2次电吸附工艺处理后,能够去除粒径小于10μm的超细微劣质固相;电吸附结合离心分离预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高性能水基钻井液的再生性能,实现钻井液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吸附法处理废弃高性能水基钻井液,是废弃钻井液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新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基钻井液 废物处理 电吸附 再生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队伍管理数字化转型创新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鑫 王健 +2 位作者 杜福之 张明栋 祝艳秋 《邮电设计技术》 2022年第1期6-11,共6页
为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优势,山东联通在集团公司指导下,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驱动,聚焦人才资源价值经营,以重构和增强网络线队伍效能为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运用大数据和AI等技术手段开展... 为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以人为本的核心竞争优势,山东联通在集团公司指导下,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驱动,聚焦人才资源价值经营,以重构和增强网络线队伍效能为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运用大数据和AI等技术手段开展队伍效能建模,构建能岗匹配的网络队伍认证体系,创建CBO网络运营管理新模式,打造网络运营梦之队,使运营效能、队伍结构、队伍活力、人才技能全面提升,为促进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认证 效能评价 薪酬量化 大数据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交错在数字功率因数校正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明栋 沈伊慧 +1 位作者 黄艳军 王杰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9年第3期60-60,62,共2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数字控制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FC)方案。主电路采用并联交错拓扑,减小了系统输入电流纹波。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算法构建PI调节器。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考虑了数字延迟和采样保持等过程。用一款样机验证了设计结果,验证了设... 本文给出了一种数字控制的单相功率因数校正(PFC)方案。主电路采用并联交错拓扑,减小了系统输入电流纹波。控制系统采用数字算法构建PI调节器。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考虑了数字延迟和采样保持等过程。用一款样机验证了设计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功率因数校正 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距离法定位光缆线路障碍点
16
作者 张明栋 《山东通信技术》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就通常的光缆线路障碍查找方法进行了定位误差分析,然后介绍了通过相对纤长计算相对距离的相对距离定位方法,该方法可大大减少误差。
关键词 光缆 定位 相对纤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改性作为应急吸附剂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皓 王蓉莎 +3 位作者 任雯 张明栋 汤超 刘晓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3-156,170,共4页
以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经收油-脱水-活化等工艺处理后所得剩余固体废物(简称“剩余固废”),在油品泄漏事故中作为应急吸附剂的可行性。通过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量测定可知,剩余固废对原油和柴油的初始吸附速率比普通活性... 以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探索其经收油-脱水-活化等工艺处理后所得剩余固体废物(简称“剩余固废”),在油品泄漏事故中作为应急吸附剂的可行性。通过吸附速率和饱和吸附量测定可知,剩余固废对原油和柴油的初始吸附速率比普通活性炭快1~4倍,饱和吸附量与普通活性炭相当,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比普通活性炭快7-30倍。经吸附剂再生试验研究,再生后剩余固废对成品油的吸附速率更快,饱和吸附量稳定。因此,含油污泥经收油等工艺处理后的剩余固废,在油品泄漏事故中可作为一种防止污染蔓延的快速吸附材料。在解决油品泄漏问题的同时,为处理后含油污泥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剩余固体废物 原油 柴油 吸附速率 饱和吸附量 饱和吸附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处理及资源回收技术进展 被引量:41
18
作者 孙静文 许毓 +3 位作者 刘晓辉 张明栋 任雯 谢水祥 《石油石化节能》 2016年第1期30-33,11,共4页
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开采,油基泥浆的使用规模大幅度增加,油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已成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基于有关文献,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油基钻屑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进展,并对不同处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展望了未来油基钻屑处... 随着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开采,油基泥浆的使用规模大幅度增加,油基钻井废弃物处理处置已成亟待解决的环保难题。基于有关文献,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油基钻屑的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进展,并对不同处理技术特点进行了对比。展望了未来油基钻屑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泥浆 油基钻屑 固体废物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明智 张明栋 《城市勘测》 2018年第3期144-147,共4页
在传统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测量机器人因为测量精度高且能实现监测数据实时获取,在地铁自动化监测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但作为一种依赖监测点反映结构变形的监测手段,只能对布设有监测点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测结构的变形趋势,... 在传统的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测量机器人因为测量精度高且能实现监测数据实时获取,在地铁自动化监测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普及,但作为一种依赖监测点反映结构变形的监测手段,只能对布设有监测点的区域进行监测和预测结构的变形趋势,无法发现和掌握没有布设监测点的区域的变形情况。为了解决这种监测方法的不足和掌握地铁隧道的整体变形情况,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地铁隧道进行三维激光扫描得到隧道的点云数据文件,通过将点云拼接、计算获得隧道水平收敛值,与自动化监测数据互补,综合评估隧道结构的变形情况,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领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地铁自动化监测 隧道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钻井液添加剂环保性能与废弃物污染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晓辉 谢水祥 +4 位作者 许毓 任雯 张明栋 孙静文 仝坤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9年第4期53-59,共7页
钻井液添加剂是影响钻井废弃物污染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环保型钻井液添加剂是钻井废弃物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几种典型页岩气钻井液体系的钻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废弃物,分析其重金属、生物毒性等环保性能与钻井废弃物环... 钻井液添加剂是影响钻井废弃物污染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环保型钻井液添加剂是钻井废弃物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几种典型页岩气钻井液体系的钻井液添加剂和钻井废弃物,分析其重金属、生物毒性等环保性能与钻井废弃物环境污染特性之间相关性,为环保型钻井液和钻井废弃物环境污染源头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添加剂 钻井废弃物 环境污染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