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测井约束地震波阻抗反演的理解与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明振 印兴耀 +1 位作者 谭明友 刘秉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9-702,共4页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像其他反演方法一样也存在多解性问题。本文认为正确运用测井资料约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测井资料受井筒和测量仪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声波时差和密度资料的测量误差较大,因此对其进行校正和匹配处理是建好...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像其他反演方法一样也存在多解性问题。本文认为正确运用测井资料约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测井资料受井筒和测量仪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声波时差和密度资料的测量误差较大,因此对其进行校正和匹配处理是建好波阻抗模型和约束运算的基础。对济阳拗陷多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统计,其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相关系数只有70%,不能满足求最优解的L2范数要求,只有弱化高频约束才能保证反演数据体的真实性。在资料解释过程中,可设定统一的储层波阻抗门槛值(储层的最大、最小波阻抗值),再利用井的地质信息并通过二分内插法对波阻抗数据体进行强约束,可提高波阻抗反演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模型建立 测井约束 二分内插法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海地区的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明振 付瑾平 印兴耀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桩海地区是沾化凹陷和黄河口凹陷的结合部,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该区复杂的构造特征。在济阳坳陷拉张构造模式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桩海地区的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该区印支期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要特征;燕山期发育大型走滑构造,伴有挤压构... 桩海地区是沾化凹陷和黄河口凹陷的结合部,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该区复杂的构造特征。在济阳坳陷拉张构造模式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桩海地区的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该区印支期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要特征;燕山期发育大型走滑构造,伴有挤压构造;喜马拉雅期以拉张和走滑构造为主,局部有挤压特征。挤压和剪压构造运动主要形成圈闭且改造储层物性;分割正负构造带的走滑断层控制圈闭的形成,连通油源,是油气运聚的通道,对于油气藏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构造运动 挤压构造运动 挤压构造带 剪压构造带 拱张背斜 桩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明振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 ,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 ,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 ,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 ,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校正后的声波资料进行反演 ,可得到高质量的资料 ,用该校正资料追踪描述的储层与录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结果表明 ,测井资料在反演中可以补充地震资料缺少的低频和高频分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阻抗反演 孤东地区 馆陶组 薄储层 拟合迭代法 声波测井 速度校正 储层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轭湖岩性油藏的特征及描述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明振 李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3年第2期129-132,142,共5页
桩 10 6井区油藏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揭示油藏类型为牛轭湖沉积的岩性油藏。牛轭湖沉积河道砂岩泥岩的特定组合形式使牛轭湖沉积体呈强地震反射特征 ,可应用水平切片技术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对牛轭湖沉积砂岩体进行追踪和描述。储层厚度、... 桩 10 6井区油藏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揭示油藏类型为牛轭湖沉积的岩性油藏。牛轭湖沉积河道砂岩泥岩的特定组合形式使牛轭湖沉积体呈强地震反射特征 ,可应用水平切片技术和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对牛轭湖沉积砂岩体进行追踪和描述。储层厚度、振幅和频率分析方法则用于对牛轭湖沉积砂岩体进行含油性研究。实践表明 ,应用这些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轭湖 岩性油藏 水平切片 立体显示技术 振幅 频率 地震反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沉积亚相的地震识别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于建国 林春明 +2 位作者 王金铎 郭亚 张明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相干数据分析研究曲流河沉积相的方法 ,其优点是在地质分析的基础上 ,对沉积体系有较为明显的识别特征 ,且在钻井较少的地区尤为实用。该方法在济阳拗陷东北部上第三系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曲流河 沉积亚相 地震识别方法 三维地震 相干数据 储层预测 精细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流河沉积微相的三维地震描述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丽平 陈莉 +2 位作者 谭明友 张明振 宋艳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0-684,609+742,共7页
上第三系馆上段曲流河沉积的砂岩是良好的储层,但砂岩的空间分布一般不均匀。如何利用三维地震描述方法寻找储集体物性好的河床微相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曲流河主要包括河床、堤岸、河漫和牛轭湖4种沉积微相,岩石组合为砂泥... 上第三系馆上段曲流河沉积的砂岩是良好的储层,但砂岩的空间分布一般不均匀。如何利用三维地震描述方法寻找储集体物性好的河床微相是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手段。曲流河主要包括河床、堤岸、河漫和牛轭湖4种沉积微相,岩石组合为砂泥岩互层,具有"泥包砂"的特点。各沉积微相的地震反射特征为:河床呈强能量、负极性;堤岸呈中强能量、负极性和高频;河漫呈弱能量、极性不固定;牛轭湖呈高强能量、负极性。通过水平切片(层拉平水平切片)、三维立体显示和分频扫描技术可快速地识别河床与河漫微相,确定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目标区。地震相精细描述的振幅、频率和波形参数组合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地震方法划分曲流河沉积微相的多解性。利用地震方法精细描述的曲流河沉积微相结果与测井资料吻合较好,说明先宏观、后精细的地震方法描述曲流河沉积微相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河床 分频扫描 振幅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济阳坳陷浅层气藏与稠油油藏联合勘探的思考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兴谋 张云银 +2 位作者 张明振 李红梅 冯德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7,111-112,共4页
济阳坳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众多的浅层气藏和稠油油藏,明确二者的分布及成因关系对下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浅层气藏与稠油油藏的空间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伴生现象,即在稠油油藏的上方... 济阳坳陷历经50多年的勘探开发,发现了众多的浅层气藏和稠油油藏,明确二者的分布及成因关系对下步勘探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浅层气藏与稠油油藏的空间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伴生现象,即在稠油油藏的上方或上倾方向常发育浅层气藏,而在浅层气藏的下伏或下倾方向往往发育稠油油藏;在成因上具有共生关系,浅层气藏主要为油溶释放气和原油降解气,而油藏中的油气由于生物降解及天然气脱出等原因形成稠油。根据研究成果提出了浅层气藏与稠油油藏联合勘探的设想,即由已知浅层气藏寻找未知稠油油藏,由已知稠油油藏寻找未知浅层气藏,或者根据地震亮点寻找浅层气藏,进而寻找稠油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气藏 稠油油藏 伴生现象 共生关系 联合勘探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东滩海上第三系油藏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梅 谭明友 +1 位作者 张明振 韩翠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对构造和储层的精细描述是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油气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针对垦东滩海地区上第三系构造和储层特点,系统总结了适用于滩海地区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首先对构造精细描述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断裂体系描述方法和微幅构造... 对构造和储层的精细描述是胜利油田滩海地区油气勘探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针对垦东滩海地区上第三系构造和储层特点,系统总结了适用于滩海地区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首先对构造精细描述技术进行了讨论,包括断裂体系描述方法和微幅构造成图方法;然后对储层精细描述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基于水平切片的储层追踪、三维立体显示、测井约束反演和多参数分析等。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可以准确地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根据预测结果设计的水平井,实现了海油陆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东地区 滩海 构造描述 储层描述 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贤根 谭明友 张明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5,共4页
为了提高走滑构造的研究程度,将济阳坳陷东部作为一个整体,应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其走滑构造的形态、分类、组合形式及形成期次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分深层次和浅层次2种。深层次断层剖面上呈花状构造和复... 为了提高走滑构造的研究程度,将济阳坳陷东部作为一个整体,应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其走滑构造的形态、分类、组合形式及形成期次并探讨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分深层次和浅层次2种。深层次断层剖面上呈花状构造和复式Y字形,平面上具有主位移带,并有伴生构造;浅层次断层剖面上呈阶梯状,平面上无主位移带,呈雁列状,伴有半背斜。走滑断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的活动,主要形成时期为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现今断层是在2期应力场机制下逐步发育演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构造 郯庐断裂 济阳坳陷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兴谋 刘士忠 +4 位作者 张云银 汪卫东 张明振 李红梅 冯德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0,共5页
济阳坳陷浅层次生气藏及稠油油藏主要分布于生油洼陷的周缘、凸起带及中央隆起带。以济阳坳陷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从浅层次生气藏来源、浅层油气成因、稠油稠化原因、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分布规律等方面,探... 济阳坳陷浅层次生气藏及稠油油藏主要分布于生油洼陷的周缘、凸起带及中央隆起带。以济阳坳陷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从浅层次生气藏来源、浅层油气成因、稠油稠化原因、天然气运聚动平衡、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分布规律等方面,探讨济阳坳陷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为伴生关系,且浅层次生气主要来源于稠油油藏的生物降解及油溶释放气;浅层次生气藏与稠油油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次生气藏下方或下倾方向均发育稠油油藏、稠油油藏上方或上倾方向不一定发育次生气藏以及常规油藏上方或上倾方向未发育次生气藏。浅层次生气藏和稠油油藏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油气生、运、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气藏 稠油油藏 原油降解 天然气 运聚动平衡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潜山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福贵 张明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简要介绍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主要研究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应用方法 ,以实际资料为研究对象 ,分析这种方法应用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将潜山分为单面山、残丘山、逆冲构造的复杂断块山和被不规则速度异常体覆盖的... 简要介绍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主要研究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应用方法 ,以实际资料为研究对象 ,分析这种方法应用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将潜山分为单面山、残丘山、逆冲构造的复杂断块山和被不规则速度异常体覆盖的潜山 4种类型 ,以分析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品质特征为基础 ,研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范围及目前所用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存在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逆冲构造 异常体 潜山油藏 勘探 资料 复杂断块 流程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染中国河北大豆的大豆花叶病毒的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2
作者 杨菲 张明振 +1 位作者 周雪平 李方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本研究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在河北卢龙大豆叶片上检测到6株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命名为SMV-Gm1~SMV-Gm6。根据小RNA深度测序结果和参考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SMV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经拼接后获得... 本研究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在河北卢龙大豆叶片上检测到6株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命名为SMV-Gm1~SMV-Gm6。根据小RNA深度测序结果和参考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SMV河北分离物的基因组序列。测序结果经拼接后获得了6个SMV基因组全长序列,大小分别为9588 nt(SMV-Gm1、SMV-Gm3和SMV-Gm5)和9584 nt(SMV-Gm2、SMV-Gm4和SMV-Gm6)。开放阅读框位于基因组第132位至第9332位核苷酸,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分子量约为350 kD)。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SMV-Gm1、SMV-Gm3和SMV-Gm5与江苏SMV分离物(登录号:MH919386)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06%~98.07%,且遗传距离较近,并与江苏、浙江和山西SMV分离物聚为一小簇;SMV-Gm2、SMV-Gm4和SMV-Gm6与韩国SMV分离物(登录号:FJ640954)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8.48%~98.51%,且遗传距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小RNA深度测序 基因组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及装备配备分析
13
作者 张明振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6期45-48,共4页
近年来,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特大、超大型城市不断涌现,大量的企业、人口、建筑、车辆汇聚于此,城市公共安全面临诸多挑战。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科技含量高、救援范围大等特点,满足自然灾害救援、应急医疗救援、高层... 近年来,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特大、超大型城市不断涌现,大量的企业、人口、建筑、车辆汇聚于此,城市公共安全面临诸多挑战。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性强、科技含量高、救援范围大等特点,满足自然灾害救援、应急医疗救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海上航空救援等各种场景的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灭火救援 航空救援 装备配备 高层建筑 超大型城市 科技含量 机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东地区浅层声波曲线分析与校正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金伟 董臣强 +1 位作者 张明振 宋志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56-57,60,共3页
钻井过程中 ,泥浆滤液可使浅层较疏松岩层井壁发生垮塌 ,形成侵入带 ,造成声波测井曲线失真 ,进而影响由此合成的地震记录与实际地震剖面的相关对比。该文根据实测井径资料 ,提出了浅层声波测井曲线校正方法。该方法在孤东 2
关键词 孤东地区 浅层声波曲线 声波测井 合成地震记录 泥浆浸泡 曲线校正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F值寡肽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竹青 李萍 +2 位作者 张明振 徐同成 王元秀 《食品与药品》 CAS 2014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研究玉米高F值寡肽混合物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碱性蛋白酶Protex 6L、中性蛋白酶Protex 7L和木瓜蛋白酶3种酶复合酶解玉米黄粉(CGM),经超滤得到寡肽混合物,用Sephadex G-15凝胶分离纯化,测定寡肽混合物及其分离纯化... 目的研究玉米高F值寡肽混合物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碱性蛋白酶Protex 6L、中性蛋白酶Protex 7L和木瓜蛋白酶3种酶复合酶解玉米黄粉(CGM),经超滤得到寡肽混合物,用Sephadex G-15凝胶分离纯化,测定寡肽混合物及其分离纯化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抗氧化活性。结果寡肽混合物的F值为28.40。寡肽混合物经Sephadex G-15测定其Mr为231~2392,并分离得到3个组分:P1、P2和P3,其Mr分别为2392,1581,231。寡肽混合物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达73.31%,3个组分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22.10%,18.86%和75.75%,抗氧化活性最高的为二肽组分P3。结论玉米高F值寡肽混合物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P3为主要抗氧化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值 寡肽 抗氧化活性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制面波的波场分离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卫忠 张明振 +2 位作者 王成礼 马在田 王华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79-690,共12页
面波是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强干扰波,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必须在叠前对其予以压制。以往人们对面波压制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依据面波的频率特性或视速度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只侧重考虑面波... 面波是陆上地震勘探中的一种强干扰波,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必须在叠前对其予以压制。以往人们对面波压制方法的研究,基本上是依据面波的频率特性或视速度特性,并在实际应用中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只侧重考虑面波的单一特性或在理论上基于某种数学假设,致使这些方法都会对有效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文在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面波波场进行精确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波场变换与分离方法,并成功地实现了面波波场与有效波波场的分离。该方法在压制面波的同时,可使有效波的能量(尤其是其低频能量)不受损失,有效地保持信号的频宽不变,提高记录的信噪比。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叠前面波压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分离 小波变换 地震勘探 面波压制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孤岛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臣强 谭明友 +2 位作者 张明振 赵利平 宋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潜山油气藏是胜利探区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集层发育、层系多、产能高等特点。但由于潜山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往往多期断层交会切割,因而内幕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埋深又比较大,这就使得常规地震剖面不能对潜山地层准确成像。... 潜山油气藏是胜利探区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集层发育、层系多、产能高等特点。但由于潜山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往往多期断层交会切割,因而内幕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埋深又比较大,这就使得常规地震剖面不能对潜山地层准确成像。以往的潜山油气藏勘探工作中的难点就在于构造的落实,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成像技术,它遵循波传播的Snell定律,借助于直接解程函方程的迎风有限差分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潜山复杂地层的成像问题。通过在孤岛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积分法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孤岛地区 应用 潜山油气藏 迎风有限差分法 三维旅行时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带曲流河道砂体成藏模式及描述方法——以老河口油田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红梅 董臣强 张明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馆陶组河流相薄砂体油藏在胜利探区广泛存在。在济阳拗陷的滨浅海地区 ,发现了孤东、孤岛、埕岛三个亿吨级大油田 ,均为胜利探区典型的浅层油气富集单元。大型披覆构造带是馆陶组成藏的主要场所 ,这一认识在过去的勘探中一直起主导作用... 馆陶组河流相薄砂体油藏在胜利探区广泛存在。在济阳拗陷的滨浅海地区 ,发现了孤东、孤岛、埕岛三个亿吨级大油田 ,均为胜利探区典型的浅层油气富集单元。大型披覆构造带是馆陶组成藏的主要场所 ,这一认识在过去的勘探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然而 ,随着勘探的发展 ,在构造的斜坡带甚至洼陷中也找到了馆陶组的岩性油藏 ,如老河口和飞雁滩两个油田的发现 ,为馆陶组油藏的勘探开辟了新领域。通过对老河口油田的勘探开发实例分析 ,对浅层油气运移成藏方式有了新认识 ,建立起缺少大型油源断层条件下的斜坡带河道砂体的成藏模式 ,从而大大拓展了河道砂油藏的勘探领域 ;同时探索出一套建立在三维可视化基础上的河道砂体识别及描述方法 ;并对河道砂体的含油性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曲流河道 砂体 成藏模式 油藏描述方法 三维可视化 吸收系数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海探1井东营组勘探突破与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立宏 何海清 +7 位作者 陈长伟 李长海 石倩茹 董越崎 崔宇 张佼杨 朱华汇 张明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9,共12页
近年来为实现歧口凹陷“下洼找油”的构想,开辟新的增储上产战场,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部署海探1井并获得重大突破。基于海探1井钻探结果,对滨海斜坡深凹区东营组控砂机制、储层特征、生烃条件、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深入... 近年来为实现歧口凹陷“下洼找油”的构想,开辟新的增储上产战场,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斜坡深凹区部署海探1井并获得重大突破。基于海探1井钻探结果,对滨海斜坡深凹区东营组控砂机制、储层特征、生烃条件、油气成藏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滨海斜坡深凹区东三段发育来自北部燕山物源区的大型重力流砂体,且储集物性较好;首次发现了东营组自生自储含油气系统,突破了以往东营组依靠断层输导成藏、下生上储的认识;构建了深凹区东三段“远源输砂、近源充注、源储耦合、连片含油”的成藏模式;同时深凹区东三段非常规页岩油也展现出广阔的资源前景。海探1井的成功钻探,为东部老区增添了新的增储战场,为“下洼找油”提供有利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东营组 海探1井 成藏模式 勘探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在桩西古潜山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匡斌 徐兆涛 +3 位作者 张明振 陈世军 王常波 王华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7-310,共4页
桩西古潜山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形成了地下复杂构造和速度突变带 ,用常规时间偏移资料很难得到潜山的地质信息。文中利用国产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软件进行了并行处理 ,偏移结果归位准确 ,对地质体成像有明显的改进。可... 桩西古潜山带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形成了地下复杂构造和速度突变带 ,用常规时间偏移资料很难得到潜山的地质信息。文中利用国产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软件进行了并行处理 ,偏移结果归位准确 ,对地质体成像有明显的改进。可合理解释古潜山内部构造 ,获得的两个有利含油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桩西古潜山 应用 速度突变带 石油地质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