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外贸改革的启示
1
作者 张旭菲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37-40,共4页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仍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引起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新政治经济学浪潮。其特点是:将主流经济学长期视为外生变量排除在外的制度性因素重新纳入经济研...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干预的背景下仍出现各种经济问题,引起一些学者对政治、制度与经济的相互作用的关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新政治经济学浪潮。其特点是:将主流经济学长期视为外生变量排除在外的制度性因素重新纳入经济研究体系。它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政治经济学 制度经济学 中国 改革 对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荐免试研究生“保内”还是“保外”?——基于院士学缘异质性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旭菲 卢晓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3,112,共9页
推免是研究生入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优秀本科毕业生会面临“留本校”还是“去外校”的抉择。高校出于理念、成本、生源等因素倾向“留住”本校优秀本科生,教育部希望促进生源院校间流动鼓励跨校推免。推免生究竟应该去向何方?本研究基于... 推免是研究生入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优秀本科毕业生会面临“留本校”还是“去外校”的抉择。高校出于理念、成本、生源等因素倾向“留住”本校优秀本科生,教育部希望促进生源院校间流动鼓励跨校推免。推免生究竟应该去向何方?本研究基于全口径院士数据共计2495份样本,分析其教育成长路径,发现在接受了研究生教育的院士群体中,仅19. 10%的院士在同一院校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余80. 90%的院士均有校际流动经历而具有学缘异质性,初步证明学缘异质性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具有关键价值。实现一流本科教育,要把学生推出去;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需要研究生学缘的多样性氛围。从创新人才成长视角出发,“本研一体”模式蕴含人才成长的线性思维,是天真和未经审辨的,其研究与教育实践从长远看,少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 拔尖创新人才 本研一体 学缘异质性 校际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位“新政”下跨校辅修的困境、转型与对策——以上海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旭菲 卢晓东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9,96,共7页
跨校辅修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部分政策阻碍了跨校辅修,使辅修生的构成天平向校内倾斜,跨校辅修规模缩减,学生局限于本校... 跨校辅修是我国高等教育历史进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部分政策阻碍了跨校辅修,使辅修生的构成天平向校内倾斜,跨校辅修规模缩减,学生局限于本校而难以基于优势学科建构复合型知识结构,带来辅修教育质量下滑的风险;使继续开设跨校辅修的高校面临证书合法性、公平性风险,使辅修自由度受到限制,有碍于跨校辅修发挥其本真价值。本研究在上海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倾听和梳理高校在困境中的积极思考、行动及转型应对,建议教育部明确对跨校辅修的支持,建议综改司介入以协调政策矛盾,建议高校持续完善辅修制度设计、提升辅修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 本科教育 辅修 双学位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