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人参缓解肌少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张早伟 谢果 +5 位作者 喻勤 毛新亮 严建刚 汪旭霆 杜玉兰 刘文利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人参缓解肌少症作用机制。通过多种靶点数据库获得人参的潜在靶点,并通过多种疾病数据库获得肌少症疾病靶点。构建人参缓解肌少症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使用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Autodock vin...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人参缓解肌少症作用机制。通过多种靶点数据库获得人参的潜在靶点,并通过多种疾病数据库获得肌少症疾病靶点。构建人参缓解肌少症的蛋白互作网络图。使用R语言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其机制。结果表明,人参的活性成分17个,预测可能作用的靶点578个;肌少症相关疾病靶点572个;人参与肌少症的共同靶点58个。通过对人参与肌少症的共同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可以发现,人参可能通过对炎症反应的调节、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炎症反应的正向调节、细胞的增殖以及多细胞生物过程发挥缓解肌少症的作用。通过HIF-1、AGE-RAGE和TNF等信号通路发挥缓解肌少症的作用。通过蛋白互作网络图以及分子对接的分析结果可知,人参缓解肌少症的核心成分可能是山柰酚、人参皂苷Rh4、马卡因、去氧哈林通碱、花生四烯酸、吉九里香碱,人参作用的核心靶点为AKT1、TNF和BCL2,是缓解肌少症的潜在核心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肌少症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槐花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汪旭霆 杜玉兰 +5 位作者 毛新亮 严建刚 张早伟 谢果 刘文利 詹若挺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槐花对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应机制。通过使用TCMSP数据库对槐花中的成分及相关靶点进行搜寻,利用PubChem数据库得到槐花各成分的SMILES号,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对各成分的靶点进行预测,整合...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索槐花对于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效应机制。通过使用TCMSP数据库对槐花中的成分及相关靶点进行搜寻,利用PubChem数据库得到槐花各成分的SMILES号,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对各成分的靶点进行预测,整合得到槐花成分的所有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OMIM、TTD、Drugbank、PharmGKB数据库中输入“high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获得高血压靶点并进行整合,使用Venny 2.1.0软件,获得槐花成分及高血压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平台和Cytoscape软件进行PPI分析及网络构建,筛选出排名前三的关键靶点,利用Auto Dock Tools软件对槐花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预测槐花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之间的结合活性。结果表明:获得槐花有效成分6个,相关靶点309个,疾病靶点2179个,与槐花成分交集靶点179个。槐花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槲皮素-3-甲醚(Quercetin-3'-methyl ether)、N-[6-(吖啶-9-基氨基)己基]苯甲酰胺(N-[6-(9-acridinylamino)hexyl]benzamide)、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主要靶点为TNF、IL6、AKT1、IL1B、TP53,通过糖尿病患者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AGE-RAGE通路、活化MAPK信号等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槐花中的关键成分分别与核心靶点之间的结合活性较好。槐花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的方式起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为进一步探究槐花治疗高血压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高血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