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冬瓜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张旨轩 韩姣姣 +4 位作者 鲍伟 王子言 刘岩 霍春恒 苏秀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49-156,共8页
目的:探究发酵冬瓜微生物和小鼠肠道菌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缓解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CT)、发酵冬瓜组(SW)、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冬瓜组(SA+SW),随后对小鼠进行连续4周灌胃处理。并采用16S ... 目的:探究发酵冬瓜微生物和小鼠肠道菌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缓解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CT)、发酵冬瓜组(SW)、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冬瓜组(SA+SW),随后对小鼠进行连续4周灌胃处理。并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的优势菌群,菌群差异,小鼠肠道中益生菌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结果: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小鼠,发酵冬瓜均能改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使其接近CT组。与CT组比较,雄雌小鼠SW组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从32.51%和44.34%下降到7.56%和6.86%,SA组乳酸杆菌属也下降至15.68%和11.02%,而SA+SW组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回升至25.30%和39.16%。拟杆菌属同乳酸杆菌属的变化趋势相同。雄雌小鼠的梭菌属和紫单胞菌属。在SW组中相对丰度升高,而SA+SW组中相对丰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金黄色葡球菌感染后的雄性小鼠肠道内益生菌产生菌丰度分别由51.37%下降至13.56%,SA+SW组回升至43.61%;发酵冬瓜作用于金葡菌感染的小鼠后增加SCFAs的合成,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结论:发酵冬瓜能够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小鼠肠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冬瓜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浙江传统发酵蔬菜微生物多样性的解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鲍伟 韩姣姣 +5 位作者 张旨轩 芦晨阳 周君 明庭红 李晔 苏秀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185,共8页
以浙江地区传统发酵蔬菜臭冬瓜、臭苋菜梗、酸笋和酸茭白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分析浙江传统发酵蔬菜的汁液、固形物和培养物中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臭”和“酸”类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 以浙江地区传统发酵蔬菜臭冬瓜、臭苋菜梗、酸笋和酸茭白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分析浙江传统发酵蔬菜的汁液、固形物和培养物中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臭”和“酸”类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结果表明:14个样品中细菌和真菌的测序覆盖率分别为0.97和0.99。分析细菌,臭苋菜梗固形物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最多、Shannon指数最高;而酸笋固形物中的OTU最少,酸笋汁的Shannon指数最低;且臭苋菜梗汁、固形物和培养物以及酸笋固形物和培养物的菌群结构更为接近。分析真菌,臭冬瓜培养物和酸茭白固形物中的真菌OTU最多,臭苋菜梗培养物中的OTU最少,而酸茭白汁中没有检测出真菌;酸笋汁的Shannon指数最高,臭苋菜梗培养物的Shannon指数最低;除卤水、臭苋菜梗汁和酸笋样品外其余样品的真菌群落组成更为接近。在属水平,臭冬瓜培养物、酸笋汁、酸笋固形物和酸茭白汁的优势细菌属分别为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埃希菌属(Escherichia)和Caproiciproducens,卤水培养物、酸茭白固形物和培养物的优势细菌属为梭菌属(Clostridium),臭苋菜梗汁、固形物和培养物的优势细菌属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卤水、臭冬瓜汁和固形物的优势细菌属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卤水的优势真菌属为柯达酵母属(Kodamaea),臭苋菜梗汁、固形物和培养物的优势真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而其他样品的优势真菌属为Lepto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蔬菜 酸笋和酸茭白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