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0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旗炘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6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2例于突然出现无痛性大量阴道出血而来院急诊,诊断为子宫瘢痕处妊娠破裂,予行子宫切除术;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2例于突然出现无痛性大量阴道出血而来院急诊,诊断为子宫瘢痕处妊娠破裂,予行子宫切除术;1例因停经8周B超提示子宫疤妊娠,行开腹行瘢痕妊娠切除术;4例停经7周,B超提示瘢痕妊娠,收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2例停经7~12周,其中两例B超提示瘢痕妊娠,头臀长分别为33cm及41cm,见包块向膀胱突出,药物治疗后行子宫瘢痕妊娠组织切除+瘢痕缺陷修补术。另1例停经7+周孕囊小未经预处理直接手术。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妊娠应注意瘢痕妊娠的发生,提高其诊断率可减少子宫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瘢痕妊娠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10例报告
2
作者 张旗炘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其中6例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4例行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清除术,分析患者手术情况。结果: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其中6例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4例行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清除术,分析患者手术情况。结果: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9.4±40.1)min,出血量为(117.5±12.9)mL,清除淋巴结数量为(20.4±3.7)个;术后住院时间为(7.8±2.0)d,术后排气时间为(1.5±2.0)d;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后效果较好,能缩短治疗时间,应用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全面分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梁惠虹 张旗炘 余焯波 《现代医院》 202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116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9人。A组:先注射3U垂体后叶素,20 min再注射3U垂体后叶素;B组:一次性注射6U...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116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9人。A组:先注射3U垂体后叶素,20 min再注射3U垂体后叶素;B组:一次性注射6U垂体后叶素;C组:一次性注射9U垂体后叶素;D组:一次性注射12 U垂体后叶素。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2);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最少,且和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01)。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四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上升,A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和注射前比较变化最小,同时A组患者发生感染的人数少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小剂量、分次注射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中的血压稳定以及术后发生感染率的下降,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剥除术 不同剂量 垂体后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伍世端 梁惠虹 +3 位作者 梁燕梅 张旗炘 伍少仪 黄秀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11例)和B组(12例)。A组患者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11例)和B组(12例)。A组患者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 B组患者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1年内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与B组的8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19.69±2.86)h及完全止血时间(37.86±4.43)h均短于B组的(26.36±4.76)、(47.28±5.4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9.09%与B组的1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ALB、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53±3.75)mm及ALB(39.27±3.84)g/L、Hb(75.60±12.18)g/L均优于治疗前的(17.87±3.85)mm、(12.28±1.36)g/L、(75.60±12.18)g/L, B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57±2.14)mm及ALB(37.02±3.15)g/L、Hb(122.40±9.31)g/L均优于治疗前的(16.92±3.84)mm、(12.87±1.36)g/L、(75.70±12.09)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ALB、Hb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均具有快速止血的效果,对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血生化指标有显著作用,而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出血控制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更短,在临床使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中重度贫血 屈螺酮炔雌醇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孕前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伍世端 邹晓红 +3 位作者 张旗炘 梁燕梅 梁惠虹 周海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羊水过少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3.33%、3.33%、6.67%、3.33%,均低于对照组的27.58%、20.69%、24.14%、27.58%、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胎龄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67%、10.00%、3.33%,均低于对照组的41.38%、31.03%、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分别为(3.45±0.39)kg、(8.96±0.3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67±0.28)kg、(8.7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GDM患者孕前超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且新生儿结局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妊娠风险,故需重视此类患者的孕前体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结局 体质量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梁燕梅 张旗炘 周炜熔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7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以是否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诊疗为依据分为手术组(48例)和非手术组(50例)。给予非手术组患者子宫输卵管通液治疗、促排卵以及监测排卵等...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在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以是否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诊疗为依据分为手术组(48例)和非手术组(50例)。给予非手术组患者子宫输卵管通液治疗、促排卵以及监测排卵等对症诊疗,给予手术组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诊疗。观察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的诊断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分析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结果手术组48例患者中有12例在术中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比25.00%;有15例术中诊断为盆腔粘连,占比31.25%;有3例经术后病理学诊断为子宫内膜炎,占比6.25%;有1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占比20.83%。两组早期流产率、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临床妊娠率95.83%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93.75%均高于非手术组的82.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和是否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诊疗(P<0.05)。结论给予原因不明性不孕患者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联合探查术 不孕 诊断效果 妊娠结局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伍世端 张旗炘 +1 位作者 梁燕梅 梁惠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33例病理结果确诊为CIN合并VaIN的围绝经期患者,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50岁,n=...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33例病理结果确诊为CIN合并VaIN的围绝经期患者,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50岁,n=16)和研究2组(≥50岁,n=17),分析两组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情况、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通过Pearson分析探究围绝经期CIN合并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研究年龄、TCT结果及HPV感染与围绝经期CIN、VaIN的关联性。结果在研究1组的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Ⅰ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VaINⅡ级和VaINⅢ级与年龄呈负相关性;在研究2组的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Ⅰ级与年龄呈负相关性,VaINⅡ级和VaINⅢ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研究1组高度上皮内病变(ASC-H)占比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比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比高于研究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INⅠ级与HPV高危型、CINⅡ级和CINⅢ级呈负相关性,与HPV低危型和CINⅠ级呈正相关性;VaINⅡ级和Ⅲ级与HPV低危型和CINⅠ级呈负相关性,与HPV高危型、CINⅡ级和CINⅢ级呈正相关性。结论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低、中、高分级与CINⅠ~Ⅲ级、HPV高低危分型呈相关性,而VaIN的分级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性,年龄越大,发生高级别细胞学异常的概率越大,VaINⅢ级风险可能性越大,本研究结果对于围绝经期CIN合并VaIN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