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新铖
朱新平
+3 位作者
刘毅辉
洪孝友
黄俭城
曾敏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1,共6页
采用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急性毒性。在15℃、20℃和25℃3个温度下,甲苯咪唑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0.226 mg·L-1、0.077 mg·L-1和0.122 mg·L-1,...
采用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急性毒性。在15℃、20℃和25℃3个温度下,甲苯咪唑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0.226 mg·L-1、0.077 mg·L-1和0.122 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94 mg·L-1、0.027 mg·L-1和0.063 mg·L-1;溴氰菊酯96 h-LC50分别为0.386μg·L-1、0.234μg·L-1和0.259μg·L-1,SC分别为0.090μg·L-1、0.061μg·L-1和0.082μg·L-1;硫酸铜96 h-LC50分别为0.320 mg·L-1、0.385 mg·L-1和0.186 mg·L-1,SC分别为0.042 mg·L-1、0.115 mg·L-1和0.019 mg·L-1。根据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可判定甲苯咪唑在20℃时对于美洲鲥为剧毒药物,在15℃和25℃时为高毒药物,溴氰菊酯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剧毒类的药物,硫酸铜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中毒类的药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鲥各种药物的SC影响很大,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使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甲苯咪唑
溴氰菊酯
硫酸铜
安全质量浓度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2
作者
杨菁
黄宝松
+5 位作者
李敏和
张新铖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杨慧荣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乌斑杂交鳢集约化、规模化主产区,也是主要的乌斑杂交鳢优质苗种生产基地,年产量35亿尾,占全国杂交鳢苗种市场60%的份额。乌斑杂交鳢是由长江及以北水系的乌鳢雄本与珠江水系的斑鳢雌本杂交产生的F1代杂交新品种。斑...
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乌斑杂交鳢集约化、规模化主产区,也是主要的乌斑杂交鳢优质苗种生产基地,年产量35亿尾,占全国杂交鳢苗种市场60%的份额。乌斑杂交鳢是由长江及以北水系的乌鳢雄本与珠江水系的斑鳢雌本杂交产生的F1代杂交新品种。斑鳢的养殖目前主要是为杂交育种提供优质亲本,是杂交育种重要环节。项目组在大力推广杂交鳢健康技术的同时,同步开展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为杂交育种提供更多优质雌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山市
杂交新品种
苗种生产
珠江水系
杂交鳢
斑鳢
杂交育种
健康养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新铖
陈昆慈
朱新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杂交鳢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鳢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4
作者
杨菁
张新铖
+2 位作者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51-52,共2页
本文综述了杂交鳢健康养殖新技术应用中的生产实例,详细介绍了杂交鳢高产高效养殖的主要生产操作、放养和收获情况、效益分析及主要技术措施。文章全面地介绍了杂交鳢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混养模式、大规格鱼种培育、放养密度控制、水质调节。
关键词
生产实例
水质调节
健康养殖
杂交鳢
新技术应用
主要技术措施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新铖
朱新平
+1 位作者
陈昆慈
洪孝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118,共3页
对乌鳢、斑鳢及其正反交杂交种(斑乌鳢和乌斑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5.1℃条件下,平均体重48.88 g的乌鳢、45.30 g的斑鳢、44.20 g的斑乌鳢和46.76 g的乌斑鳢的耗氧率分别为0.22、0.16、0.19、0.17 mg/g.h...
对乌鳢、斑鳢及其正反交杂交种(斑乌鳢和乌斑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5.1℃条件下,平均体重48.88 g的乌鳢、45.30 g的斑鳢、44.20 g的斑乌鳢和46.76 g的乌斑鳢的耗氧率分别为0.22、0.16、0.19、0.17 mg/g.h,窒息点分别为2.47、1.45、1.18、2.01 mg/L。并分析了这4种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窒息点的差异原因,讨论了4种鱼窒息点高于其他常见鱼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杂交种
耗氧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美洲鲥耗氧率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洪孝友
潘德博
+3 位作者
朱新平
陈昆慈
李凯彬
张新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在水温25.3-26.5℃下测定美洲鲥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同时在14、18、22、26、30℃下分别对美洲鲥(体长7.8-9.7em,体重3.51-6.20g)耗氧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美洲鲥在25.3-26.5℃条件下,昼夜耗氧率范围为0.447-0.838mg/g...
在水温25.3-26.5℃下测定美洲鲥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同时在14、18、22、26、30℃下分别对美洲鲥(体长7.8-9.7em,体重3.51-6.20g)耗氧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美洲鲥在25.3-26.5℃条件下,昼夜耗氧率范围为0.447-0.838mg/g·h,最低在上午7:00(0.447mg/g·h),最高在下午15:00(0.838mg/g·h)和夜间23:00(0.838mg/g·h),全天平均耗氧率为0.639mg/g·h;在不同温度下,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14℃时的0.073mg/g·h,增加到30℃时的1.057m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鲥
耗氧率
窒息点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新铖
朱新平
刘毅辉
洪孝友
黄俭城
曾敏玲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省渔政总队番禺大队
广东省广州番禺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3FY110700)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101F03)
文摘
采用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的急性毒性。在15℃、20℃和25℃3个温度下,甲苯咪唑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0.226 mg·L-1、0.077 mg·L-1和0.122 mg·L-1,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94 mg·L-1、0.027 mg·L-1和0.063 mg·L-1;溴氰菊酯96 h-LC50分别为0.386μg·L-1、0.234μg·L-1和0.259μg·L-1,SC分别为0.090μg·L-1、0.061μg·L-1和0.082μg·L-1;硫酸铜96 h-LC50分别为0.320 mg·L-1、0.385 mg·L-1和0.186 mg·L-1,SC分别为0.042 mg·L-1、0.115 mg·L-1和0.019 mg·L-1。根据鱼类毒性等级评价标准,可判定甲苯咪唑在20℃时对于美洲鲥为剧毒药物,在15℃和25℃时为高毒药物,溴氰菊酯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剧毒类的药物,硫酸铜在3个温度梯度下均属于中毒类的药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美洲鲥各种药物的SC影响很大,因此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根据温度的变化使用药物。
关键词
美洲鲥
甲苯咪唑
溴氰菊酯
硫酸铜
安全质量浓度
温度
Keywords
Alosa sapidissima
mebendazole
deltamethrin
copper sulphate
safe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分类号
S965.21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2
作者
杨菁
黄宝松
李敏和
张新铖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杨慧荣
机构
中山市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创新中心
出处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基金
2023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中农农财[2023]3号)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TD37)。
文摘
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乌斑杂交鳢集约化、规模化主产区,也是主要的乌斑杂交鳢优质苗种生产基地,年产量35亿尾,占全国杂交鳢苗种市场60%的份额。乌斑杂交鳢是由长江及以北水系的乌鳢雄本与珠江水系的斑鳢雌本杂交产生的F1代杂交新品种。斑鳢的养殖目前主要是为杂交育种提供优质亲本,是杂交育种重要环节。项目组在大力推广杂交鳢健康技术的同时,同步开展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为杂交育种提供更多优质雌本,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广东省中山市
杂交新品种
苗种生产
珠江水系
杂交鳢
斑鳢
杂交育种
健康养殖技术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被引量:
25
3
作者
张新铖
陈昆慈
朱新平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2-134,共3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5)
文摘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杂交鳢
养殖
分类号
S965.2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鳢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4
作者
杨菁
张新铖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机构
中山市三角镇农业服务中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出处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0期51-52,共2页
基金
2023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中农农财[2023]3号)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TD37)。
文摘
本文综述了杂交鳢健康养殖新技术应用中的生产实例,详细介绍了杂交鳢高产高效养殖的主要生产操作、放养和收获情况、效益分析及主要技术措施。文章全面地介绍了杂交鳢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混养模式、大规格鱼种培育、放养密度控制、水质调节。
关键词
生产实例
水质调节
健康养殖
杂交鳢
新技术应用
主要技术措施
效益分析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新铖
朱新平
陈昆慈
洪孝友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118,共3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5)
文摘
对乌鳢、斑鳢及其正反交杂交种(斑乌鳢和乌斑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5.1℃条件下,平均体重48.88 g的乌鳢、45.30 g的斑鳢、44.20 g的斑乌鳢和46.76 g的乌斑鳢的耗氧率分别为0.22、0.16、0.19、0.17 mg/g.h,窒息点分别为2.47、1.45、1.18、2.01 mg/L。并分析了这4种鱼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窒息点的差异原因,讨论了4种鱼窒息点高于其他常见鱼的可能性。
关键词
乌鳢
斑鳢
杂交种
耗氧率
窒息点
Keywords
Channa argus
Channa maculata
hybrid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sphyxiant point
分类号
S965.1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美洲鲥耗氧率的影响
被引量:
8
6
作者
洪孝友
潘德博
朱新平
陈昆慈
李凯彬
张新铖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9-161,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001E05)
文摘
在水温25.3-26.5℃下测定美洲鲥幼鱼的昼夜耗氧率,同时在14、18、22、26、30℃下分别对美洲鲥(体长7.8-9.7em,体重3.51-6.20g)耗氧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美洲鲥在25.3-26.5℃条件下,昼夜耗氧率范围为0.447-0.838mg/g·h,最低在上午7:00(0.447mg/g·h),最高在下午15:00(0.838mg/g·h)和夜间23:00(0.838mg/g·h),全天平均耗氧率为0.639mg/g·h;在不同温度下,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14℃时的0.073mg/g·h,增加到30℃时的1.057mg/g·h。
关键词
美洲鲥
耗氧率
窒息点
温度
Keywords
A losa sapidissima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asphyxiation point
temperatures
分类号
S965.21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和硫酸铜对美洲鲥的急性毒性研究
张新铖
朱新平
刘毅辉
洪孝友
黄俭城
曾敏玲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杨菁
黄宝松
李敏和
张新铖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杨慧荣
《科学养鱼》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张新铖
陈昆慈
朱新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杂交鳢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杨菁
张新铖
欧密
陈昆慈
赵建
《科学养鱼》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张新铖
朱新平
陈昆慈
洪孝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温度对美洲鲥耗氧率的影响
洪孝友
潘德博
朱新平
陈昆慈
李凯彬
张新铖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