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电解对苯二醌制备对苯二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纯铅作阴极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了对苯二醌阴极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为1mol/L硫酸溶液,电解液流速u=0.30m/s,反应器厚度L=30mm,电流I=10A,对苯... 采用电化学方法,以纯铅作阴极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内进行了对苯二醌阴极还原制备对苯二酚的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液为1mol/L硫酸溶液,电解液流速u=0.30m/s,反应器厚度L=30mm,电流I=10A,对苯二醌浓度w=0.04。最佳条件下的电流效率为E=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还原 对苯二醌 对苯二酚 固定床电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咖及玛咖复方产品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及维生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新胜 刘钊 +9 位作者 李惠子 张英 徐庆 张永 刘鹿 于晓明 杨雪艳 孔爱景 李婧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12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玛咖及玛咖复方产品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及维生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0名更年期综合征受试者,随机分成复方玛咖组(40名)和玛咖组(40名),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之间及自身前后生化检验、血常规、lgA、lgM、血清维生素水平... 目的:观察玛咖及玛咖复方产品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免疫指标及维生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0名更年期综合征受试者,随机分成复方玛咖组(40名)和玛咖组(40名),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之间及自身前后生化检验、血常规、lgA、lgM、血清维生素水平及体成分的变化。结果:共73名受试者完成研究(复方玛咖组37人、玛咖组36人),失访率为8.75%。干预结束后,两组之间血生化指标、血常规、血清IgA、IgM及体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血清IgA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复方玛咖组能够显著增高Ig M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复方玛咖组和玛咖组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12)、维生素C、维生素D较干预前均显著增高(P<0.05),其中玛咖组维生素B6较之前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复方玛咖及玛咖产品均可调节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免疫水平,改善其血清维生素水平,而且复方玛咖产品还能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更年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 维生素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在旋转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 Clark等[1]研究苯阳极氧化过程,认为二氧化铅是最合适的电极,苯是二级反应,苯在阳极上首先氧化为产物对苯二醌,产物可进一步氧化成马来酸,直至氧化成二氧化碳.但Ito[2]等研究表明苯阳极氧化还有一个并行反应:苯直接氧化为马来酸.Fleszar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氧化 动力学 旋转圆盘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在固定床反应器内电解制备对苯二醌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新胜 丁平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34-339,共6页
苯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氧制备对苯二醌.阳极和阴极分别为多孔铅合金和铅粒.电解液是1mol/l硫酸水溶液,苯分散于电解液中.最佳电解条件:电解液流速u=0.19m.s1,反应器厚度L=10mm,电极电位E=1.6V,电... 苯在固定床电化学反应氧制备对苯二醌.阳极和阴极分别为多孔铅合金和铅粒.电解液是1mol/l硫酸水溶液,苯分散于电解液中.最佳电解条件:电解液流速u=0.19m.s1,反应器厚度L=10mm,电极电位E=1.6V,电流I=10A和苯含量CB=24%,电流效率CE是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对苯二醌 固定床 电化学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反应的研究IV.聚乙二醇催化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新胜 祁国珍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800的聚二醇(PEG-8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使其与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作用而产生络合,然后提取出络合物。对该络合物进行有关的分析鉴定,确定其组成为:PEG:NaSCN=1:1,即络合物... 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800的聚二醇(PEG-8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使其与硫氰酸钠(NaSCN)水溶液作用而产生络合,然后提取出络合物。对该络合物进行有关的分析鉴定,确定其组成为:PEG:NaSCN=1:1,即络合物为(PEG·Na ̄+)SCN ̄-。用该络合物与三种反应底物(氯化苄、仲丁基溴和2,4-二硝基氯苯)作用,合成相应的三种硫氰酸酯衍生物,证明该络合物中含有硫氰酸根(SCN ̄-),且具有反应活性,从而揭示了聚乙二醇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酯 相转移催化剂 聚氧化乙烯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体系建设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新胜 胡习兵 马远荣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6期76-78,共3页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随着社会经济和材料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既要为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又要适应土木工程及材料新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出发,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为...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随着社会经济和材料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既要为土木工程专业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又要适应土木工程及材料新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需要出发,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为立足点,从拓宽课程内容知识面、加强工程应用与实验检测内容建设、增加新材料内容等方面对构建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新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材料 教学内容 试验能力 混凝土外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新胜 王赞滔 +5 位作者 邱晓钰 刘钊 陶扬 柴宁莉 于志盟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62-67,共6页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饮食组(n=36例,检查前2日均低渣饮食)和代餐组(n=37例,检查前天低渣饮食+前1天预包装无渣流食),比较两组检查前2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和饥饿程度评分、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结肠镜操作时间及息肉检出率。结果:共70例受试者完成研究(饮食组35例、代餐组35例);代餐组肠镜检查前2日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代餐组Boston总评分(6.49±1.12)显著高于饮食组(5.71±1.18),且在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到直肠部位Boston评分(2.09±0.45、2.29±0.46)均显著高于饮食组(1.80±0.47、1.90±0.54)(P<0.05);肠道准备优良率(BBPS总评分≥8分)代餐组显著高于饮食组,且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两组肠镜结肠息肉检出率在各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代餐组结肠息肉总检出率(54.29%)显著高于饮食组(20.00%)(P<0.05)。结论:结肠镜检前进食预包装无渣流食较传统低渣饮食能够显著改善肠道准备效果,提高结肠息肉总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渣饮食 无渣流食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建筑结构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新胜 任森智 何佼龙 《高等建筑教育》 2006年第2期78-81,共4页
园林建筑结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园林建筑学科特点和要求,体现园林建筑结构特色,使教学内容适合园林专业学科要求,更好地实现园林建筑艺术的效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建筑结构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并进... 园林建筑结构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园林建筑学科特点和要求,体现园林建筑结构特色,使教学内容适合园林专业学科要求,更好地实现园林建筑艺术的效果。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园林工程专业园林建筑结构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并进行了教学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建筑结构 教学内容 高校 培养目标 创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纯酰素对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新胜 陶扬 +6 位作者 张荣轩 徐庆 张永 刘鹿 刘钊 陆大杰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第11期64-69,共6页
目的:观察芦荟纯酰素膜片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重点观察芦荟纯酰素对受试者炎症指标、激素水平和更年期症状评分的影响,为芦荟纯酰素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实验,2018年9-11月解... 目的:观察芦荟纯酰素膜片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重点观察芦荟纯酰素对受试者炎症指标、激素水平和更年期症状评分的影响,为芦荟纯酰素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实验,2018年9-1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受试者50名,并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25人、对照组25人),分别舌下含服芦荟纯酰素膜片(6片/d)或干预物(6片/d),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之间及同组干预前后更年期自我综合评定结果、疲劳评定结果、GAD-7焦虑症评分、PHQ-9抑郁症、血清激素水平及抗氧化指标。结果:共46例受试者完成研究(对照组24例、干预组22例),失访率8%。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更年期自我综合评分、疲劳评分及雌激素水平有显著改善(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更年期自我综合评分、雌激素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水平有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芦荟纯酰素膜片能够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雌激素水平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纯酰素 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五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电化学工业学术会议》专辑序言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胜 曾程初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49,共3页
有机电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相比,有机电化学合成无需使用有毒或危险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因而在药物、香料、染料和化纤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得到... 有机电化学是有机化学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相比,有机电化学合成无需使用有毒或危险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具有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因而在药物、香料、染料和化纤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有机电合成作为一种绿色的化学合成技术受到了化学工业界的密切关注.从本质上讲,有机电化学以电子为试剂,通过电子的得失实现物质的还原和氧化,即从工艺本身消除了污染的形成,是名符其实的“绿色可持续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合成 电化学工业 学术会议 有机合成方法 序言 专辑 十五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过程的化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29
11
作者 胡军 张新胜 +1 位作者 吴明东 戴迎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的电解液可用简便的化学分析法测定 ,其中草酸的定量可用钙盐沉淀后用高锰酸钾法测定 ;乙二醛的定量用坎尼查罗反应后用标准酸测定 ;醛总量用亚硫酸钠法测定 ,乙醛酸的定量用醛总量减乙二醛的量。
关键词 阳极氧化法 化学分析法 草酸 乙醛酸 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子宫肥大细胞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文学 张新胜 +4 位作者 薛德明 郭玫 张顺利 李卫国 杨林松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妊娠期子宫内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等染色法研究了孕1d、3d、5d、7d、9d、11d、13d、15d、17d、19d时子宫内的肥大细胞。结果:(1)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较少,且胚... 目的:探讨小鼠妊娠期子宫内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等染色法研究了孕1d、3d、5d、7d、9d、11d、13d、15d、17d、19d时子宫内的肥大细胞。结果:(1)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较少,且胚泡植入部位的肥大细胞明显少于非植入部位;(2)妊娠早期(孕1~5d)和妊娠后期(孕15~19d)肥大细胞数显著多于妊娠中期(P<0.05);(3)Alcian蓝藏红组化染色后,可见妊娠过程中红色和红蓝混合色肥大细胞逐渐减少;蓝色肥大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孕9~19d肥大细胞几乎全部为蓝色;(4)肥大细胞临界电解质浓度值随妊娠时间的推移而变小。结论:妊娠期间子宫肥大细胞在分布、数量和组化性质诸方面均发生了变化,提示妊娠期间子宫局部免疫水平发生了改变,此变化可能是胚胎不被母体排斥的免疫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子宫 分布 数量 组织化学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晓进 翟心慧 +2 位作者 张新胜 张文学 宛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方法 :对 19例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定点参照吴汝康、王香亭等方法。所测变量进行相关分析、R聚类和回归分析 ,并同其它猕猴亚种颅骨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所测变量之间呈同长趋势 ,其相关程度在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一... 目的、方法 :对 19例太行山猕猴颅骨变量进行了测量 ,测量定点参照吴汝康、王香亭等方法。所测变量进行相关分析、R聚类和回归分析 ,并同其它猕猴亚种颅骨变量进行比较。结果 :所测变量之间呈同长趋势 ,其相关程度在不同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与其它猕猴资料比较 ,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结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 ,可知所计算欧氏距离的远近与其实际地理分布大致吻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颅骨 形态结构 相关性研究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法降解废水中4-氯酚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4,244,共4页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法降解废水中 4-氯酚的影响。对降解过程所得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脉冲电压峰值、延长放电时间、无机盐Fe SO4的存在均可提高降解效果 ,自由基清除剂及缓冲剂的存在... 考察了多种因素对高压脉冲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法降解废水中 4-氯酚的影响。对降解过程所得的中间产物和终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提高脉冲电压峰值、延长放电时间、无机盐Fe SO4的存在均可提高降解效果 ,自由基清除剂及缓冲剂的存在会显著降低降解效果。对 1 0 0 mg/ L4-氯酚废水放电处理 2 4 0 min,最高降解率可达 90 %以上 ,降解产物主要有苯酚、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对氯邻苯二酚和对苯醌等。当放电时间足够长时 ,4-氯酚可完全降解为 CO2 和 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法 降解 废水 4-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质钴、镍、铅、镉对提取高纯度电解铁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印仁和 吕康 +3 位作者 曹为民 方正华 戴迎春 张新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研究了杂质 Co、Ni、Pb、Cd在氯化物电解质溶液和硫酸盐电解质溶液中对提取高纯度电解铁的影响。发现 :Fe的电沉积有较大的过电位 ,该过电位随浴液的种类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Fe- Co、Fe- Ni和 Fe- Cd的电沉积属于异常型共沉积。 Pb在... 研究了杂质 Co、Ni、Pb、Cd在氯化物电解质溶液和硫酸盐电解质溶液中对提取高纯度电解铁的影响。发现 :Fe的电沉积有较大的过电位 ,该过电位随浴液的种类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Fe- Co、Fe- Ni和 Fe- Cd的电沉积属于异常型共沉积。 Pb在两种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不同 ,只有用硫酸盐电解质溶液 ,电解铁中 Pb的含量才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铁 提取 高纯度铁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电解槽变电流成对电解合成乙醛酸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戴迎春 袁渭康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对电解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过程 ,固定床电解槽和变电流电解效果明显优于平板型电解槽和恒电流电解效果 .当阳极液中乙二醛和盐酸初始质量分数 (WCHOCHO 和WHCI)分别等于7.0 %和 8.0 %、阴极液为始终饱和的草酸溶液和微量的添加剂时 ,... 对电解氧化乙二醛合成乙醛酸过程 ,固定床电解槽和变电流电解效果明显优于平板型电解槽和恒电流电解效果 .当阳极液中乙二醛和盐酸初始质量分数 (WCHOCHO 和WHCI)分别等于7.0 %和 8.0 %、阴极液为始终饱和的草酸溶液和微量的添加剂时 ,采用平均电流密度 (i)为 15 35A/m2 的变电流方式电解 ,阳极电流效率 (CEa)为 85 .3%、乙醛酸选择性 (RSa)为 93.9% ;阴极电流效率 (CEc)为 86 .7% ,乙醛酸选择性 (RSc)为 94 .0 % .阳极初产品中WCHOCOOH∶WCHOCHO≥ 4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酸 成对电解 合成 固定床电解槽 交电流电解 乙二醛 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醛电氧化制备乙醛酸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1 位作者 胡军 戴迎春 《电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乙醛酸的新方法 ,采用以DSA作阳极材料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和周期性间歇操作方式 ,研究了乙二醛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CEa)和乙醛酸收率 (RSa)的影响 ,得最佳电解条件 :反应温度 30~ 40...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电化学法合成乙醛酸的新方法 ,采用以DSA作阳极材料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和周期性间歇操作方式 ,研究了乙二醛和盐酸混合体系中各种工艺条件对电流效率(CEa)和乙醛酸收率 (RSa)的影响 ,得最佳电解条件 :反应温度 30~ 40℃ ,电解液流速 1.4m/s,电极电流密度 45 0A/m2 ,乙二醛初始浓度 (wt%以下同 ) 9.1%~ 16 .0 % ,盐酸初始浓度 4%~ 6 % ,在此条件下电解乙二醛 ,乙醛酸收率 91.1% ,电流效率 8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乙二醛 乙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诱导小鼠肝细胞表达热休克蛋白70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顺利 郭玫 +3 位作者 张新胜 张文学 李效阳 徐存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 :研究热休克恢复期小鼠肝细胞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表达。方法 :小鼠分别以 4 0、4 2、4 4、4 6℃热休克处理 30 min,恢复 8h;4 6℃热休克处理 30 min,然后分别于热休克后 2~ 72 h取肝 ,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HSP70的表达 ,并用体... 目的 :研究热休克恢复期小鼠肝细胞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表达。方法 :小鼠分别以 4 0、4 2、4 4、4 6℃热休克处理 30 min,恢复 8h;4 6℃热休克处理 30 min,然后分别于热休克后 2~ 72 h取肝 ,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HSP70的表达 ,并用体视学方法对阳性肝细胞体密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 2、4 4、4 6℃均能诱导肝细胞表达 HSP70 ,以 4 6℃组小鼠阳性肝细胞密度最大 ;4 6℃热休克后 8~ 12 h为 HSP70的合成高峰 (P<0 .0 1) ,72 h后基本降解消失。结论 :HSP70的迅速表达与缓慢降解对维持肝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热休克反应 热休克蛋白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娴玲 王爱菊 +1 位作者 张新胜 徐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 使用电导率法测定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的第2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CMC),其值分别为0.52和38.0 mmol/L。同时在无探针分子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四乙基氢氧化铵水溶液体系胶束在铂电极(Pt)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到1个受扩散控制的氧化峰,并用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CC)测定了胶束的扩散系数,得到了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41.0 mmol/L。通过以上2种方法的测定,可以确定四乙基氢氧化铵的第1和第2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52和39.5 mmol/L。电导率法和计时库仑法各具特点,均不失为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基氢氧化铵 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 计时库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掺杂促进Fe/N/C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驰 张雪 +2 位作者 周志有 张新胜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75-1883,共9页
向Fe/N/C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再引入S掺杂是进一步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探究活性提高的原因,本文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前驱体,氯化钙为模板,氯化铁为铁源,通过添加硫氰化钾(KSCN)来控制热解催化剂的S掺杂量。通过对比分... 向Fe/N/C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再引入S掺杂是进一步提高其氧还原催化活性的有效方法。为了探究活性提高的原因,本文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前驱体,氯化钙为模板,氯化铁为铁源,通过添加硫氰化钾(KSCN)来控制热解催化剂的S掺杂量。通过对比分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分析S掺杂促进Fe/N/C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原因。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N_2吸脱附等温线测试结果表明,S元素可抑制含铁纳米粒子的形成,促使形成多孔碳结构,提高比表面积。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适量S前驱体可实现较高的S掺杂含量,得到最优的活性,过量的S反而会导致Fe和S的掺杂量同时降低,影响活性。DFT计算结果表明在Fe-N_4大环中引入S掺杂,可增强O_2分子和中间体OOH与Fe-N_4结构中的Fe的相互作用,促进形成Fe―O键,从而导致O―O键的键能显著降低,为后续反应O―O键的断裂提供可能,促进ORR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Fe/N/C材料 S掺杂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