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模控制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关克平 张新放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了提高动力定位船舶或作业平台在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对动力定位船舶的控制器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建立简化的船舶三自由度数学模型,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软件进行仿... 为了提高动力定位船舶或作业平台在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对动力定位船舶的控制器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建立简化的船舶三自由度数学模型,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并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外界环境干扰的条件下,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能够较好的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控制性能良好,对进一步研究动力定位船舶的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数学模型 动力定位系统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的负反馈控制算法(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关克平 张新放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2,68,共6页
为描述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现象,找出其横摇运动的规律,建立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借助Lyapunov指数曲线来判断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的混沌现象;采用负反馈算法的非线性方法来控制船舶横摇运动中的混沌现象;求出适宜的负反馈系数... 为描述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现象,找出其横摇运动的规律,建立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借助Lyapunov指数曲线来判断船舶非线性横摇运动的混沌现象;采用负反馈算法的非线性方法来控制船舶横摇运动中的混沌现象;求出适宜的负反馈系数k的范围,减轻船舶横摇运动的非线性现象.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横摇运动 非线性 混沌 Lyapunov指数曲线 负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新放 关克平 《水运管理》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为使船舶或作业平台在海上航行或作业时更好地保持航迹或稳定在某一工作水域范围内,对船舶的定位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阐述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研究状况及其数学模型等,指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使其在动... 为使船舶或作业平台在海上航行或作业时更好地保持航迹或稳定在某一工作水域范围内,对船舶的定位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阐述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定义、组成、工作原理、研究状况及其数学模型等,指出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使其在动力定位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几种不同时期基于不同控制技术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器的原理,阐述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系统 控制技术 船舶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新放 吕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7,共9页
为探究港口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港口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动态熵权TOPSIS和ArcGIS软件对2000—2018年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港发展差异显著,呈整体分散、局部连片集中分... 为探究港口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港口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动态熵权TOPSIS和ArcGIS软件对2000—2018年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港发展差异显著,呈整体分散、局部连片集中分布格局,近年环渤海港口发展减慢,西南和东南港口发展较好,呈南强北弱发展特征;区位环境和设施条件制约港口发展最显著,城市支持度和财务状况影响较小,运营规模影响最小,空间可达性和发展潜力影响波动较大;航道、泊位及机械设备数等基础条件始终是主要障碍因子,障碍度排序前10的因子集中在区位环境和设施条件。结果有助于认识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过程,为明确港口投资环境及规划港口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港口发展 影响因素 动态熵权TOPSIS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港口经济发展演变特征与空间层次划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新放 吕靖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探究中国沿海港口经济发展过程,运用动态熵权TOPSIS法和GIS研究2000—2018年港口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并采用Jenks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层次划分。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港口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近年来环渤海港口发展减缓,东南和西南沿海港... 为探究中国沿海港口经济发展过程,运用动态熵权TOPSIS法和GIS研究2000—2018年港口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并采用Jenks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层次划分。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各港口经济发展差异显著,近年来环渤海港口发展减缓,东南和西南沿海港口发展良好,呈南强北弱特征;港口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整体分散、局部连片集中的分布格局,港口群内核心港口发展放缓,边缘港口发展势头强劲。根据港口经济发展综合值和指标体系各子系统对港口发展的贡献度值,将港口划分为5个层次和5种类型;将两种划分方式加以组合来识别各港口所属的层级地位和最优发展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经济 空间布局 熵权 TOPSIS法 层次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陆海联运枢纽辐射范围模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新放 吕靖 彭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6,共9页
为明确集装箱多式联运及陆海协同运输枢纽的服务范围,从枢纽综合服务水平和广义服务成本角度,提出一种衡量枢纽辐射范围的量化方法;基于枢纽服务效用最优,即综合服务水平与广义服务成本之间的动态平衡,建立枢纽最优辐射范围模型;考虑托... 为明确集装箱多式联运及陆海协同运输枢纽的服务范围,从枢纽综合服务水平和广义服务成本角度,提出一种衡量枢纽辐射范围的量化方法;基于枢纽服务效用最优,即综合服务水平与广义服务成本之间的动态平衡,建立枢纽最优辐射范围模型;考虑托运人对运输时间的满意度偏好,采用模糊时间窗量化托运人满意度,建立枢纽最优辐射域(满意域和容忍域)模型。最后以成都联运枢纽为例,测算其最优辐射范围,包括四川省及其邻接城市;最优辐射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尤其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等地;基于断裂点理论分析周边的重庆枢纽对其辐射范围的竞争性影响。为托运人选择集装箱运输枢纽及政府对集装箱联运枢纽的选址和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联运枢纽 辐射范围 服务效用 枢纽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客船应急疏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新放 关克平 《中国修船》 2016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了评价紧急情况下客船应急疏散的能力,从船舶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客船应急疏散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客船人员疏散的特点,确定客船应急疏散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估测法与模糊决策理论,建立客船应急疏散能力的模糊综... 为了评价紧急情况下客船应急疏散的能力,从船舶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客船应急疏散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客船人员疏散的特点,确定客船应急疏散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专家估测法与模糊决策理论,建立客船应急疏散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石咀客渡035"客船的应急疏散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对客船人员应急疏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船应急疏散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港口效率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吕靖 张新放 《水运管理》 2018年第6期10-12,27,共4页
为提高港口运营效率评价的精确性,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DEA法,对港口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等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基于港口效率评价提出港口发展对策:深化港口... 为提高港口运营效率评价的精确性,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三阶段DEA法,对港口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等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基于港口效率评价提出港口发展对策:深化港口资源整合,建设智能智慧化港口,完善集疏运体系,合理规划码头泊位,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建立港口信息联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三阶段DEA法 技术效率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