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斌霞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撷英 被引量:2
1
作者 彭玉 彭玉芝 张斌霞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44-46,共3页
张斌霞教授认为精神因素是高血压发病之诱因,气阴两虚、脾肾俱亏为致病之本,风火上炎、痰瘀结内是致病之标;治疗时应标本兼顾,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为主以治其本,以平肝潜阳,疏通经络为辅治其标,并防传变,以血压宁汤治疗高血压,并附验案。
关键词 高血压病 眩晕 气阴两虚 中医药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经病“欲解时”应用乌梅丸验案举隅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昕玥 张斌霞 +1 位作者 常光灿 李嘉慧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是治疗蛔厥的良方,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畴。全国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将伤寒六经病“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并广泛用于临床选方用药,在六经病“欲解时”相关时间段内...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大部分学者认为其是治疗蛔厥的良方,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畴。全国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将伤寒六经病“欲解时”释为“相关时”,并广泛用于临床选方用药,在六经病“欲解时”相关时间段内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时,针对性选择该经方药治疗,疾病往往顺势而解。张斌霞师从顾植山,根据“厥阴病欲解时为相关时”理论,在厥阴病治疗中应用乌梅丸,临床上取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欲解时 乌梅丸 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脉通颗粒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琪 张斌霞 +1 位作者 蒋晓 史兵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中检测出77例颈动脉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脉通颗粒10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20 mg,每晚顿服、疗...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中检测出77例颈动脉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脉通颗粒10 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20 mg,每晚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增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变化、MDA、SOD、MMP-1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TG、LPa、ox-LDL、MD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均有明显降低,HDL-C、SOD升高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脉通颗粒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脉通2号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鹌鹑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琪 张斌霞 王紫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脉通2号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造成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血脉通2号颗粒干预3个月,观察各组鹌鹑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CD40、CD40L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脉通2号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高脂饲料造成鹌鹑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用血脉通2号颗粒干预3个月,观察各组鹌鹑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CD40、CD40L的变化。结果血脉通2号颗粒可降低sICAM-1、sVCAM-1、CD40及CD40L的水平。结论血脉通2号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可能是血脉通2号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通2号颗粒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泄浊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蒋晓 张斌霞 李小龙 《国医论坛》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疗法 血脉通颗粒/治疗应用 补肾泄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胆汤临床应用体会
6
作者 蒋晓 季海刚 +1 位作者 王紫逸 张斌霞 《国医论坛》 2009年第6期7-9,共3页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由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实、竹茹、大枣、生姜8味药组成,该方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郁痰扰证.<三因方·惊悸门>谓其"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夜寐不香,或见异物,致心惊...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由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枳实、竹茹、大枣、生姜8味药组成,该方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郁痰扰证.<三因方·惊悸门>谓其"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夜寐不香,或见异物,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气短悸乏,或身倦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笔者在临证中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顽疾杂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临床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应用体会 心胆虚怯 随证加减 清胆和胃 疗效显著 理气化痰 卧不安 三因方 自汗 竹茹 治疗 枳实 杂病 饮食 异物 无味 顽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C期患者血浆BNP测定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殷建峰 黎启华 张斌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9X期93-93,共1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期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侧定206例心力衰竭C期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期组),心功能C期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及6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C期患者BNP值明...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C期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侧定206例心力衰竭C期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期组),心功能C期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及69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C期患者BNP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使稳定期患者血浆BNP值也高于正常对照(P<0.05)。稳定期患者BNP较急性期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检测可作为较可靠的心衰早期诊断参考指标,对CHF严重程度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尿钠肽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TP及MMP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朱云仙 张斌霞 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研究养心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6)及CHF组(n=39),CHF组采用连续28d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 目的研究养心2号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治疗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6)及CHF组(n=39),CHF组采用连续28d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方法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存活的CHF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n=6)、卡维地洛组(C组,n=6)及养心2号组(D组,n=6)。A组、B组大鼠予蒸馏水灌胃,C组、D组分别予卡维地洛、养心2号方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28d后,水合氯醛麻醉下取心肌组织,分别测定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 1ATP浓度变化:B组ATP浓度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ATP浓度升高,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MMP水平变化:B组MMP水平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组、C组MMP水平均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心2号方能升高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ATP浓度,同时升高MMP水平,具有明显改善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养心2号方治疗CHF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养心2号方 三磷酸腺苷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检测血清MMP-1、ox-LDL、MDA、SOD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兵伟 姬艳 +2 位作者 张斌霞 蒋晓 张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超氧化物岐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