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斌升
韩红星
+3 位作者
王浩
朱其义
宫健
王贤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0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颈动脉串联闭塞患者根据治疗开通策略分为两组,顺向组(13例)采用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向开通技术,逆向组(17例)采用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
目的比较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颈动脉串联闭塞患者根据治疗开通策略分为两组,顺向组(13例)采用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向开通技术,逆向组(17例)采用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顺向组一次取栓成功率30.0%(3/10)、静脉溶栓比率38.5%(5/13)、镇静局麻比率69.2%(9/13)、DNT58 min、DPT104.8 min、TICI 2b/3级84.6%(11/ 13)、90 d mRS 0~2 分 61.%(8/13)、病死率 15.4%(2/13),逆向组分别为 52. 9%(9/17)、88. 2%(15/17)、 38.3 min、71.9 min、94. 1%(16/17)、70. 6%(12/17)、0(0/17)、82.4%(14/17),两组一次取栓成功率比较,P <0. 05。结论顺向、逆向开通技术治疗颈动脉串联闭塞致AIS均安全、有效,但采用逆向开通技术有更高的一次取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
串联闭塞
血管内治疗
球囊导引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斌升
韩红星
王浩
朱其义
宫健
王贤军
机构
青岛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临沂市人民医院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0期51-53,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颈动脉串联闭塞患者根据治疗开通策略分为两组,顺向组(13例)采用从近端向远端的顺向开通技术,逆向组(17例)采用从远端向近端的逆向开通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顺向组一次取栓成功率30.0%(3/10)、静脉溶栓比率38.5%(5/13)、镇静局麻比率69.2%(9/13)、DNT58 min、DPT104.8 min、TICI 2b/3级84.6%(11/ 13)、90 d mRS 0~2 分 61.%(8/13)、病死率 15.4%(2/13),逆向组分别为 52. 9%(9/17)、88. 2%(15/17)、 38.3 min、71.9 min、94. 1%(16/17)、70. 6%(12/17)、0(0/17)、82.4%(14/17),两组一次取栓成功率比较,P <0. 05。结论顺向、逆向开通技术治疗颈动脉串联闭塞致AIS均安全、有效,但采用逆向开通技术有更高的一次取栓成功率。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
串联闭塞
血管内治疗
球囊导引导管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顺向、逆向开通技术在颈动脉串联闭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张斌升
韩红星
王浩
朱其义
宫健
王贤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