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晓春 徐政茂 +3 位作者 樊玉峰 张文萍 李子阳 陈晓燕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 吸能支护是地下岩体工程领域中用于提高围岩稳定性和避免冲击地压等灾害发生的一种重要的防治技术。吸能支护技术的核心原理是通过特定的结构设计,使支护体系在岩体发生位移或变形时能够有效吸收或消耗能量,从而减少由冲击载荷引发的工程破坏和事故。吸能锚杆是吸能支护的一种常见形式,此技术通过锚杆将表面围岩与深部稳定岩体相结合,并在围岩内部产生预应力吸收或耗散能量从而避免矿山灾害的发生。吸能锚杆这种柔性支护方式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巷道支护,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矿山灾害的防治。综述自1968年以来30余种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吸能锚杆设计方式,以结构和材料2大类型为切入点进行划分,着重分析8种典型吸能锚杆的工作原理与设计优势,并以此指出现有吸能锚杆支护在应用中存在的安全性与智能性等方面的不足。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目前深部矿井支护高强度与智能化等需求,提出一种智能预警负泊松比结构吸能锚杆。该锚杆利用负泊松比吸能结构实现增阻效果,具有双向恒阻吸能与双向监测预警等特性,能够满足复杂的非线性软岩巷道强阻支护、可视化预警等需求,有助于加快支护体系一体化,促进安全、智慧矿山的发展。最后,对吸能锚杆支护设备的优化革新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灾害 巷道支护 吸能锚杆 监测预警 智慧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增氧对水稻成熟期锌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萍 曾峰 +5 位作者 钟诚 贺振华 吴友杰 蒋易 王润贤 段慧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目的】明确施磷、增氧及二者互作对水稻根系生理特性、成熟期锌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C两优608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增氧(OI)、不增氧(NI)2种灌溉方式,4个施磷水平(P_(1)=0.00、P_(2)=1.35、P_(3)=2.70、P_(4)=4.05... 【目的】明确施磷、增氧及二者互作对水稻根系生理特性、成熟期锌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C两优608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增氧(OI)、不增氧(NI)2种灌溉方式,4个施磷水平(P_(1)=0.00、P_(2)=1.35、P_(3)=2.70、P_(4)=4.05 g/盆),研究施磷、增氧对水稻各生育期根系活力、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成熟期各部位含锌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1)施磷使铁锰胶膜含锌量降低33.38%~60.41%,增氧使锌由根部向秸秆转移系数增加24.98%~113.15%,氧磷互作促使水稻秸秆含锌量增加,降低了锌由秸秆向籽粒的转移系数及籽粒锌分配比例;(2)OIP_(1)处理水稻籽粒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数、籽粒锌分配比例均最高,分别为140.45 g/盆、27.57 g、29.00个/株、29.52%,是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及锌吸收的最佳灌溉模式;(3)施磷增加水稻分蘖期根系活力,降低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成熟期根部锌的吸收和累积,促进锌由秸秆向籽粒转移,进而使籽粒产量及结实率增加;氧磷互作降低分蘖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加灌浆期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水稻秸秆、籽粒含锌量,降低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水稻锌由秸秆向籽粒的转移能力。【结论】施磷、氧磷互作均可通过影响水稻分蘖期、灌浆期根系生理特性,调控水稻籽粒锌吸收及锌由秸秆向籽粒的转移系数以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增氧则促进水稻秸秆锌的吸收与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活力 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 锌吸收 产量 施磷 增氧灌溉 氧磷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钢教授特发性膜性肾病组方配伍规律
3
作者 沈兰 张文萍 +1 位作者 支晟 王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49-152,I0007,共5页
目的:分析总结王钢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王钢教授诊治IMN的医案,运用Medcase V5.2数据录入,建立IMN医案的结构化数据库,挖掘王钢教授诊治膜性肾病的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结果:共纳... 目的:分析总结王钢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王钢教授诊治IMN的医案,运用Medcase V5.2数据录入,建立IMN医案的结构化数据库,挖掘王钢教授诊治膜性肾病的辨治思路及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结果:共纳入1 291诊次,112例IMN医案,涉及中药339种,集内关联处理后,产生总药物规则30组,有克数的药物规则28组,在结构性聚类中根据药物频幅的节段,F250药物凝聚层次聚类分析结果中,共获得群集类4项,F350药物凝聚层次聚类分析结果中,获得群集类5项,F450药物凝聚层次聚类,获得群集类5项,群集数均小于10。结论:王钢教授治疗IMN,遵循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固护肾元为要,祛邪为举,复法合用,辨证精准,用药配伍灵活多变。用药轻灵甘平,以平为期,以求长期用药,而无伤正之隅,缓缓图治,邪去正安,方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钢 临证经验 膜性肾病 集内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致密气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4
作者 杨杰 张文萍 +2 位作者 丁朝龙 石存英 马云海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为了明确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致密气优质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高压压汞试验和CT测试等资料,明确了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优选多种宏观和微观参数,通过Q型聚类对储层进行了定... 为了明确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二段(须二段)致密气优质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特征,综合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高压压汞试验和CT测试等资料,明确了储层质量的主控因素,优选多种宏观和微观参数,通过Q型聚类对储层进行了定量划分,并对各类别储层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中三叠系须二段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8%和0.21 mD,为特低孔—低孔、低渗致密气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和裂缝,孔隙和喉道半径分别为1.31~55.00μm和0.05~1.04μm,为微米孔隙和微米-亚微米喉道组合。②研究区沉积作用控制了岩石粒度和泥质含量,是决定初始孔隙度形成和后期演化的基础条件;强烈的机械压实和胶结作用分别破坏了14.6%~20.1%和9.8%~15.1%的原始孔隙,是造成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次生溶蚀、绿泥石包膜等建设性成岩作用形成了次生溶孔且对原生孔隙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挤压破裂形成的裂缝进一步扩大了次生溶蚀范围,是将致密砂岩改造成优质储层的关键。③研究区须二段储层可分为4类,不同类型储层的物性和微观结构差异较大,Ⅰ,Ⅱ类储层物性好、试气产能高,是主要的“甜点”储层和有利开发目标,主要分布于区域中部H1,H3井区和东部H125井区,纵向上集中在须二上亚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储层 沉积作用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次生溶蚀孔 分选性 Q型聚类 须二段 三叠系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控水灌溉对水稻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罗统成 唐怿舟 +4 位作者 张文萍 彭飞宇 胡德勇 蒋正义 彭博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39-46,共8页
【目的】研究增氧-控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前期生理生长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揭示增氧-控水灌溉调控水稻抽穗开花期花粉活力、花期特异基因OsFKF1表达量及籽粒产量的机理,并筛选适宜的增氧-控水理论满意方案。【方法】以水稻中早39为研究... 【目的】研究增氧-控水灌溉对水稻生育前期生理生长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揭示增氧-控水灌溉调控水稻抽穗开花期花粉活力、花期特异基因OsFKF1表达量及籽粒产量的机理,并筛选适宜的增氧-控水理论满意方案。【方法】以水稻中早39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2种灌溉方式:CK(增氧-常规灌溉)、T(增氧-控水灌溉),采用在分蘖前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不控水处理(0~30 mm水层),在分蘖中期、分蘖后期、孕穗期控水处理(60%~80%、80%~100%)模式,研究水稻生育前期各部位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质量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水稻抽穗开花期花粉活力、OsFKF1基因表达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水稻抽穗开花期花粉活力、花期特异基因OsFKF1表达量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CK,T_(3)处理水稻花粉活力、T_(2)处理花期特异基因OsFKF1表达量和T_(8)处理籽粒产量出现最大值,分别为83.28%、2.96、83.908 g/株;增氧-控水灌溉导致水稻不同处理间分蘖中期根部和叶部ABA质量浓度、分蘖后期叶部POD活性差异显著,分蘖中期根部ABA质量浓度、分蘖后期叶部POD活性分别较CK降低16.73%~23.69%、19.91%~66.70%,拔节孕穗期根部ABA质量浓度较CK增加1.37%~63.52%,T_(1)-T_(4)处理分蘖中期根部POD活性较CK降低70.36%~71.55%,T_(5)-T_(8)处理分蘖中期根部POD活性较CK增加2.53%~7.00%;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增氧-控水灌溉使水稻分蘖后期根部ABA质量浓度增加,分蘖后期和拔节孕穗期叶部ABA质量浓度、分蘖中期根部和分蘖后期叶部POD活性降低同时,提高了水稻抽穗开花期花粉活力、OsFKF1基因表达量和籽粒产量。【结论】T_(3)处理水稻籽粒产量为82.18 g/株,是增氧-控水灌溉调控水稻ABA质量浓度和POD活性、提高水稻花粉活力和籽粒产量的理论满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活力 花期特异基因 植物激素脱落酸浓度 过氧化物酶活性 增氧-控水灌溉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虫胺原药及两种剂型对三种甲壳纲生物的毒性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文萍 王全胜 +2 位作者 徐吉洋 朱国念 李少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78-1485,共8页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呋虫胺原药、20%可溶性粉剂(SP)和1%颗粒剂(G)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和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三种甲壳纲生物的24 h和48 h毒性。结果表明,以实测浓度计,呋虫胺原药...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呋虫胺原药、20%可溶性粉剂(SP)和1%颗粒剂(G)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老年低额溞(Simocephalus vetulus)和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三种甲壳纲生物的24 h和48 h毒性。结果表明,以实测浓度计,呋虫胺原药、可溶性粉剂和颗粒剂对大型溞的48h-LC50分别为1.08、22.96、0.36 mg·L-1,对老年低额溞的48h-LC50分别为1.21、10.65、0.40mg·L-1,对锯缘真剑水蚤的48h-LC50分别为0.08、0.04、0.04 mg·L-1。与呋虫胺原药相比,1%颗粒剂对大型溞和低额溞的急性毒性增大,可溶性粉剂对二者的毒性则降低,但两种剂型对剑水蚤的毒性均略高于原药,且二者毒性差异不显著。另采用暴露浓度估计模型(GENEEC)对呋虫胺两种使用方法(即SP喷施和G撒施)所对应的急性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颗粒剂对大型溞、低额溞、剑水蚤的风险熵值(RQ)分别为0.070、0.063、0.63,可溶性粉剂的分别为0.000 54、0.001 2、0.31。这说明:就物种而言,呋虫胺对剑水蚤的急性风险较高,对其他两种生物无急性风险;就剂型而言,颗粒剂剂型的急性风险较可溶性粉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原药 剂型 甲壳纲 急性毒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滴灌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文萍 姚帮松 +1 位作者 肖卫华 杨良玖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基于3种增氧滴灌方式,研究了增氧滴灌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溶氧滴灌方式总节水效果和产量增产效果均比机械加气滴灌好。机械加气滴灌可使烟草根系活力达到最优,根系体积扩大,不定根及细根量增多,总耗水量增加;而化学溶... 基于3种增氧滴灌方式,研究了增氧滴灌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溶氧滴灌方式总节水效果和产量增产效果均比机械加气滴灌好。机械加气滴灌可使烟草根系活力达到最优,根系体积扩大,不定根及细根量增多,总耗水量增加;而化学溶氧加气滴灌根系的发育要比冠部的发育慢,可节约部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高 叶片数 叶片面积 根冠比 变差系数 机械加气滴灌 化学溶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灌溉条件下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文萍 肖卫华 +3 位作者 姚邦松 吴根义 曾鹏 夏文锦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7-29,共3页
针对增氧灌溉条件下水稻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采用增氧灌溉技术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检测分蘖数、株高和根系生长特征指标,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P处理盆栽平均分蘖数、株高与CKP处理区别不明显,... 针对增氧灌溉条件下水稻不同施磷量对水稻分蘖期根系的影响,采用增氧灌溉技术进行盆栽试验,通过检测分蘖数、株高和根系生长特征指标,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期根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P处理盆栽平均分蘖数、株高与CKP处理区别不明显,高磷肥处理(135kg/hm2)有利于水稻分蘖数、株高的增长,相对于CKP处理,增氧灌溉条件下OP处理水稻分蘖期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变化显著,CKP处理组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CKP3最大,而增氧灌溉条件下OP2处理的根系总长、根总体积最大,相比CKP2,分别提高1.07和3.08倍,OP4处理的根系平均直径最大,相比CKP4提高66%。因此,增氧灌溉条件下施加磷肥处理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氧灌溉 水稻 分蘖数 施磷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蒋正义 胡德勇 +3 位作者 罗统成 肖卫华 张文萍 吴友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1-36,共6页
为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明确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中早39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灌溉增氧水0~30 mm、调亏灌溉土壤体积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60%~80%和80%~100%3种调亏组合... 为提高农田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明确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植株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超级稻中早39作为盆栽试验对象,设置灌溉增氧水0~30 mm、调亏灌溉土壤体积饱和含水率的百分比60%~80%和80%~100%3种调亏组合,测定分蘖中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的株高、有效穗数、植株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系活力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指标。结果表明:(1)调亏-增氧灌溉可提升超级稻根系活力,延缓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根系活力的减弱,有效降低超级稻根系MDA含量;(2)调亏-增氧灌溉有利于超级稻有效穗数的增加和植株干重的积累;(3)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表面积、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有明显提高。总之,调亏-增氧灌溉对超级稻根系生长影响显著,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稻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调亏-增氧灌溉 形态特征 产量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分布式多层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萍 郭庆平 +1 位作者 袁春明 游红俊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多层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实现这样的系统结构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该结构以C/S结构为基础,把以往由客户端或数据库服务器端实现的企业应用逻辑提取出来封装成企业对象,并将其分...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多层数据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实现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实现这样的系统结构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该结构以C/S结构为基础,把以往由客户端或数据库服务器端实现的企业应用逻辑提取出来封装成企业对象,并将其分布于应用服务器端。与传统的C/S结构相比较,该结构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稳定性及数据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多层系统结构 W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磷增氧条件对水稻光合特性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文萍 管啸 +5 位作者 钟诚 易宇 肖卫华 易达理 杨良玖 吴根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75-1886,共12页
为探明水稻镉吸收及叶片光合特性对增氧条件下施磷量的响应特征,明确施磷量和根际增氧的作用效果,以杂交水稻C两优608为材料,考虑施磷水平和灌溉方式两个主要因素,设置4个施磷(PO)水平,即P1(不施磷)、P2(0.18 g·kg^(-1))、P3(0.36 ... 为探明水稻镉吸收及叶片光合特性对增氧条件下施磷量的响应特征,明确施磷量和根际增氧的作用效果,以杂交水稻C两优608为材料,考虑施磷水平和灌溉方式两个主要因素,设置4个施磷(PO)水平,即P1(不施磷)、P2(0.18 g·kg^(-1))、P3(0.36 g·kg^(-1))、P4(0.54 g·kg^(-1)),2种灌溉方式,即NI(不增氧灌溉)、OI(增氧灌溉),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磷与增氧对水稻各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及成熟期镉吸收及迁移转运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水稻叶片光合特性与水稻镉吸收的对应关系,揭示了施磷与增氧降低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的机理。结果表明:与不施磷相比,无论增氧与否,施磷均可促进水稻成熟期根部、秸秆部镉的吸收与转运;增氧处理下水稻镉由秸秆部向籽粒的转运系数、籽粒镉累积分配比例均低于不增氧处理,秸秆部镉累积分配比例均高于不增氧处理;不外施磷肥情况下,增氧处理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最低(0.13 mg·kg^(-1)),水稻各部位镉多集中于根部(33.95%)和秸秆部(46.18%),只有19.87%集中于籽粒。抽穗期、灌浆期是影响水稻成熟期镉吸收的关键时期,增氧在提高灌浆期净光合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镉由水稻根部向秸秆部转移,降低了镉从秸秆部向籽粒的转移,使水稻镉进行重新分配。研究表明,增氧可通过调整水稻内在敏感性,降低水稻成熟期籽粒镉含量及镉从秸秆部向籽粒的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合特性 镉吸收 施磷 增氧灌溉 氧磷互作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霉素的药物浓度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文萍 甘梦月 +1 位作者 马妍妮 党宏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55-59,共5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用于阿霉素载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柱采用Shim-pack XR-ODS柱(2.0 mm&#215;100 mm,2.2μm),仪器采用API 400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霉素的血药浓度,并用于阿霉素载药纳米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柱采用Shim-pack XR-ODS柱(2.0 mm&#215;100 mm,2.2μm),仪器采用API 4000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定量离子对为m/z544.2→m/z396.9(阿霉素)和m/z357.3→m/z133.8(吡格列酮,内标);甲醇沉淀蛋白法处理样品。结果阿霉素在2.0-2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2.0μg/L,血浆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阿霉素的测定;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0%;阿霉素低、中、高3个QC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1±5.9)%、(82.8±2.9)%和(80.1±9.7)%,基质效应分别为(91.1±2.4)%、(82.1±1.7)%和(81.2±2.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阿霉素 药动学研究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空间表示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文萍 黎春兰 《现代情报》 CSSCI 2013年第2期21-23,124,共4页
在分析现有文本表示法的基础之处,提出一种以段落、语句、词语为层次结构的文本表示方法———文本空间表示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一种以文本段落为基本单位的相似文本计算算法,以实现相似文本检测目标。最后建立测试集并在测试集... 在分析现有文本表示法的基础之处,提出一种以段落、语句、词语为层次结构的文本表示方法———文本空间表示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探讨一种以文本段落为基本单位的相似文本计算算法,以实现相似文本检测目标。最后建立测试集并在测试集上执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具有较好的相似文本发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相似度 文本空间表示模型 段落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氧滴灌对烟草根系发育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文萍 姚帮松 +1 位作者 肖卫华 邹运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9-11,共3页
首先采用机械加气、常规滴灌和化学溶氧滴灌3种方式进行灌溉,其次利用增长率对根鲜重、总根数、主根数、株高、冠鲜重、根冠比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出机械加气滴灌和化学溶氧滴灌可在旺长期和现蕾期提高烟草根干重、总根数、主根数,机械... 首先采用机械加气、常规滴灌和化学溶氧滴灌3种方式进行灌溉,其次利用增长率对根鲜重、总根数、主根数、株高、冠鲜重、根冠比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得出机械加气滴灌和化学溶氧滴灌可在旺长期和现蕾期提高烟草根干重、总根数、主根数,机械加气滴灌根冠比随着烟草的生长呈现接近并递增的趋势,而化学溶氧加气滴灌和常规滴灌烟草根冠比随着烟草的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机械加气滴灌方式可使烟草根系活力达到最优,根系体积扩大,不定根及细根量增多,根系活力增强,这为增氧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增氧滴灌 根鲜重 冠鲜重 根冠比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下旱稻亏缺节水灌溉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萍 姚帮松 肖卫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计算出旱稻19个处理方案,以及满意处理方案的WUE、节水率和产投比,并根据旱稻盆栽试验时处理方案节水量、节水率、阶段节水率的计算和图形分析,得出旱稻亏缺节水规律,从节水率、产投比和WUE等3个因素来考虑,建立一级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 计算出旱稻19个处理方案,以及满意处理方案的WUE、节水率和产投比,并根据旱稻盆栽试验时处理方案节水量、节水率、阶段节水率的计算和图形分析,得出旱稻亏缺节水规律,从节水率、产投比和WUE等3个因素来考虑,建立一级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评价旱稻生物工程节水技术方案是否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WUE 节水率 产投比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文萍 张志耘 《天津药学》 2002年第5期17-20,共4页
研究表明 ,纳米技术可应用于多学科 ,纳米材料的制备有多种方法 ,并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纳米粒载体材料可分为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 ,载药纳米粒可以改变膜运转机制 ,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 ,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 研究表明 ,纳米技术可应用于多学科 ,纳米材料的制备有多种方法 ,并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纳米粒载体材料可分为生物降解型和非生物降解型 ,载药纳米粒可以改变膜运转机制 ,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 ,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纳米技术在我国药学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 ,我国科学家不仅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新一代的药物 ,而且实现了产业化。有些纳米药物已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纳米药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下旱稻产量性状与作物灌溉水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萍 姚帮松 王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调亏灌溉旱稻产量性状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与作物3阶段灌溉水量之间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找出对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建立了一级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确定理论上... 对调亏灌溉旱稻产量性状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与作物3阶段灌溉水量之间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找出对产量、千粒质量、有效穗、穗粒数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建立了一级模糊概率综合评判模型,确定理论上满意的旱稻节水灌溉技术方案并进行综合评判,这对探索旱稻亏缺节水灌溉规律,提出一种节水效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生物工程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统计回归 模糊概率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文萍 童优良 黄理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6-69,共4页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由于防渗墙轴线上移5.0m,且厂房进水口和导流洞进口开挖时大量石渣滚入金沙江内,使原围堰部位的覆盖层分布、厚度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靠近两侧岸边石渣厚度较大,且以大孤石为主,架空严重,防渗墙施工难度极大.... 溪洛渡水电站上游围堰由于防渗墙轴线上移5.0m,且厂房进水口和导流洞进口开挖时大量石渣滚入金沙江内,使原围堰部位的覆盖层分布、厚度和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靠近两侧岸边石渣厚度较大,且以大孤石为主,架空严重,防渗墙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从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角度出发,对水电站上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围堰 方案 工艺流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岩溶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研究——以娄底市新化县南塘村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文萍 李桂元 刘思妍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86-88,共3页
为了解湖南省岩溶地区村民饮用水水质情况,解决湘西北、湘东南山丘区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新化县白溪镇南塘村进行相关调研,并对当地山泉水、自来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南塘村水质总硬度偏高,90%以上村民有结石病,饮水不安全问题... 为了解湖南省岩溶地区村民饮用水水质情况,解决湘西北、湘东南山丘区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新化县白溪镇南塘村进行相关调研,并对当地山泉水、自来水水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南塘村水质总硬度偏高,90%以上村民有结石病,饮水不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针对实际情况,以该村为集中供水试点,提出一种适用于山丘地区自然村庄的小型集中供水水质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处理 总硬度 集中供水 岩溶地区 山丘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小区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设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文萍 黄用贤 +2 位作者 肖卫华 杨良玖 熊子维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75-77,共3页
以小区单独建筑物屋面雨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沙降雨量变化特性和屋面年径流可利用潜力;设计了屋面雨水集雨系统,即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以及蓄水池系统,后者包括雨水净化与有效容积确定;其中,设计混凝沉淀箱、过滤箱及储水箱,微纳米增氧... 以小区单独建筑物屋面雨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沙降雨量变化特性和屋面年径流可利用潜力;设计了屋面雨水集雨系统,即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以及蓄水池系统,后者包括雨水净化与有效容积确定;其中,设计混凝沉淀箱、过滤箱及储水箱,微纳米增氧系统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达到雨水回灌地下水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屋面雨水 混凝沉淀 过滤 微纳米增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