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的工艺和精密加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叶 《当代农机》 2025年第1期48-49,52,共3页
指出了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农业生产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和创新,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农机生产的基本特征以及精密加工技术对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农... 指出了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农业生产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现代农业机械制造业不断发展和创新,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农机生产的基本特征以及精密加工技术对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影响,研究了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阐述了现代化农业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农业 机械设计制造 工艺 精密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果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文叶 贾春晓 +2 位作者 毛多斌 王石磊 张峻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山楂果样品,二氯甲烷作萃取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中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进行了全面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其中多元酸4种,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丁烯二酸;高级脂肪酸21种,主要是棕榈酸(C16... 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山楂果样品,二氯甲烷作萃取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中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进行了全面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其中多元酸4种,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丁烯二酸;高级脂肪酸21种,主要是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硬脂酸(C18: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果 多元酸 高级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山胡萝卜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2 位作者 贾春晓 杨靖 张常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89,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山胡萝卜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9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5种,占脂肪酸总量的18.73%,其中以棕榈...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山胡萝卜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9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5种,占脂肪酸总量的18.73%,其中以棕榈酸(11.98%)、硬脂酸(4.10%)为主;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0.70%,其中以亚油酸(47.99%)、油酸(17.52%)和亚麻酸(13.23%)为主。山胡萝卜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食用油脂,该试验结果为山胡萝卜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胡萝卜籽油 超临界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1 位作者 毛多斌 杨公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0-75,共6页
探索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成熟的影响,对新干红枣酒进行超高压处理(100~500MPa,25℃,15min)。利用GC-MS法对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经400MPa超高压处理后,杂醇油含量低于自然陈... 探索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成熟的影响,对新干红枣酒进行超高压处理(100~500MPa,25℃,15min)。利用GC-MS法对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经400MPa超高压处理后,杂醇油含量低于自然陈酿2.64%,各种杂醇油的比值不变;酯类物质的种类不变,相对含量高于自然陈酿4.71%;醛酮类物质种类增多,相对含量高于自然陈酿13.31%;超高压处理对枣酒的pH值影响不明显,色度略高于自然陈酿。因此对干红枣酒的成熟来说超高压处理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冷加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干红枣酒 成熟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山楂酒发酵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叶 张磊 +1 位作者 吴庆伟 吴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山楂酒发酵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选用弛豫时间编辑(CPMG)脉冲序列测定样品在不同发酵时间的横向弛豫时间T2,并通过T2反演数据的拟合结果得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发酵0~12d... 运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山楂酒发酵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选用弛豫时间编辑(CPMG)脉冲序列测定样品在不同发酵时间的横向弛豫时间T2,并通过T2反演数据的拟合结果得出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发酵0~12d时,样品中半结合水百分含量逐渐降低为0,自由水百分含量增加2.47%,结合水百分含量不变;发酵12d后,自由水百分含量开始缓慢降低,结合水百分含量逐渐增加;发酵结束后,结合水百分含量增加了17.59%,半结合水降低为0,自由水百分含量增加了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 山楂酒 结合水 自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花果醋的酿造工艺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1 位作者 王石磊 王岁楼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2,35,共3页
该文以无花果干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无花果醋。添加0.15%的果胶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无花果中含有大量果胶不利于发酵的问题;固定化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缩短了澄清时间。产品风味纯正,带有蜜甜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 该文以无花果干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无花果醋。添加0.15%的果胶酶进行酶解处理,解决了无花果中含有大量果胶不利于发酵的问题;固定化酵母进行酒精发酵,缩短了澄清时间。产品风味纯正,带有蜜甜味,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型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干 果胶酶 固定化酵母 果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文叶 张磊 +1 位作者 迟雷 吴庆伟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考察加酶时间和果胶酶用量,研究了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山楂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及酒精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经果胶酶处理发酵的山楂果酒总酸高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果酒;发... 通过考察加酶时间和果胶酶用量,研究了果胶酶对山楂果酒酿造过程中甲醇及主要杂醇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酶对山楂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及酒精度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经果胶酶处理发酵的山楂果酒总酸高于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果酒;发酵前未经果胶酶处理的山楂酒样发酵过程中果胶含量呈先降低后稳定的变化趋势,但果胶含量仍在2 g/L以上;发酵前山楂酒样经果胶酶处理后甲醇含量增高,发酵后增加不明显,但其含量是未经果胶酶处理山楂酒样(对照样)的5.7倍,不同时间进行果胶酶处理对主要杂醇油含量影响不明显;发酵前和发酵后添加果胶酶,甲醇含量随着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其用量大于0.1 g/L时,甲醇含量增加缓慢,发酵后进行添加果胶酶对山楂果酒中主要杂醇油含量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山楂果酒 甲醇 杂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发酵法生产山楂果醋的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张鑫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3-25,共3页
本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一步发酵法生产山楂果醋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 :山楂果汁酒精度为 5 .5° ,醋酸发酵的温度为 32℃ ,装液量 12 0mL 5 0 0mL。
关键词 山楂果汁 一步发酵法 山楂果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种类与添加量对山楂酒中主要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文叶 吴庆伟 +1 位作者 吴刚 赵凡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以辉县山楂为原料,通过向山楂发酵液中分别添加5种不同的氨基酸,研究氨基酸种类与添加量对山楂酒中主要风味物质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谷氨酸外,其他4种氨基酸均影响山楂酒中高级醇的生成.其中,甘氨酸作为合成异戊醇的前... 以辉县山楂为原料,通过向山楂发酵液中分别添加5种不同的氨基酸,研究氨基酸种类与添加量对山楂酒中主要风味物质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谷氨酸外,其他4种氨基酸均影响山楂酒中高级醇的生成.其中,甘氨酸作为合成异戊醇的前体物质,能使山楂酒中异戊醇含量升高;而缬氨酸、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在山楂酒中进一步分解代谢,生成更多的异丁醇、苯乙醇和异戊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山楂酒 高级醇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山茱萸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叶 王建民 李光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2-125,共4页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山茱萸酒香气成分的影响,分别采用浸泡和发酵法制备了山茱萸酒,采用GC-MS分析不同酒的香气成分,研究表明:浸泡法和发酵法制备的酒中,分别检出26和47种香气成分,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1.63%和2.35%;醛酮类的... 为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山茱萸酒香气成分的影响,分别采用浸泡和发酵法制备了山茱萸酒,采用GC-MS分析不同酒的香气成分,研究表明:浸泡法和发酵法制备的酒中,分别检出26和47种香气成分,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1.63%和2.35%;醛酮类的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25.72%和3.13%。羧酸类和醇类的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52.73%和44.43%;杂环类化合物的相对峰面积分别为3.58%和46.93%,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山茱萸酒,香气成分不同,发酵法制备的山茱萸酒,香气成分的种类多于浸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浸泡 发酵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1 位作者 贾春晓 毛多斌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5-37,共3页
试验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成分的变化。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采用300MPa和500MPa的压力、保压时间10min,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对比分析超高压处理对... 试验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成分的变化。在室温条件下,分别采用300MPa和500MPa的压力、保压时间10min,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超高压处理前后干红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并经GC/MS联机检索,对比分析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高级醇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过300MPa、500MPa超高压处理,异戊醇(A)和异丁醇(B)含量之和较未处理样分别增加46%和54.5%;(2)经过300MPa超高压处理,A:B值由未处理样的10.7:1降低为5.6﹕1;经过500MPa超高压处理后,A:B值为10.8:1,略高于未处理样。(3)经过300MPa超高压处理,β:-苯乙醇含量降低19.98%,经500MPa超高压处理,β-苯乙醇含量增加13.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枣酒 超高压 高级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法分析研究山楂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叶 毛多斌 +2 位作者 张峻松 贾春晓 王石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8-79,共2页
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山楂果样品,二氯甲烷作萃取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中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进行了全面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其中多元酸4种,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丁烯二酸;高级脂肪酸21种,主要是棕榈酸(C16... 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山楂果样品,二氯甲烷作萃取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山楂果中的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进行了全面分析。共分离、鉴定出25种酸性成分,其中多元酸4种,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和丁烯二酸;高级脂肪酸21种,主要是棕榈酸(C16∶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硬脂酸(C18∶0)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多元酸 高级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梨干酒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1 位作者 梁萌 李光照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126,129,共3页
利用溶剂萃取法对黄金梨干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分析,获得的黄金梨干酒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共44个峰,经过NIST98谱库联机检索,鉴定出31种化合物,约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98.05%。结果表明,醇类化合... 利用溶剂萃取法对黄金梨干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分析,获得的黄金梨干酒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共44个峰,经过NIST98谱库联机检索,鉴定出31种化合物,约占色谱流出峰总面积的98.05%。结果表明,醇类化合物相对百分含量为78.03%,是黄金梨干酒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黄金梨干酒中的主要香气化合物为β-苯乙醇,相对含量为2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梨干酒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总黄酮乙醇热浸提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文叶 吴刚 《轻工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山楂浸提液中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选取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m/V)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山楂黄酮乙醇热浸提工艺的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山楂黄酮的最佳热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6,乙醇体积分数60%,浸... 以山楂浸提液中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选取浸提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m/V)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山楂黄酮乙醇热浸提工艺的优化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山楂黄酮的最佳热浸提条件为:料液比1∶6,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时间80 min.该条件下的黄酮提取率达到9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黄酮 乙醇热浸提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山楂酒中总酚含量
15
作者 张文叶 张磊 +2 位作者 李小娟 吴庆伟 吴刚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采用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山楂酒中总酚含量。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在0~500 mg/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回收率在100%~110%之间,操作简便易行,能够满足对山楂酒中总酚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仪 山楂酒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微生物的影响
16
作者 张文叶 张世涛 +1 位作者 李光照 张常记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4,共3页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的影响。室温25℃下,将干红枣酒分别在100MPa、300MPa、500MPa和700MPa压力下,超高压处理10min后,进行微生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压力为100MPa,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均为10c...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干红枣酒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的影响。室温25℃下,将干红枣酒分别在100MPa、300MPa、500MPa和700MPa压力下,超高压处理10min后,进行微生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压力为100MPa,霉菌和酵母菌存活量均为10cfu/mL;当处理压力达到300MPa时,菌落总数为45cfu/mL。干红枣酒经300MPa超高压处理10min,可以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枣酒 超高压 菌落总数 霉菌 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干红枣酒成熟的工艺条件优化
17
作者 张文叶 张峻松 +1 位作者 姜春鹏 杨公明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8-21,共4页
以酯类物质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超高压处理干红枣酒成熟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利用GC/MS法对干红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压力400 MPa,处理温度55℃,保压时间25 m in.该处理方式下的干红枣... 以酯类物质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对超高压处理干红枣酒成熟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并利用GC/MS法对干红枣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压力400 MPa,处理温度55℃,保压时间25 m in.该处理方式下的干红枣酒中的酯类物质含量高于自然成熟180 d的样品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干红枣酒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游离糖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毛多斌 曲志刚 +2 位作者 张峻松 田宁亚 张文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烟草 游离糖 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产品质量 提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中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贾春晓 曲志刚 +2 位作者 毛多斌 王志韬 张文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3-885,共3页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acidic components in tobacco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elected ion monitoring(GC-MS,SIM)method.The acidic components in toba...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acidic components in tobacco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selected ion monitoring(GC-MS,SIM)method.The acidic components in tobacco samples were extracted by methylene chloride using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equipment,and they were analyzed by HP-INNOWAX column(30m×250μm×0.25μm).Thirteen acidic components wer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internal standard curve metho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ed standard recoveries of the acidic components were in the range from 80.6% to 98.8%,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were less than 2.0%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more than 0.99.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acidic components in tobac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挥发性成分 半挥发性成分 酸性成分 选择离子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系赤霞珠葡萄表皮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俊杰 杨旭 +5 位作者 焦健 陈锦永 何培新 迟雷 张文叶 刘崇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6-131,共6页
通过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3个赤霞珠株系(R5、ISV-FV5和169)的葡萄果实表皮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6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和5.8S-ITS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的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Crypt... 通过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3个赤霞珠株系(R5、ISV-FV5和169)的葡萄果实表皮共分离得到酵母菌36株。利用26S rDNA的D1/D2和5.8S-ITS区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多样性研究。共鉴定出3个酵母菌属的4个已知种群,分别为Cryptococcus magnus、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和Hanseniaspora uvarum。Hanseniaspora uvarum为株系R5所特有,Cryptococcus uzbekistanensis和Rhodosporidiobolus ruineniae为株系ISV-FV5所特有,而Cryptococcus magnus同时存在于株系ISV-FV5和169上。结果表明,不同株系的赤霞珠葡萄表皮蕴含着多种类型的酵母菌资源,而且尽管其生长的客观条件是一致的,但因为株系的不同其所含酵母菌种群的组成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酵母菌 26srDNA Dl/D2 5.8S-ITS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