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 |
张文初
牟方磊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
|
叔本华与尼采:生命意义的诗性思考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3
|
“现时正确”·理论尊严与中西“解构”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4
|
入荒寒寂寞之境,招浩歌狂热之魂——吴康著述论评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情感性自我心灵实体的建构和海德格尔的颠覆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6
|
说《长恨歌》的"恨" |
张文初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4 |
2
|
|
7
|
诗性主体的两重断定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略论西方历史上对catharsis的解读及其启示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9
|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0
|
现时的“英雄化”与自我批判——解读福科的“批判本体论”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1
|
华兹华斯诗学:快乐的本体论认定——兼论韩、欧等“穷工论”的区别 |
张文初
|
《云梦学刊》
|
2004 |
0 |
|
12
|
主体性和诗学元问题的回归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3
|
《伤逝》,一个悖论──兼论中西爱情文学思路之异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4
|
一种新型带漏电保护和功率测量显示的LDO装置的设计 |
谢永超
张文初
刘彤
熊异
|
《电子设计工程》
|
2015 |
0 |
|
15
|
模拟电磁曲射炮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
陈新喜
魏丽君
张文初
|
《舰船电子工程》
|
2020 |
0 |
|
16
|
同轴波导与开放式同轴谐振腔的比较研究 |
谢永超
张文初
石金艳
|
《空间电子技术》
|
2011 |
0 |
|
17
|
基于并行多任务深度学习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优选 |
袁文辉
蒲浩
王光辉
李伟
张文初
|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8
|
杜甫自述其贫的原因和意义 |
张文初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0 |
|
19
|
“矛盾性结构”的结构与高扬——美国新批评观念一探 |
张文初
张倩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