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文初 牟方磊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情感、情绪命名为"现身"、"现身状态",并对之作了本体论-生存论的解读。在海德格尔看来,情感是绝对给予的;情感从本源上看是生存现象,不是心理现象;情感具有不可言说性。海德格尔的情...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情感、情绪命名为"现身"、"现身状态",并对之作了本体论-生存论的解读。在海德格尔看来,情感是绝对给予的;情感从本源上看是生存现象,不是心理现象;情感具有不可言说性。海德格尔的情感论迥然有别于当时流行的"情感内在论"、"情感外生论"、"移情论"等对情感的哲学心理学解释;其中隐含着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其所由来与特定的时代情绪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存在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本华与尼采:生命意义的诗性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浪漫化的生命哲学把对生命的诗性思考作为自身的基本主题。生命哲学的奠基者叔本华从世界的表象、主体、世界意志三大层面上展开的对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辨,建构了一幅悲观主义的人生图景,否决了他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感性渴求。尼采从叔本华... 浪漫化的生命哲学把对生命的诗性思考作为自身的基本主题。生命哲学的奠基者叔本华从世界的表象、主体、世界意志三大层面上展开的对生存意义的理性思辨,建构了一幅悲观主义的人生图景,否决了他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感性渴求。尼采从叔本华的内在矛盾出发,以酒神精神、强力意志为主要依据,还原了积极浪漫主义诗意性人生体验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尼采和叔本华的同一与差异为当代人的生存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尼采 生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时正确”·理论尊严与中西“解构”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共6页
西方后现代对整体主义和基础主义的颠覆表明不存在永恒正确的理论构想;但后现代对永恒正确的解构同时确认了理论可以有“现时正确”的建构。现时正确不仅能在脱离了永恒正确之后存在,而且正因为后者的退场自身可得以强化。现时正确标举... 西方后现代对整体主义和基础主义的颠覆表明不存在永恒正确的理论构想;但后现代对永恒正确的解构同时确认了理论可以有“现时正确”的建构。现时正确不仅能在脱离了永恒正确之后存在,而且正因为后者的退场自身可得以强化。现时正确标举理论对现时问题的关注,意味着理论坚守选择和建构现实生活的能力。中国的后现代衍进出现的一种主导倾向是在反理论的层面引进解构,潜在地认同后现代理论的现实颠覆性,但否定历史上既定生存方式的自我建构性;接受后现代的知性颠覆,却不在理论和现实的同一性上把这种颠覆引向生活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整体主义 基础主义 中国 文学评论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荒寒寂寞之境,招浩歌狂热之魂——吴康著述论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6-111,共6页
从1986年算起的吴康25年的学术之路可以分成"精英化"、"去精英化"、"再精英化"三个阶段。吴康的学术思考有三个突出的特征:捍卫历史-现实的不可消解性;执着于宏大性、整体性的立场;着迷于同一性思维与话... 从1986年算起的吴康25年的学术之路可以分成"精英化"、"去精英化"、"再精英化"三个阶段。吴康的学术思考有三个突出的特征:捍卫历史-现实的不可消解性;执着于宏大性、整体性的立场;着迷于同一性思维与话语。《书写沉默》集中书写了鲁迅在"荒寒寂寞"中的忧愤,也凸显了吴康自己欲招"浩歌狂热之魂"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康 五四新文学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性自我心灵实体的建构和海德格尔的颠覆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在情感性经验和当下自我感觉的基础上把自我作为心灵实体加以确认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情感性自我的最重要的方式有蒙田模式、帕斯卡尔模式、拉罗什福科模式、卢梭模式。海德格尔的"生存我属性"... 在情感性经验和当下自我感觉的基础上把自我作为心灵实体加以确认是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情感性自我的最重要的方式有蒙田模式、帕斯卡尔模式、拉罗什福科模式、卢梭模式。海德格尔的"生存我属性"虽然认同自我,但拒绝包括情感性自我在内的任何实体性心灵自我的构建。其差异是由深刻的历史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自我 心灵实体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长恨歌》的"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文初 《中国韵文学刊》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是写"恨";诗中李杨爱情悲剧的审美意义主要来自"恨";作品的主题 应主要从"恨"的认识意义上去加以确认。
关键词 《长恨歌》 诗歌 中国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主体的两重断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共5页
现代人充满对诗意性生存的渴求。诗意性生活的获得依赖主体自身的诗性化。诗性主体应该具有超越消费的创造性品格;应该是能在深悟人生悲剧性的基础上自行创造生活幸福的存在。
关键词 诗性主体 创造 幸福自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西方历史上对catharsis的解读及其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亚里斯多德的cathars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启示在于:catharsis确实揭示了某种极其重要极其幽深的人性经验;不同时代的catharsis解读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历史上对catharsis的阐释最终都源自于探索... 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亚里斯多德的catharsis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启示在于:catharsis确实揭示了某种极其重要极其幽深的人性经验;不同时代的catharsis解读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历史上对catharsis的阐释最终都源自于探索人的生存和生命奥秘的需要。从人自身的角度解读catharsis在当代语境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合理地定位生存情感;直面人生的负面性体验;从行动的层面追寻生存的本体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CATHARSIS 生存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渟涵无际 瑰辩洪音——评陈蒲清《陶澍传》
9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8,共3页
读陈蒲清先生新著《陶澍传》,不时会想到两个问题:陶澍的魅力何在?《陶澍传》的魅力何在? 不管陶澍是否可以称得上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那种“克里斯马式”的人物,陶澍之具有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皇帝还是同僚,官场还是... 读陈蒲清先生新著《陶澍传》,不时会想到两个问题:陶澍的魅力何在?《陶澍传》的魅力何在? 不管陶澍是否可以称得上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那种“克里斯马式”的人物,陶澍之具有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皇帝还是同僚,官场还是民间,正史还是传说,也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文艺作品中,是过去的叙述还是今天的研究,人们一直在把陶澍作为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加以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蒲清 陶澍 历史人物 文艺作品 科学领域 历史局限 马克斯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时的“英雄化”与自我批判——解读福科的“批判本体论”
10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28,共4页
福科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出的批判本体论是概括了福科一生学术追求的重要哲学主张。批判本体论追求现时的差异性和现时的英雄化。现时的差异性来自对康德哲学的解读,现时的英雄化是对波特莱尔的现代性理念的发挥。批判本体论在后现代... 福科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出的批判本体论是概括了福科一生学术追求的重要哲学主张。批判本体论追求现时的差异性和现时的英雄化。现时的差异性来自对康德哲学的解读,现时的英雄化是对波特莱尔的现代性理念的发挥。批判本体论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继承和发展康德哲学的批判传统,在肯定社会批判现实批判的同时强调对作为主体的我们自身的批判,企求从偶然性的历史建构中寻找当代生存的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科 现代性 批判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兹华斯诗学:快乐的本体论认定——兼论韩、欧等“穷工论”的区别
11
作者 张文初 《云梦学刊》 2004年第6期63-66,共4页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不只是发现了创作情感的回忆性和一般性的强调了诗中情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以非常完备的理论阐释对“快乐”的诗学地位作了本体论的认定。华兹华斯的观点成了与既同属于表现论诗学却又认定“忧愁”为诗之本...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不只是发现了创作情感的回忆性和一般性的强调了诗中情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以非常完备的理论阐释对“快乐”的诗学地位作了本体论的认定。华兹华斯的观点成了与既同属于表现论诗学却又认定“忧愁”为诗之本体的中国古代韩、欧等所倡导的“穷工论”完全相反的诗学观。华、韩等的区别源于不同诗性主体的构成:前者从诗与生存的分离出发,以超功利的真、善、美为基本价值追求;后者认定诗与生存的一体性,以功利性的生存关注为诗性情感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华兹华斯 快乐 本体论 穷工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和诗学元问题的回归
12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1,共3页
20世纪,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欧洲大陆诗学和欧美新批评以其共同的对于文本世界、诗性形式的集中关注,合奏了一曲反主体性的壮歌。其合奏的合理性与文学既受科学主义影响,又企图摆脱科学主义支配的努力密切相关。其不合理性在于半途上... 20世纪,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的欧洲大陆诗学和欧美新批评以其共同的对于文本世界、诗性形式的集中关注,合奏了一曲反主体性的壮歌。其合奏的合理性与文学既受科学主义影响,又企图摆脱科学主义支配的努力密切相关。其不合理性在于半途上遗失了对文学人性意义的关注。文学与人的存在的关联是诗学的元问题。在经历了从创作到文本到接受的演变之后,当代的诗学应该回归新型的“作者”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诗学 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逝》,一个悖论──兼论中西爱情文学思路之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5-70,共6页
《伤逝》内含一个悖论:爱既受制于生存又超越生存。在中西爱情文学思路的对峙中,鲁迅认同中国古代的传统,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
关键词 生存 《伤逝》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带漏电保护和功率测量显示的LDO装置的设计
14
作者 谢永超 张文初 +1 位作者 刘彤 熊异 《电子设计工程》 2015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文章设计了一款额定输出电压5V、额定输出电流为1A、新型的带漏电保护和功率测量显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测试结果表明,当负载阻值为5Ω,直流输入电压在5.5-7 V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在4.98 V,输入电压在7-25 V变化时,电压调整率为... 文章设计了一款额定输出电压5V、额定输出电流为1A、新型的带漏电保护和功率测量显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测试结果表明,当负载阻值为5Ω,直流输入电压在5.5-7 V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在4.98 V,输入电压在7-25 V变化时,电压调整率为0.2%;直流输入电压固定在7 V,LDO输出电流由1 A减小到0.01 A时,负载调整率为0.1%;当漏电电流≥25 m A时,漏电保护装置动作,负载电阻两端输出电压为0V,并保持自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保护 功率测量显示 LDO 自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电磁曲射炮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15
作者 陈新喜 魏丽君 张文初 《舰船电子工程》 2020年第8期173-177,共5页
论文设计并制作一款模拟电磁曲射炮装置,该装置系统主要由电磁炮云台,充放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炮管水平方位及垂直仰角方向可调节,电磁炮炮管长度20cm,工作时电磁炮架固定置于地面,电磁炮口内径14mm,电磁炮炮口指向在水... 论文设计并制作一款模拟电磁曲射炮装置,该装置系统主要由电磁炮云台,充放电系统、单片机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炮管水平方位及垂直仰角方向可调节,电磁炮炮管长度20cm,工作时电磁炮架固定置于地面,电磁炮口内径14mm,电磁炮炮口指向在水平夹角及垂直仰角两个维度可以电动调节,可用键盘调节目标参数,在-30°~30°范围内可实现自动寻靶并瞄准射击。寻找到目标靶向后,通过激光测距,并测量偏移角,单片机会根据距离和角度自动控制炮管调节到相应的角度,实现精准发射。该曲线炮装置中充放电模块非常重要,决定了发射周期和模块供电电压,该装置采用PK200A大功率晶闸管,实现快速充放电,测量发射周期在30s左右,射击命中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12单片机 云台 电磁炮 超级电容 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波导与开放式同轴谐振腔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谢永超 张文初 石金艳 《空间电子技术》 2011年第1期48-50,64,共4页
文章介绍了同轴波导内场分布的计算公式以及开放式同轴谐振腔的场分布、谐振频率和品质因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同轴波导和开放式同轴谐振腔的比较研究发现,开放式同轴谐振腔实质上就是纵向剖面为缓变截面的同轴波导。
关键词 同轴波导 开放式同轴谐振腔 缓变截面的同轴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多任务深度学习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优选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文辉 蒲浩 +2 位作者 王光辉 李伟 张文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80-2489,共10页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铁路全生命周期最重要的先决技术决策之一。传统的基于经验驱动的决策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严重依赖设计者的经验水平、可能遗漏有价值的方案。而主要技术标准优选的关键在于揭示多维环境因素与主要技术标准值之间...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铁路全生命周期最重要的先决技术决策之一。传统的基于经验驱动的决策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严重依赖设计者的经验水平、可能遗漏有价值的方案。而主要技术标准优选的关键在于揭示多维环境因素与主要技术标准值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受深度学习在规律特征识别方面成功应用的启发,提出基于并行多任务深度学习的铁路主要技术标准优选方法:将影响技术标准决策的多维环境因素为输入,主要技术标准值为输出,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发掘规律;提出将地形转换为图像,再卷积提取特征,并与运量、路网中的作用等数据融合的方法,解决多模态混合输入学习样本的生成难题;针对各标准之间相互关联问题,建立了适于主要技术标准优选的多任务神经网络结构,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了卷积层、卷积核、全连接层等主要结构参数。经5736 km既有线路实例验证,主要技术标准决策的平均准确率可达8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技术标准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自述其贫的原因和意义
18
作者 张文初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杜甫为国破时艰、生灵涂炭而歌哭,在文学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赞其诗为“诗史”,誉其人为“诗圣”,褒扬所至,无人能匹。但是杜甫也有许多时候是为自己的贫穷困苦而流泪,自述其贫的诗作很多。对此一类作品,文学史家们或全不注意;或很少... 杜甫为国破时艰、生灵涂炭而歌哭,在文学史上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赞其诗为“诗史”,誉其人为“诗圣”,褒扬所至,无人能匹。但是杜甫也有许多时候是为自己的贫穷困苦而流泪,自述其贫的诗作很多。对此一类作品,文学史家们或全不注意;或很少论说;论者也评价不高。笔者认为,对于诗人的慨世忧民之作应该重视、褒扬,对于诗人自慨身世的作品也应认真研究,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忧生 欲求 知识分子 酸辛 身生活 现实人生 三个层次 七歌 杜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性结构”的结构与高扬——美国新批评观念一探
19
作者 张文初 张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2,共8页
美国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反讽”“具体普遍性”等著名范畴指涉的都是存在于作品中的矛盾性结构。就其共同性而言,“矛盾性结构”包含要素多样、多样性要素相互对立、对立性要素一体化三个方面。“要素多样”的“多”既表现为“二... 美国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反讽”“具体普遍性”等著名范畴指涉的都是存在于作品中的矛盾性结构。就其共同性而言,“矛盾性结构”包含要素多样、多样性要素相互对立、对立性要素一体化三个方面。“要素多样”的“多”既表现为“二”,形成多种二元结构;也表现为多种形态的对“二”的超越。“要素的对立”可发生在作品内部,也可发生在“结构体”之间。“对立性要素的一体化”可区分为“在场领域的一体”与“构成体的一体”两种形态。“多样”“对立”“一体”三者相比较而言,“对立”更具有现代诗学意义,更能体现现代诗学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新批评 矛盾性结构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