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区高精度GPS地表变形监测体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敬霞 刘超 +1 位作者 龙仁波 王建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55-860,共6页
文章针对地表起伏较大或沟壑林立的矿区,引入GPS技术,建立了GPS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体系,结合具体的矿山生产案例,给出了该体系的基本技术流程及其数据结果,验证了采用GPS技术进行矿区高精度地表变形监测的可行性;建立了高精度三维变形监... 文章针对地表起伏较大或沟壑林立的矿区,引入GPS技术,建立了GPS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体系,结合具体的矿山生产案例,给出了该体系的基本技术流程及其数据结果,验证了采用GPS技术进行矿区高精度地表变形监测的可行性;建立了高精度三维变形监测基准网和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为矿区高精度正常高的快速获取以及多源变形数据的融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以矿区地表变形规律的获取和高精度井塔实时动态监测为应用案例,说明了该监测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GPS) 变形监测 矿区 似大地水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2
作者 张敬霞 蔡瑞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康复期 2002年10月 早期功能锻炼 1999年 康复期护理 重要措施 手术效果 患者实施 效果满意 T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7″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控制网的建立
3
作者 张敬霞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8-82,共5页
综合采用GPS、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水准仪以及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高精度矿山三维控制网建立。以某矿区现场实践为例,系统介绍建立井下7″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控制网的主要步骤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地表E级GPS网的建立、井下7″级导线... 综合采用GPS、磁悬浮陀螺全站仪、水准仪以及全站仪等仪器设备,进行高精度矿山三维控制网建立。以某矿区现场实践为例,系统介绍建立井下7″级导线及四等水准控制网的主要步骤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地表E级GPS网的建立、井下7″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陀螺定向,以期为类似矿区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测量 导线测量 水准测量 GPS 陀螺定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纳米级孔隙的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3 位作者 白万备 张敬霞 李咪 郭晓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6,共10页
以重庆南川、綦江、涪陵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样品为例,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研究页岩储层孔隙、微裂隙的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发... 以重庆南川、綦江、涪陵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样品为例,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高压压汞、低温氮吸附、X射线衍射等实验手段,研究页岩储层孔隙、微裂隙的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发育有机质纳米孔、骨架矿物溶蚀孔、黏土矿物粒间孔等多种成因-形貌孔隙,主要储集空间是吸附能力强的纳米级孔隙,以有机质纳米孔尤为重要。结合定性与定量观测结果,建立页岩储层孔隙类型与孔径分布间的对应关系,证明有机质与骨架矿物孔隙分别对应页岩储层孔隙集中发育的两个端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纳米孔 孔隙类型 孔径分布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岩石学特征与优质储层形成机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3 位作者 毛潇潇 张敬霞 白万备 李刚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1,共10页
以渝东南綦江、南川、石柱及涪陵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TOC、脆性力学、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测试手段,综合探明页岩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特征、孔隙特征、力学脆性等岩石学特征... 以渝东南綦江、南川、石柱及涪陵的龙马溪组下部页岩为例,通过X射线衍射、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TOC、脆性力学、高压压汞实验、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测试手段,综合探明页岩储层矿物组分、有机质特征、孔隙特征、力学脆性等岩石学特征,对储层进行岩石学角度的评价,并讨论岩石学特征对优质储层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储层岩石矿物组分可以分为以石英为主的脆性矿物和以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底部脆性矿物含量更高;TOC平均值高于2%,达到过成熟阶段;孔隙类型复杂,识别出有机质纳米孔、黏土矿物片状孔、骨架矿物溶蚀孔等多种形貌-成因孔隙,纳米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和储集空间;孔隙形貌复杂,发育平行板状等多种形态类型;岩石力学脆性较好,有利于微裂隙发育与压裂造缝。研究区龙马溪组下部页岩形成于深海陆棚相,经历了晚成岩作用阶段,矿物组分适宜,纳米孔、微裂隙发育,具有较好的力学脆性,是具有特殊岩石学特征的优质页岩气储层。页岩储层的岩石物质组成特征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基础,从岩石学特征的角度对储层展开研究,对探究页岩储层的物性成因及其受控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龙马溪组 岩石学特征 孔隙 储层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伪卫星组合定位中伪卫星改进选址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超 林鹏 +1 位作者 张敬霞 赵兴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3,共9页
为了更为有效地改善GPS卫星的几何结构,提高GPS/伪卫星组合定位的精度,在推导伪卫星增强GPS系统基本公式的基础上,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的相关理论,说明了引入伪卫星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观测时间、高度角和方位角为自变量,绝对... 为了更为有效地改善GPS卫星的几何结构,提高GPS/伪卫星组合定位的精度,在推导伪卫星增强GPS系统基本公式的基础上,阐述了GPS绝对定位精度因子的相关理论,说明了引入伪卫星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以观测时间、高度角和方位角为自变量,绝对定位精度因子为因变量的四维选址模型,并采用一次性添加伪卫星方式,改进现有的逐颗添加方式,建立了整体最优的伪卫星选址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工作流程。以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为例,进行实测数据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两种伪卫星添加方式建立的四维模型均可为高效的伪卫星选址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伪卫星的优化选址;其中一次性添加方式优于逐颗添加方式,尤其对于添加2颗伪卫星,PDOP值在局部的优化程度达到了1.0以上,较大程度地改善了逐颗添加伪卫星方式产生的不利区域,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伪卫星选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伪卫星 精度因子 优化选址 组合定位 相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玉洁 张敬霞 +2 位作者 杨丽 孟冬梅 魏民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比较,分析炎症及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4例(UAP组),稳定...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测定及比较,分析炎症及细胞因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4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4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3例(SAP组),无冠心病患者35例(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TNF-α、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CRP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AMI组患者血清IL-10、TNF-α、CRP、MMP-9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5);UAP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MMP-9和CRP与IL-6呈正相关(r=0.308,r=0.384,P<0.01)。结论冠心痛与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趋化因子类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类 冠状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寅 张敬霞 +6 位作者 王林 赵茹 刘玉洁 肖健勇 高明东 张颖 孙根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5-94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路移植血管共199支,其中左内乳动脉桥41支,大隐静脉桥156支,桡动脉桥2支。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原位冠状动脉造影。选用JR4.0导管,确定移植血管位置,旋转导管入静脉移植血管的开口进行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造影术 移植术后 心绞痛 复发 旁路移植血管 静脉移植血管 桡动脉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维生素C、氧气疗法综合治疗褥疮的观察
9
作者 张敬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9期63-,共1页
1996年6月~2000年5月,我院采用氢溴酸山莨菪碱、维生素C配成的混合液,湿敷创面加氧气疗法,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治疗褥疮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褥疮 创面 疮疡 氧气疗法 维生素
全文增补中
PCI围术期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卫杰 胡越成 +2 位作者 丛洪良 张敬霞 王乐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符合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定义的2~5型出血事件标准]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6例,收集年龄、性... 目的探讨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符合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定义的2~5型出血事件标准]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6例,收集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临床基线资料和药物应用、手术治疗情况等指标。随访1年,统计出血事件发生例数。根据是否出现出血事件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两组上述收集的资料。应用COX回归分析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 4%。与无出血组比较,出血组高龄、阿司匹林应用、氯吡格雷应用、替格瑞洛应用、CRUSADE评分> 30分、贫血、急诊PCI、有卒中史、e GFR <60 m L/min患者所占比例高(P均<0. 05)。桡动脉入路、ACEI/ARB应用患者比例低(P均<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OR:11. 090,95%CI:4. 191~29. 346,P <0. 01)、高龄(OR:1. 065,95%CI:1. 016~1. 116,P=0. 008)、贫血(OR:2. 502,95%CI:1. 224~5. 111,P=0. 012)是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桡动脉入路(OR:0. 262,95%CI:0. 111~0. 621,P=0. 002)、术后应用ACEI/ARB类药物(OR:0. 491,95%CI:0. 248~0. 974,P=0. 042)为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结论PCI围术期静脉注射比伐芦定抗凝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年内出血事件发生率高,其独立危险因素为急诊PCI、高龄、贫血,独立保护因素为桡动脉入路、应用ACEI/ARB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芦定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出血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成盐区丰县盐盆石盐矿床沉积特征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永强 张敬霞 谭龙健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丰县盐盆是鲁南苏北重要的成盐区,赋存约200亿t的石盐资源。鉴于该区长期以来盐岩矿床理论研究较少,笔者以区域资料为基础,综合长期的钻探、物探等施工成果及经验,分析丰县盐盆石盐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地层特征和盐类物质来源,认为区... 丰县盐盆是鲁南苏北重要的成盐区,赋存约200亿t的石盐资源。鉴于该区长期以来盐岩矿床理论研究较少,笔者以区域资料为基础,综合长期的钻探、物探等施工成果及经验,分析丰县盐盆石盐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地层特征和盐类物质来源,认为区内石盐矿体沉积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且赋存集中,为该区域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提供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县盐盆 构造 地层特征 盐类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1致中毒性休克1例
12
作者 朱颖 张敬霞 张福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2期65-65,共1页
患者女,15岁。因咳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来院就诊,诊断为气管炎并消化不良而入院。 治疗经过:首先给5%葡萄糖盐水500ml;加10%氯化钾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静脉滴注,维生素K<sub>1</sub>30mg加入滴管。患者经青霉素皮... 患者女,15岁。因咳嗽、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来院就诊,诊断为气管炎并消化不良而入院。 治疗经过:首先给5%葡萄糖盐水500ml;加10%氯化钾10ml;青霉素400万单位静脉滴注,维生素K<sub>1</sub>30mg加入滴管。患者经青霉素皮试后输液加青霉素及氯化钾,1/2h后又给维生素K<sub>1</sub>30mg加滴管,2min后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全身麻大,此时病人颜面潮红,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查体:被动体位,四肢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至9/7KPa,呼吸38次/min。即给吸氧,去甲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及非那根25mg肌注。40min后血压升至14/10KPa。但病人仍烦躁不安,语无伦次,胸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休克 青霉素皮试 被动体位 颜面潮红 静脉滴注 去甲肾上腺素 青霉素试验 呼吸困难 脉搏细弱 非那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肝动脉阻断治疗晚期肝癌12例
13
作者 张永杰 崔艳 +1 位作者 张敬霞 段瑞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4期90-90,共1页
1988年5月~1991年4日,我院应用肝动脉间歇阻断加插管化疗与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人29例,其中,肝动脉间歇阻断加插管化疗12例,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17例。并从术后血生化指标,肿瘤大小及生存率方面作了对比,报告如下 1... 1988年5月~1991年4日,我院应用肝动脉间歇阻断加插管化疗与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不能切除的肝癌病人29例,其中,肝动脉间歇阻断加插管化疗12例,肝动脉结扎加插管化疗17例。并从术后血生化指标,肿瘤大小及生存率方面作了对比,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间歇阻断组中,年龄最大71岁,最小36岁,平均年龄55岁。1例(8%)为亚临床期,9例(75%)具有肝癌的症状或体征,但无黄疸、腹水及远处转移。2例(16%)已有腹水、黄疸及远处转移。10例(83%)合并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间歇阻断加插管 化疗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14
作者 张敬霞 《成才之路》 2008年第35期52-52,共1页
美,无所不在。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应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而且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一、... 美,无所不在。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已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我们应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而且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一、教师的语言美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教学 客观要求 重要内容 语言美 现代英语教学 学生感受 英语教师 自然流畅 审美活动 英语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