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下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博 刘博文 +3 位作者 杨洪娟 王改芳 张敬淳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8-967,共10页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 未来6G将实现万物智能互联、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全新时代,这离不开通信与感知技术的发展。但由于频率资源的稀缺,二者在频率资源上的共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允许通信与感知共用一套设备、共享频率资源,可以同时完成目标探测和信息通信,被认为是6G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通信与海上目标感知需求急剧增加。该文对海洋环境下的ISAC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海洋环境下的加权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发现通信与感知的功率比值在[0.2,0.5]区间内时,一体化波形不仅具有良好的通信性能,也具有不错的感知性能。最后对未来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海洋环境 加权波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博 王改芳 +3 位作者 杨洪娟 茹雪菲 张敬淳 王钢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1939,共9页
针对传统的无人机编队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利用拓扑变化的可提前预知特性、以发送探测包的方式获取链路的连接情况会导致开销大等问题,该文引入时变图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首先,利用无人机编队网... 针对传统的无人机编队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利用拓扑变化的可提前预知特性、以发送探测包的方式获取链路的连接情况会导致开销大等问题,该文引入时变图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时间聚合图的无人机编队最短时延路由协议。首先,利用无人机编队网络的先验知识,如节点的运动轨迹以及网络拓扑变化情况,使用离散时间聚合图对网络的链路资源和拓扑进行表征。其次,基于该图模型设计路由决策算法,即在路由探索阶段将链路时延作为链路权重求解网络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时延路由。最后,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与传统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相比提高了网络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端到端时延和网络的控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自组网 无人机编队 时变图模型 最短时延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卫星的航海导航系统定位目标精准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敬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针对现有舰船上采用的导航系统存在北斗卫星信号接入识别率低、目标识别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的舰船导航系统定位目标精准识别方法。针对传统方法对北斗卫星信号运算过程资源消耗大,运算率低的问题,引入Cstx小波融合算法,对... 针对现有舰船上采用的导航系统存在北斗卫星信号接入识别率低、目标识别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北斗卫星的舰船导航系统定位目标精准识别方法。针对传统方法对北斗卫星信号运算过程资源消耗大,运算率低的问题,引入Cstx小波融合算法,对北斗卫星信号进行定向专属计算。同时,为解决目标识别精准度低的问题,引入神经追踪特征算法,对专属解析后的北斗卫星图像目标进行动态特征追踪与提取锁定。最后,通过仿真模型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北斗卫星的舰船导航系统定位目标精准识别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精准锁定识别北斗卫星导航内设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导航系统 定位目标 精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流量分析系统开发(以智城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敬淳 谢潇宁 马勇虎 《中国新通信》 2018年第15期117-117,共1页
在互联网时代,应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发人流量分析系统对于城市管理方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基于大数据的流量分析系统主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智城网为例,对"互联网+"时代下流量分析系统开发进行探讨,... 在互联网时代,应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发人流量分析系统对于城市管理方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基于大数据的流量分析系统主要功能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以智城网为例,对"互联网+"时代下流量分析系统开发进行探讨,希望对业内可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量分析系统 智城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