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中低度炎症性(微炎症)疾病。炎症贯穿DR发病全过程,表现为全身及眼局部炎症生物标志物增加。在DR患者眼中,促炎介质增加,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增加;炎症细胞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被认为是一种慢性中低度炎症性(微炎症)疾病。炎症贯穿DR发病全过程,表现为全身及眼局部炎症生物标志物增加。在DR患者眼中,促炎介质增加,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增加;炎症细胞活化并增多,如视网膜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此外,免疫细胞也参与了DR的发病,如循环T淋巴细胞参与白细胞瘀滞。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R具有慢性炎症的病因,多种炎症相关因素共同参与、互相影响,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神经元损伤,加重DR的进展。因此,个体化抗炎治疗在DR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炎症因子 炎症细胞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姣 徐磊 +4 位作者 高芙蓉 王娟 邵志华 张敬法 吕立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7-179,共3页
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微课、问卷星在内的多种方式应用于医学生"生命科学综合实验"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课件和视频进行预习;课后通过教师制作发送的微课视频进一步学习实验结果的整理、统计和分析;... 将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微课、问卷星在内的多种方式应用于医学生"生命科学综合实验"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课件和视频进行预习;课后通过教师制作发送的微课视频进一步学习实验结果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充当"教"与"学"的双重角色,加强学生对于操作的记忆和注意事项的理解;通过"问卷星"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巩固复习所实践的内容和进行期末测试,力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微信公众平台 微课 问卷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高光谱成像的人血细胞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庆利 肖功海 +1 位作者 薛永祺 张敬法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1,共4页
使用自行研制的推帚式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正常、白血病人血液涂片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白血病人血液显微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人血液的单波段图像,并提取了部分血液细胞的典型透射率光谱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发... 使用自行研制的推帚式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正常、白血病人血液涂片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白血病人血液显微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人血液的单波段图像,并提取了部分血液细胞的典型透射率光谱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发现,病变细胞透射率普遍高于正常细胞,特别是在541.3nm附近透射率高出了50%左右。通过对血液涂片的图像和光谱特征进行分析表明,经过一定的改进,可以将显微高光谱成像系统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辅助医学研究人员对人血液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高光谱成像 光谱 血细胞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郑新宝 陈佳玉 +7 位作者 魏嘉洪 夏静 杨爱萍 陈春峰 李明芳 冯成 赵永旺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0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PPV,对照组采用传统PPV。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巩膜外加压比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以及玻璃体内再积血(PVH)、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均比对照组低(均为P<0.05)。2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和行巩膜外加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提高(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1 d、1周BCVA提高均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均提高(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以及PVH、DME和NVG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个性化PPV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提高手术效率,快速提升PDR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时间 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研究
5
作者 李庆利 薛永祺 +1 位作者 张敬法 刘治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03-1606,共4页
使用自行研制的显微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正常、糖尿病和药物治疗后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治疗3周组和药物治疗6周组4组共60例样本的显微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其外核丛透射光谱... 使用自行研制的显微高光谱成像仪采集了正常、糖尿病和药物治疗后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显微高光谱图像数据。通过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药物治疗3周组和药物治疗6周组4组共60例样本的显微高光谱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其外核丛透射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在400-800 nm光谱范围内存在3个谱峰,且正常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光谱曲线在第113波段的谱峰明显高于糖尿病大鼠相同位置的谱峰。另外,经过注射LCVS1001药物治疗后大鼠视网膜外核丛组织的光谱曲线有逐渐向正常光谱曲线转变的趋势。通过该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显微高光谱成像仪来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光谱特征以及物理化学组成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 显微高光谱成像仪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铭豪 刘沛雨 +4 位作者 王旋 吴一想 江玉瑾 张朝阳 张敬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22-829,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失明和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神经血管性病变等诸多方面,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失明和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涉及炎症、氧化应激、神经血管性病变等诸多方面,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当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是DR的一线治疗手段,主要针对疾病晚期阶段,但此时视网膜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神经血管损伤及视功能降低。另外,仍有部分患者对抗VEGF治疗反应欠佳、甚至无反应。目前几乎没有针对疾病早期的干预手段,因此,迫切需要基于DR发病机制开发出新型的局部或全身疗法,能够对DR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并尽可能挽救患者视力。针对不同靶点的药物如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类药物、靶向生化途径类药物、抗氧化植物化合物、基因治疗类药物等在治疗效果上可以互相补偿,从而能够让更多DR患者获益。该文结合既往研究报道,对DR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方法以及潜在药物治疗靶点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敬法 张宇萌 孙晓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9-178,共10页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本文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述评,以期为干... 目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近年的临床试验显示出巨大的治疗前景,包括饮食疗法、抗体疗法、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和激光治疗等。本文就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述评,以期为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玻璃疣 地图样萎缩 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及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敬法 赵珍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8,共14页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以黄斑区新生血管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病与年龄、环境、遗传、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免疫机制等多因素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已被证实是导致湿性AMD的重要因...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人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以黄斑区新生血管为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病与年龄、环境、遗传、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免疫机制等多因素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已被证实是导致湿性AMD的重要因子。因此,抗VEGF药物是湿性AMD治疗领域中里程碑性的进展,但该治疗方法仍有诸多不足,如需要多次注射、部分患者对治疗应答欠佳甚至无应答、可能发生进行性纤维化等并发症。目前,许多新药正在被开发用来解决现有抗VEGF药物治疗的弊端。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道,我们对湿性AMD的分型、发病机制、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区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瞳孔及其对光反射的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曾欣蔚 徐国旭 +3 位作者 李娜 张敬法 付威威 董月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查作为一项客观的视觉通路功能检查,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瞳孔检查方法如直尺、半圆板及对照图表检查等主观性大、检查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差,无法客观评价瞳孔对光反射。自从1958年首次出现了红外线... 瞳孔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查作为一项客观的视觉通路功能检查,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瞳孔检查方法如直尺、半圆板及对照图表检查等主观性大、检查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差,无法客观评价瞳孔对光反射。自从1958年首次出现了红外线视频瞳孔仪[1],国际上各种装备配置的瞳孔测量仪层出不穷[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瞳孔检查 对光反射 定量分析 正常人 功能检查 视觉通路 可重复性 检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磊 徐国彤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84-687,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是工作人群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DR的发病机制复杂,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DR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的合成产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并发症之一,是工作人群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DR的发病机制复杂,炎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DR的病理生理过程,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褪黑素是人脑松果体的合成产物,可释放到脑脊液和血液中;褪黑素及其代谢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对炎症和氧化应激均具有拮抗作用。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褪黑素还具有调节自噬和凋亡的功能。本文就褪黑素在DR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潜在治疗进行阐述,以期为治疗DR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 氧化应激 褪黑素 血-视网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现路 董国华 张敬法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胸腺肽 临床应用 进展 肾疾病 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FB在高糖处理的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Müller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晓曼 樊峻晟 +10 位作者 崔莲 朱彤 张介平 王娟 高芙蓉 田海滨 金彩霞 徐晶莹 张敬法 徐国彤 吕立夏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1-518,共8页
目的:利用高糖处理Müller细胞,研究高糖条件下胶质细胞成熟因子B(glia maturation factor-β,GMFB)的表达情况和GMFB对Müller细胞的影响,揭示GMFB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 目的:利用高糖处理Müller细胞,研究高糖条件下胶质细胞成熟因子B(glia maturation factor-β,GMFB)的表达情况和GMFB对Müller细胞的影响,揭示GMFB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1)用25mmol/L葡萄糖处理Müller细胞0,1,2,4和6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MFB的表达;(2)用自噬双标腺病毒(mRFP-GFP-LC3)感染Müller细胞后,1μg/ml重组蛋白GMFB处理Müller细胞0,2,4,8,12 h,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情况;(3)1μg/ml GMFB处理Müller细胞24 h为实验组,以未处理组作为对照组,进行RNAseq,检测其基因差异表达谱,选取其中表达差异大于1.5倍且P<0.05的基因作为差异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1)经高糖处理的Müller细胞早期出现GMFB表达上调,以2 h处理组的GMFB上调最为显著,提示高糖刺激早期能引起Müller细胞的GMFB表达升高;(2)重组蛋白GMFB处理Müller细胞后,Western Blot在第4 h检测到自噬被诱导,但很短暂。我们在24 h用免疫荧光检测,没有发现红绿荧光强度变化,提示双标自噬系统检测未检测到自噬发生,可能与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不同有关。(3)对GMFB处理24 h的Müller细胞抽提总RNA,进行RNAseq检测,显示在被检测的14411个基因中,实验组和正常组间有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52个。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的有103个,下调的有44个。通过GO分析表明,GMFB与细胞代谢、细胞催化等生物过程相关。KEGG分析进一步发现GMFB与细胞黏附分子、轴突导向和胞质DNA感受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同时,炎症基因IL-33表达降低,提示GMFB有神经保护的作用。结论:GMFB在高糖诱导的Müller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说明GMFB可能影响细胞间连接,参与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等。该工作为理解GMF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GMF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胶质细胞成熟因子B MÜLLE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作者 瞿思畅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9-583,共5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不可逆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全球50岁以上人群视力受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措施有限。近年来,二甲双胍在治疗各系统疾病、肿瘤及衰老相关性疾病中均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涉及的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不可逆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是全球50岁以上人群视力受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措施有限。近年来,二甲双胍在治疗各系统疾病、肿瘤及衰老相关性疾病中均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涉及的病理机制也为治疗AMD提供了思路。本文旨在对二甲双胍在AMD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二甲双胍 治疗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