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敏鸥 卜爽剡 +3 位作者 王永钧 朱晓玲 杨汝春 王豫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503-506,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TGF-β(1ng/ml...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补血汤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3、Smad4、Smad7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原代培养BalB/C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TGF-β(1ng/ml)刺激24h,加味当归补血汤及洛汀新含药血清干预。共分6组: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浓度分别为2.5%、5%、10%)、洛汀新组,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细胞Smad3、Smad4、Smad7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PT—PCR、Western-Blotting)。结果:(1)TGF-β1刺激后,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形态发生变大,伸长,呈梭形,经中药加味当归补血汤和洛汀新干预后,细胞形态又恢复正常;(2)TGF-β1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后,Smad3、Smad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Smad7 mRNA和蛋白质则显著减少(P〈0、05~0、01);(3)各浓度加味当归补血汤能显著下调异常增高的Smad3,上调Smad7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0.01),能显著下调Smad4基因表达。结论:加味当归补血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可能与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当归补血汤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与中医虚、瘀、风湿的相关性——附182例临床病理与中医证候学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洪宇 朱彩凤 +2 位作者 张敏鸥 陈长江 王永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9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N-sFSGS)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中医虚、瘀、风湿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进行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临床分型、肾病理各项参数和中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证... 目的:探讨IgA肾病继发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N-sFSGS)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与中医虚、瘀、风湿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IgAN-sFSGS患者进行临床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临床分型、肾病理各项参数和中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风湿内扰证候的半定量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研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结果:IgA-sFSGS的中医证候,主要呈气阴两虚伴脉络瘀阻的二联证候(36例,占19.78%),以及在二联证基础上伴风湿内扰证的三联证候(146例,占80.22%).三联证与二联证在临床高血压/慢性肾衰竭型的构成比为24.66%与16.67%、在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型的构成比则为24.66%与2.78%,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20.530).三联证患者的血肌酐、尿酸、尿蛋白定量均较二联证增高,而血白蛋白及肌酐清除率则较二联证降低(P<0.05);肾病理损害程度则较二联证严重(P<0.05~0.001).结论:(1)二联证是IgAN-sFSGS的基本证候;(2)由二联证向三联证演变显示本病病情由轻转重;反之则预示病情趋向稳定;(3)在IgAN-sFSGS的病情经过中,由二联转入三联时,若加用有效的祛风胜湿中药可望减轻或逆转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小球硬化 证候类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中医证候 IGA肾病 临床病理 气阴两虚 风湿 继发 证候演变规律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附两种辨证方案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6
3
作者 王永钧 陈洪宇 +8 位作者 朱彩凤 程晓霞 张敏鸥 方一卿 周柳沙 高菁 李靖 陶筱娟 于健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1054-1058,共5页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 目的:对IgA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证候学调研,旨在探索能正确反映IgA肾病中医证候、病机及其演变规律的创新辨证方案。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收集1148例IgA肾病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肾病理资料。以原方案及新方案两种辨证方法,分别辨证,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结果:新方案分肾虚、瘀痹、风湿、肝风和溺毒五证,每一证候有主症、次症,主症均设客观和定量指标,结果以肾虚证最为多见(38.9%),其次为风湿证(25.7%),肝风证(16.8%),瘀痹证(14.6%),溺毒证(4.0%)。各证候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肾病理的Katafuchi评分,Andreoli方法的AI/CI指数均具相关性,各证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IgA肾病辨证新方案,简明扼要,实用有效,贴近临床,有利于及时判断IgA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逆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流行病学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辨证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比研究——附134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1 位作者 陈洪宇 李素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 目的 :探讨IgA肾病 (IgAN)的中医证候类型 ,拟定并验证IgAN五型辨证新方案的实用性与中医理论依据。方法 :将 134例IgAN患者分为两组 ,新辨证方案组 6 9例 ,其中肾病理 (Lee氏分级 )Ⅰ~Ⅱ级 2 8例 ,≥Ⅲ级4 1例 ;原辨证方案组 6 5例 ,肾病理均为Ⅰ~Ⅱ级。结果 :新辨证方案治疗Ⅰ~Ⅱ级IgAN患者 ,临床缓解率较原方案组明显提高 ,且缓解持续时间延长。其中 4 1例病理≥Ⅲ级的新方案治疗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为 2 9.3%、尿蛋白从原基础减少大于 5 0 %者达 6 5 .82 %。结论 :新辨证方案更符合IgAN的病机改变、证候谱分布及中医治疗学特色 ,其辨治疗效优于原方案组 ,具有执简御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施治 中医药疗法 IGA肾病 临床对比研究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附50例重复肾穿刺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洪宇 王永钧 +1 位作者 朱彩凤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5期261-265,共5页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0例重复肾活检的IgAN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与病理观察 ,Ⅰ组 2 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治疗 ,Ⅱ组2 3例未按个体化联合序贯治疗...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对 5 0例重复肾活检的IgAN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与病理观察 ,Ⅰ组 2 7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治疗 ,Ⅱ组2 3例未按个体化联合序贯治疗。结果 :Ⅰ组临床缓解率与显效率明显高于Ⅱ组 ;病理分析显示Ⅰ组治疗前后的Kata fuchi积分基本稳定 ,Ⅱ组则有显著升高 ,应用Andredi法分析显示Ⅰ组治疗后的活动性指数明显下降 ,而Ⅱ组治疗后的活动性指数与慢性指数均有明显上升。结论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不仅可提高IgAN临床缓解率 ,而且能显著降低肾脏的活动性病理指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个体化治疗 序贯治疗 IGA肾病 临床病理 肾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瘀互结与肾内微型癥积 被引量:138
6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慢性肾衰竭 病理 中医学 痰瘀互结 肾内微型Zheng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永钧 张敏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10期559-561,共3页
关键词 IGA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尿 蛋白尿 瘀血症 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