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针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初探 被引量:28
1
作者 徐丽珊 张萍华 张敏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黑松松针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曲霉的抑菌作用,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松针粗提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松针粗提物对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枯草杆菌、曲... 研究了马尾松、湿地松、黑松松针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曲霉的抑菌作用,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松针粗提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松针粗提物对供试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对枯草杆菌、曲霉的抑菌作用最明显。此外,三种松针的水提液、醇提液的抗菌活性具有较宽的pH值范围(pH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提取物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场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马铃薯贮藏期间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敏欢 王莉梅 +1 位作者 王治洲 董同力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9-275,共7页
以延长马铃薯的货架期并保持其品质为目的,选用阻隔性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LA)薄膜对采后新鲜马铃薯进行自发气调包装,设置无包装的空白组为对照,以低温冷藏为前提(均设置4℃、85%相对湿度),分别置于电场和无电场两组环境贮藏... 以延长马铃薯的货架期并保持其品质为目的,选用阻隔性材料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LA)薄膜对采后新鲜马铃薯进行自发气调包装,设置无包装的空白组为对照,以低温冷藏为前提(均设置4℃、85%相对湿度),分别置于电场和无电场两组环境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气体组分、感官评分、质量损失率、a~*值、干物质质量分数、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及VC含量。结果表明:静电场可以显著抑制马铃薯表皮变绿及发芽;PLLA自发气调包装可形成一个相对高CO_2体积分数(4.2%~8.0%)和低O_2体积分数(7.7%~12.3%)的气体组分;综合了静电场保鲜与自发气调包装的静电场-气调组保鲜效果最佳,该组水分、感官品质保持最好,各项营养成分损失较慢,贮藏150 d仍具有食用价值。因此,静电场和自发气调包装联合处理有利于马铃薯的保鲜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静电场 自发气调包装 保鲜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场协同阻隔性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敏欢 许兵 +4 位作者 刘孟禹 王莉梅 道日娜 徐畅 董同力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62-267,共6页
为了延长鲜切马铃薯的货架期,采用静电场处理与阻隔性材料真空包装相结合的方式贮藏鲜切马铃薯。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材,以感官、白度值、褐变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为评价指标,选用高阻隔性材料尼龙/聚乙烯(polyamide/... 为了延长鲜切马铃薯的货架期,采用静电场处理与阻隔性材料真空包装相结合的方式贮藏鲜切马铃薯。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材,以感官、白度值、褐变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为评价指标,选用高阻隔性材料尼龙/聚乙烯(polyamide/polyethylene,PA/PE)复合膜、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薄膜进行真空包装及无任何包装的空白组为对照,分别置于电场和无电场两组环境贮藏,均设4℃、85%相对湿度。结果显示,通过单一变量对比分析发现,同种包装材料下,电场环境下的鲜切马铃薯褐变减缓,失重率减慢,在空白组中,施加电场贮藏下的马铃薯失重率可减少30%。而同一贮藏环境下,阻隔性相对较高的PA/PE膜所包装的样品较另外两组能更好地延缓褐变和减少失水。综合静电场和高阻隔包装的电场-PA/PE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间反应色泽的指标白度值和褐变度始终优于其他组,失重率最小,贮藏第15 d时感官评分为6分,而其他组则均低于6分失去食用价值,并较好的保持了VC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场 鲜切 马铃薯 褐变 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鳞蘑菇的营养成分评价及其成熟度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莉梅 王晓冬 +4 位作者 孙国琴 王海燕 成培芳 张敏欢 董同力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15-121,127,共8页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 对内蒙古地区野生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进行营养评价,并探讨生理成熟度对其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及常用方法对新品种(蒙白音1号和2号)子实体和不同采收期(未开伞成熟度和开伞成熟度)的子实体进行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蒙白音1号和2号的粗蛋白、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铁、锌、磷较为丰富,均高于双孢菇;蒙白音1号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总糖、维生素、氨基酸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钠、铁、钙含量均较高于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白鳞蘑菇驯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未开伞成熟度子实体相比开伞成熟度子实体体现出较高的营养品质,为驯化白鳞蘑菇品种后期研究开发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鳞蘑菇子实体 成熟度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