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塞亚吉铁路牵引变电所环进环出方案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效楠 严希 《高速铁路技术》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针对埃塞俄比亚电网系统薄弱,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大改善的现状特点,在充分研究了埃塞俄比亚Addis Ababa-Djibouti(Sebeta-Mieso段)铁路沿线外部电网系统的相关情况后,通过对国内常规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方案、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提... 针对埃塞俄比亚电网系统薄弱,且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大改善的现状特点,在充分研究了埃塞俄比亚Addis Ababa-Djibouti(Sebeta-Mieso段)铁路沿线外部电网系统的相关情况后,通过对国内常规牵引变电所主接线方案、总平面布置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全线9座牵引变电所采用进线电源环进环出的方案。通过该项目铁路牵引变电工程的实施,证实此方案满足了铁路牵引变电所外部进线电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电气化铁路 环进环出 主接线方案 总平面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18-1油田沙河街组层序地层
2
作者 万小迅 陆正元 张效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5,共5页
歧口18—1油田自投产以来,由于井控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大,导致砂体延伸方向及连通性等认识不清,为目前注采井网完善和后期开发调整带来很大挑战。因此,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充分应用岩心、测... 歧口18—1油田自投产以来,由于井控程度低,储层横向变化大,导致砂体延伸方向及连通性等认识不清,为目前注采井网完善和后期开发调整带来很大挑战。因此,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建立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充分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属性和地震反演等资料,在高频地层格架下对扇三角洲砂体精细刻画,综合分析各级层序单元的沉积体系发育特点,编制相应的沉积相图,客观地再现沉积环境。研究成果为后期滚动勘探和开发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类似油田的沉积微相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层序格架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歧口18—1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吉铁路牵引变电所进线相关电气参数的研究
3
作者 张效楠 严希 《电气化铁道》 2021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国外电气化铁路工程中,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外部电网电压等级与中国不同,相关电压等级的相关电气参数无法从国内规范中查询,海外牵引变电所工程中的安全净距和导线相间距等关键参数需重新计算、校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Sebeta-Mi... 在国外电气化铁路工程中,因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外部电网电压等级与中国不同,相关电压等级的相关电气参数无法从国内规范中查询,海外牵引变电所工程中的安全净距和导线相间距等关键参数需重新计算、校验。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Sebeta-Mieso段)牵引变电所的外部进线电源电压等级为132 kV/230 kV,结合该项目,本文研究了非国内常规电压等级下的牵引变电所部分电气参数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吉铁路 电气化铁路 安全净距 导线相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特征及水平井开发初探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廷礼 廖新武 +2 位作者 徐玉霞 张效楠 郑建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97,146,共3页
秦皇岛32-6油田属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经多年定向井开采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极为复杂。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和... 秦皇岛32-6油田属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经多年定向井开采目前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受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极为复杂。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础上,研究了油层水淹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水平井参数的优化设计,并实施了水平井先导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纵向上油层底部水淹严重、剩余油较少;油层中上部水淹较轻,是剩余油富集区。平面上定向井能够动用的区域只是井筒附近油层,即井间和油层中上部无水淹,为剩余油富集区。实际生产证明,利用水平井开发海上低幅底水稠油油藏可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底水稠油油藏 水平井 油藏水淹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优化设计 先导试验 秦皇岛32—6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边际小油田生产阶段构造再认识
5
作者 张效楠 赵海峰 +2 位作者 夏同星 韦红 刘学通 《复杂油气藏》 2017年第2期62-64,68,共4页
D油田位于渤海湾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为已生产多年的边际小油田,现已进入生产后期。该油田生产动态储量远大于静态储量,表明对地下的地质认识尚不准确,油田存在挖潜潜力。结合油田生产数据,提出"地震资料+动态资料"新理念,... D油田位于渤海湾黄河口凹陷中央隆起带,为已生产多年的边际小油田,现已进入生产后期。该油田生产动态储量远大于静态储量,表明对地下的地质认识尚不准确,油田存在挖潜潜力。结合油田生产数据,提出"地震资料+动态资料"新理念,对构造进行再认识。以动态资料为核心,地震资料为基础,探井钻遇的辉绿岩为突破口,对构造进行精细研究,得到新的认识。静态储量与动态储量吻合,历史拟合精度较高,解决了油田动静矛盾的生产问题,为油田的下步调整指明了方向,并为类似边际小油田生产阶段的构造精细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储量 历史拟合 辉绿岩 构造 精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Z油田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海峰 张效楠 +2 位作者 明君 黄凯 张建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60-62,7,共3页
渤海油田某区块以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占了很大比例,针对其储层厚度薄、连续性差及横向变化快,从而造成储层预测困难大的情况,以该区Z油田为例,在总结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预测地球... 渤海油田某区块以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岩性油气藏占了很大比例,针对其储层厚度薄、连续性差及横向变化快,从而造成储层预测困难大的情况,以该区Z油田为例,在总结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预测地球物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形成了适合该油田乃至该区河流相开发阶段储层预测研究的技术组合。这些技术的应用使Z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已得到数口井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渤海油田 地震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