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含水率油藏剩余油分布及二次开发潜力研究
1
作者 张换果 李超 +4 位作者 郑奎 董若瑾 李元龙 许钊 李宁英 《石油化工应用》 2025年第3期41-45,50,共6页
H区Y101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率开发期,但整体采出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常规注采调整很难动用剩余地质储量,整体进行二次开发已是必然选择。本文在深化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动态监测资料,通过矿场动态分析、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预测方法,重... H区Y101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率开发期,但整体采出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常规注采调整很难动用剩余地质储量,整体进行二次开发已是必然选择。本文在深化地质研究基础上,结合动态监测资料,通过矿场动态分析、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预测方法,重新认识水驱渗流规律,重新刻画剩余油分布规律,评价剩余地质储量重新动用潜力,设计优选二次开发方案,评价先导试验效果,为下步整体二次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属于底水油藏,已进入高含水率开发阶段,整体水驱相对均匀,无明显优势水驱方向。受沉积韵律、井网形式等因素影响,平面上剩余油主要角井三角区相对富集,剖面上呈薄互层状分布于微构造高点和水驱未波及层段,具有整体动用潜力。设计优选了二次开发方案,开展先导试验3口,实施效果较好,后期可推广应用实施实现整体二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率油藏 油水层接触关系 水驱规律 剩余油分布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系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剩余油动用潜力研究
2
作者 张换果 郑奎 +1 位作者 李元龙 温进平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本文以H区Y10油藏为例,通过地层能量、水驱状况和油藏采收率三个方面评价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预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精准部署加密调整井位并预测调整效果,开展矿场试验,分析加密调整潜力。研究表明:研究区受高采液强度开发及... 本文以H区Y10油藏为例,通过地层能量、水驱状况和油藏采收率三个方面评价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预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精准部署加密调整井位并预测调整效果,开展矿场试验,分析加密调整潜力。研究表明:研究区受高采液强度开发及井筒套破影响,水驱效果变差,采出程度低,局部剩余油富集,数值模拟预测加密调整可有效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矿场试验证明加密调整效果良好、具有可实施性,建议进一步扩大加密调整范围,提高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油藏 开发效果 剩余油 加密调整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裂缝油藏侧向注水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奎 陈新晶 +5 位作者 李彦秋 何汶缌 吴育鹏 陈章顺 张换果 黄玮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7期64-67,共4页
胡尖山油田安201区长6油藏2009年规模建产,因裂缝发育,暴露出主向油井水淹,产量递减快等矛盾。2010年通过注水井深部调驱治理,开发效果依然较差,油藏仍存在地层能量不足、侧向井见效比例低等矛盾;因此2011年7月开展沿裂缝侧向加强注水试... 胡尖山油田安201区长6油藏2009年规模建产,因裂缝发育,暴露出主向油井水淹,产量递减快等矛盾。2010年通过注水井深部调驱治理,开发效果依然较差,油藏仍存在地层能量不足、侧向井见效比例低等矛盾;因此2011年7月开展沿裂缝侧向加强注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发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同类油藏注水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注水 地层能量 注水 水驱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宴井油田断裂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陈新晶 陈朝兵 +6 位作者 何汶锶 李艳秋 吴育鹏 张换果 陈章顺 郑奎 李红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6期74-77,共4页
通过地震解释剖面分析和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对摆宴井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研究。摆宴井油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断裂带发育区,区内发育了四条NNW向展布的逆断层以及六条近EW向展布的正-走滑断层和逆-走滑断层,主要以叠瓦状... 通过地震解释剖面分析和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对摆宴井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研究。摆宴井油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断裂带发育区,区内发育了四条NNW向展布的逆断层以及六条近EW向展布的正-走滑断层和逆-走滑断层,主要以叠瓦状、冲起及对冲组合分布,断层发育规模大,纵向贯穿延长组和延安组地层;初步认定断层形成于油气成藏之后,断层封闭性良好,将原始油藏分隔为多个次级油藏,形成独立的油气开发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宴井油田 断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断层封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侏罗系油藏开发规律研究及效果评价
5
作者 张换果 李元龙 +9 位作者 陈新晶 李彦秋 尹宏佳 李海菲 吴育鹏 何汶锶 郑奎 李红雷 柴慧强 李秋德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5年第10期48-51,55,共5页
胡尖山油田H151区延9油藏经过近十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期稳定生产难度逐年加大,因此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延9油藏开发历程、开发特征及规律,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分析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含水上升受控因... 胡尖山油田H151区延9油藏经过近十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期稳定生产难度逐年加大,因此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延9油藏开发历程、开发特征及规律,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分析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含水上升受控因素和注采开发单元;结合储层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特点,评价更新井和长停井复产效果,为后期油田稳定生产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保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9油藏 开发特征及规律 剩余油分布 开发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驱规律及稳产对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换果 李岸涛 +2 位作者 李希元 许川 李元龙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81-84,111,共5页
以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从油藏见水见效特征入手,开展水驱开发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借助油藏工程方法、矿场统计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等手段开展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制定控水稳油对策,评价开发效果,从而探索该类油藏水驱开... 以低渗透砂岩油藏为例,从油藏见水见效特征入手,开展水驱开发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借助油藏工程方法、矿场统计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等手段开展合理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制定控水稳油对策,评价开发效果,从而探索该类油藏水驱开发规律及中长期稳产对策。结果表明:沉积韵律和河道发育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和物性、开发技术政策是影响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难度和开发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以上因素条件控制下,制定相适应的开发政策是控水稳油的重要保障。当采液强度或注水强度过大时,油藏含水率会快速上升或递减增大是该类油藏开发面临的最核心的矛盾;而在特定的沉积环境和储层特征基础上,合理的开发政策是油藏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油藏 水驱规律 影响因素 稳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_(1)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换果 杨博 +3 位作者 郑奎 陶静 李元龙 邵辉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3期23-32,共10页
通过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_(1)储层的储集岩主要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岩物性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初始含水率4种参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储层进行了评价。... 通过岩心薄片、铸体薄片、压汞曲线等分析资料,对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_(1)储层的储集岩主要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岩物性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初始含水率4种参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储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胡尖山油田H154区长6_(1)储集岩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粒内溶孔、晶间孔以及微裂隙次之,非均质性较弱;储集岩孔隙度为10%~16%,平均值为12.9%,渗透率为0.1~1 mD,平均值为0.65 mD。研究区长6_(1)储层可划分为Ⅰ类(好)、Ⅱ类(较好)、Ⅲ类(中等)、Ⅳ类(非或差)4种类型,同级别储层相比,长6_(1)^(1)储层要优于长6_(1)^(2)储层,且二者均以Ⅲ,Ⅳ类储层为主,总体表现为低孔超低渗特征,其中长6_(1)^(1)储层主要位于工区南部,长6_(1)^(2)储层主要位于工区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尖山油田 储层岩石类型 储集空间类型 物性特征 储层分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154井区长4+5段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奎 卜广平 +5 位作者 张换果 杨晋玉 李海菲 路向伟 李钰 于景维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6,共12页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胡154井区油藏剩余油开发效果,从粒度、渗透率、夹层、分层系数等多个参数入手,对长4+5段储层的宏观及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沉积作用影响,长4+5段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程度较强,纵向上渗透... 为提高鄂尔多斯盆地胡154井区油藏剩余油开发效果,从粒度、渗透率、夹层、分层系数等多个参数入手,对长4+5段储层的宏观及微观非均质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受沉积作用影响,长4+5段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程度较强,纵向上渗透率值分布差异较大;砂体几何形态以及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差异较大,反映长4+5段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程度很强,其中长4+52小层储层宏观非均质性最强;长4+5段储层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微观非均质性很强。储层非均质性对于剩余油开发有较大影响,可采取降压增注、井网加密和深水调剖等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长4+5段 胡154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取心卡层控时钻进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庞涛 张换果 +3 位作者 秦曦 辛欣 姜再炳 张培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0,共3页
为了在煤层气勘探井取心过程中节约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在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某井口煤层气井取心卡层过程中尝试采用控时钻进技术,通过对钻进速度和进尺的严格控制,结合精细的岩屑录井方法,鉴别出以薄煤层组合为特征的... 为了在煤层气勘探井取心过程中节约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风险,在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某井口煤层气井取心卡层过程中尝试采用控时钻进技术,通过对钻进速度和进尺的严格控制,结合精细的岩屑录井方法,鉴别出以薄煤层组合为特征的标志层,在此方法的指导下最终成功获取煤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的运用不但减少了无煤心取心钻进工程量,节省了煤层气井钻井费用,还缩短了钻井施工周期,增加了钻井效益,是一种有效的煤层气井取心卡层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时钻进 卡层 取心 煤层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154区长4+5油层组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
10
作者 郑奎 张换果 +5 位作者 杨晋玉 尹红佳 路云峰 王璇 笱顺超 王冬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56-163,共8页
注水开发是提高岩性油气层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后期井网加密调整更是为了动用剩余油,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部分储层已经水淹或者严重水淹,由于注入水进入地层,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变得复杂,不同水淹层... 注水开发是提高岩性油气层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后期井网加密调整更是为了动用剩余油,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由于长期的注水开发,部分储层已经水淹或者严重水淹,由于注入水进入地层,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变得复杂,不同水淹层测井曲线形态呈现多样性,解释难度非常大.经过对胡154区长4+5油层组水淹层特征研究,总结出3种水淹层解释方法:新老井电阻率对比法、测井曲线形态法、电阻率曲线重构法.2017年通过3种方法综合应用,胡154区长4+5油层组加密调整井解释符合率达92.2%,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新老井对比 曲线形态 电阻率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