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刘志薇 梅永霞 +6 位作者 张振香 张杜杜 林蓓蕾 陈素艳 张伟宏 李昕 袁燕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方案。方法基于家庭和婚姻系统曲线理论以及夫妻亲密关系模型,经文献检索,拟订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方案初稿。根据半结构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修订干预方案。结果2轮咨询后,13名专家意... 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方案。方法基于家庭和婚姻系统曲线理论以及夫妻亲密关系模型,经文献检索,拟订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干预方案初稿。根据半结构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修订干预方案。结果2轮咨询后,13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7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73(P=0.013),条目变异系数为0~0.102。干预方案包含干预地点、形式、实施者、干预对象、干预频次、评价时间、评价指标和干预内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后续可在脑卒中患者夫妻疾病沟通中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配偶 夫妻 夫妻疾病沟通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刘亚婷 梅永霞 +6 位作者 刘志薇 张思训 张振香 张伟宏 李昕 陈素艳 林蓓蕾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家庭韧性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的潜在分型,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可分为4个潜在剖面:低恐惧-轻度家庭健康担忧组(18.11%)、中恐惧-中度家庭健康与社会功能担忧组(31.49%)、中高恐惧-重度家庭健康担忧组(22.32%)和高恐惧-重度家庭健康与社会功能担忧组(28.08%)。患者的中风次数、对疾病了解程度及配偶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有无工作、家庭韧性和领悟社会支持是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恐惧疾病进展存在异质性,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类别特征,制订针对性预防及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照顾者 恐惧疾病进展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感受的评估工具及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亚婷 梅永霞 +4 位作者 张振香 张思训 刘志薇 林蓓蕾 李昕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82,87,共5页
内感受是指个体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生理信号进行感知、解释、整合和调节的过程^([1])。这一概念由Sherrington^([2])于1906年首次提出,Ceaig等^([3])将内感受定义为身体生理状况的感觉。研究^([4-5])表明,个体准确检测和响应内部身... 内感受是指个体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生理信号进行感知、解释、整合和调节的过程^([1])。这一概念由Sherrington^([2])于1906年首次提出,Ceaig等^([3])将内感受定义为身体生理状况的感觉。研究^([4-5])表明,个体准确检测和响应内部身体信号对于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内感受与个体情绪调节、社会认知、决策及行为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感受准确性 内感受敏感性 内感受意识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
4
作者 阮自豪 林蓓蕾 +3 位作者 张振香 王晓萱 靳雨佳 赵称欣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指导临床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指导临床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脑卒中患者2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心理弹性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复发恐惧、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38.77±11.50)分、(32.16±9.78)分、(59.56±17.24)分。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在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程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恐惧与心理弹性、功能锻炼依从性均呈负相关(r=-0.674,-0.544;均P<0.01),心理弹性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呈正相关(r=0.574,P<0.01)。心理弹性在复发恐惧对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β=-0.268,P<0.05),中介效应占比45.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复发恐惧既可直接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也可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锻炼依从性 复发恐惧 心理弹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时自适应干预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5
作者 王濯 陈举凤 +1 位作者 姬艺菲 张振香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即时自适应干预(just-in-time adaptive intervention,JITAI)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JITAI应用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的实验性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 目的系统评价即时自适应干预(just-in-time adaptive intervention,JITAI)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JITAI应用在久坐行为和体力活动的实验性或类实验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共756例参与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JITAI可减少总久坐时间[SMD=-0.42,95%CI(-0.58~-0.26),P<0.001],增加轻度体力活动[SMD=-0.32,95%CI(0.14~0.50),P<0.001]。但在久坐次数、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和长期干预效果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JITAI可减少久坐时间和促进轻度体力活动,但在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久坐次数和长期干预效果方面是否具有优势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自适应干预 生态瞬时评估 久坐行为 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博 李婷 +1 位作者 梅永霞 张振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1,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照顾者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各类别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为医护人员制订个性化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4-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0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与配偶照顾者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各类别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为医护人员制订个性化二元应对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1年4-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02对脑卒中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以二元应对量表、改良Rinkin评分等对其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的潜在类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与其配偶照顾者的二元应对总分分别为(126.50±16.37)分、(128.15±17.85)分;存在4种类型,即夫妻均高水平应对组(24.8%)、夫妻均中水平应对组(51.5%)、照顾者中水平-患者低水平应对组(15.3%)、患者中水平-照顾者低水平应对组(8.4%)。4个潜在类别在脑卒中患者年龄、文化程度、患者预后和配偶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共同照顾者以及患者与照顾者的感情状态和婚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年龄、夫妻感情状态、有无共同照顾者是脑卒中夫妻二元应对潜在类别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夫妻二元应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年轻照顾者、夫妻感情状态一般和有共同照顾者的脑卒中夫妻的二元应对评估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照顾者 二元应对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林蓓蕾 靳雨佳 +5 位作者 梅永霞 张伟宏 张振香 王文娜 薛利红 安保霞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为脑卒中行为管理提供新的指导框架。方法遵循护理学科理论模型发展过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及理论分析,初步构建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包括概念、... 目的构建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为脑卒中行为管理提供新的指导框架。方法遵循护理学科理论模型发展过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质性研究及理论分析,初步构建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情境理论模型,包括概念、命题(概念间假设关系)及模型边界(适用范围)。结果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模型包含复发风险感知、行为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情感反应(担忧)和健康行为等6个核心变量,一条核心路径为“复发风险感知→行为决策→健康行为”,三条桥梁路径为“复发风险感知社会支持→行为决策→健康行为”“复发风险感知→自我效能→行为决策→健康行为”和“复发风险感知复发担忧→行为决策→健康行为”。结论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与行为决策模型或可丰富脑卒中健康行为管理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为开展脑卒中患者健康管理及复发防控实践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风险感知 行为决策 情境理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倩倩 梅永霞 +3 位作者 王文娜 林蓓蕾 任娟娟 张振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07,共5页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为提升脑卒中患者夫妻的心理资本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为指导,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为提升脑卒中患者夫妻的心理资本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为指导,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构建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对18名专家开展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最终干预方案包括8次干预,23条干预措施。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夫妻心理资本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较好的专家认可度。后续将在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及配偶中应用,评估实施效果,验证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夫妻 心理资本 德尔菲法 二元干预 疾病管理 心理健康 神经内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欣怡 梅永霞 +5 位作者 赛一溥 张振香 林蓓蕾 陈素艳 张伟宏 李昕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381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和凯斯勒...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河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381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Rankin量表、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和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建立家庭韧性对心理困扰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脑卒中患者心理困扰发生率为58.30%,高于配偶照顾者心理困扰发生率48.60%(P<0.05)。患者夫妻双方的家庭韧性、心理困扰均呈正相关(均P<0.01),其自身家庭韧性与对方心理困扰呈负相关(均P<0.01)。主体效应方面,脑卒中患者夫妻家庭韧性均可影响自身心理困扰(均P<0.01);客体效应方面,二者家庭韧性均可影响对方的心理困扰(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照顾者家庭韧性与双方心理困扰存在交互影响,应将二者视为整体从家庭韧性入手进行干预,降低双方的心理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配偶照顾者 家庭韧性 心理困扰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依 梅永霞 +6 位作者 刘志薇 张振香 赛一溥 林蓓蕾 陈素艳 李昕 张伟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各381例/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中文版家庭...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各381例/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和中文版家庭韧性问卷进行调查,建立家庭韧性对疾病进展恐惧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得分(31.59±10.37)显著高于配偶(29.68±11.24)(P<0.05)。主体效应方面,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家庭韧性水平可影响自身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均P<0.05);客体效应方面,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受配偶的家庭韧性水平影响(P<0.05),而配偶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受患者家庭韧性水平影响(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及其配偶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与两者家庭韧性水平存在交互影响,提示护士可基于二元视角以患者及其配偶的家庭韧性为视角开展干预,从而有效降低双方疾病进展恐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配偶 照顾者 家庭韧性 疾病进展恐惧 二元模型 二元应对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与复发风险感知的关系:社会参与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萱 张振香 +4 位作者 林蓓蕾 平智广 郭惠娟 任慧 栾文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干预靶点。方法2021年6-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脑卒中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量表... 目的探索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干预靶点。方法2021年6-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脑卒中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量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SS-QOL)、自主参与量表(impact on participation and autonomy questionnaire,IPA)等对其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脑卒中复发风险感知、社会参与得分分别为(210.18±32.86)分、(41.04±8.64)分和[4(0,16)]分,三者间呈正相关(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状态、自理程度、卒中次数的脑卒中患者,在上述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会参与在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复发风险感知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57.84%。结论复发风险感知不仅可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还可通过社会参与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医务人员在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脑卒中复发风险意识的同时,可鼓励和支持其主动进行社会参与,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复发风险感知 社会参与 生活质量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智能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辰茜 王文娜 +2 位作者 梅永霞 林蓓蕾 张振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从环境智能的概念、发展背景、特征及其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环境智能在技术、隐私、安全、公平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旨在为我国环境智能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病 环境智能 慢性病管理 交互方式 慢性病护理 智能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的实施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婉玉 张春慧 +2 位作者 宋方钰 牛雨昕 张振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7-102,共6页
目的评价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信息-动机-行为理论模型构建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干预方案。随机选取郑州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0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使用抽签... 目的评价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信息-动机-行为理论模型构建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药物自我管理干预方案。随机选取郑州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0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使用抽签法将A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为对照组,B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干预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有关药物知识的健康教育,每周1次,连续8周,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药物自我管理干预,每周1次,连续8周。干预后采用药物自我管理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合理服药自我效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药物自我管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合理服药自我效能和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居家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实施药物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药物自我管理水平,激发患者合理服药自我效能,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药物自我管理 服药自我效能 服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世瑞 王倩 +3 位作者 王佳佳 张振香 孙倩倩 江湖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返工作自我效能(return-to-work self-efficacy,RTW-SE)的潜在分型并分析不同类别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特征差异。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选取郑州市两个社区中共350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改良版Rankin量表、RTW-SE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患者RTW-SE的潜在分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种因素对不同分型的影响。结果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分为3个类别:高内在应对-低工作应对组(19.9%);高工作应对-低内在应对组(55.8%);广泛中等水平组(24.3%)。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类型、患病前是否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持、卒中后疲劳程度、功能障碍是影响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潜在剖面分类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RTW-SE具有3个潜在类别,医护人员应注意不同患者的RTW-SE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其尽快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青年 重返工作自我效能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志欣 王瑞博 +3 位作者 宋王涛 林蓓蕾 梅永霞 张振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3,共5页
目的系统分析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方法框架,检索11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相关文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 目的系统分析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方法框架,检索11个中英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慢性病患者自我倡权干预策略相关文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16日。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自我倡权干预方案包括多媒体互动式干预、特定疾病倡权干预、同伴主导的团体干预、写作干预、工作咨询和倡权干预;干预频率多为1次/周,干预时长多为4、6、8或10周;结局指标包括自我倡权意识/能力、疾病知识、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和自我倡权项目可行性等。结论自我倡权干预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群体性的特点,未来研究者可根据慢性病患者不同的疾病特点和护理需求,制订个性化、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患者 自我倡权 干预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潜在剖面分析及与自我效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任娟娟 安保霞 +1 位作者 刘晓 张振香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的潜在类别及其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7月安阳市3所三级医院的463例住院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对锻炼行... 目的探索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的潜在类别及其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7月安阳市3所三级医院的463例住院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益处及障碍量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对锻炼行为感知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可分为3个类别:低益处-高障碍型(17.3%)、中等-感知均衡型(70.8%)、高益处-家庭型(11.9%)。锻炼行为感知潜在类别是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中等感知-均衡型和高益处-家庭型康复自我效能总分及维度得分均高于低益处-高障碍型(P均<0.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锻炼行为感知存在异质性和潜在类别特征。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锻炼行为感知水平,根据不同感知类别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或锻炼计划,增强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从而建立和巩固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锻炼 感知 自我效能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情聚焦疗法在护理心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段博美 张振香 +6 位作者 孙倩倩 江湖 王晓萱 梅永霞 马玲 李昕 宋王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7-120,共4页
对同情聚焦疗法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同情聚焦疗法包括感知同情、分析动机、聚焦行动3个步骤。同情聚焦疗法干预形式灵活(线上或线下,个体或团体),并在肥胖及饮食失调者、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疼痛患者和父母教育中都有显... 对同情聚焦疗法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综述。同情聚焦疗法包括感知同情、分析动机、聚焦行动3个步骤。同情聚焦疗法干预形式灵活(线上或线下,个体或团体),并在肥胖及饮食失调者、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疼痛患者和父母教育中都有显著效果。未来可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开发简洁、高效的护理干预方案范本,结合中医技术、传统艺术等,进一步发展和实践同情聚焦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情 同情聚焦疗法 同情心训练 正念疗法 呼吸训练 肥胖 精神障碍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安宁疗护需求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瑞博 崔盼盼 +5 位作者 陈素艳 梅永霞 孙巧枝 张杰 樊宝钰 张振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6,共3页
据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1]统计,全球每年有5680万人需要安宁疗护,其中至少7%是儿童。儿童安宁疗护可减轻患儿痛苦、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且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医疗支出[2-3],已成为罹患生命受限性疾病患儿的照护标准。... 据世界安宁缓和医疗联盟[1]统计,全球每年有5680万人需要安宁疗护,其中至少7%是儿童。儿童安宁疗护可减轻患儿痛苦、改善患儿及其家属生活质量,且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医疗支出[2-3],已成为罹患生命受限性疾病患儿的照护标准。受儿童安宁疗护服务资源分布不均[4]、儿童群体认知功能有限,特殊感受易被忽视[5]等因素影响,患儿普遍存在未被满足的安宁疗护需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安宁疗护需求 筛查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照顾者参与老年多重用药患者药物管理体验的Meta整合
19
作者 郭永攀 董文文 +4 位作者 张春慧 牛雨昕 宋方钰 张贤 张振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1-1716,共6页
目的:整合家庭照顾者参与老年多重用药患者药物管理的体验,为制定用药个性化支持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6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依据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原理进行归纳... 目的:整合家庭照顾者参与老年多重用药患者药物管理的体验,为制定用药个性化支持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26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依据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原理进行归纳。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提炼出39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3个新的类别,汇总成4个整合结果:家庭照顾者承担的任务及参与类型、家庭照顾者参与药物管理的影响因素、家庭照顾者面临的挑战及其需求、家庭照顾者在参与过程中采取的有效策略。结论:家庭照顾者参与药物管理体验复杂多样,医护人员应尊重药物管理实践中不同参与类型的照顾者,为其提供个性化引导,改善照顾者参与体验,为老年多重用药患者及其照顾者提供药物管理支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用药 老年人 家庭照顾者 药物管理 体验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被引量:62
20
作者 张振香 林蓓蕾 +1 位作者 孙玉梅 刘腊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设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设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3.61±8.49)分;82.96%的脑卒中患者依从率处于中低等水平;社会支持平均分为(29.21±6.30)分;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r=0.511,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处于中低水平,与社会支持呈中度正相关,医护人员应积极评估并制定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家庭支持,进而提高其院外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锻炼 依从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