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强化理论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栗秀萍 刘有智 张振翀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11,共4页
超重力精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过程强化精馏技术,文中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其传质过程强化的作用机理。以乙醇/水为物系,多级旋转填料床为主要设备,在常压操作条件下,进行超重力精馏实验研究。在超重力因子为31—196,原料流量为15—30 ... 超重力精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过程强化精馏技术,文中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探讨其传质过程强化的作用机理。以乙醇/水为物系,多级旋转填料床为主要设备,在常压操作条件下,进行超重力精馏实验研究。在超重力因子为31—196,原料流量为15—30 L/h,原料摩尔分数为0.089 1—0.283 1,回流比为1.0—2.5的操作条件下,超重力装置的理论塔板高度为12.7—152 mm,比传统精馏塔低1个数量级。通过分析流体在超重力装置内的流动状态,提出超重力精馏过程的传质原理及传质单元——液膜。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克服了双膜理论、渗透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中的瓶颈,是超重力精馏传质过程强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精馏 传质 过程强化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翅片导流板旋转填料床精馏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栗秀萍 刘有智 张振翀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翅片导流板填料是为了延长气液接触时间、维持设备动平衡和解决液沫夹带等问题而发明的专利。在超重力因子β=20.9—130.6、回流比R=1.5—4、原料液流量q=25—50 L/h、常压操作条件下,对甲醇/水进行了精馏分离实验,探讨了多级翅片导流... 翅片导流板填料是为了延长气液接触时间、维持设备动平衡和解决液沫夹带等问题而发明的专利。在超重力因子β=20.9—130.6、回流比R=1.5—4、原料液流量q=25—50 L/h、常压操作条件下,对甲醇/水进行了精馏分离实验,探讨了多级翅片导流板旋转填料床运行情况与传质性能。结果显示:塔项产物甲醇质量分数随β和q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R的增大而升高。在最佳操作条件β=51.5,R=4和q=35 L/h时,塔顶产物甲醇质量分数为99%。应用MATLAB软件对实验参数进行了显著性检验,显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回流比、超重力因子、原料液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导流板填料 精馏 甲醇/水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旋转精馏床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栗秀萍 刘有智 +1 位作者 张振翀 涂传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乙醇-水溶液为物系,以不锈钢波纹丝网为填料,在超重力因子为20~120、原料流量0.925~1.851mol/h、回流比1.5~4.0、原料摩尔分数0.2425、室温进料和常压操作条件下,考察了高效旋转精馏床(HERDB)运行情况与传质性能。结果... 以乙醇-水溶液为物系,以不锈钢波纹丝网为填料,在超重力因子为20~120、原料流量0.925~1.851mol/h、回流比1.5~4.0、原料摩尔分数0.2425、室温进料和常压操作条件下,考察了高效旋转精馏床(HERDB)运行情况与传质性能。结果显示:①高效旋转精馏床运行平稳;②高效旋转精馏床的理论塔板数随超重力因子、原料流量和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加;③在实验操作条件下,高效旋转精馏床传质单元高度为9.6~65.2mm。与实验超重力精馏设备相比,高效旋转精馏床的等板高度大于实验室超重力精馏设备,说明存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旋转精馏床 超重力 传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振翀 栗秀萍 刘有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常压下以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中试。分别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回流比R、原料液流量F对整个系统、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NTP)的影响。在中试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重力精馏的传质数学模型,并应用逐步... 在常压下以乙醇/水体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级分离式超重力精馏中试。分别考察了超重力因子β、回流比R、原料液流量F对整个系统、精馏段和提馏段理论塔板数(NTP)的影响。在中试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超重力精馏的传质数学模型,并应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得出了对超重力精馏传质显著性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馏出液摩尔分率、超重力因子、回流比、馏出比、进料摩尔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精馏 传质 理论塔板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