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梅根的化学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茹 陈雪林 +4 位作者 王寒蕾 张振男 赵霞 张昆 张玉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7-1319,1297,共14页
对水杨梅(Adina rubell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水杨梅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奎诺酸(1)、奎诺酸-3-O... 对水杨梅(Adina rubella)根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水杨梅根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奎诺酸(1)、奎诺酸-3-O-β-D-吡喃葡萄糖苷(2)、奎诺酸-3-O-β-D-岩藻糖苷(3)、奎诺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4)、gongganoside C(5)、gongganoside A(6)、奎诺酸-3-O-β-D-岩藻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7)、奎诺酸-3-O-β-D-奎诺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8)、齐墩果酸(9)、芥子醛(10)、松柏醛(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2)、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3)、methyl-4,5-di-caffeoyl-quinate(14)、大花葵苷(15)、undulatoside A(16)、5,7-dihydroxy-2-methylchromone-7-O-β-D-apiosyl-(1→6)-O-β-D-glucoside(17)、马钱苷(18)、马钱苷酸(19)、谷甾醇(20)、6′-O-乙酰基-β-胡萝卜苷(21)、胡萝卜苷(22)、丁香醛(23)、3,4,5-trimethoxyphenyl-1-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24)、栗柄醇(25)。化合物2~8、10~14、16、17、19、21、23~25为首次从水杨梅根中分离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2、13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8.83±0.54、8.36±1.01μmol/L。酶动力学分析表明化合物12、13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竞争性抑制,随后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化合物12、13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对接结合能分别为-10.08、-10.65 kcal/mol,化合物12、13具有显著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能为水杨梅根乙酸乙酯部位发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梅 化学成分 降糖 Α-葡萄糖苷酶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脆化阶段草鱼肌肉的显微结构观察和质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郁二蒙 王广军 +5 位作者 张振男 李志斐 余德光 夏耘 龚望宝 谢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脆肉鲩作为广东特色水产品之一,其养殖中常出现"不脆"、"半脆"现象,严重制约其产业发展。为探索可鉴定脆度的指标,文章结合生产(饲喂120 d蚕豆+30 d饲料),每30 d采集1次肌肉,检测其感官脆度、肌纤维结构、质构特性... 脆肉鲩作为广东特色水产品之一,其养殖中常出现"不脆"、"半脆"现象,严重制约其产业发展。为探索可鉴定脆度的指标,文章结合生产(饲喂120 d蚕豆+30 d饲料),每30 d采集1次肌肉,检测其感官脆度、肌纤维结构、质构特性的变化。随着脆化时间增加,蚕豆组草鱼感官脆度不断增加(P<0.05),肌纤维直径逐渐减小、密度逐渐增大(P<0.05);60 d后蚕豆组草鱼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黏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转投30 d饲料对感官脆度、肌纤维结构、质构特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与感官脆度的相关性更高(R^2>0.90,P<0.05)。结果表明,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可用于脆肉鲩的脆度评价,转投30 d饲料不影响其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肉鲩 草鱼 脆度 肌纤维 显微结构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替代鱼类饲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郁二蒙 张振男 +1 位作者 谢骏 王广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2-86,90,共6页
近年来,随着饲料中鱼粉成本的不断升高,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蚕豆营养丰富,比小麦等谷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因而可以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小麦和鱼粉等物质,在鱼类饲料原料替代方面潜在... 近年来,随着饲料中鱼粉成本的不断升高,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蚕豆营养丰富,比小麦等谷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因而可以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小麦和鱼粉等物质,在鱼类饲料原料替代方面潜在价值可期。研究表明,蚕豆可促进鲈(Dicentrarchus labrax)的生长,改变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鱼类的肌肉品质,对摄食蚕豆鱼类的生理生化特性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蚕豆中的单宁、多酚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鱼体的生理代谢。综述前人研究,可根据不同鱼类添加不同比例的蚕豆或消除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等手段以优化蚕豆替代饲料在鱼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鱼类 生长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游园绿地中文化和景观的融合设计研究——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4
作者 王柳川 陈东田 +1 位作者 张振男 林子歆 《山东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09-112,共4页
高校小游园是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板块,尺度虽小,却是师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师生的社会交往、休闲活动提供空间,更加是校园形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然而在时代发展中随着人们对景观要求的不断提... 高校小游园是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板块,尺度虽小,却是师生课余活动的重要场所,亦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师生的社会交往、休闲活动提供空间,更加是校园形象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然而在时代发展中随着人们对景观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小游园设计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校园文化内涵的缺失,科教互动功能的削弱,校园绿地独特的景观价值也随之消失。如何对高校景观绿地进行创新设计,满足师生深度体验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校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的研究,对高校小游园的校园文化与景观设计结合方式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状对山东农业大学生科院前绿地进行了改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小游园设计 文化融合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