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Cd与Cu在克氏原螯虾体内富集与释放规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振燕 张美琴 +1 位作者 吴瑛 吴光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0-254,共5页
研究克氏原螯虾分别在Cd2+质量浓度为0、0.05、0.10 mg/L和Cu2+质量浓度为0、0.5、1.0 mg/L的单一水环境中暴露时,肝胰腺、鳃和肌肉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和释放特性。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克氏原螯虾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富集速率... 研究克氏原螯虾分别在Cd2+质量浓度为0、0.05、0.10 mg/L和Cu2+质量浓度为0、0.5、1.0 mg/L的单一水环境中暴露时,肝胰腺、鳃和肌肉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和释放特性。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克氏原螯虾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富集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和生物半衰期(T1/2),并得出理论富集平衡状态时生物体内Cd和Cu富集量(ρAmax)。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和鳃对水体中Cd2+和Cu2+都有很强的富集特性,且富集量与富集时间、水体中Cd2+和Cu2+的质量浓度成正相关;肌肉组织中富集规律则不明显。同种重金属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量不同,即重金属富集具有组织选择性:在分别含Cd2+和Cu2+的水体中暴露实验9 d后,3种组织对Cd的富集量顺序为鳃>肝胰腺>肌肉;对Cu的富集量顺序为肝胰腺>鳃>肌肉。克氏原螯虾对Cu和Cd的富集代谢都较缓慢,暴露9 d仍未达到稳定。克氏原螯虾体内Cd和Cu的BCF范围分别约为2~207、3~226;T1/2分别约为3~29、7~36 d;在理论平衡状态下,鳃、肝胰腺和肌肉中Cu和Cd的ρAmax随着环境中Cu2+和Cd2+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CU CD 富集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淮安地区克氏原螯虾的重金属污染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振燕 张美琴 +1 位作者 吴光红 刘国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对淮安五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As、Hg、Pb、Cd四种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2011年7~10月分别从淮安市五个区县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采集成品虾样品48批次,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对... 目的对淮安五个地区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As、Hg、Pb、Cd四种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2011年7~10月分别从淮安市五个区县的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采集成品虾样品48批次,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样品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素污染评定方法对该地区克氏原螯虾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淮安地区克氏原螯虾四种重金属都未超出安全限量范围。结论淮安地区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抽查未见As、Hg、Pb、Cd的污染,即淮安地区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没有受到重金属As、Hg、Pb、Cd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晓阳 唐琳 +2 位作者 赵垒 栾岩妮 张振燕 《食品与药品》 CAS 2010年第9期332-335,共4页
目的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5 7 x-0.003 5(R2=0.999 6)。用比色法测定其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加样回收率,RSD在0.20%~... 目的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结果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5 7 x-0.003 5(R2=0.999 6)。用比色法测定其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加样回收率,RSD在0.20%~4.67%范围内,刺槐花中多酚含量为1.083%,RSD=3.21%。结论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刺槐花中的多酚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花 总多酚 Folin-Ciocaileu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如何在企业发展中规避财务风险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振燕 《消费电子》 2014年第8期125-125,共1页
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机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许多来自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如何规避这种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篇论文旨在通过简要分析财... 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机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许多来自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如何规避这种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篇论文旨在通过简要分析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企业发展中规避财务风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 企业发展 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体外皮质神经元线粒体氧化应激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臧婷臻 郭阳 +3 位作者 王凤云 李延辉 申艳霞 张振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皮质神经元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探针或红色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试剂盒检测MPTP开放程度,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色素C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另外,测定细胞内电子传递链复合物(包括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线粒体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_(25~35)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β_(25~35)组比较,虎杖苷组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增高,皮质神经元暴露3、6、12、24h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明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细胞色素C细胞质/线粒体比值、线粒体内8-OHdG水平明显低于Aβ_(25~35)组[3.02±0.28 vs 5.73±0.45,P<0.05;(8.07±1.45)×10^(6)dG vs(16.07±2.29)×10^(6)dG,P<0.05]。结论虎杖苷可有效地保护皮质神经元免受Aβ_(25~35)诱导的损伤,至少部分作用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淀粉样β肽类 神经元 大脑皮质 线粒体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占标 吕运良 +2 位作者 马飒飒 袁欣 张振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患者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SOD、NSE、S100β水平。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NSE、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颈周腧穴能够通过改善颈源性高血压患者颈肩僵硬、头痛、头昏沉等不适症状,降低血压,其机制可能与改善颈周血管和神经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颈源性高血压 痹证 颈周腧穴 超氧化物歧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神经特异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腰部夹脊穴针刀椎管内松解术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付涛 张振燕 李占标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0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腰部夹脊穴行针刀椎管内松解术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存在残余腰腿部疼痛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经腰部夹脊穴行针刀椎管内松解术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残余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存在残余腰腿部疼痛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腰部夹脊穴行针刀椎管内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P<0.05),且观察组治疗2、4周后改善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经腰部夹脊穴行针刀椎管内松解术可松解微创术后腰部软组织的粘连、瘢痕,缓解下腰部痉挛的肌肉,改善组织间血液供应,调整腰部生物力学失衡,同时疏通腰部经络气血循行,有效改善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的残余疼痛症状,增强其腰椎屈伸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残余疼痛 腰痛病 腰痹 腰部夹脊穴 针刀椎管内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