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Cd与Cu在克氏原螯虾体内富集与释放规律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振燕 张美琴 +1 位作者 吴瑛 吴光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50-254,共5页
研究克氏原螯虾分别在Cd2+质量浓度为0、0.05、0.10 mg/L和Cu2+质量浓度为0、0.5、1.0 mg/L的单一水环境中暴露时,肝胰腺、鳃和肌肉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和释放特性。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克氏原螯虾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富集速率... 研究克氏原螯虾分别在Cd2+质量浓度为0、0.05、0.10 mg/L和Cu2+质量浓度为0、0.5、1.0 mg/L的单一水环境中暴露时,肝胰腺、鳃和肌肉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和释放特性。通过非线性拟合得到克氏原螯虾对Cd和Cu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富集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和生物半衰期(T1/2),并得出理论富集平衡状态时生物体内Cd和Cu富集量(ρAmax)。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和鳃对水体中Cd2+和Cu2+都有很强的富集特性,且富集量与富集时间、水体中Cd2+和Cu2+的质量浓度成正相关;肌肉组织中富集规律则不明显。同种重金属在不同组织中的富集量不同,即重金属富集具有组织选择性:在分别含Cd2+和Cu2+的水体中暴露实验9 d后,3种组织对Cd的富集量顺序为鳃>肝胰腺>肌肉;对Cu的富集量顺序为肝胰腺>鳃>肌肉。克氏原螯虾对Cu和Cd的富集代谢都较缓慢,暴露9 d仍未达到稳定。克氏原螯虾体内Cd和Cu的BCF范围分别约为2~207、3~226;T1/2分别约为3~29、7~36 d;在理论平衡状态下,鳃、肝胰腺和肌肉中Cu和Cd的ρAmax随着环境中Cu2+和Cd2+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CU CD 富集 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信号素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振燕 王强 +1 位作者 王佩佩 王玉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NRP-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游泳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动物模型。6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Sema3a及其受体神经纤毛蛋白(NRP-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强化游泳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动物模型。60只造模成功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1组、训练2组、训练3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训练1组大鼠每天游泳1次,每次5min;训练2组大鼠每天游泳1次,每次10min;训练3组大鼠每天游泳2次,每次10min;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训练。另取1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不做任何训练。以上5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术后3d、7d、14d3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大鼠。采用Za-usinger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RT-PCR测定缺血侧大脑皮质Sema3a和NRP-1的mRNA表达量。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正常。对照组各时相点的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同时相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训练组训练3d、7d、14d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同时相点对照组(P<0.05),训练3组受损神经功能改善最明显,其训练3、7、14d后Zausinger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40±0.55)、(3.40±0.55)和(4.20±0.84)。训练1、2、3组各时相点Sema3a和NRP-1的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相点(P<0.05),且训练3组Sema3a和NRP-1的mRNA表达量降低较其他各训练组更明显,其训练3、7、14d后,Sema3a与GAPDH的mRNA表达水平之比分别为(0.62±0.06)、(0.53±0.10)和(0.42±0.06),NRP-1与GAPDH的mRNA表达水平之比分别为(0.64±0.13)、(0.53±0.08)和(0.38±0.10)。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ema3a和NRP-1的mRNA表达量,从而恢复受损神经功能;强化运动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训练 局灶性脑缺血 SEMA 3a NRP-1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组成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振燕 李志刚 张海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18-422,共5页
以板状刚玉、电熔尖晶石和铝酸钙水泥为原料,设计了尖晶石细粉质量分数分别为O、7.5%、15%和22.5%的4组浇注料,每组浇注料又依水泥量的不同设计了m(CaO)/m(A1203)分别为0.03、0.06、0.09、0.15、0.18的5个配方,制备... 以板状刚玉、电熔尖晶石和铝酸钙水泥为原料,设计了尖晶石细粉质量分数分别为O、7.5%、15%和22.5%的4组浇注料,每组浇注料又依水泥量的不同设计了m(CaO)/m(A1203)分别为0.03、0.06、0.09、0.15、0.18的5个配方,制备了不同基质组成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试样,系统研究了试样经1600cC3h处理后的性能(尤其是高温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及基质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高温下尖晶石与基质中的A1203发生固溶而影响浇注料的高温强度,加入7.5%~15%质量分数的尖晶石细粉时,基质中的A1203与尖晶石固溶程度较大,基质的结合强度较强,高温强度明显较高;而加入尖晶石较多时,A1203,量相对降低,减弱了固溶产生的结合,形成了“松散”的基质结构,可有效提高浇注料的抗热震性,因此加入22.5%质量分数尖晶石细粉的浇注料抗热震性最优。2)随着铝酸钙水泥的增加,浇注料的体积密度逐渐减小,常温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当基质中m(CaO)/m(3_1:0,)=0.09时,基质中刚玉细粉和A12O3,微粉与水泥在高温下全部反应,生成了大量交错分布的板状六铝酸钙,浇注料的高温抗折强度最高,抗热震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一尖晶石浇注料 铝酸钙水泥 固溶 六铝酸钙 高温抗折强度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溶胶结合刚玉和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志刚 张振燕 任刚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电熔白刚玉、电熔莫来石、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和硅溶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硅溶胶、二氧化硅微粉结合刚玉浇注料以及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后浇注料的常温性能、冷态和热态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性能,... 以电熔白刚玉、电熔莫来石、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和硅溶胶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硅溶胶、二氧化硅微粉结合刚玉浇注料以及硅溶胶结合刚玉-莫来石浇注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后浇注料的常温性能、冷态和热态抗折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等性能,并进行了差热、X射线衍射和显微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二氧化硅微粉相比,硅溶胶能够显著提高浇注料800℃以下的抗折强度;硅溶胶结合和二氧化硅微粉结合的机制以及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2)高温下刚玉骨料中β-Al2O3分解产生的Na2O大部分进入液相,使液相中Na2O含量增加,不利于浇注料中原位生成莫来石,并降低材料的高温强度。3)莫来石加入到硅溶胶结合刚玉浇注料中,能显著降低浇注料的弹性模量,借助于高温下液相的传质作用,莫来石彼此连接形成网络,从而增加了浇注料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料 硅溶胶 刚玉 刚玉-莫来石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晶石含量对轻质莫来石-刚玉浇注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月月 鄢文 +2 位作者 李楠 张振燕 胡以栋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6-249,255,共5页
为了改善含球形莫来石轻骨料的轻质莫来石-刚玉浇注料的体积稳定性及抗热震性,以球形莫来石轻骨料(≤1、1~2和3~4 mm)、板状刚玉细粉(≤0.074 mm)、广西白泥(≤0.045 mm)、Secar 71水泥(≤0.088mm)和蓝晶石(≤0.5 mm)为主要原料,研究了... 为了改善含球形莫来石轻骨料的轻质莫来石-刚玉浇注料的体积稳定性及抗热震性,以球形莫来石轻骨料(≤1、1~2和3~4 mm)、板状刚玉细粉(≤0.074 mm)、广西白泥(≤0.045 mm)、Secar 71水泥(≤0.088mm)和蓝晶石(≤0.5 mm)为主要原料,研究了蓝晶石含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4%、6%、8%、10%和12%)对轻质莫来石-刚玉浇注料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 500℃热处理后,随着蓝晶石含量增加,试样由显著收缩变为显著膨胀,体积密度减小,显气孔率增大,常温强度降低;基质中小气孔含量(≤10μm)逐渐减小,大气孔孔径及含量逐渐增大;抗热震性先变好后变差。综合考虑各项性能,蓝晶石含量为6%(w)试样的综合性能最佳:体积密度为1.96 g·cm^(-3),显气孔率为37.1%,常温抗折强度为10.8 MPa,常温耐压强度为43.8 MPa,加热永久线变化率为0.07%,弹性模量保持率为42.9%,800℃热导率为0.60 W·(m·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莫来石轻骨料 蓝晶石含量 莫来石-刚玉浇注料 显微结构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熔致密刚玉和板状刚玉对刚玉-莫来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晓静 李志刚 张振燕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以电熔致密刚玉、板状刚玉、电熔莫来石、可引入硅源和铝源的复合粉体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电熔致密刚玉和板状刚玉对烧后(1600、1700℃)刚玉-莫来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熔致密刚玉的反应活性较低,原位莫来石缓慢持续生成... 以电熔致密刚玉、板状刚玉、电熔莫来石、可引入硅源和铝源的复合粉体为主要原料,研究了电熔致密刚玉和板状刚玉对烧后(1600、1700℃)刚玉-莫来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熔致密刚玉的反应活性较低,原位莫来石缓慢持续生成,晶粒数量较少、尺寸较大,而板状刚玉的反应活性相对较高,原位莫来石晶粒数量较多、尺寸较小、分布均匀;2)同一温度烧后,板状刚玉-莫来石材料的显气孔率相对较高,烧后线变化率较小,弹性模量、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较低,抗热震性更优异;3)烧成温度由1600℃提高到1700℃,两种材料的烧结程度提高,气孔聚结,原位莫来石晶粒长大,高温抗折强度提高,但热膨胀系数失配程度也随之增大,导致常温抗折强度均低于高温抗折强度,其中电熔致密刚玉-莫来石材料中原位莫来石发育长大更为明显,因而常温耐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致密刚玉 板状刚玉 烧结 莫来石 刚玉-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晶石含量对球形45莫来石轻骨料浇注料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月月 鄢文 +2 位作者 李楠 张振燕 高光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0-205,共6页
为改善含球形45莫来石轻骨料浇注料的体积稳定性和显微结构,引入了不同含量的蓝晶石(w=8%、10%、12%、14%、16%)。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1300℃保温3 h煅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 为改善含球形45莫来石轻骨料浇注料的体积稳定性和显微结构,引入了不同含量的蓝晶石(w=8%、10%、12%、14%、16%)。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1300℃保温3 h煅烧后试样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随着蓝晶石含量的增加,1300℃煅烧后试样的强度显著降低,线变化率由-0.87%逐渐增加至0.64%,骨料基质结合程度先变好后变差。综合考虑各项性能,含12%蓝晶石的试样综合性能最优:1.73g/cm3的体积密度,36.8%的显气孔率,29.3 MPa的耐压强度,0.18%的线变化率,0.58 W/(m·K)的导热系数(800℃)和1339℃(T_(0.6))的荷重软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莫来石轻骨料 轻质莫来石浇注料 蓝晶石含量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铝镁质浇注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刚 张振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58-1362,共5页
综述了高纯铝镁系浇注料包括刚玉-尖晶石质和刚玉-氧化镁质浇注料的研究现状和结果,从制备高纯铝镁系浇注料所用原料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各原料所起的作用及其机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浇注料 铝镁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体外皮质神经元线粒体氧化应激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臧婷臻 郭阳 +3 位作者 王凤云 李延辉 申艳霞 张振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_(25~35))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虎杖苷组、Aβ_(25~35)组和联合组(Aβ_(25~35)+虎杖苷)。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皮质神经元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探针或红色线粒体超氧化物荧光探针染色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试剂盒检测MPTP开放程度,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色素C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另外,测定细胞内电子传递链复合物(包括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和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线粒体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_(25~35)组皮质神经元细胞活力、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β_(25~35)组比较,虎杖苷组线粒体荧光强度、线粒体呼吸链酶活性(复合物Ⅰ、Ⅱ、Ⅲ、Ⅳ)、细胞内ATP、线粒体内TFAM表达明显增高,皮质神经元暴露3、6、12、24h细胞内和线粒体内活性氧明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细胞色素C细胞质/线粒体比值、线粒体内8-OHdG水平明显低于Aβ_(25~35)组[3.02±0.28 vs 5.73±0.45,P<0.05;(8.07±1.45)×10^(6)dG vs(16.07±2.29)×10^(6)dG,P<0.05]。结论虎杖苷可有效地保护皮质神经元免受Aβ_(25~35)诱导的损伤,至少部分作用是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淀粉样β肽类 神经元 大脑皮质 线粒体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刚玉和矾土对Al_2O_3-SiO_2系无水泥浇注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李志刚 张振燕 +1 位作者 陆治超 宋文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0-263,共4页
以棕刚玉和特级矾土为主要原料,以Al2O3微粉、SiO2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体系,研究了棕刚玉和特级矾土加入量对Al2O3-SiO2系无水泥浇注料烘干及1 250℃3 h烧后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l2O3... 以棕刚玉和特级矾土为主要原料,以Al2O3微粉、SiO2微粉和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体系,研究了棕刚玉和特级矾土加入量对Al2O3-SiO2系无水泥浇注料烘干及1 250℃3 h烧后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l2O3-SiO2系无水泥浇注料中特级矾土最佳加入质量分数为12.5%左右,1 250℃下的热态抗折强度可达22.1 MPa。Al2O3-SiO2系无水泥浇注料中莫来石的生成机制属于溶解-沉淀,且其热态抗折强度与原位莫来石生成情况密切相关。与棕刚玉相比,特级矾土更有利于莫来石的生成,故加入特级矾土更有利于提高无水泥浇注料的热态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泥浇注料 棕刚玉 特级矾土 莫来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线石含量对轻质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光斌 鄢文 +1 位作者 李楠 张振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95-1400,1405,共7页
以多孔球形莫来石为骨料,板状刚玉细粉、硅线石和粘土为基质,经1400℃、1500℃和1600℃保温3 h烧成,制备了四组轻质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烧成温... 以多孔球形莫来石为骨料,板状刚玉细粉、硅线石和粘土为基质,经1400℃、1500℃和1600℃保温3 h烧成,制备了四组轻质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烧成温度及硅线石含量(4%、6%、8%和10%)对试样常温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硅线石含量不变时,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显气孔率逐渐减小,体积密度逐渐增大,线收缩率逐渐增加,常温耐压强度先降低后升高;(2)当硅线石的含量从4%增加到8%时,经1400℃烧后,试样的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变化不大,当硅线石含量超过8%时耐压强度显著下降;经1600℃烧后,随硅线石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密度减小,强度降低,线收缩率也由2.5%减小到1.5%;(3)当硅线石含量为6%、烧成温度为1400℃时,试样的线收缩率为0.86%,耐压强度为36.1 MPa,热导率为0.249 W/(m·K)(300℃),试样基质中气孔的d_(50)为46.7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球形莫来石骨料 轻质莫来石-刚玉耐火材料 硅线石含量 显微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