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巍 张娜娜 +2 位作者 石磊 张建民 白丹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2,共2页
针对中药复杂群体,如果从分子角度阐明所有化学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揭示中药疗效的奥秘,赋予中药现代科学内涵,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是十分困难的。笔者在近几年的探索研究中,通过采用不同角度、
关键词 中药 药效物质基础 质量标准 研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不同定量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振巍 张娜娜 +1 位作者 白丹丹 张建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65-66,83,共3页
目的对比不同分析方法对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三波长-分光光度计对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连翘苷在0.025 1~0.125 6 m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278.5、248.0、272.4 nm处测定吸收... 目的对比不同分析方法对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三波长-分光光度计对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连翘苷在0.025 1~0.125 6 m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278.5、248.0、272.4 nm处测定吸收度时,ΔA与浓度C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89.705C-0.041,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8%,RSD=1.88%。三波长测定法与HPLC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波长测定法对供试品制备要求简单,操作简便易行,试验的重复性好,效率高,可以作为该制剂组分含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清喉咽合剂 连翘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丰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探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振巍 崔璀 +4 位作者 毛璐璐 孙巧梅 王圆圆 袁蕊 张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28-1332,共5页
本文结合中药现代化发展方向探究网络药理学对中医药发展的启示作用。网络药理学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深入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分子效应,探索其生理学、循证学依据。网络药理学通过多途径、多角度构建中药药效... 本文结合中药现代化发展方向探究网络药理学对中医药发展的启示作用。网络药理学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深入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分子效应,探索其生理学、循证学依据。网络药理学通过多途径、多角度构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成分库,并通过多数据库的交叉关联分析探索中药各化学成分的分子生物学效应、中药协同配伍机制、毒副作用等。网络药理学通过分子层面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潜在作用,对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构建中医辨证理论微观化体系、揭示中药“七情”配伍、药对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等中药相互作用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仍相对滞后,目前仅仅对质量分数相对较高的成分进行表浅研究,仍未能从分子作用层面解释其相互作用,无法构建“点—线—面”网络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的大数据理论分析与中药临床应用实践探索仍有脱节,无法将提取出的“关键性”信号通路体现在临床用药指导方向。化学性质相反的多类型化学成分簇发生相互作用,反应产物发挥生理学活性,此类情况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应以化学反应产物为基准,而不是单纯的分析饮片所含化学成分及其靶点信息。另外,中药的网络药理学分析流程未标准化,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性较大,分析结果的可验证性较低,如何借助分子生物学的理论性分析阐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生理学效应仍是后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药效物质基础 中医药现代化 网络药理学 网络拓扑分析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赤芍中丹皮酚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彭晓霞 张振巍 +1 位作者 迟栋 潘从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和回流两种方法提取赤芍药材中的丹皮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Stable Bond Analytica l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芍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超声和回流两种方法提取赤芍药材中的丹皮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Stable Bond Analytica l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74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为:Y=1.01×105X-9.84×102,r=0.9999(n=5),在0.104~0.52μg范围内丹皮酚的峰面积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药材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同时可作为赤芍药材在炮制前后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