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平 张挥武 +3 位作者 张宇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观察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5例(26足),年龄23~70(36.7±5.8)岁,病程3~35(9.5±5.1)个月... 目的:观察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4种手术方式行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5例(26足),年龄23~70(36.7±5.8)岁,病程3~35(9.5±5.1)个月,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2例(2足),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6例(7足),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6例(6足),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11例(11足).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跟距高度,术后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21例(21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4 (20.1±3.7)个月,4例(5足)失访.术后2例手术切口裂开,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病例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前与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5.3±2.4)° vs(11.2±4.6)°,t=7.24,P<0.05],跟骨B(o)hler角[(5.4±2.7)° vs(25.5±5.3)°,t=11.2,P<0.05],Gissane角[(89.4±9.6)° vs(122.0±5.2)°,t=8.13,P<0.05],跟距高度[(28.5±5.1)mm vs (47.1±3.7) mm,t=6.45,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VAS评分1.6士0.7,较术前5.2±1.0明显改善(t=5.12,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6.2±5.2,较术前52.4±6.4明显提高(t=6.41,P<0.05);其中优14足,良4足,可2足,差1足.结论:距下关节原位融合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跟骨“V”形截骨距下关节融合术、跟骨体斜行截骨联合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均为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有效手术方式,具有缓解疼痛、纠正跟骨畸形、改善足部功能等优点,严格掌握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关节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V形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平 张挥武 +3 位作者 张宇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V形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跟骨V形截骨术治疗的陈旧性跟骨骨折18例(18足),其中男13例(13足),女5例(5足);年龄23~48(34.3±4.5)岁;病程2~9(... 目的:探讨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V形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采用跟骨V形截骨术治疗的陈旧性跟骨骨折18例(18足),其中男13例(13足),女5例(5足);年龄23~48(34.3±4.5)岁;病程2~9(4.5±4.1)个月。Sanders分型:Ⅱ型14例,Ⅲ型4例。观察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跟骨B觟hler角、Gissane角、跟距高度、距骨倾斜角的变化情况;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4例(14足)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35(21.2±4.1)个月,4例患者失访。骨折愈合时间10~15(12.4±2.1)周。术后1例患者切口皮肤坏死,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距骨倾斜角、B觟hler角、Gissane角及跟距高度[(11.4±5.1)°、(24.7±4.3)°、(124±3.1)°、(46.1±2. 8) mm]较术前[(9.1±2.9)°、(6.8±3.1)°、(93.4±11.7)°、(34.5±5. 3) mm]明显改善。Maryland评分由术前的59.21±7.21提高至术后12个月的86.34±4.14(t=43.1,P<0.05);其中优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V形截骨矫形术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保留距下关节,纠正跟骨畸形,改善足部外观,缓解患足疼痛,提高足部功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截骨术 保留距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宇 张挥武 +3 位作者 李平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采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腓肠肌松解术、跟骨內移截骨、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16例(16足)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采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腓肠肌松解术、跟骨內移截骨、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16例(16足)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9例(9足),女7例(7足);年龄22~48(32.0±3.4)岁,病程6~60(28±20)个月。观察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距舟覆盖角、距骨第1跖骨角、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及跟骨外翻角的变化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的评价。结果:1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25(18.4±3.5)个月。术后患者伤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患者足部内侧疼痛消失,运动能力得到恢复。术前负重足侧位X线片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距骨第1跖骨角(21.51±1.20)°、(10.71±1.52)°、(15.61±1.41)°与术后12个月(31.01±1.62)°、(22.12±2.11)°、(5.1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负重足正位X线片示距舟覆盖角、距骨第1跖骨角(36.12±2.21)°、(13.41±1.51)°与术后12个月(22.12±2.61)°、(4.30±0.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负重跟骨轴位X线片示跟骨外翻角(10.80±1.21)°与术后12个月(3.92±1.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2±0.56)vs (6.21±2.31),t=2.64,P<0.05];术后12个月AOFAS评分87.1±4.7较术前51.2±5.6明显提高(t=3.43,P<0.05),其中优12例,良3例,差1例。结论:采用骨与软组织联合手术即腓肠肌松解术、跟骨內移截骨、副舟骨切除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术治疗伴有痛性副舟骨的柔软性平足症的患者能够明显缓解足部疼痛,改善足部外观,提高患者足部功能,手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外科手术 扁平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勇 张世明 +2 位作者 梁翼 张挥武 李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关节镜下应用Inside-out技术建立膝关节后外侧附加入口。通过此入口放置保护性套管并整复移位的骨块后,经套管钻入导针以临时固定骨...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 关节镜下应用Inside-out技术建立膝关节后外侧附加入口。通过此入口放置保护性套管并整复移位的骨块后,经套管钻入导针以临时固定骨块。若透视显示骨折解剖复位且导针定位满意,经导针拧入带垫片的自攻空心松质骨螺钉直接内固定撕脱骨块。术后配合激进的康复训练。结果 1例骨块移位11 mm且伴翻转未能在镜下复位,术中转为后路切开手术,其余10例均在关节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3~98 m in,平均87.3 min,无一例腘窝区神经、血管损伤。10例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位整复且螺钉和垫片位置好,术后4~7周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及行走步态,查体示伤膝的后抽屉试验阴性;术后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已愈合;术后5个月6例双侧对照的Computer KT-2000测试显示健、患侧胫骨后移之差均〈1.2mm(0.3~1.2 mm)。结论 关节镜下Inside-out技术可安全地建立膝后外侧附加入口,经此入口可对移位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施行关节镜下复位及带垫片的自攻空心松质骨螺钉直接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伤科接骨片中冰片的含量
5
作者 张挥武 胡毓诗 张治云 《食品与药品》 CAS 2010年第11期428-43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伤科接骨片中冰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DB-WAX弹性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恒温测定。结果冰片的主要成分及内标物均完全分离,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目的建立测定伤科接骨片中冰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DB-WAX弹性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1.0μm),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恒温测定。结果冰片的主要成分及内标物均完全分离,在考察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伤科接骨片中冰片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接骨片 顶空气相色谱法 冰片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