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癫痫的病因及发作类型的变迁
1
作者 张承诰 刘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19-319,共1页
作者将1983~1992年住院的395例癫痛患者与1958年~1982年的700例癫痫患者的资料〔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87;8(2)〕做了对比分析,发现病因及发作类型有一定变化,摘要如下。
关键词 癫痫 病因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的EEG、BEAM、CT/MRI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辉 张承诰 +2 位作者 杨华 艾敏 雷雅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93-394,406,共3页
对54例经颅脑CT(X线电予计算机断层扫描)或MRI(核磁共振成象)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EEG(脑电图)、BEAM(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EAM在定位价值上逊于CT或MRI,优于EEG(P<0.01),反映脑功能变化的... 对54例经颅脑CT(X线电予计算机断层扫描)或MRI(核磁共振成象)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EEG(脑电图)、BEAM(脑电地形图)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BEAM在定位价值上逊于CT或MRI,优于EEG(P<0.01),反映脑功能变化的敏感性方面,BEAM也优于EEG(P<0.05)。BEAM的改变以慢波频段能量增高明显,其分布部位以额颠部最明显,枕颠及额区次之(P<0.05)。认为BEAM对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病人不失为一种敏感性较高、对病人无损伤、价廉、易普及的早期辅助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栓塞 脑栓塞 BEAM CT NMR 成像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临床与脑电图关系探讨
3
作者 李正仪 张承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6-368,共3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的关系。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而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者经CT等检查均属正常。脑电图异常者占18%,其异常是由颅脑损伤所致。在脑电图结论正常的病例中,有52%的患者显示α波的调幅... 本文初步探讨了44例颅脑外伤后神经症的临床与脑电图的关系。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而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部分患者经CT等检查均属正常。脑电图异常者占18%,其异常是由颅脑损伤所致。在脑电图结论正常的病例中,有52%的患者显示α波的调幅,对称性较健康人差。呈“弥漫性α波表现。异常脑电图及弥漫性α波提示可能与大脑或丘脑下部功能轻度障碍有关,反之,则其临床症状与心理性因素有关,在诊治中应予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神经系统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脑电图α节律的变化判断脑功能的老化
4
作者 张辉 张承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出现脑细胞电生理活动的改变。为了探讨这种变化的客观指标,本文对壮年人121例、老年前期者122例、老年人111例脑电图α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脑电图α节律的变化,是一种可靠的年龄指标,其变化以α波频... 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出现脑细胞电生理活动的改变。为了探讨这种变化的客观指标,本文对壮年人121例、老年前期者122例、老年人111例脑电图α节律的变化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脑电图α节律的变化,是一种可靠的年龄指标,其变化以α波频率的变慢及α节律的串长改变为明显。我们认为在目前我国脑电图检查已较普及的情况下,脑电图检查是观察脑功能老化改变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Α节律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吸虫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脑电图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承诰 尚德信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作者总结了20例肺吸虫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其脑电图变化,神经系统受损者占同期肺吸虫病的30.3%。同时具有肺部、及皮下或肌肉的结节,临床表现有头痛、偏瘫、失语、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多颅神经损害,截瘫等。脑损害者脑电图异常... 作者总结了20例肺吸虫病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及其脑电图变化,神经系统受损者占同期肺吸虫病的30.3%。同时具有肺部、及皮下或肌肉的结节,临床表现有头痛、偏瘫、失语、癫痫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多颅神经损害,截瘫等。脑损害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达95.45%,病变范围及异常程度不一,以脑实质受损者重,脑膜受损者较轻。局限性肉芽肿形成的脑电图显示局灶性异常,动态观察脑电图变化可推测其病变的转归,对判断病情及有无脑损害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神经系统 肺吸虫病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脑囊虫病所致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承诰 刘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8-79,82,共3页
本科1982年~1992年住院确诊为脑囊虫所致的癫痫52例,占同期住院的癫痫患者395例的13.16%(52/395)。作者对其诊断及治疗的资料做了分析,结果在明MRI/CT是诊断脑囊虫病先进可靠的方法。血清及脑脊液... 本科1982年~1992年住院确诊为脑囊虫所致的癫痫52例,占同期住院的癫痫患者395例的13.16%(52/395)。作者对其诊断及治疗的资料做了分析,结果在明MRI/CT是诊断脑囊虫病先进可靠的方法。血清及脑脊液快速酶联免疫抗体测定有助于定性诊断,脑脊液的阳性率较血清高。丙硫咪唑、吡喹酮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后者的副作用高于前者(P<0.05),应首造丙硫咪唑。从而看出近10多年来诊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使脑囊虫病的防治前景大为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癫痫 丙硫咪唑 吡喹酮 诊断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斯匹林对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庆 张承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7-239,245,共4页
比较了日服40mg(甲组)和300mg(乙组)阿斯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流加压阻断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tPA:Ag)、活性(fPA:A)和其抑制物活性(PMI:A)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血流加压阻断10min后tPA:Ag升高程... 比较了日服40mg(甲组)和300mg(乙组)阿斯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流加压阻断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tPA:Ag)、活性(fPA:A)和其抑制物活性(PMI:A)的影响。结果表明:静脉血流加压阻断10min后tPA:Ag升高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为低(P<0.05),但两组间无差异。乙组tPA:A升高程度用药后较用药前为低(P<0.05),甲组用药前后无差异。提示阿斯匹林能保护内皮细胞,增强其对血流阻断损伤的耐受性。40mg/d阿斯匹林较小影响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储备,可能更有利于年中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缺血性 中风 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小脑电图研究
8
作者 赵松珍 张承诰 +1 位作者 雷雅丽 王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58-460,共3页
采用排除肌电干扰的绝缘针电极记录了56例经头皮的小脑电图。其中41例非器质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小脑电图是频率与大脑半球一致的低幅α波为主的电活动;8例大脑器质性病变患者的小脑电图与对照组的相似;7例小脑病突患者的小脑电图α... 采用排除肌电干扰的绝缘针电极记录了56例经头皮的小脑电图。其中41例非器质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小脑电图是频率与大脑半球一致的低幅α波为主的电活动;8例大脑器质性病变患者的小脑电图与对照组的相似;7例小脑病突患者的小脑电图α波减少、θ波出现。认为用此法测得小脑电图可能成为检测小脑功能状态的一个简便、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电图 绝缘电极 肌电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缺铁婴幼儿脑功率谱及脑地形图变化研究
9
作者 孙晓勉 苏祖佑 张承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严格配对的研究方法,对20对6~30个月隐性缺铁(LatentIronDeficiency,LID)婴幼儿进行了脑功率谱和脑地形图分析。结果显示LID患儿在右后顶部、左中后颈、右中颞及前中央顶部α1能量减低,提示... 采用严格配对的研究方法,对20对6~30个月隐性缺铁(LatentIronDeficiency,LID)婴幼儿进行了脑功率谱和脑地形图分析。结果显示LID患儿在右后顶部、左中后颈、右中颞及前中央顶部α1能量减低,提示LID患儿大脑发育比正常组婴幼儿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缺铁 脑功率谱 脑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