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琴计划简介 被引量:35
1
作者 罗俊 艾凌皓 +160 位作者 艾艳丽 安子聪 白伟钢 白彦峥 包佳慧 曹斌 常文博 陈琛 陈厚源 崔凯 单莹 丁延卫 段会宗 范会敏 范磊 范纹彤 范霄 冯文凡 付新菊 付瑜亮 高晨光 郜青 高添泉 高鑫 高永新 龚云贵 谷德峰 辜凌云 郭兴 韩西达 何芸 胡一鸣 胡越新 胡展 黄顺佳 黄祥青 黄潇博 纪沐婕 蒋贇 焦磊 靳鸿鸣 康小明 匡双阳 雷卫华 李程远 李洪银 李珏 李康康 李萌 李明 黎明 李涛 李霄栋 李语强 李祝 李竹溪 黎樽彪 练军想 梁正程 林伟 凌晨 刘辉 刘佳恒 刘建平 刘力 刘祺 刘尚飞 刘胜前 刘帅 刘旭辉 刘雁冲 刘源 龙江 龙军 陆璐 罗成健 骆颖欣 马波 梅健伟 孟云鹤 明珉 牛翔 潘加键 庞爱平 彭慧生 屈少波 区子维 任亮亮 申荣锋 沈岩 石常富 宋佳凝 宋培义 索晓晨 谭柏轩 谭定银 檀庄斌 涂良成 王成 王铖锐 王凤彬 王海天 王继河 王凌风 王尚胜 王泰卜 汪旭东 王炎 汪洋 汪一萍 王智钊 魏东东 文明轩 吴庆文 吴勤勤 吴书朝 吴先霖 夏冰 夏旭 肖青 肖小圆 谢宁 徐家豪 颜浩 闫勇 杨铖 杨诚鋆 杨涓 杨列 杨山清 叶伯兵 叶贤基 叶小容 尹航 于达仁 袁慧敏 曾明 张才士 张德轩 张建东 张静怡 张锦绣 张居正 张开 张蜡宝 张立华 张涛 张鑫 张鑫2 张雪峰 赵宏超 赵玥 赵泽伟 周鸿博 周金灵 周立祥 周泽兵 朱凡 朱炬波 訾铁光 邹远川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共19页
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左右发射并部署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卫星星座,构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天琴将对10^(-4)~1 Hz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为人类描绘一幅更全面的宇宙图景。在本文中,我们对天琴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天琴... 天琴计划预期于2035年左右发射并部署边长约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卫星星座,构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天琴将对10^(-4)~1 Hz频段的引力波进行探测,为人类描绘一幅更全面的宇宙图景。在本文中,我们对天琴计划的背景和提出过程、天琴的主要探测对象和主要科学目标、天琴需要攻克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天琴计划技术路线图及进展等进行介绍,以方便更多人加入这一项富有挑战而又激动人心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琴计划 空间引力波探测 引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大学月球激光测距研究与实验 被引量:6
2
作者 高添泉 张才士 +16 位作者 李明 李语强 韩西达 练军想 刘胜前 黎樽彪 涂良成 吴先霖 杨山清 叶贤基 闫勇 张蜡宝 张鸿博 张锦绣 周立祥 赵勇志 赵宏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2,共6页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 地月激光测距是"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为实现引力波探测卫星的高精度定轨及相关科学研究,本文开展了月球激光测距分析与实验研究,分析系统探测能力和测距精度。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以下简称"天琴台站")采用1.2 m口径激光测距望远镜,激光波长1064 nm,激光能量320mJ,激光重复频率100 Hz,激光脉宽80 ps,首次采用2×2多元阵列超导探测器进行月球激光测距。天琴台站于2019年6月8日(农历初六)晚首次获得来自Apollo 15角反射器阵列有效回波信号4组,随后于2019年11月7日(农历十一)晚成功接收到来自月面全部5个激光角反射器阵列的有效回波信号,测距精度达到cm量级,标致着天琴台站已经具备常规月球激光测距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激光测距 超导阵列探测器 激光角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小功率卫星激光测距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添泉 吴先霖 +5 位作者 张才士 周立祥 赵宏超 韩西达 刘胜前 李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05-913,共9页
为分析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卫星激光测距探测能力,设置单脉冲能量(平均功率)分别为0.15 mJ(0.015 W),0.4 mJ(0.04 W)和4 mJ(0.4 W)对同步轨道卫星qzs2、compassi3和compassi5分别于夜晚和白天进行激光测距实验。理论方面,分析了白天天... 为分析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卫星激光测距探测能力,设置单脉冲能量(平均功率)分别为0.15 mJ(0.015 W),0.4 mJ(0.04 W)和4 mJ(0.4 W)对同步轨道卫星qzs2、compassi3和compassi5分别于夜晚和白天进行激光测距实验。理论方面,分析了白天天光背景噪声强度,并结合雷达方程计算了不同平均功率条件下卫星激光测距的有效回波率,重点分析了平均功率对卫星激光测距探测能力的影响。实验方面,固定望远镜俯仰角(E=50°),旋转望远镜测量不同指向时的天光背景噪声强度。采用探测效率为60%(@1064 nm)的超导探测器阵列,并结合空间滤波、时间滤波和光谱滤波的方法抑制背景噪声,开展了小功率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分析得到,白天对同步卫星激光测距的最小功率为0.04 W,夜晚对同步卫星激光测距的最小功率为0.015 W。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已具备白天和夜晚全时段常规卫星激光测距能力,将为今后天琴计划引力波探测卫星全时段激光测距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平均功率 探测能力 天光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