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微量热仪中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条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成楠 徐斐 +1 位作者 曹慧 于劲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66-170,共5页
利用微量热仪Micro DSCⅢ,以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放热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和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3个因素对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热的影响依次为:酶添加量>... 利用微量热仪Micro DSCⅢ,以葡萄糖氧化酶催化氧化葡萄糖的反应放热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和中心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的工艺条件。3个因素对葡萄糖氧化酶催化产热的影响依次为:酶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响应面法分析显示,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35℃、pH4.46、酶添加量1.58mg/mL,总的反应热为39.6668J,与预测值40.1071J的相对误差为1.11%。经响应面法研究所得回归模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葡萄糖氧化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入窖酒醅中微生物及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慧芹 徐友强 +4 位作者 李微微 张成楠 朱华 王红安 李秀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7,共11页
酱香型白酒具有典型酱香味,口感细腻,其发酵过程共有七个生产轮次,每轮次产生一种基酒,其中第四轮次酒风味物质丰富、品质极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处于动态变化,风味物质各有差异,本文对第四轮次入窖酒醅中微生物变化及其对风味物质的影... 酱香型白酒具有典型酱香味,口感细腻,其发酵过程共有七个生产轮次,每轮次产生一种基酒,其中第四轮次酒风味物质丰富、品质极佳。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处于动态变化,风味物质各有差异,本文对第四轮次入窖酒醅中微生物变化及其对风味物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第四轮次发酵酒醅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样品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第四轮次入窖酒醅中优势细菌属为Lactobacillus(乳酸杆菌属)、Virgibacillus(枝芽孢杆菌属)和Kroppenstedtia(克罗彭斯特菌属),优势真菌属为Thermoascus(嗜热子囊菌属)、Aspergillus(曲霉属)和Issatchenkia(伊萨酵母属),在发酵中后期酒醅微生物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入窖酒醅中的醇类、酯类物质种类最为丰富,醇类、酯类、酸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随着入窖发酵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本文对属水平真菌和细菌分别与风味物质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Monascus(红曲霉属)、Lactobacillus和Wickerhamomyces(维克汉姆酵母)分别与白酒中关键风味物质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己酸乙酯呈正相关,为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以及风味物质与其他轮次的比较提供数据基础,为白酒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第四轮次 微生物多样性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固井用纤维对油井水泥石的增韧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田亮 诸华军 +2 位作者 姚晓 华苏东 张成楠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40,共2页
为解决油井水泥石脆性大的缺陷,优选了KW纤维并将其应用于油井水泥石增韧改性。通过水泥石抗冲击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测试和水泥石微观形貌分析,对KW纤维提高油井水泥石的韧性进行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证明KW纤维能有效提高油井水泥... 为解决油井水泥石脆性大的缺陷,优选了KW纤维并将其应用于油井水泥石增韧改性。通过水泥石抗冲击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测试和水泥石微观形貌分析,对KW纤维提高油井水泥石的韧性进行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证明KW纤维能有效提高油井水泥石的韧性。当纤维掺量为2.0%,50℃养护7 d的纤维增韧油井水泥石抗冲击功、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较净浆油井水泥石提高了44.2%、38.0%和8.2%;80℃养护7 d时则分别提高了47.4%、32.4%和10.6%。KW纤维加入油井水泥中与水泥浆体固化成一体,纤维具有桥联搭接作用,可有效提高水泥石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石 纤维 掺量 增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高温大曲功能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二宏 李金洋 +7 位作者 李微微 朱华 王昆 张成楠 梁鑫 陈曦 孙宝国 李秀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6-175,共10页
通过分析3种不同颜色(黑、黄、白)高温大曲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初步揭示3种大曲的品质差异性。理化指标结果显示黑曲的酸度、水分含量及酒化力较高,白曲的糖化力、发酵力、酯化力最高,黄曲的淀粉含量最高。风... 通过分析3种不同颜色(黑、黄、白)高温大曲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初步揭示3种大曲的品质差异性。理化指标结果显示黑曲的酸度、水分含量及酒化力较高,白曲的糖化力、发酵力、酯化力最高,黄曲的淀粉含量最高。风味物质分析表明己酸乙酯、乙酸乙酯、苯乙醇、1-己醇、糠醛等风味物质在3种大曲中均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3种大曲中Bacillus、Scopulibacillus为主要优势细菌,Thermomyces、Thermoascus为主要真菌属。冗余分析表明Bacillus、Thermomyces与发酵力、酯化力、糖化力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copulibacillus、Virgibacillus、Aspergillus与大多数关键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显示出正相关。本研究系统探索不同颜色高温大曲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等的功能特征与差异,解析高温大曲品质差异根源,为其在酱酒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对实现酿酒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大曲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hia kudriavzevii生物强化对酱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倪冰倩 夏韩硕 +5 位作者 闵伟红 朱华 王昆 李微微 李秀婷 张成楠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8,130,共17页
乙酸苯乙酯具有玫瑰花香、蜂蜜香、苹果香等风味特征,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高产乙酸苯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应用对于改善酱香型白酒风味,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酒醅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乙酸苯乙酯... 乙酸苯乙酯具有玫瑰花香、蜂蜜香、苹果香等风味特征,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风味物质。高产乙酸苯乙酯酵母菌的筛选及发酵应用对于改善酱香型白酒风味,提高白酒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的酒醅样品中筛选得到1株乙酸苯乙酯产量相对较高的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将其应用于酱香型白酒模拟发酵实验。结果表明:A组(未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和B组(添加菌株Pichia kudriavzevii X-8)酒醅样品中挥发性化合物分别有60、65种,其中B组的酯类、醇类、酸类及其他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高于A组。发酵30 d后,B组乙酸苯乙酯质量比(0.214μg/g)约为A组(0.121μg/g)的2倍。B组特有的优势属为Weissella和Pichia,2组酒醅样品中Lactobacillus和Pediococcus,Saccharomycopsis和Saccharomyces的菌落丰度也存在差异。加入Pichia kudriavzevii X-8后,对酒醅的理化指标影响不大,增强了水质量分数、酸度及风味物质与真菌属微生物的相关性,提高了乙酸苯乙酯及其他重要风味物质的含量。研究结果旨在为酱香型白酒品质提升和功能菌株在酱香型白酒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生物强化 乙酸苯乙酯 挥发性风味物质 微生物群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值分解图像压缩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成楠 《山西电子技术》 2010年第4期79-80,共2页
提出了一种奇异值分解(SVD)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数字图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将一幅图像转换成包含几个非零值的奇异值矩阵,实现图像压缩,便于图像的储存和传输。MATLAB仿真分析表明,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压缩方法具有较好的压缩... 提出了一种奇异值分解(SVD)的图像压缩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数字图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将一幅图像转换成包含几个非零值的奇异值矩阵,实现图像压缩,便于图像的储存和传输。MATLAB仿真分析表明,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压缩方法具有较好的压缩性能,有效提高了压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图像压缩 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降解邻苯二甲酸酯的红球菌来源酰胺酶RhoⅡ突变改造
7
作者 黄慧芹 徐友强 +2 位作者 李微微 张成楠 李秀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具有生理毒性,去除毒性的关键在于侧链酯键的完全水解。红球菌源酰胺酶RhoⅡ是作用于邻苯二甲酸单酯酯键的水解酶,但不能水解PAEs。采用计算机模拟和定点突变的方法,对RhoⅡ进行改造,以实现水解PAE...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具有生理毒性,去除毒性的关键在于侧链酯键的完全水解。红球菌源酰胺酶RhoⅡ是作用于邻苯二甲酸单酯酯键的水解酶,但不能水解PAEs。采用计算机模拟和定点突变的方法,对RhoⅡ进行改造,以实现水解PAEs的目的。将RhoⅡ与邻苯二甲酸单丁酯(monobutyl phthalate,MBP)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RhoⅡ以Lys200、Arg185的R基稳定MBP的羧基,MBP与RhoⅡ的两个单体均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位点突变表明,Asp39、Lys127和Cys160构成了RhoⅡ的催化三联体,作为活性中心存在于酶的疏水凹槽内。此外,通过定点突变获得了具有水解PAEs的突变酶F44N,与原酶相比,其水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的能力显著提升,这是由于苯丙氨酸突变为天门冬酰胺后,明显削弱了酶对底物的空间位阻作用,使酶的底物结合空腔体积增大,DBP、DIBP能够与酶进行结合,实现酯键水解。结合突变前后对接结果推测,突变影响酶的底物结合空腔,导致突变酶不能有效催化邻苯二甲酸单酯。通过验证RhoⅡ的催化活性中心,突变关键位点,实现了RhoⅡ底物谱的改变,希望可以丰富催化水解PAEs的酶资源,促进相关水解酶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水解酶 邻苯二甲酸单酯 分子对接 催化三联体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的Clostridium kluyveri己酸代谢途径关键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友强 孙宝国 +8 位作者 蒋玥凤 鹿发展 张成楠 邹伟 王文华 杨然 滕超 范光森 李秀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对3株白酒来源重要的己酸生产菌株Clostridium kluyveri(NBRC 12016、JZZ和DSM 555)全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聚焦于己酸代谢途径核心催化酶,发现NBRC 12016的己酸代谢途径未得到有效注释,JZZ的己酸代谢途径核心催化酶酰基辅酶... 对3株白酒来源重要的己酸生产菌株Clostridium kluyveri(NBRC 12016、JZZ和DSM 555)全基因组信息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聚焦于己酸代谢途径核心催化酶,发现NBRC 12016的己酸代谢途径未得到有效注释,JZZ的己酸代谢途径核心催化酶酰基辅酶A脱氢酶存在注释错误。进一步对C. kluyveri模式菌株DSM 555己酸代谢途径的关键酶硫解酶Thl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DSM 555携带3拷贝的ThlA,且具有序列多态性,可能与催化脂肪酸代谢链延长的底物特异性相关。结构分析和分子对接表明,硫解酶Thl A1的底物催化属于氧化还原开关调控机制,并预测了酶的关键催化位点和具体的催化过程。上述分析结果有助于为后续进一步改进菌株的己酸生产性能和更好地应用于白酒酿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CLOSTRIDIUM kluyveri 己酸 代谢途径 硫解酶 比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发酵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源 李微微 +5 位作者 李秀婷 王红安 朱华 孙宝国 张成楠 许狂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6,共9页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堆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门包括Firmicutes、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堆积发酵过程中优势菌属...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堆积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门包括Firmicutes、Actinobacteria和Proteobacteria;在属水平上,堆积发酵过程中优势菌属包括Lactobacillus、Lentibacillus等14个;优势菌属Lentibacillus的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逐步上升;Lentibacillus作为正相关性关键节点与7个菌属存在正相关关系,Lactobacillus作为负相关性关键节点与10个菌属存在负相关关系。相较于贵州省等其他产区,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堆积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在种类数量、优势门类排序、群属丰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旨在揭示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希望为研究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的酿造特点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通量测序 堆积发酵 细菌多样性 不同产区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燕麦蛋白的性质及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亚东 张成楠 +4 位作者 李秀婷 陈振家 王愈 张治华 牛晓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3,共11页
为研究添加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燕麦蛋白对肉类食品质构等特性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干燥方法(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处理燕麦蛋白,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燕麦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燕麦蛋白对肌... 为研究添加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燕麦蛋白对肉类食品质构等特性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干燥方法(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处理燕麦蛋白,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燕麦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及添加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燕麦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燕麦蛋白的结构及性质影响不同,与喷雾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相比较,冷冻和微波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游离氨基和羰基含量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于冷冻、真空和微波干燥,喷雾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β-折叠结构含量下降而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上升;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冷冻和微波干燥,喷雾和真空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的最大发射波长出现了红移;微波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表面疏水性最低且溶解性最好。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燕麦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质影响不同,与肌原纤维蛋白相比,添加冷冻、真空和微波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未改变凝胶温度,而添加喷雾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凝胶温度降低了2℃;添加微波、真空和喷雾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均提高了凝胶的G′和G″,表明混合凝胶的弹性和黏性提高,而添加冷冻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降低了凝胶的黏性和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喷雾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形成的混合凝胶网络具有更为紧密的网状结构,且孔径相对较小,而冷冻干燥处理的燕麦蛋白与肌原纤维蛋白形成的混合凝胶网络较为疏松,孔径相对较大。本研究旨在为功能型肉制品,包括谷物-肉类乳化型肉制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蛋白 干燥方式 表面疏水性 溶解性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原位自封装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鑫 张成楠 +2 位作者 周威 李秀婷 万澄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该研究使用沸石-咪唑框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多孔结构材料原位自封装皱褶假丝酵母源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制备固定化脂肪酶(CRL@ZIF-8),利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 该研究使用沸石-咪唑框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多孔结构材料原位自封装皱褶假丝酵母源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制备固定化脂肪酶(CRL@ZIF-8),利用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等技术研究金属离子来源、反应时间、金属离子浓度和有机连接体的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确定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合成条件:2-甲基咪唑浓度为1.0 mol/L,醋酸锌浓度为0.5 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CRL@ZIF-8酶活力可达到9.8 U/g,其温度稳定性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沸石-咪唑框架-8(ZIF-8) 原位封装法 2-甲基咪唑 醋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酱香型白酒第六轮次堆积不同位置细菌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曦 张成楠 +4 位作者 李秀婷 王红安 王坤 朱华 孙宝国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期15-23,共9页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香型白酒之一,受地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酱香型白酒发酵分为7个轮次,每个轮次酒之间有差异。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是每轮次酒发酵的最基本步骤,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倒堆”操作。“倒堆”是指将中部酒醅倒为堆底,...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传统香型白酒之一,受地域、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酱香型白酒发酵分为7个轮次,每个轮次酒之间有差异。堆积发酵和窖池发酵是每轮次酒发酵的最基本步骤,除此之外,也不能忽略“倒堆”操作。“倒堆”是指将中部酒醅倒为堆底,堆表倒为堆心层,堆心和堆底层倒为堆顶层,然后继续发酵的一种工艺流程。研究发现“倒堆”前后,微生物菌属在酒醅的表面层和里芯层分布变化不大,但倒堆后一些核心微生物发生了变化,Lactobacillus菌属丰度含量提升,Lentibacillus菌属丰度含量下降,它们之间的群落关联性呈负相关。目前“倒堆”这一操作对北方地区酱香型白酒的研究很少,作用尚不明晰。本研究对“倒堆”这一生产操作进行解释,有助于更好地把控酱香型白酒的堆积发酵过程,为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堆积发酵 倒堆 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物质抗运动性疲劳活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倪冰倩 李秀婷 +2 位作者 张成楠 李微微 徐友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8-214,共7页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多因素综合叠加、相互作用引发的机体运动机能下降的状态。近年来研究表明,膳食补充中草药或食物来源的天然物质可以有效延缓运动性疲劳,然而其内在机理不尽相同。该文综述国内外有关天然物质抗运动性疲劳生物活性的研...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多因素综合叠加、相互作用引发的机体运动机能下降的状态。近年来研究表明,膳食补充中草药或食物来源的天然物质可以有效延缓运动性疲劳,然而其内在机理不尽相同。该文综述国内外有关天然物质抗运动性疲劳生物活性的研究文献,从增加机体能量物质储备、促进脂肪供能、维持氧化还原稳态、增强线粒体生物合成和修复线粒体损伤、减少代谢物堆积和抑制神经递质的累积等方面总结其调控作用的内在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产生机制 天然物质 抗运动性疲劳活性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定形沸石-咪唑框架-8材料固定米根霉源脂肪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芦瑜涵 张成楠 +2 位作者 李秀婷 徐友强 李微微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51,共13页
多级孔沸石-咪唑框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材料相较于传统的ZIF-8材料具有更大的孔径,在固定化酶领域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多级孔ZIF-8材料固定米根霉源脂肪酶(Rhizopus oryzae lipase,ROL)的效果仍... 多级孔沸石-咪唑框架-8(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ZIF-8)材料相较于传统的ZIF-8材料具有更大的孔径,在固定化酶领域展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利用多级孔ZIF-8材料固定米根霉源脂肪酶(Rhizopus oryzae lipase,ROL)的效果仍不清楚。通过调节ZIF-8材料前驱体的初始物质的量比例,制备得到一种无定形ZIF-8(amorphous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8,aZIF-8)材料,基于ZIF-8和aZIF-8材料,采用原位自封装法制备得到固定化脂肪酶ROL@ZIF-8和ROL@aZIF-8。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ZIF-8、aZIF-8、ROL@ZIF-8及ROL@aZIF-8的形貌及结构差异,比较了在不同ROL质量浓度条件下制备的ROL@aZIF-8与相同质量浓度ROL的酶活力,考察了ROL和ROL@aZIF-8的酸碱稳定性、温度耐受性、储藏稳定性以及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的水解能力。结果表明,aZIF-8材料呈现出包含十字花形、正方形、球形等多种形态的无定形形貌,是一种具有微孔和介孔的多级孔材料。在ROL的质量浓度为4 mg/mL的条件下制备的ROL@aZIF-8呈现最大酶活力,为5.69 U/mg。在相同的ROL质量浓度条件下,aZIF-8材料的疏水性及多级孔特性促使ROL@aZIF-8的酶活力比ROL高。ROL@aZIF-8比ROL具有更好的碱稳定性、温度耐受性、储藏稳定性以及更高的对DBP和DIBP的水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多级孔沸石-咪唑框架-8材料 固定化酶 原位自封装法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降解氨基甲酸乙酯及其在白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鑫 张成楠 李秀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共6页
白酒的酿造过程会产生氨基甲酸乙酯(EC),这种致癌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其食品安全性,如何有效消减白酒中的EC成为了研究热点。酸性脲酶及EC水解酶可降解EC及前体物尿素,具有直接、高效的特点,因此酶法降解成为控制白酒EC含量的最有效方法之... 白酒的酿造过程会产生氨基甲酸乙酯(EC),这种致癌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其食品安全性,如何有效消减白酒中的EC成为了研究热点。酸性脲酶及EC水解酶可降解EC及前体物尿素,具有直接、高效的特点,因此酶法降解成为控制白酒EC含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研究从酸性脲酶和EC水解酶研究现状、白酒的EC现状分析、白酒中EC的形成机制及酶法降解消减EC在白酒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酸性脲酶和EC水解酶酶产量低、需镍离子(Ni^(2+))作为辅助因子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通过异源表达、底物特异性改造EC水解酶和酸性脲酶等策略以提高酶产量及催化效率,为提高白酒安全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酸性脲酶 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入窖酒醅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贺 张成楠 +4 位作者 闵伟红 李秀婷 王昆 王红安 朱华 《酿酒科技》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研究以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南北池入窖发酵的酒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池中不同发酵时间酒醅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酯化力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液化和糖化反应的积累,发酵力在发酵中期达到最大,发酵生成乙醇后,酯化... 本研究以酱香型白酒第四轮次南北池入窖发酵的酒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池中不同发酵时间酒醅的糖化力、液化力、发酵力和酯化力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液化和糖化反应的积累,发酵力在发酵中期达到最大,发酵生成乙醇后,酯化力在后期持续增长,进入生香阶段。通过对第四轮次酒醅理化指标的分析,明晰在入窖发酵过程中各种反应的关系,为酱酒生产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第四轮次发酵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钻探施工中护壁堵漏泥浆的选取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留华 张成楠 张准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80-81,共2页
在地质找矿钻探和桥梁隧道工程勘察施工中如遇到复杂地层钻孔垮孔、掉块较多、坍塌、漏水、涌水及岩芯采取率达不到质量要求时,如何根据施工的地层进行适当的冲洗液和护壁堵漏材料的调整。
关键词 复杂地层 冲洗液 浆液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