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
1
作者 张意巧 刘美玲 +5 位作者 陈婷婷 邓春林 龚双军 杨立军 周华众 袁斌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5-205,共11页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 为明确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致病菌的组成及优势菌群,对2023年度从湖北省15个县市59个样点采集并分离的237个茎基腐病菌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特异性引物结合EF-1α基因序列进行致病种的分子生物学鉴定,选取代表性菌株用带菌小米接种麦苗法进行苗期致病力测定。鉴定结果表明,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种种类丰富,共检测到8个致病种;其中103株菌株鉴定为亚洲镰孢Fusarium asiaticum,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3.46%,为湖北省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种;68株为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36株为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28.69%和15.19%;此外还鉴定到11株禾谷镰孢F.graminearum,7株藤仓镰孢F.fujikuroi,6株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3株变红镰孢F.incarnatum,3株锐顶镰孢F.acuminatum。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种对小麦植株均有一定的致病性,以假禾谷镰孢的致病力最强;不同种或同一种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一定分化。本研究首次对湖北麦区小麦茎基腐病进行系统大规模取样鉴定,该结果对于加深理解湖北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茎基腐病 镰孢菌 优势种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