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维护与修理的最优混合决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安 乔向明 +2 位作者 赵长利 刘圣田 张恒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基于可靠性理论和优化理论,以解决车辆维护与修理混合决策为目的,将今后一定时间段内预期总费用最低设为优化目标,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具体的车辆技术状况概率和费用数据,给出了计算实例。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 基于可靠性理论和优化理论,以解决车辆维护与修理混合决策为目的,将今后一定时间段内预期总费用最低设为优化目标,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具体的车辆技术状况概率和费用数据,给出了计算实例。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对改进公路运输企业的维修管理水平,提高成本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维护与修理 混合决策 建模 计算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 被引量:14
2
作者 冯红运 姜攀 张恒海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6年第9期38-42,共5页
分析运营阶段连续下坡路段事故特征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连续下坡路段安全改造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改善措施。道路管理部门可以合理运用这些措施,减少交通事故,提高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能。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长大下坡 超载运输 避险车道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生境技术在动力学系统参数辨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周长峰 贾倩 张恒海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4,10,共5页
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动力学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针对普通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特点,采用确定性选择机制、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以及归一化海明距离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参数辨识和函数优化的实例表明小生境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搜索和优化... 提出了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动力学系统参数辨识方法。针对普通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特点,采用确定性选择机制、自适应交叉和变异算子以及归一化海明距离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参数辨识和函数优化的实例表明小生境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搜索和优化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提出的参数辨识方法具有良好的多峰值寻优能力,可广泛应用于黑箱问题识别和系统优化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生境 遗传算法 参数辨识 动力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桥总成刚柔耦合建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时辉 史文库 +2 位作者 刘国政 张恒海 陈志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3-1079,1095,共8页
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驱动桥总成的刚柔耦合建模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桥壳和主减速器壳体等结构模型;然后,结合用多体连接单元模拟的轴承、花键和传动轴中... 为准确分析驱动桥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导驱动桥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驱动桥总成的刚柔耦合建模和试验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齿轮、桥壳和主减速器壳体等结构模型;然后,结合用多体连接单元模拟的轴承、花键和传动轴中间支撑等部件,构建了完整的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最后,对驱动桥进行自由状态和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结果表明:驱动桥在自由状态的振型不能反映实际约束下模态振型;因此不能单独将驱动桥作为研究对象,而须进行包括与之相连接的传动轴和钢板弹簧等部件在内的整车安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将轴承和花键等部件简化为多体连接单元,可在保证模型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计算速度;驱动桥模态仿真和试验结果误差在7%以内,说明驱动桥刚柔耦合模型是合理的,对研究驱动桥的振动噪声特性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 刚柔耦合模型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Simulink在《发动机原理》课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延骁 徐传燕 +2 位作者 刁立福 张恒海 岳洪伟 《内燃机与配件》 2021年第24期254-256,共3页
针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以及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将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应用于《发动机原理》课程实训教学中,该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图形化,更好地与工程实践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分... 针对《发动机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以及实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将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应用于《发动机原理》课程实训教学中,该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图形化,更好地与工程实践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原理 数值仿真 MATLAB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镁质新材料解决高硫焦对罐式炉罐体腐蚀的新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恒海 袁政和 +3 位作者 高应东 崇石祥 施从兴 陈菲菲 《世界有色金属》 2015年第12期45-47,共3页
由于铝用阳极生产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将高硫焦作为生产铝用阳极的掺用原料,罐式煅烧炉使用高硫焦造成了料罐的严重蚀损,炉体使用寿命的大幅度降低。本文从针对提高料罐抗渣蚀能力出发,提出了采用镁质材料代替硅砖砌筑罐式煅烧炉料罐... 由于铝用阳极生产企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将高硫焦作为生产铝用阳极的掺用原料,罐式煅烧炉使用高硫焦造成了料罐的严重蚀损,炉体使用寿命的大幅度降低。本文从针对提高料罐抗渣蚀能力出发,提出了采用镁质材料代替硅砖砌筑罐式煅烧炉料罐、火道的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煅烧高硫焦(一价氧化物(K_2O,Na_2O)、Fe_2O_3、二价氧化物,如CaO,MgO和高钒V_2O_5、V_2O_3)导致罐式煅烧炉料罐的严重蚀损,避免因蚀损造成罐式煅烧炉使用寿命的大幅度降低的现象。有效的解决了在掺用低质高硫石油焦原料时长期困扰炭素行业生产的这一突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素罐式炉 延长使用寿命 镁质材料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