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腹膜透析并发糖尿病3例
1
作者 张怡玲 田丽 国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4期222-222,共1页
腹膜透析(PD)患者新发糖尿病的报道较少,我们总结自1999年以来长期PD发新糖尿病3例并分析如下。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42~65岁,原发病分别为肾结核、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开始PD治疗时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2mmol/L、4.7mmol/L和... 腹膜透析(PD)患者新发糖尿病的报道较少,我们总结自1999年以来长期PD发新糖尿病3例并分析如下。3例均为女性,年龄为42~65岁,原发病分别为肾结核、慢性间质性肾炎及慢性肾盂肾炎。开始PD治疗时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2mmol/L、4.7mmol/L和5.7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腹膜透析 糖尿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 并发 慢性肾盂肾炎 PD治疗 肾结核 原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
2
作者 张怡玲 田丽 国辉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87-687,共1页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肾替代治疗已有数十年,并获得良好效果。PD可合并多种并发症,但并发急性胰腺炎则罕见报告,现报告3例并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自1988年7月至2009年11月期间的尿毒症患者213例,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腹膜透析 并发症 肾替代治疗 尿毒症患者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对高糖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纤维连结蛋白表达及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晶娣 赵久阳 +1 位作者 张怡玲 陈吉林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的研究已表明高糖可导致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最终导致腹膜纤维化。高糖引起腹膜纤维化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氧化应激(OS)是指...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的研究已表明高糖可导致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最终导致腹膜纤维化。高糖引起腹膜纤维化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氧化应激(OS)是指由于促氧化与抗氧化系统两者平衡失调导致活性氧(ROS) 过度产生造成的组织损伤。研究已经证实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腹膜间皮细胞 腹膜纤维化 活性氧生成 高糖诱导 蛋白表达 维生素E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腹膜间皮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高糖环境下腹膜间皮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姜书宁 张怡玲 赵久阳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0期548-552,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高糖环境下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结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意义。方法收集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 目的通过研究干扰素-α(IFN-α)对高糖环境下腹膜间皮细胞(HPMCs)分泌纤维连结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探讨其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防治意义。方法收集行不卧床持续腹膜透析(CAPD)尿毒症患者腹膜透出液中的腹膜间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细胞用于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2.5%的葡萄糖及不同剂量的干扰素,培养不同时间分别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其中的FN、TGF-β1、MMP-2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加2.5%葡萄糖的实验组FN含量及TGF-β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加干扰素的实验组FN及TGF-β1含量均低于不加干扰素的实验组,差异具有浓度依赖性,浓度为1000u时达到高峰;MMP-2含量:对照组与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促进腹膜间皮细胞表达FN、TGF-β1,但对MMP-2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干扰素对FN、TGF-β1具有相反的作用,提示其可能减少CAPD时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对预防、延缓腹膜纤维化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间皮细胞 腹膜纤维化 干扰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 纤维连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通过活性氧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_1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吉林 史全明 +3 位作者 赵久阳 张怡玲 张丽华 徐茂兰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7期370-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内源性活性氧(ROS)在此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制备AOPP-HSA模型,原代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水... 目的探讨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内源性活性氧(ROS)在此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制备AOPP-HSA模型,原代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TGF-β1蛋白水平,采用RT-PCR半定量分析HPMCs中TGF-β1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结果AOPP-HSA能显著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的分泌与基因表达,同时增加细胞内ROS的生成,呈时间与剂量依赖关系(P<0.01),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胺酸预处理细胞,可明显地降低细胞内ROS的生成量,同时显著地抑制AOPP-HSA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的分泌与基因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其中维生素E(50μmol/L)组和NAC(10mmol/L)组抑制更加显著。结论体外制备的AOPP可显著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TGF-β1的分泌与基因表达,部分可能通过内源性ROS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调节此过程,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胺酸可显著降低细胞ROS的生成量和显著抑制TGF-β1的分泌与基因表达。此研究揭示抗氧化剂在防治腹膜纤维化发生过程也许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人腹膜间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怡玲 王红萍 +4 位作者 郭小菁 张丽芳 殷娜 王树云 宋志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 VAP 30例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39.5%,死亡率60.0... 目的 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临床分析,从护理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 VAP 30例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39.5%,死亡率60.0%;相关危险因素有:意识障碍(90.0%),年龄≥65岁(80.0%),MV>6 d(6.0%),各种侵入性操作(90.0%~100%),应用制酸药及H2受体阻滞剂(43.3%),伴有慢性肺部疾病者18例次(60.0%),糖尿病5例次(16.7%);痰培养总计获得118株细菌;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了分析。结论VAP危险因素甚多,发病机制复杂,难以用一种或某几种措施来完全有效地预防,提高全员预防意识,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VAP最佳策略,而针对VAP发生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护理工作,特别是人工气道管理工作,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临床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烷砜/头孢派酮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评价
7
作者 顾俊明 王慧玲 +1 位作者 张怡玲 孙令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4年第Z1期88-88,共1页
Sulperazone是青霉烷砜(sulbactam SBT)与头孢哌酮(cefotaxime CPZ)按1:1制备的复方制剂。SBT是辉瑞公司合成的青霉素母核的衍生物,是许多临床上常见的β-内酰胺酶(包括青霉素型和头孢菌素型)的不可逆性抑制剂。这些酶存在于许多耐CPZ... Sulperazone是青霉烷砜(sulbactam SBT)与头孢哌酮(cefotaxime CPZ)按1:1制备的复方制剂。SBT是辉瑞公司合成的青霉素母核的衍生物,是许多临床上常见的β-内酰胺酶(包括青霉素型和头孢菌素型)的不可逆性抑制剂。这些酶存在于许多耐CPZ的菌株中。虽然SBT本身抗菌谱有限,但与CPZ联合使用时,SBT能保护CPZ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使耐CPZ的细菌成为敏感菌,我院自1993年5月至1994年3月对CPZ/SBT对50例呼吸、泌尿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疗效和体外抗菌作用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烷砜 细菌性感染 头孢派酮 可逆性抑制剂 皮肤软组织感染 体外抗菌作用 头孢哌酮 敏感菌 抗菌谱 辉瑞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