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茶树菇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晓鹏 姜宁 +2 位作者 张思乾 肖强 向东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X期36-38,共3页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120m in,温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佳;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80,...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120m in,温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佳;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80,酶浓度1.5%,浸提液pH 6.0,提取温度50℃。对2种提取法进行了比较,水浴法提取茶树菇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40%;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多糖的平均提取率2.38%,比水浴法提高了70.47%。纤维素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多糖明显优与水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多糖 纤维素酶 酶解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宁 刘晓鹏 +3 位作者 肖强 张思乾 朱玉昌 罗世家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期119-122,共4页
茶树菇多糖具有多种药理生理功能,该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浴及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佳,平均提取率为1... 茶树菇多糖具有多种药理生理功能,该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水浴及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水浴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为1∶60,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为60℃时提取效果最佳,平均提取率为1.47%;木瓜蛋白酶酶解辅助提取茶树菇子实体多糖,料液比1∶80,2%的木瓜蛋白酶,pH值为5.0,酶解温度45℃提取效果最佳;用此工艺提取茶树菇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3.08%。以t检验分析,酶解辅助提取法显著优于水浴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多糖 酶解辅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监督解耦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类增量SAR图像目标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琰 赵凌君 +2 位作者 张思乾 计科峰 匡纲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36-3948,共13页
为提升基于深度学习(DL)的合成孔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SAR ATR)系统在开放动态的非合作场景中对新类别目标的持续敏捷识别能力,该文研究了SAR ATR的小样本类增量学习(FSCIL)问题,并提出了自监督解耦动态分类器(SDDC)。针对FSCIL中“灾难... 为提升基于深度学习(DL)的合成孔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SAR ATR)系统在开放动态的非合作场景中对新类别目标的持续敏捷识别能力,该文研究了SAR ATR的小样本类增量学习(FSCIL)问题,并提出了自监督解耦动态分类器(SDDC)。针对FSCIL中“灾难性遗忘”和“过拟合”本质难点和SAR ATR领域挑战,根据SAR图像目标信息的部件化与方位角敏感性特点,于图像域构建了基于散射部件混淆与旋转模块(SCMR)的自监督学习任务,以提升目标表征的泛化性与稳健性。同时,设计了类印记交叉熵(CI-CE)损失并以参数解耦学习(PDL)策略对模型动态微调,以对新旧知识平衡判别。实验在由MSTAR和SAR-AIRcraft-1.0数据集分别构建的覆盖多种目标类别、观测条件和成像平台的FSCIL场景上验证了该算法开放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目标识别 小样本类增量学习 自监督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秩张量约束的下视稀疏线阵SAR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思乾 于美婷 匡纲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67-1675,共9页
为了解决3维稀疏数据处理中向量化或矩阵化带来的原始空间结构破坏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文针对下视稀疏线阵3维SAR成像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特点,构建了张量空间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张量补全的3维SAR稀疏成像算法。该算法首先... 为了解决3维稀疏数据处理中向量化或矩阵化带来的原始空间结构破坏与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该文针对下视稀疏线阵3维SAR成像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特点,构建了张量空间信号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张量补全的3维SAR稀疏成像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回波张量的低秩性,通过张量补全重构稀疏回波中的丢失元素,再对补全后的全采样信号张量进行3维成像,从而获得高效率、低旁瓣、高分辨率3维图像。基于X波段下视稀疏线阵3维SAR点目标回波进行了3维成像仿真实验,比较了在不同信噪比和采样率条件下的成像性能,并基于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3维成像 下视 稀疏重构 张量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