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高值化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安宁 白状伟 +4 位作者 贺新福 张怀青 石智伟 张致 王俊哲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木质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有机碳源,其独特的三维交联结构在为其带来丰富的化学潜力时,也为其高效转化和利用带来了难题。催化热解是实现木质素绿色、低碳和高值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在木质素催化热解的研究领域,甲烷、合成气、轻质芳... 木质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有机碳源,其独特的三维交联结构在为其带来丰富的化学潜力时,也为其高效转化和利用带来了难题。催化热解是实现木质素绿色、低碳和高值化利用的有效手段。在木质素催化热解的研究领域,甲烷、合成气、轻质芳烃和高性能多孔碳材料等成为备受瞩目的高值化目标产物。鉴于此,紧密围绕木质素催化热解高值化产物的应用这一核心导向,深入且系统地探讨了多种催化剂在木质素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其中,AAEMs催化剂可分为碱金属盐和碱土金属盐2大类,碱金属盐虽使液相产率有所降低,但提升了苯酚等单酚类物质的产率,而碱土金属盐则提高了液相产率,并且对增强苯酚的选择性效果显著。碱金属盐有助于气相产物的生成,并能提高H_(2)的选择性,碱土金属盐虽抑制气相产物生成,却在水煤气转换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固相产物方面,碱金属盐相较于碱土金属盐更有助于提升生物质炭的产率,并且能够进一步优化其结构,增强反应活性。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主要分为酸性和碱性2大类,其中,酸性金属氧化物在木质素催化热解过程中,可显著提升液相产物的产率,对苯酚及MAHs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并且有助于CO和CH_(4)的生成,同时对生物质炭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而碱性金属氧化物虽会抑制液相产物的产生,但能有效促进苯酚的生成,在推动气相产物生成以及优化生物质炭结构方面表现突出。钙钛矿催化剂具有立方相等结构优势,且氧化还原性能优异。通过金属离子掺杂显著增加了氧空位含量,提高了液相产率与苯酚和MAHs的选择性,抑制了脱羧和脱羰基反应,升高了CH_(4)选择性,降低了生物质炭产率,且循环催化热解稳定性良好。分子筛类催化剂催化性能与其酸碱性和表面结构等相关。高酸性且具有适宜孔径的可促进木质素裂解重组,影响三相产物产率与选择性;经金属负载或酸化预处理等可优化其催化性能,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低成本催化剂如膨润土等也重要,其酸性位点和孔隙结构影响产物选择性,与分子筛联用可大幅提高MAHs选择性,对气相和固相产物也有独特调控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高值化调控的催化剂优化策略。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强调应大力加强对具有协同催化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及其催化机理的探索,为木质素催化热解产物的高效利用筑牢技术支撑,推动这一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催化热解 高值化 目标产物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烟煤煤岩显微组分分选及其分质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安宁 张怀青 +4 位作者 李振 屈进州 赵伟 杨志远 赵世永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共22页
“双碳”目标下煤炭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传统利用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环保要求,而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发挥巨大作用。我国超过40%的煤为优质的低阶烟煤,由于其惰质组质量分数过高(&g... “双碳”目标下煤炭资源的加工和利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传统利用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环保要求,而煤炭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仍将发挥巨大作用。我国超过40%的煤为优质的低阶烟煤,由于其惰质组质量分数过高(>35%),限制了这部分资源的高值转化。同时,由于煤岩显微组分之间的相似性及其赋存特征的复杂性,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富集工作面临巨大的难度和挑战,极大制约了这部分资源的分质转化利用。为全面了解煤岩显微组分分质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化利用,笔者从煤岩显微组分的测定方法、分选方法和清洁利用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煤岩显微组分的测定方法面临细粒物料识别困难或测试精度低的问题,亟需开发一种基于煤岩显微组分结构参数,不受粒度限制的高效定量方法。在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方法方面,电浮选-电凝聚、油泡浮选和气流粉碎-精细分级等新分选方法,能有效改善传统分选方法选择性差、富集率低等问题,具有过程可调控、适应性强等优势。以煤岩显微组分分选为核心的煤炭分质清洁利用技术,打破了常规的用煤标准和煤种限制,煤岩显微组分经过有效的分离富集后,富镜质组煤可大比例应用于配煤炼焦、热解、液化等领域,富惰质组煤可作为制备碳材料的原料或燃料等,实现了各显微组分的物尽其用。基于煤岩显微组分的分质利用可从根本上提高煤转化利用能效、减少碳和污染物排放量,对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显微组分 自动识别 分选方法 分质转化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处理新方法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振 颜冬青 +7 位作者 李毅红 王进 赵承乾 张怀青 张新元 白富强 刘莉君 于伟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常规煤泥水药剂易造成污染,不利于实现绿色选煤和煤炭清洁生产与利用,以及随着煤泥水澄清处理难度增加,现有煤泥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现实问题,介绍了三种煤泥水处理新方法,并阐述分析了三种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 针对常规煤泥水药剂易造成污染,不利于实现绿色选煤和煤炭清洁生产与利用,以及随着煤泥水澄清处理难度增加,现有煤泥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现实问题,介绍了三种煤泥水处理新方法,并阐述分析了三种处理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实现煤泥水的有效处理,并且能够节约药剂,降低煤泥水处理成本,但若投入工业化应用,尚需不断完善与优化;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选煤厂生产情况和原煤性质,选择合适的煤泥水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电絮凝 微生物絮凝 磁化絮凝 沉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保当煤不同显微组分含量与分子结构参数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振 赵凯 +6 位作者 朱张磊 常静 杨超 张怀青 张宁宁 屈进州 尚颖泽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11,共11页
为探究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及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侏罗纪时期神府煤田大保当煤矿低变质程度高惰质组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浮沉离心法分选出不同含量煤岩显微组分的7个样品,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衍射测试(X... 为探究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及其分子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侏罗纪时期神府煤田大保当煤矿低变质程度高惰质组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浮沉离心法分选出不同含量煤岩显微组分的7个样品,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X射线衍射测试(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13)C固体核磁测试(^(13)C-NMR)技术对其物理结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和半定量计算处理,得到一系列结构参数。FTIR结果表明,镜质组较多时,其脂肪链更多、更短,支链化程度高,惰质组含量较多时,芳香度高;XRD结果表明,不同煤岩显微组分之间,芳香层间距d_(002)、延展度L_(a)、堆垛高度L_(c)及芳香层数Nc随镜质组含量增加只存在微小差异;XPS碳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随镜质组含量增大,C—C和C—H含量总和占比逐渐增大,这与镜质组中含有大量脂肪族结构有关,惰质组较高时醚碳/酚碳(C—O)质量分数较大,这是由于惰质组芳香度较高;^(13)C-NMR分析结果表明,总芳香碳质量分数f_(a)、芳香碳质量分数f′_(a)和镜质组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脂肪族碳的总质量分数f_(al)与镜质组含量呈较好的负相关关系。选择拟合度较高的结构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镜质组含量最优预测模型。这些结论是当前大保当不同含量煤岩组分分子结构的补充信息,更好地理解与其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预测煤岩组分含量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组 惰质组 结构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辅助高泥化煤泥水沉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振 颜冬青 +7 位作者 李毅红 王进 赵承乾 张怀青 张新元 白富强 刘莉君 于伟 《选煤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问题,以上湾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单一药剂沉降试验和药剂联用沉降试验,并研究了磁化预处理对该煤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无法... 针对煤炭洗选加工过程中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问题,以上湾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单一药剂沉降试验和药剂联用沉降试验,并研究了磁化预处理对该煤泥水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沉降无法使该煤泥水得到有效沉降,沉降时间为8 h时,上清液浊度仍然较大;无论是凝聚剂还是絮凝剂,单一药剂均不能使该煤泥水达到理想的沉降效果;将凝聚剂与絮凝剂联合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沉降澄清效果,但存在药剂用量大、处理成本高和环境污染问题;磁化预处理对该高泥化煤泥水的沉降澄清具有促进作用,经磁化预处理后,煤泥水上清液浊度有明显改善,且在磁场强度为0.3 T、磁化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沉降澄清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处理 高泥化煤泥水 沉降试验 药剂联用 磁化预处理 上清液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