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代石榴石膜晶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怀武 刘颖力 +1 位作者 王豪才 姚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0-83,共4页
通过对Bi代石榴石膜的成核、晶体生长速率和法拉第效应的分析,给出最大成核温度范围(630℃~680℃)和细化晶粒的途径,膜的磁光性能、结构和成份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关键词 晶化 磁光 石榴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磁光材料及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怀武 薛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5-51,共7页
磁光材料是典型的多功能材料,其应用频率覆盖了射频、微波、毫米波、THz波和光波段,是一类优秀的全波段材料。首先对磁光材料发展的动态进行了分析;其次就磁光材料应用于磁光盘、光纤通信器件、THz器件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作者课题组... 磁光材料是典型的多功能材料,其应用频率覆盖了射频、微波、毫米波、THz波和光波段,是一类优秀的全波段材料。首先对磁光材料发展的动态进行了分析;其次就磁光材料应用于磁光盘、光纤通信器件、THz器件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对作者课题组的一些新的研究工作做了介绍,以期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光材料与器件 THz波导 磁光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循环晶化Al/BiGa:DyIG双层磁光膜的磁和磁光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怀武 刘颖力 王豪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3-487,共5页
基于快速循环退火的技术及经验,给出纳米晶化和增大有效法拉第角的理论公式,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能够很好地解释Al/Bi,Ga∶DyIG双层膜的磁光增强及温度变化特性等原因,同时发现在石榴石膜厚0.1~1.3μm范围内,双... 基于快速循环退火的技术及经验,给出纳米晶化和增大有效法拉第角的理论公式,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能够很好地解释Al/Bi,Ga∶DyIG双层膜的磁光增强及温度变化特性等原因,同时发现在石榴石膜厚0.1~1.3μm范围内,双层膜法拉第角比单层膜增大了0.20度,居里温度降低到140~161℃范围,这一结果来源于多层膜界面效应及Al3+离子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对Fe3+离子的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光 快速循环退火 法拉第效应 晶粒尺寸 双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蓝磁光材料的量子法拉第效应
4
作者 张怀武 刘颖力 王豪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从量子角度分析了Bi3+离子替代对紫蓝磁光材料法拉第效应的影响,研究了DyIG(镝铁石榴石)材料的磁光频谱特性,结果表明DyIG材料在350mm和550nm有两个磁光极大峰值,这极有利于短波高密度磁光记录。
关键词 磁光材料 磁光记录 磁光频谱 法拉第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自偏屏蔽磁阻读头的设计和模拟
5
作者 张怀武 杨仕清 王豪才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98-402,共5页
基于传输线模型设计和分析了,一种新型的相互自偏屏蔽磁阻头(MR)。对信号场分布,输出电压,谐波信号和磁电阻作为偏电流,记录位移和时间的函数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磁头的线性工作电流在10~30mA之间,在总缝宽G0小... 基于传输线模型设计和分析了,一种新型的相互自偏屏蔽磁阻头(MR)。对信号场分布,输出电压,谐波信号和磁电阻作为偏电流,记录位移和时间的函数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磁头的线性工作电流在10~30mA之间,在总缝宽G0小于0.6μm的条件下,不仅具有较好的高频线性响应特性和完全对称的再生信号输出波形,而且有高达45%的效率。这些结果对提高计算机硬盘的记录密度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磁头 传输线模型 磁电阻 谐波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u_3Ti_4O_(12)/NiCuZn铁氧体基磁电复合材料研究
6
作者 张怀武 贺颖 凌味未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7期1-9,50,共9页
将CCTO(CaCu3Ti4O12)与NiCuZn铁氧体进行复合,系统地研究了组分变化对这种新型磁电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晶相结构、显微结构和磁电性能的影响。随后,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以及综合考虑复相陶瓷的磁电性能,选取80%(质量分数,下同)N... 将CCTO(CaCu3Ti4O12)与NiCuZn铁氧体进行复合,系统地研究了组分变化对这种新型磁电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晶相结构、显微结构和磁电性能的影响。随后,为了实现复合材料的低温烧结以及综合考虑复相陶瓷的磁电性能,选取80%(质量分数,下同)NiCuZn铁氧体/20%CCTO组分,以BBSZ(Bi2O3-H3BO3-SiO2-ZnO)玻璃作为助熔剂,研究了CCTO/NiCuZn铁氧体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行为和磁电性能。结果表明,掺杂BBSZ后,900℃下烧结的所有样品的密度均达到了复相陶瓷理论密度的95%,且复相陶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在1~30 MHz范围内均不依赖于频率的变化。在10 MHz的频率下,当BBSZ的含量从0增加到3%时,复相陶瓷磁导率μ从13.2增加到47.9,磁损耗tanδμ从0.022下降到0.017,同时,样品的谐振频率从109Hz左右移动到3.2×108Hz。相应地,复相陶瓷的介电常数ε从9.2增加到16,介电损耗tanδε从0.069下降到0.012。这一优异的整体性能使其有望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复合材料 CCTO NICUZN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膜光学常数的研究
7
作者 张怀武 刘三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20-624,共5页
在1.33×10^(-3)Pa真空度下,用电子束蒸发法在K_?玻璃上成功地淀积了厚度为1200~1500A的复合光学膜,测量了不同参数下制备的膜折射率的平均值,并从色散方程推导出了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的理论公式,发现复合膜成份决定其折射率的大小... 在1.33×10^(-3)Pa真空度下,用电子束蒸发法在K_?玻璃上成功地淀积了厚度为1200~1500A的复合光学膜,测量了不同参数下制备的膜折射率的平均值,并从色散方程推导出了折射率随波长变化的理论公式,发现复合膜成份决定其折射率的大小值。真空度和衬底温度对折射率值也有明显的影响。文中也给出部分膜色散系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折射率 色散 光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ITO膜电阻率和透射率的影响
8
作者 张怀武 许武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9,共4页
本文就基体偏压、氧分压强和淀积后真空退火对ITO膜电阻率和透射率的影响作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通过比较理论和实验结果,弄清了宏观参数影响ITO膜电阻率的机理,并在实验基础上确定出最佳制膜参数。
关键词 电阻率 工艺参数 ITO膜 透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钡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元勋 刘颖力 +3 位作者 张怀武 凌味未 谢云松 XIAO John-Qiang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0-644,共5页
采用原位掺杂聚合法,将聚苯胺(PANI)对粒径在60~80nm的M型钡铁氧体颗粒(BaFe12O19)进行了包覆,得到了具有棒状结构的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 采用原位掺杂聚合法,将聚苯胺(PANI)对粒径在60~80nm的M型钡铁氧体颗粒(BaFe12O19)进行了包覆,得到了具有棒状结构的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NI链段与BaFe12O19颗粒之间存在作用力.使用振动磁强计和四探针法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磁性能与电性能后发现,饱和磁化强度与矫顽力均随聚苯胺含量的增加呈规律性下降趋势,而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复合材料的吸收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反射率小于-20dB时,带宽可以达到15.07GHz.同时详细地讨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聚合机理及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钡铁氧体 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取代对MnZn功率铁氧体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姬海宁 兰中文 +3 位作者 余忠 李乐中 孙科 张怀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了Ti4+取代Mn2+对MnZn功率铁氧体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由于Ti4+是非磁性离子,它对磁性离子Mn2+的取代,必将对材料的微结构、磁性能以及居里温度产生影响。结果表明,Ti4+取代Mn2+可提高MnZ...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了Ti4+取代Mn2+对MnZn功率铁氧体微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由于Ti4+是非磁性离子,它对磁性离子Mn2+的取代,必将对材料的微结构、磁性能以及居里温度产生影响。结果表明,Ti4+取代Mn2+可提高MnZn铁氧体居里温度,适量的Ti4+取代,有利于提高致密度和起始磁导率,并降低磁损耗。为了得到优良的电磁性能,适宜的Ti4+取代量为0.5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ZN铁氧体 Ti取代 微结构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芯PCB平面电感器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唐晓莉 苏桦 张怀武 《电子器件》 CAS 200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印制板上制作无芯电感的方法 ,分析了其结构和性能 ,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平面电感计算模型 ,为设计电感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采用现代化的印制板技术 ,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感器的绕线宽度、线间距 ,克服了机器...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印制板上制作无芯电感的方法 ,分析了其结构和性能 ,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平面电感计算模型 ,为设计电感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采用现代化的印制板技术 ,可以精确地控制电感器的绕线宽度、线间距 ,克服了机器绕线一致性差的缺点 ,并使电感从三维向两维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芯PCB电感器 耦合电感 螺旋电感 印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案化磁记录介质 被引量:3
12
作者 钟智勇 荆玉兰 +1 位作者 唐晓莉 张怀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90,98,共4页
在分析传统磁记录在高密度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超高密度磁存储的方向,着重分析了图案化磁记录(patterned magnetic recording)对介质的要求,并简要介绍了图案化介质的制备技术。
关键词 图案化 磁记录介质 高密度化 超高密度 制备技术 磁存储 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8 GHz超宽带功分器的设计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姗姗 杨青慧 张怀武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8-500,共3页
分析了1~18GHz超宽带一分二功分器的制作难点,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威尔逊功分器。通过ADS和HFSS的共同仿真,选择了性能较好的功分器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所设计的1~18GHz超宽带一分二功分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在1~18GHz的整个频带内,功分器... 分析了1~18GHz超宽带一分二功分器的制作难点,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威尔逊功分器。通过ADS和HFSS的共同仿真,选择了性能较好的功分器进行加工制作,最后所设计的1~18GHz超宽带一分二功分器的测试结果表明,在1~18GHz的整个频带内,功分器的回波损耗都在-15dB以下,两端口的隔离度大于20dB,性能良好,可以应用于超宽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尔逊功分器 超宽带 隔离电阻 HFSS 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掺杂对高磁导率NiCu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桦 张怀武 +1 位作者 唐晓莉 向兴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为获得具有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的NiCuZn铁氧体材料 ,研究了MoO3掺杂对NiCuZn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少量MoO3掺杂可使铁氧体晶粒尺寸增大 ,均匀性改善 ,起始磁导率提高 ,而居里温度仅有较小幅值的下降。但掺杂过量时 ,晶粒... 为获得具有高磁导率、高居里温度的NiCuZn铁氧体材料 ,研究了MoO3掺杂对NiCuZn铁氧体微观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少量MoO3掺杂可使铁氧体晶粒尺寸增大 ,均匀性改善 ,起始磁导率提高 ,而居里温度仅有较小幅值的下降。但掺杂过量时 ,晶粒中气孔率增加 ,起始磁导率下降 ,损耗也大为增加。在配方 (Ni0 2 8Cu0 1 Zn0 6 2 )Fe2 0 4 O4 中 ,当MoO3掺杂为 0 12wt%时 ,可获得起始磁导率为 2 6 5 0 ,而居里温度高达到 10 5℃的铁氧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ZN铁氧体 起始磁导率 居里温度 MO3 掺杂 本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铁氧体的低温烧结及磁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利军 徐彬彬 +3 位作者 靳伟 张怀武 刘颖力 石玉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79,282,共4页
针对片式电感器用锂铁氧体的材料制备和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适量超细球状Bi2O3有效抑制Li的挥发,并将锂铁氧体的烧结温度降低至900°C以下,而后引入ZnO、TiO2、MgO、MnCO3、BaTiO3等添加剂,分析研究了Fe2O3含量的偏离、离子取... 针对片式电感器用锂铁氧体的材料制备和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适量超细球状Bi2O3有效抑制Li的挥发,并将锂铁氧体的烧结温度降低至900°C以下,而后引入ZnO、TiO2、MgO、MnCO3、BaTiO3等添加剂,分析研究了Fe2O3含量的偏离、离子取代对复合锂铁氧体电磁性能影响的机理,优化了工艺,在880~900°C烧结的样品起始磁导率μi可达250~300,温度系数αμ/μi<5×10-6(10~70°C),比损耗系数tanδ/μi<5×10-5,截止频率小于10MHz,电阻率ρ>1010Ω·m,居里温度TC>150°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锂铁氧体 低温烧结 电磁特性 多层片式电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CC技术的DC-DC变换器基板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元勋 叶剑 +3 位作者 李颉 陈鑫华 苏桦 张怀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1-484,536,共5页
为满足当代电子系统的要求,DC-DC变换器需要具有小型化、轻型化以及高的可靠性的特点。该文在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内埋置电感的DC-DC压降变换器的电路基板。利用Ansoft Maxwell对功率电感进行建模和仿真,对气隙... 为满足当代电子系统的要求,DC-DC变换器需要具有小型化、轻型化以及高的可靠性的特点。该文在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内埋置电感的DC-DC压降变换器的电路基板。利用Ansoft Maxwell对功率电感进行建模和仿真,对气隙层如何影响电感直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整个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回路以及反馈电路进行设计。最后,得到了一款尺寸为20 mm×15 mm×1 mm,饱和电流大于2 A的LTCC电路基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层 DC-DC变换器 LTCC技术 NIZN铁氧体 功率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阻传感器的多相滤波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玉 刘颖力 +2 位作者 张怀武 刑怀中 钟智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倾斜多相滤波(SMPF)磁阻器件设计模型,采用这种SMPF模型设计的磁阻传感器,可以滤去n(n=2,3,4…[V])次谐波;倾斜相角Δθ=2π/3时,波形畸变最小;具有正弦输出的编码器被研制,实验发现当倾角φ=5°[p=0.8mm,l=3mm,Δ...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倾斜多相滤波(SMPF)磁阻器件设计模型,采用这种SMPF模型设计的磁阻传感器,可以滤去n(n=2,3,4…[V])次谐波;倾斜相角Δθ=2π/3时,波形畸变最小;具有正弦输出的编码器被研制,实验发现当倾角φ=5°[p=0.8mm,l=3mm,Δθ=2π/3]时输出为正弦波,与SMPF理论值φ=4.904°相吻合,这一结果可以广泛于磁阻传感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编码器 磁阻条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片式LTCC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元勋 边丽菲 +2 位作者 刘颖力 张怀武 李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24,共4页
利用集总参数元件进行叠层片式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并使用ULF140材料,经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制作出符合0805封装尺寸要求的截止频率为200MHz的叠层片式低通滤波器。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gilent 8722ES对样品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为:滤... 利用集总参数元件进行叠层片式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并使用ULF140材料,经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制作出符合0805封装尺寸要求的截止频率为200MHz的叠层片式低通滤波器。用矢量网络分析仪Agilent 8722ES对样品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为:滤波器3dB的频率点为200MHz,500MHz时带外抑制达到26dB。其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采用该方法,解决了设计和制作LTCC叠层低通滤波器的一致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 低通滤波器 低温共烧陶瓷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环行器的设计方法与仿真 被引量:13
19
作者 欧志宝 刘颖力 张怀武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3期107-109,115,共4页
由于微带环行器具有体积小,易与微波电路集成等优点,从而成为现阶段环行器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同一铁氧体基片,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工作在X波段的微带结环行器,在HFSS中进行仿真,各设计方法的仿真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 由于微带环行器具有体积小,易与微波电路集成等优点,从而成为现阶段环行器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同一铁氧体基片,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工作在X波段的微带结环行器,在HFSS中进行仿真,各设计方法的仿真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仿真结果表明经典理论设计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对微带环行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环行器 设计方法 全铁氧体基片 HFS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孔阵列的聚酰亚胺薄膜太赫兹探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凯 赖伟恩 +2 位作者 孙丹丹 文岐业 张怀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优化设计了多种不同孔径和形状的太赫兹波段的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结合超薄低折射率的聚酰亚胺(PI)薄膜,探索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超薄低折射率的探测灵敏性。利用飞秒微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利用太赫兹时域... 优化设计了多种不同孔径和形状的太赫兹波段的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结合超薄低折射率的聚酰亚胺(PI)薄膜,探索了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超薄低折射率的探测灵敏性。利用飞秒微加工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测试了阵列结构的反射波谱,获得了强烈的反射共振现象。然后在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背面叠加PI薄膜,结果表明太赫兹反射峰出现了显著低频移动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实现了低至10μm的PI薄膜的有效探测,说明亚波长金属孔阵列结构在太赫兹传感领域对检测超薄低折射率薄膜材料有极强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金属孔阵列 超薄聚酰亚胺薄膜 低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